南华大学工程硕士化学工程领域研究生培养方案.doc_第1页
南华大学工程硕士化学工程领域研究生培养方案.doc_第2页
南华大学工程硕士化学工程领域研究生培养方案.doc_第3页
南华大学工程硕士化学工程领域研究生培养方案.doc_第4页
南华大学工程硕士化学工程领域研究生培养方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华大学工程硕士化学工程领域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代码: 085216化学工程领域简介化学工程是研究化学工业与技术和其它工业过程过程中所进行的化学过程与物理过程共同规律与应用技术的工程领域。该领域包括化学工程、化学工艺、应用化学、能源化工、石油化工与天然气化工、精细化工、生物化工、材料化工、冶金化工、环境化工、工业催化、工业消防与安全和公共安全、企业管理等研究方向。化学工程领域既是国民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重要工程领域,又与信息、生物、材料、计算机、资源、能源、航天等高技术领域相互渗透,推进高新技术的发展。目前化学工程领域正向集约化、连续化、高效化、自动化、精细化的方向发展。可以预见,化学工程领域将会有更大的发展,将为促进人类的文明与进步做出更大贡献。该领域隶属化学化工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有兼职院士1人,教授10人,副教授16人;博士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16人。湖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5人。建有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化工专业实验室和湖南省化学示范实验中心。近年来,承担了10多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资金、国防基础科研项目、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校企联合科研项目30余项,科研经费共1000多万元。在国内外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在Nature、美国科学院院刊、美国化学会志等国际学术杂志上发表40余篇有影响的论文。一、 培养目标化学工程专业硕士学位侧重于工程研究、工程开发和工程应用,主要是为本领域覆盖范围内的工业企业和工程建设部门,工程设计和研究院所等有关单位培养基础扎实、素质全面、工程实践能力强并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化学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学位获得者应胜任企业需求,促进企业发展,推进企业技术进步。具体培养要求:1在思想上应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2掌握化学工程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掌握解决化学工程领域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技术手段;了解本领域的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具有进行本领域技术开发与创新的能力;具有担负本领域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的能力。3掌握一门外国语,并能运用该门外国语比较系统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4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心理素质。二、培养方式化学工程硕士培养实行实行双导师制负责制,其中一位来自学校,另一位导师来自企业的与本领域相关的专家,同时也可实行以导师为主的指导小组负责制。导师(组)负责研究生是常管理、学风和学术道德教育、制订和调整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组织安排开题、指导科学研究和学位论文等。在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即要充分发挥导师(组)的指导作用,又要特别注意硕士生自学、独立工作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生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在申请答辩之前须修满所要求的学分。三、主要研究方向1、 精细化学品合成与应用2、 功能材料化学及其应用3、 工业催化4、 化工企业管理,化工产品生产质量管理5、 环境化工与环境分析监测6、 纳米技术与传感器7、 膜技术与水处理工程8、 安全技术与工程9、 化工热力学与化工过程模拟四、学习年限1学习年限全日制工程硕士学制一般为3年,最多不超过5年,其中,课程学习时间一般为1-1.5年,采用全日制的学习方式;学位论文一般在学生所属单位或委托培养单位脱产完成,时间规定为1.5-2年,不得超过3年;个别因条件限制需要在学校完成论文者,必须提出申请报学校批准,在学校完成论文,时间应控制在1年半以内,不得超过2年。非全日制工程硕士生采取不离岗,以业余学习为主的方式。课程学习时间不少于1年,在校学习时间累计不少于6个月。2学分要求化学工程学科攻读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应修总学分不得少于32学分,其中学位必修不低于18学分,选修不低于6学分,实践环节6学分。采用课程学习与学位论文并重的培养方式,即同时强调知识和能力的培养,特别注重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凡修满32学分,且提交学位论文,通过学位论文答辩,经南华大学学位委员会审核批准,授予工程硕士学位。五、培养过程质量控制要求1、文献阅读:文献阅读是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扩大硕士生的知识面、活跃学术思想、培养独立工作能力及掌握国内外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动态都有重要意义,也是学位论文选题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硕士研究生必须较广泛地阅读中文和外文文献,并以外文文献为主。本专业文献资料的总阅读量应不少于60篇,其中至少1/3外文文献。2、论文选题:学位论文一般从第二或第三学期开始,要求选题具有科学性、创新性和工程实用性。研究生选题应在导师的指导下,在导师组的联合培养下确定本专业研究方向具有新学科动态、发展前景、市场需求、挑战性和创新性的科学题材。同时,对同一研究方向的大系统选题要尽量形成团队氛围,保持其研究进展的持续性、递阶性与系统性。3、开题报告及评价:研究生在学位论文工作开始前,必须认真按要求做好开题报告。报告前,研究生应在导师的指导下,根据所选定的课题范围,在调查研究、查阅国内外有关资料文献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按研究生开题报告格式要求写出完整的开题报告,并交导师及导师组审核合格后,发给予会人员。开题报告评价在二级学科范围内相对集中、公开地进行,并由以研究生导师为主体组成的考核小组(专家由57组成,其中至少有5名研究生导师)评审。开题报告会应吸收有关导师和研究生参加,跨学科的论文开题应聘请相关学科的导师参加,评分结果严格按开题报告评价内容及分值进行综合评分,成绩70分以上为合格。开题报告一经通过,就应按计划进行论文工作。如因某种原因,需要改选课题时,也必须在学科会议上重新报告审定。会后,可根据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在一周内修改科研和撰写论文工作计划,经导师、学科带头人签字后,交学院和研究生处备案。4、学术交流:开展各种形式的学术交流或学术研讨会议,要求研究生具备中英文写作能力与表达能力,鼓励外文投稿。研究生参加的学术活动可以是校内与本学科相关的各种学术讲座和学术报告会,也可以是国内外的相关学术会议。硕士生在学位(毕业)论文答辩前必须参加10次以上学术报告会,其中个人主讲1次以上(含1次)。5、社会实践与科研创新能力:为了巩固深化专业知识,培养硕士生的工作能力,研究生学习期间在企业实践活动不少于8周,研究生要积极参与科技竞赛、科研实践及科研创新等活动,培养申报各级科研课题或科研项目的能力,培养综合的专业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能力、活动能力和适应能力。6、中期考核:硕士生必须在第四学期末之前,通过中期考核。中期考核的主要目的和内容,是按照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从德智体各方面进行培养全过程的全面总结、检查和考核,由学院组织专家组着重就其个人总结与汇报、政治素养与团队精神、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实践技能、开题报告、学术交流与论文进展、身心状况等方面进行综合测评得出每个研究生的中期考核成绩。考核的结果一般设为:A等(优秀)、B等(良)、C等(合格)和D等(不合格,限期改正或取消学籍,作退学处理)。中期考核的组织实施及评价处理按我校硕士研究生培养实施细则及研究生中期考核有关规定执行。7、学位论文: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且具备按培养计划要求修满学分;发表符合学校要求的学术论文;通过硕士学位论文答辩条件者,视为达到硕士学位授予要求。具体实施办法按南华大学硕士学位授予相关细则执行。附:本学科研究生须阅读如下学术著作、学术期刊1、学术著作:吴毓林等主编现代有机合成化学(科学出版社,2001);赵文元等主编功能高分子材料化学(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曹茂盛等主编纳米材料导论(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周玉等主编材料分析测试技术(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陈欢林主编新型分离技术(化学出版社,2005);宋航主编药物与精细有机品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王桂如主编催化剂与催化作用(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陈荣秋主编现代生产运作管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徐如人主编无机合成与制备化学(高等出版社,2009);李宗全主编材料的结构与性能(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潘祖仁等主编高分子化学(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宁永成主编有机化合物结构鉴定与有机波谱学(科学出版社,2000)。2、学术期刊:化工学报、高校化学工程学报、中国化学工程学报、高等学校化学学报、石油学报(石油加工)、催化学报、光谱学与光谱分析、高等学校化学学报、化学工程与装备、化学工业与工程技术、项目管理、管理科学学报、中国管理科学Journal of Membrane Science、Catalysis Communications、Applied Catalysis A:General、Fuel Processing Technology、Industrial and Engineering Chemistry Research 、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J ournal of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Advanced Materials、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Chemistry og Materials Chemistry 、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Carbohydrate Polymers、Journal of food engineering。六、课程设置1必修课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 4学分。第一外国语(英语) 4学分。专业外语 2学分。文献阅读 1学分前沿讲座(含专题讨论)2学分(研究生需作学术讲座2次,每次0.5学分;听取学术报告15次以上,每次0.1学分)。学位基础课、 学位专业课不得少于4门 达到8-10学分2选修课硕士研究生所修选修课不得少于4门,达到810学分(硕士生可根据本专业培养要求跨学科选修12门课程作为选修课)。4. 社会实践工程硕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必须参加企业生产实习8周和社会实践活动,考核合格者获得6学分。研究生缺少社会实践或考核不合格者,不得申请答辩。 附表:化学工程学科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类 别课程编号课 程 名 称课内学时学分开课学期考核方式开 课 单 位备注学位课(公共课)120103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322.01考试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学位课(公共课)1203025硕士英语精读与写作1204.01、2考试外国语学院学位课(公共课)1203027硕士英语听说802.01、2考试外国语学院学位课(专业基础课)1204028工程数学322.01考试数理学院学位课(专业基础课)1205104高等分离工程322.01考试化学化工学院学位课(专业基础课)1205109化工过程开发与设计322.01考试化学化工学院学位课(专业基础课)1307114MATLAB及应用322.02考查电气工程学院学位课(专业课)1205018高等有机化学322.01考查化学化工学院学位课(专业课)1205023化学工程前沿进展483.02考试化学化工学院非学位课(必选课)1201133自然辩证法概论161.01考试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非学位课(必选课)1211120质量工程与质量管理322.02考查经济管理学院非学位课(必选课)1211168知识产权基础161.01考查经济管理学院非学位课(必选课)1200101信息检索与利用1611考查图书馆非学位课(必选课)1205123科研写作1611考查化学化工学院非学位课(选修课)1205103催化原理*322.02考查化学化工学院非学位课(选修课)1205113近代分析实验技术3222考查化学化工学院非学位课(选修课)1205107核分析化学3222考查化学化工学院非学位课(选修课)1205105高等合成化学3222考查化学化工学院非学位课(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