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病人的用药指导课件_第1页
中风病人的用药指导课件_第2页
中风病人的用药指导课件_第3页
中风病人的用药指导课件_第4页
中风病人的用药指导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风病人的用药指导,中风患者须长期用药, 应给予必要的指导:,(1)选合适的药物:中风多同样伴有高血压动脉硬化或其它内脏疾病,必须做到对症下药; (2)中风病人往往代谢率低、排泄慢,因此用药剂量应因人而异,老年人一般相对小些; (3)用药种类勿过多,多种药同服效果未必好,毒副作用可能更大; (4)药物名称、剂量、用法必须写清楚; (5)药物要妥善保管好; (6)用药后观察药物效果和副作用,及时调整用药。老年人药物不良反应为年青人的2倍,60岁以上不良反应率为4、815,70岁以上为8、721、9,80岁以上高达24。所以用药期间应特别注意。,中风怎么治,一急性期: 一】内科治疗: (一)一般治疗: 1)安静卧床。 2)镇静止痉和止痛药。 3)头部降温。 (二)调整血压。 (三)降低颅内压。 (四)注意热量补充和水、电解质及酸硷平衡。 (五)防治并发症。 二、手术治疗 二恢复期:治疗的主要目的为促进瘫痪肢体和语言障碍的功能恢复,改善脑功能,减少后遗症以及预防复发。 1)防止血压过高和情绪激动,生活要规律,饮食要适度,大便不宜干结。 2)功能锻炼。 3)药物治疗:可选用促进神经代谢药物,如脑复康、胞二磷胆碱、脑活素、r-氨酪酸、辅酶Q10、维生素B类、维生素E及扩张血管药物等,也可选用活血化瘀、益气通络,滋补肝肾。化痰开窍等中药方剂。 4)理疗、体疗及针灸等。,中风治疗方剂,1)脑脉复原汤 组成:黄芪20克,丹参15克,水蛭15艽,川芎12克,寄生15克,杜仲10克,五加皮10克,黄精10克,灵芝6克,青皮9克,葛根15克,石菖蒲10克,赤芍10克,珍珠3克(冲),茯苓15克,红花10克,菊花10克,地龙15克,全蝎6克,白花蛇1条,胆星10克,海藻10克,白附子10克,黄连10克。 加减:风痰上扰,痰火搏结,去黄芪,加牛膝、川军;气血虚弱,经脉失养,加白术、人参。 用法:水煎成500毫升,早晚两次服下,每日1剂;亦可共研细末,过100目筛,分装人胶囊,每日759克,分23次吞服。 疗效:本方主要用于缺血性中风,共治疗652例,基本痊愈256例,显效276例,有效102例,无效18例,总有效率97.2。,(2)脑血康口服液 组成:由动物类活血化瘀药物提取制成,配方从略。用法:每日3次,每次10毫升。口服,昏迷者可鼻饲。大便干结可加服大黄粉3克;痰盛加服竹沥水。 疗效:共治疗180例,基本痊愈107例;壶效挽例,有效17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90。脑血康具有增强吞噬细胞功能、促进血肿吸收、加速纤维蛋白溶解、改善脑部微循环等作用。,(5)再生丸 组成:全蝎、麝香、鹿茸、白花蛇、当归、川芎、赤芍、杜仲、防风、木瓜、天麻、桂枝、高丽参、马钱子、全瓜蒌、枸杞等共30味。 用法:鹿茸切片油炸,马钱子沙炒去毛皮,余药按常规炮制。粉碎成细粉,过100目筛,炼蜜为丸,每丸为25克。每晚服35丸,最大量不超过7丸。如需白天服,以12丸为宜。妊娠、重感冒、腹泻及血压过高者禁用。23个月为一疗程。 疗效:共治疗300例,基本痊愈279例,显效8例,有效6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97.7。,(6)血栓解 组成:水蛭、郁金、川芎。 用法:上药以1.5:2:3的比例进行粉碎、混合,加人赋形剂后压制成片,每片重0.3克。每日服3次,每次6片。 疗效:共治疗211例,基本痊愈97例,显效73例,进步5例,无效36例,总有效率为82.9。,(7)参麝活络九 组成:系在大活络丸基础上减去21味药,增加三七等,共34味。配方从略。 用法:每丸重3克,1日3次,每次1丸,3个半月为一疗程。 疗效:共治疗173例,基本痊愈79例,显效32例,有效50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93.1。,8)抗瘫灵 组成:制马钱子300克,水蛭30克,白花蛇30克,川芎30克,蜈蚣30克。 用法:马钱子按药材炮制规范加工。先将白花蛇和蜈蚣共研细饣粉(以减少毒副作用),再与研为细粉的其他三药合匀,装人胶囊,每粒含药粉3克,贮瓶备用。于每晚睡前开水送服15粒。服后即卧床,切忌活动。应从小剂量开始服,服后肢体有蚁行、灼热或麻 木感,均属正常反应。如无此反应,次日递增2粒,以后隔周递增1粒,连服90天,停服23月。 疗效:共治疗100例,基本痊愈31例,显效38例,有效24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93。,中医如何治疗中风,中风是以突然晕倒、不省人事,伴口角歪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或不经昏仆仅以口歪、半身不遂为临床主症的疾病。因发病急骤,症见多端,病情变化迅速,与风之善行数变特点相似,故名中风、卒中。本病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常留有后遗症;近年来发病率不断增高,发病年龄也趋向年轻化。,西医学的急性脑血管病,如脑梗塞、脑出血、脑栓塞、蛛网膜下腔出血等属本病范畴。中医治疗中风疗效佳,在临床上得到绝多数医生包括西医在内的肯定,是目前治疗中风及其后遗症的安全有效的方法。中风的中药治疗方法主要有:,一肝风挟痰型 症状:半身不遂,口眼弯斜,头晕或头痛,急躁易怒,或见多痰,肢体麻木,舌红苔白腻,脉弦或滑。 方药:白术、茯苓、天麻、橘红各15g,半夏、甘草各10g,生姜3片,大枣3枚。,二风中经络型 症状:半身不遂,口眼弯斜,肌肤不仁,发热恶寒,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滑或弦。 方药:肉桂6g,炮附子5g,麻黄5g,防风、防己、当归各12g,人参、川芎、白芍、杏仁、黄芪、甘草各10g,生姜5片。,三邪热壅盛型 症状:半身不遂,口眼弯斜,面色潮红,口渴喜冷饮,小便赤黄,舌红苔黄,脉数有力。 方药:川芎、白芍、白术、菊花、桔梗、荆芥穗、连翘、黄芩、寒水石各10g,当归、石膏各15g,砂仁、薄荷、滑石、大黄各5g。,四气虚痰阻型 症状:半身不遂,口眼弯斜,面色萎黄,语言骞色,痰稀而白,或见头晕目眩,舌质淡有齿痕,舌苔白滑或腻,脉滑或弦。 方药:六君子汤加减:人参、甘草各10g,茯苓、白术、陈皮各15g,半夏、竹茹、胆南星各15g。,五气滞经络型 症状:肢体瘫痪或口眼弯斜,胸胁胀满,叹息为快,脘腹满闷,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弦。 方药:八味顺气散:人参、白术、白芷、乌药、青皮各10g,茯苓、陈皮各15g,甘草8g。,六气虚血瘀型 症状:肢体缓纵不举,或见挛卷,或见疼痛,舌质淡或紫暗,舌有瘀斑,舌苔薄白,脉沉细或涩。 方药:补阳还五汤:生黄芪30g,当归、桃仁、赤芍、川芎、炙地龙、红花各15g。,七】气血两虚型 症状:肢体缓纵无力,或见苍白肿胀,面色无华,少气懒言,声低气怯,或畏风自汗,舌质淡白,舌边有齿痕,脉细弱。 方药:八珍汤:人参、白术、川芎、白芍、甘草各10g,熟地、茯苓、当归各15g。,八腑气不通型 症状:半身不遂,口眼弯斜,脘腹满闷,大便秘结,小便赤黄,或见头晕烦躁,舌红,舌苔黄或腻,脉滑或弦。 方药:厚朴、大黄、枳实、甘草各10g。,有关中风发生的情况与药膳食疗,中医认为利用中医的药膳食疗对中风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中医认为中风的发生与以下三种情况有关: 1、由于起居失宜,七情郁结,肝热化风。 2、饮食失节,脾失健运,湿聚生痰。 3、体质素虚,外感风邪。风、火、痰、热互相影响而突然发病,是中风最常见的直接发病因素。,所以从膳食方面来说,饮食宜清淡,多吃些新鲜蔬菜、水果,如萝卜、藕、芹菜、大白菜、香蕉、梨等,以凉血清热,消食开胃,宽胸理气。禁食膏脂、厚味、肥甘、生痰动火的食物,如鸡肉、猪油、辣椒、烟酒等。,中风患者痰热内结药膳食疗方法,一旦发生中风,病情一般均严重,即使经过积极抢救而幸存者,约有半数中风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如半身不遂、口歪舌偏、讲话困难等,因此,发现半身麻木、活动障碍应立即找中医特色专家及早诊治可以获得较好效果。利用中医的药膳食疗对中风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痰热内结 症状:昏厥已苏,声出口开,喉有痰鸣,语言蹇涩,舌强苔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