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农业大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_第1页
山东农业大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_第2页
山东农业大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_第3页
山东农业大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_第4页
山东农业大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学院简介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现有教职工81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教授31人,副教授20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人才1人,博士生导师22人,硕士生导师32人。学院设有植物科学与信息系、植物遗传育种系和种子科学与工程系、农学实验站、作物栽培生理研究所、小麦研究所、农业发展战略研究所、种子质量研究测试中心、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玉米研究中心、花生研究所、棉花研究室、农业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研究室和药用植物研究室。国家小麦改良中心(泰安)分中心、山东省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山东小麦高科技核心示范园、农业部全国种子技术干部培训基地和小麦原种扩繁基地依托于本院建设。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为国家重点学科,作物遗传育种学科为山东省重点学科;学院拥有“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小麦栽培生理与遗传改良”农业部重点开放实验室、“植物遗传工程”和“作物高产栽培生理”省重点开放实验室;设有作物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作物栽培与耕作学、作物遗传育种学硕士学位授权点。现设有农学、植物科学与技术、种子科学与工程和中药资源开发与利用4个本科专业。创立的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教学体制获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植物生产类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与实践”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为“三位一体”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新模式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先后培养本、专科生、硕士、博士、博士后7000余名。自“七五”以来,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75余项,其中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6项,为社会和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先后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山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省农业先进集体”、“省学校科技工作先进集体”、“省教育先进集体”和“省师德建设十佳先进集体”。目前全院正以“团结、求实、进取、奉献”的优良院风,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积极做出新的贡献。农学本科专业简介农学专业是山东农业大学设置最早的传统优势骨干专业之一,是山东省首批品牌专业。本专业以国家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省部级重点开放实验室和作物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博士后科研工作流动站为平台,将农学与现代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紧密结合,培养具有坚实的现代生物学基础知识,熟悉作物生长发育、遗传变异和产量品质形成规律,掌握作物育种和良种繁育、农业信息与管理、农业资源开放与利用和作物高产优质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熟练掌握现代生物技术、作物生产技术、农副产品加工技术和农业标准化与质量认证技术,能够适应农作物产业化开发、农业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适应性广、专业能力强、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综合素质高是本专业的办学方向。坚持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是本专业的办学特色。本科专业自1952年开始招生以来,至今已为社会培养了5300余名科研、教学、管理和农业技术推广人才;近几年,每年招生90-120人,毕业生就业率95%以上,考研率接近50%。长期以来本专业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不断探索新形势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新体制。继“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教学体制获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后,近五年又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随着教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农学专业教育更加符合新形势下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农学专业老师科学研究实力强,为提高专业办学水平奠定了基础。近年来,农学专业教师承担完成各类研究课题200多项,获省部级各类成果奖72项,其中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6项。主编与参编全国统一教材8部,出版专著或教材50部,发表论文700余篇。培育农作物新品种30个,创造经济效益1336.4亿元,为山东省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办学过程中,农学专业始终坚持教学科研并重的办学理念,以科研促教学,以科研促发展,使“教学、科研、生产”更加紧密结合。农学专业以“作物栽培与耕作学”国家重点学科,“作物生物学”国家级重点实验,国家小麦改良分中心,国家谷物品质监督检测中心,国家区域玉米技术创新中心,山东省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山东小麦高新技术核心示范园,“小麦栽培生理与遗传改良”农业部重点开放实验室, “作物遗传育种”山东省重点学科, “作物高产生理”山东省重点开放实验室等重点建设为依托;以作物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博士后科研工作流动站和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作物遗传育种学、种子科学与工程、谷物品质改良与检测、农业生态五个二级学科博士点为支撑,办学条件和学术水平位居全国同类专业前列,促进了本专业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为提高本科教学质量提供了保障。本专业现有专职教学科研人员49名,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1人入选“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博士生导师16人;有教授25人,副教授12人,讲师9人,助教2人;45岁以下90%的教师已取得研究生学位(其中博士占1/2)。教师中有22人次被授予国家或省级荣誉称号,其中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全国农业劳动模范1人,全国先进工作者1人,全国教育体系劳动模范4人,省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10人,8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随着社会和教育改革的发展,农学专业将不断修订和完善专业培养方案、调整课程体系,加快用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管理技术改造和提升本专业的速度;加强教材建设,不断进行教学改革,树立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逐渐完成由教学研究型向研究型专业的转变。第一部分 农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90101)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坚实的生物学基础知识,熟练掌握现代作物高产、优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的知识和技能,掌握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技术在农业生产上应用的原理,能在农业生产、管理、涉农企业、教学科研等企事业单位,从事技术推广、经营管理、农作物产业化开发、教育与研究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业务培养要求基本规格: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现代生物学、农业生态学、作物生产学、作物育种与种子生产学、植物保护学、农业经济管理学、农业生物技术、农业信息技术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接受进行农作物高产、优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基本训练,具有组织管理农业生产、开展农业试验研究、独立获取知识和分析、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学生获得的知识与能力:1、 掌握现代作物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2、 掌握作物生产产业化所需的经营管理知识和技能;3、 具备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获得进行农业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4、 具备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在农业生产上利用的理论和基本技能;5、 具备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基本知识,掌握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6、 熟悉国际、国家农业有关政策和法规,具有较强的宏观决策能力。学制与学位学制:本专业基本学制4年,学习年限为36年。学位:按要求完成学业且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农学学士学位。主干学科与主要课程主干学科:作物学主要课程:植物学、植物生理学、生物化学、普通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农业生物技术、农业信息技术、土壤与肥料学、植物保护学、生物统计与试验设计、耕作学、农业生态学、作物栽培学、作物育种学、作物种子学、农业标准化与质量认证、农业生物技术实验、作物生产学实验、作物育种学实验。学时、学分总体安排1课程学时、学分课程总学时为2781学时,共154.5学分。必修课学时数为2214学时、123学分,占总学时、学分的79.6。选修课567学时、31.5学分,占总学时数、学分的20.4。2实践教学环节总学分实践教学环节总学分35学分。教学进程(见附表1至4)毕业标准与要求1达到德育培养目标2修满本培养方案规定的学分,总学分不少于189.5学分。3达到国家教育部要求的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附表1 农学本科专业必修课教学进程表 课程号课程名称学分学时数各学期周学时分配备注备注总计讲授实验一二三四五六七八BB106008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36362BB1060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545452.5BB106010中国近现代史纲要1.527271.5BB106011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2.545452.5BB107004应用写作1.527271.5BB108003普通体育课1.527271.5BB109001-4大学英语14152702703444BB102018计算机文化基础3.56336273.5计算机限选课程 354BB027007管理学236362BB103005高等数学C472724BB103007线性代数236362BB103001概率统计354543BB101006-7无机及分析化学124.581812.52BB101010有机化学2.545452.5BB101003-4基础化学实验12590902.52.5BB104007大学物理学C2.545452.5BB104008大学物理学实验C1.527271.5BB035022植物学2.545452.5BB035013生物化学B354543BB035021植物生理学354543BB008001普通遗传学B354543BB034002普通微生物学B2.545452.5BB035006生物科学基础实验(植物生产类)B1118181BB035027生物科学基础实验(植物分类)B1118181BB035007生物科学基础实验(植物生产类)B2236362BB035020植物生理学实验B1.527271.5BB008027普通遗传学实验B1.527271.5BB034003普通微生物学实验B1.527271.5BB035002分子生物学B1.527271.5BB013008土壤与肥料学236362BB013009土壤与肥料学实验118181BB003025生物统计与试验设计2.5453692.5BB006008农业生物技术236362BB006009农业信息技术236362BB006010农业生态学2.545452.5双语BB008016作物种子学2.5453692.5 BB009039植物保护学B354543BB009023植物保护学实验B118181 BB006011耕作学2.545452.565BB006012-13 BBBBBBBBBBBBBBBBBBBBBBB1BB006011BBBBBB006012-13222222222222作物栽培学1-25.599993.52.5BB008017-18作物育种学1-25909032BB006014农业标准化与质量认证236362BB006004-5作物生产学实验1-22363611BB008019-20作物育种学实验1-22363611BB006015农业生物技术实验1.527271.5合计 1232214171045028.518.520.52110.512.58.5附表2 农学本科专业计算机模块课程教学进程表课程类型课程号课程名称学时数学分开课学期授课方式总学时讲课实验程序设计类BB102021Visual Basic程序设计6336273.521学分要求:每名学生至少修读3学分的计算机模块课程; 2根据学生选修情况:以远程教学系统、网上教学系统、多媒体教室实施;3根据专业要求本专业学生应优先修读Visual Basic程序设计课程。BB102022C语言程序设计6336273.52BB102023C+语言程序设计6336273.52BB102024Visual C+程序设计6336273.52BB102025C#程序设计6336273.52BB102026Java语言程序设计6336273.52应用技术类BB102027数据技术与应用54361832BB102028多媒体技术与应用54361832BB102029网络技术与应用54361832BB102030Photoshop54272732BB102031Flash54272732BB1020323DMax54272732BB102033网页制作与网站设计技术54272732附表3农学本科专业体育俱乐部专项模块课程教学进程表课程号课程名称学分学时数学期周学时分配选修要求总计讲授锻炼二三四TB108001-3大球俱乐部1-35.59981181.51.52.51学生可从第二学期开始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体育俱乐部,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锻炼。2学生至少修读5.5学分。TB108004-6乒羽键球俱乐部1-35.59981181.51.52.5TB108007-9健身健美俱乐部1-35.59981181.51.52.5TB108010-12水上运动俱乐部1-35.59981181.51.52.5TB108013-15跆瑜俱乐部1-35.59981181.51.52.5TB108016-18博攀俱乐部1-35.59981181.51.52.5TB108019-21民族传统体育俱乐部1-35.59981181.51.52.5附表4 农学本科专业选修课教学进程表选修课类型课程号课程名称学分学时数建议选修学期选修要求总计讲授实验专业方向选修课BF006020作物生理生态236365每名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根据个人情况选修其中6个学分的课程。BF006021农业推广学236365BF006002农副产品加工236365BF027028农业经济管理236365BF020058园艺设施学236365公共选修课每学期选课前教务处将在网上公布面向全校学生的公共选修课,由学生在网上自主选修,每名学生全学程至少选修20学分,其中人文社科类选修课至少6学分。附表5 农学本科专业实践教学计划进程表层次实践环节名称实践环节代 码总周数学分数各 环 节 完 成 学 期 及 学 分 分 配必须修满学分备注第一学年第二学年第三学年第四学年12345678基础实践军事理论及训练SJ1100011111劳动1-2SJ006019-20110.50.51体育健康与标准测试SJ1080281111读书与社会实践活动SJ1060035.55.55.5社会实践与调查报告1-2SJ006021-2222112专业实践农学专业认知实习SJ0060341111农学基础教学实习(植物学)SJ0060181111农学基础教学实习(土壤与肥料学)SJ0060230.50.50.50.5农学基础教学实习(生物统计与试验设计)SJ0060240.50.50.50.5作物生产综合教学实习(植物保护学)SJ0060250.50.50.50.5作物生产综合教学实习(耕作学)SJ0060260.50.50.50.5作物生产综合教学实习(作物种子学)SJ0060270.50.50.50.5作物生产综合教学实习1-2(作物栽培学)SJ006028-29110.50.51作物生产综合教学实习1-2(作物育种学)SJ006030-31110.50.51课程论文(3选2)作物栽培与耕作课程论文SJ0060050.50.51作物遗传育种课程论文SJ0080150.50.5种子生产课程论文SJ0080160.50.5第二课堂与创新活动SJ0060322222综合实践毕业(生产)实习及报告SJ00603310101010毕业论文(设计)SJ006010555合计3535附表6农学本科专业教学活动时间分配表 周 次学 年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一第1学期全学期集中或分散进行1周的植物学教学实习:#第2学期全学期集中或分散进行1周的专业认知实习:#二第3学期全学期集中或分散进行0.5周的土壤与肥料学教学实习/:#第4学期全学期集中或分散进行0.5周的植物保护学教学实习/:#三第5学期全学期集中或分散进行0.5周的生物统计与试验设计教学实习:#第6学期#/#四第7学期/#:#第8学期#说明:1、符号:上课 军事理论及训练 专业劳动 生产劳动 分散进行的园场实习、农事劳动、专业劳动等 教学实习 课程设计 :考试 毕业(生产)实习 毕业设计 毕业(生产)实习总结、论文答辩 #假期 /为分割符,如“/”指前半周教学实习;“/”指后半周教学实习。2、多学期开设的环节需要加下划线“ ”标明。 如:“”为多学期开设的教学实习,本学期1周;“/2/”为0.5周,安排在前半周;“/ /4”为0.25周,安排在后半周。附表7: 农学本科专业教学学历表学年152周理论教学军事训练毕业教育教学实习课程设计课程论文毕业实习机动考试假期第一学期第二学期1军事训练1周理论教学17周基础教学实习1周考试1周寒假5周理论教学18周专业认知实习1周考试1周暑假7周35112122理论教学18周劳动0.5周基础教学实习0.5周考试1周寒假5周理论教学18周劳动0.5周;综合教学实习0.5周考试1周暑假7周3612123理论教学18.5周基础教学实习0.5周考试1周寒假5周理论教学17.5周综合教学实习1.5周考试1周暑假7周3622124理论教学17.5周综合教学实习1.5周考试1周寒假5周毕业实习15周论文答辩1周毕业教育1周17.51.51515合 计124.515.515741注:军事理论及训练、劳动、实习、课程设计、停课进行的课程论文均应按学期分别填写。第二部分 农学本科专业执行教学计划第一学年第一学期: (理论教学17周)课程号课程名称课程性质学分总学时理论实验任课教师上课时间上课地点起止周成绩备注BB106008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必修23636BB1060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必修2.54545BB107004应用写作必修1.52727BB108003普通体育课必修1.52727BB109001-4大学英语14必修35454BB102018计算机文化基础必修3.5633627BB027007管理学必修23636BB103005高等数学C必修47272BB101006-7无机及分析化学12必修2.54545BB101003-4基础化学实验12必修2.54545BB035022植物学必修2.54545BB035006生物科学基础实验(植物生产类)B1必修11818本学期合计28.5学时第二学期: (理论教学18周)课程号课程名称课程性质学分总学时理论实验任课教师上课时间上课地点起止周成绩备注BB106010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必修1.52727BB109001-4大学英语14必修47272BB103007线性代数必修23636BB103001概率统计必修35454BB101006-7无机及分析化学12必修23636BB101010有机化学必修2.54545BB101003-4基础化学实验12必修2.54545BB035027生物科学基础实验(植物分类)B1必修11818建议选修公共选修课68学分,专业选修课0学分本学期合计 18.5 学分第二学年第三学期: (理论教学18周)课程号课程名称课程性质学分总学时理论实验任课教师上课时间上课地点起止周成绩备注BB106011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必修2.54545BB109001-4大学英语14必修47242BB104007大学物理学C必修2.54545BB104008大学物理学实验C必修1.52727BB035013生物化学B必修35454BB035007生物科学基础实验(植物生产类)B2必修23636BB013008土壤与肥料学必修23636BB013009土壤与肥料学实验必修11818BB006009农业信息技术必修23636建议选修公共选修课68学分,专业选修课0学分本学期合计20.5 学分第四学期: (理论教学18周)课程号课程名称课程性质学分总学时理论实验任课教师上课时间上课地点起止周成绩备注BB109001-4大学英语14必修47242BB035021植物生理学必修35454BB008001普通遗传学B必修35454BB034002普通微生物学B必修2.54545BB035020植物生理学实验B必修1.52727BB008027普通遗传学实验B必修1.52727BB034003普通微生物学实验B必修1.52727 BB009039植物保护学B必修35454BB009023植物保护学实验B必修11818建议选修公共选修课68学分,选修专业选修课0学分本学期合计21 学分第三学年第五学期: (理论教学18.5周)课程号课程名称课程性质学分总学时理论实验任课教师上课时间上课地点起止周成绩备注BB035002分子生物学B1.52727BB003025生物统计与试验设计2.545369BB006008农业生物技术23636BB006010农业生态学2.54545BB006014农业标准化与质量认证23636建议选修公共选修课24学分,专业选修课6学分本学期合计 10.5 学分 第六学期: (理论教学17.5周)课程号课程名称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