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静脉置管术的临床应用及护理体会.doc_第1页
中心静脉置管术的临床应用及护理体会.doc_第2页
中心静脉置管术的临床应用及护理体会.doc_第3页
中心静脉置管术的临床应用及护理体会.doc_第4页
中心静脉置管术的临床应用及护理体会.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心静脉置管术的临床应用及护理体会 论文关键词中心静脉置管;静脉输液 论文摘要目的探讨中心静脉置管的临床应用特点与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50例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观察置管成功率、导管留置时间、导管相关并发症等。结果中心静脉置管穿刺成功率为96.7%;导管留置时间12181d,平均43d;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结论中心静脉置管安全可靠,可减轻患者痛苦,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进行诊治的重要手段之一,静脉输液的方法也在不断的更新改进。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CVC)及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作为中心静脉置管的重要手段,以其安全性、舒适性、连续性等优点被越来越多的临床医生及护理人员接受,逐渐成为患者长期静脉输液治疗的重要途径。自2007年1月2007年12月我们对采用中心静脉输液的150例患者进行临床研究观察,现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50例患者均为我校一附院普通外科需要静脉输液1周以上的住院患者,其中男96例,女54例;年龄1878岁,中位年龄57岁;胃贲门癌53例,大肠癌34例,胆道结石31例,肝癌24例,其他8例;采用右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CVC)126例与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24例。 1.2操作方法 1.2.1术前准备熟悉病情,全面了解患者的情况。如患者的体温测量及血常规检查,如果存在发热及有心脏病的患者,应重点加以护理。同时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案、术中和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可能要输注的液体的渗透性作到心中有数。在静脉穿刺前向患者讲明操作过程和术中配合注意事项,做好解释工作,使患者放松,以确保穿刺时血管的最佳状态。 1.2.2中心静脉置管 (1)PICC:用美国ARROWPICC导管包一套,导管型号16Ga50cm,常规消毒皮肤直径为10cm,选择右肘正中静脉、贵要静脉或头静脉穿刺,穿刺时进针角度约20度角,见回血后在进针12cm,压迫导管尖端上方1cm处之血管,撤套管针芯,将中心静脉导管从套管送入至术前测量好的所需长度,撕裂并撤除外套管,碟行胶布固定,接上液体或封管。如有少量渗血,用弹簧绷带包扎插管处。 (2)CVC:选择右锁骨下入路,协助患者去枕平卧位,头偏向对侧,常规消毒皮肤,以右锁骨中线下约1cm为穿刺点,针尖向内向上,指向胸骨上切迹,针身与胸壁成1530度角,进针12cm处有突破感,进入静脉后回抽有暗红色静脉血后,插入J型导丝,退穿刺针,将中心静脉导管引导入上腔静脉,退J型导丝,固定导管1。 1.2.3封管及方法采用浓度为2550U/mL的肝素盐水25mL封管,封管时采用正压封管的方法,即将针头斜面留在肝素帽内,封管液余0.5mL时,边退针边推液,保证管腔内充满封管液达到正压封管的效果,以延长保留时间2。 2结果 中心静脉置管穿刺成功145例,成功率为96.7%;导管留置时间12181d,平均43d;导管阻塞4例;导管液体外渗3例;静脉炎1例;无导管异位;中心静脉置管受到126例患者的偏爱(再次静脉输液时仍愿意接受该方法)。 3结论 中心静脉置管安全可靠,可长期保留,减少多次外周穿刺的痛苦,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留置管通畅,不影响患者舒适和活动,可减轻患者痛苦,患者接受程度高,护理方便、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4讨论 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自上个世纪70年代已在临床广泛应用,上世纪末以来随着PICC技术的推广,使用率愈来愈高。当前中心静脉置管术在麻醉科、急诊科、普外科、胸心外科等运用也较多,尤其是在危重病医学加强监护病房(ICU),它是测量中心静脉压和长时间补液监控治疗的重要手段。中心静脉置管术虽说是一项有创性操作,但近年来已广泛普及,基本上取代了传统的静脉切开1-3。 中心静脉置管能减轻反复静脉穿刺带给患者痛苦,为患者提供了中期至长期(5d-1Y)的静脉治疗通道,保证治疗顺利完成。这两种途径的导管质均地柔软,不影响患者活动,静脉用药直接到达中心静脉,减少了对外周静脉血管的刺激,使患者感觉较舒适。同时中心静脉置管大大降低了护理人员因反复穿刺产生的低效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中心静脉置管因置入上腔静脉,距离心脏较近且留置时间长,有下列情况时慎重使用:严重的出凝血障碍;穿刺部位或附近组织有感染性皮炎,蜂窝组织炎,烧伤等情况,躁动不安和不合作者。 在中心静脉置管过程中,作者认为以下步骤是关键:(1)置管前根据患者及家属对置管的了解程度,向其说明置管的目的和必要性,置管过程及留置时间,建立患者及家属对治疗的信心。充分评估患者对治疗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准备程度,进行必要的心理护理,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积极配合置管。操作时一般不应有家属陪同患者。(2)置管部位的无菌操作和预防感染措施。更换透明贴膜时应用洁尔碘棉球由穿刺点按向外旋转消毒皮肤,保持穿刺点完全干燥。消毒时应注意外露导管和固定圆盘的擦拭,3d内每天一次更换,以后23次/周。如发现贴膜污染、潮湿、脱落而危及导管时,应及时更换。本组病例由于按上述方法及时管理,严格换药,穿刺点无炎症反应及红肿发生1-3。封管时采用50U/mL的肝素液每12小时一次,用10mL注射器正压封管。换药时应将无菌贴膜头由上向下撕揭,防止导管脱出。如导管部分脱出者,不影响导管用途和输液质量则局部固定即可,均勿再次送入血管内,防止血管壁的污染或感染的发生。如导管脱出较长,则应重新置管。(3)导管拔出时轻轻缓慢拔除,用力要均匀,防止损伤血管壁,拔管后应立即压迫止血,无菌辅料覆盖2448h,测量拔除导管长度,观察导管有无损伤、断裂、缺损。 参考文献 1周艳东,覃美凤.经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与经锁骨下中心静脉置管术在外科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