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晖园文化资源开发策划方案.doc_第1页
清晖园文化资源开发策划方案.doc_第2页
清晖园文化资源开发策划方案.doc_第3页
清晖园文化资源开发策划方案.doc_第4页
清晖园文化资源开发策划方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清 晖 园 文 化 资 源 开 发 策 划 方 案有数据表明:我国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从1995年49.9下降到2002年37.7。恩格尔系数的降低标志着生活质量的提高,其中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人们开始追求一种精神与文化质量更高的生活和消费。人们逐渐愿意花钱去购买文化艺术、购买旅游观光、购买精神享受、购买审美体验,甚至花钱购买一种气氛、一种心情。世界性的文化消费“升温”必然带来产业结构的革命。现在,英国艺术业规模已达170亿美元,相当于本国汽车工业总产值。日本娱乐业的年产值早已超过汽车工业年产值。美国音像产品是仅次于航空航天业的第二大出口商品,占了40的国际市场份额。近年我国在这方面上升的势态也很迅猛。比如上海,借助旅游业、国际艺术节等活动形式使文化产业就已成为上海的支柱性产业之一。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的资料显示,目前中国的文化消费量存在3000亿元到4000亿元的结构性缺口。专家预测,到2005年,中国文化的潜在消费能力将达5500亿元。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公共文化建设,近几年,加大了对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全国文化事业经费明显增加。各地政府清楚地认识到,文化发展制约地方经济的发展,面临文化消费“升温”必然带来地方产业结构的革命。广东已经提出要建设“文化大省”,顺德政府也明确地提出要将清晖园、李小龙、杏坛水乡等文化项目化为优势产业,培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提高我区文化产业占的比重。清晖园作为广东四大名园之首,是我国园林艺术中岭南园林的奇葩,是建县历史仅500多年的顺德最为厚重弥足珍贵而又可摸可触的公众性文化遗产。清晖园要在新时期再度辉煌,必须导入大文化的视野,深度挖掘清晖园内在的历史文化底蕴,在充分彰显它的观赏价值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的同时,有必要引入现代的文化产业概念和经营管理理念,给清晖园新的文化价值取向、定位,形成清晖园独特鲜明的文化品牌,开发旅游后产品,从而增强资源吸引力,凝聚人气,推动“文化顺德”建设和“旅游顺德”产业的发展。 一、定位文化,是人类独有的、隽永的可以传承的智慧方舟。只有文化,才能得到人们较为一致的认同与广泛长程的传播。为了本文便于叙述,特将清晖园文化品牌定位结论置于篇首。重新审视清晖园的历史沿革、筑园形制、更易演变诸项因素,剥离繁芜梳理纷绪,终于可以找到清晖园深层的最具历史价值、魅力恒久且可持续光大的一种文化资源,这种文化资源就是“状元文化”。广东自开科取士以来,共出过9名状元,顺德就有4名状元,状元黄士俊是清晖园的原址所有者,“状元文化”可谓出之有名立之有据。定位“状元文化”,不仅因为它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它还具有“三性“(代表性、独特性、系统性)以及旅游景区所需具备的可操作特征。凡论及地方经济都会有支柱产业的概念,文化产业同样有个支柱文化的概念。重新定位的“状元文化”其现实意义已突破清晖园边际效应,所以可将“状元文化”打造成为现代顺德的支柱文化(之一)。支柱文化产业是需要许多层面的项目内容去支持,是一项城市形象的系统工程,本文能做到的只是从所谓“战略”层面对“状元文化”作命题性探索,还有赖于政府有关部门以及更多的有志之士指导、参与。所以,本文侧重于策划、创新,诸多问题(如资金预算、投入产出等)需要在下一步的可行性报告中去论证、分解、深化。二、定位参考背景简述 1、所在地文化 顺德建县虽然仅500多年,但人文蔚盛英才辈出,科举及第却位居广东全省之前列。据顺德县志记载:自北宋咸平四年至清废除科举,全县4名状元(含建县前1名)。另有2名探花,300多名进士,文举人近2000多名。 2、主体概况: 万历状元黄士俊是清晖园的原址所有者,时至清乾隆年间,清晖园易手龙延槐,经过出身父子三代进士、书香门第的龙渚惠(延槐曾孙)的添建、修葺,渐成规模,造就了清晖园具有传统思想、文化、艺术、人文、历史等丰富内涵的格局。 艺术品:船厅下面的匾额“绿云深处”是乾隆帝之子成亲王亲手所书;斗洞旁边的“归寄庐”是李文田辞官归故里时所题;原先正门之上“清晖园”三字,出自清代大书法家何绍基之手。“碧溪草堂”的“百寿图”以隶篆象形各体刻的九十余个“寿”字,以及郭沫若欣然命笔清晖园的七律,无一不是现时顺德的顶级文物、艺术神品。 建筑/植物:“奠一园之体势者,莫如堂;”,盖构园以建筑为先。清晖园建筑物的配置以船厅一带为中心,船厅、南楼、惜阴书屋、真砚斋、碧溪草堂、澄漪亭、笔生花馆、竹苑等建筑,或单体或楼台,或曲廊衔接或院落区分,平览俯瞰各臻其美,动静顾盼各见其胜。清晖园园内沙柳、湘白兰、“连理树”,水松等百年古木浓阴若盖,还有岭南植物、嘉果,如龙眼、芒果、鸡蛋花,更有罕见的百年紫藤、龙眼、银杏、九里香、米仔兰、佛肚竹等,四时花开,暗香随衣。最为珍贵的可能要算那株相传是黄仕俊亲自种下的状元树玉堂春,传说此花只准在御花园或贵胄官邸种植。但不幸的是近年已枯死。 理水:造园理论认为,山贵有脉有势,水贵有源有曲,而清晖园的一方荷塘,却面广池深四壁齐正,理将安出?自揣是顺德地方暑期炎热夏季漫长,造园者不拘常理高树深池周以廊房,树翳生阴碧荷亭轩风来,自得一派清凉。可谓是精思妙构不输苏浙园林而独树岭南一帜。 清晖园,物化了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思想、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脉络。给我们留下的不单是建县以来顺德的政治、历史、经济、民风习俗、人文景观,还可以说奠定了清晖园在我国园林和岭南文化中的地位。更由于她是以可摸可触可观可赏的园林形式留存于世,所以其综合影响力远胜于一般 史料、文书及其他形式而名扬四海。 顺德在改革开放以来,创造了经济建设的一个又一个令世人瞩目的奇迹。但与之相比明显发展不对称的是本土文化建设滞后。虽然,顺德这许多年来也有不少旅游性项目和节令性文化活动投资,但多倾向于流行性、孤立性、拷贝性,缺乏具有文化传承、本土特色、可形成体系文化之框架与必要的生态环境。前几年,顺德市政府不惜花重金整治扩建了清晖园,结果并不理想。从外部原因来看,顺德工业经济繁荣的强势遮盖了人们对顺德文化的关注,加之周边市区国家旅游城市挂牌旅游项目、景点开发重造得法,使得顺德成为旅游“洼地”,“没有到清晖园就对于没有到过顺德”的名气也日趋隐退荡然无存。从清晖园内部原因而言, 清晖园现在有了硬件,或缺受益于智识的“可读性”和满足于情趣的活动参与性,游客自然不会有那份再回头的兴致。就连本顺德许多人也听说“不太好玩”而放弃游清晖园的念头。另外,清晖园扩建新园的指导思想欲有“替代”另外三大名园之意,直接把另外三名园的建筑精华”吸收”到了新园。虽然颐和园这样的皇家苑囿也师法江南园林,甚至模仿照搬私家园林,但它毕竟京杭两地相隔遥远,也不为平头百姓出入。另外,皇家园林乃以真山真水、地阔物博方显其胜,私家园林是在弹丸之地缩龙成寸写山水真意,两种造园方法还是有别。这种“移植”做法不仅削弱了清晖园的自我价值,反背了抄袭之嫌名。现在,清晖园在经营中有意无意将新园与老园混淆,两园等同文物,可能出于保护目的,实际上既不利于老园历史价值凸显、保护,也束缚了新园功能方面的开发利用。雅不能同好于专业观众,俗无法取悦广大市民,文化旅游景区缺少口碑,何谈提升整体价值? 3、历史文化大背景 正式开科取士是从唐武德五年(622年)开始,到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科举制度废止,历时1283年.尽管朝代更替,然中国的科举应试制度一直是朝廷擢选各级官吏后备人员的主要方法,龙榜高中成为绝大多数文人学子皓首穷经竭其一生而为之拼搏的终极目标。在将近1300年的求取功名路上,演义了多少恩冤情仇、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传说。关于功名科举的小说、戏剧、电影各类文艺作品比比皆是,成就了”文革”时期批判过的才子佳人文化,也为科举骄子状元,打造了一块金碧辉煌的金字招牌.就是现今,“状元”二字仍是学业有成或行业至尊的象征。4、文化品牌定位 从现有资料来看,状元黄士俊是清晖园的原址所有者,真正园林意义上的清晖园是龙渚惠(龙延槐曾孙)亲率工匠到苏州园林观摹后修葺形成规模。现在推出状元黄士俊清晖园的始作俑者,是因其“状元”之名更能满足观赏者的审美情趣、精神消费需求,有着更为广阔的产业拓展空间和商业价值。综上所述,广东自隋唐开科取士以来,共出过9名状元,顺德就占有4名状元。把清晖园定位于“状元文化”不但有较为充分的历史依据,也有深厚的文化背景和深远的现实意义;既可塑造出清晖园独特品牌形象,又可推陈出新促进本土文化发展。三、价值体系大纲 根据“状元文化”这一品牌形象新定位,由此可导出以下几条清晖园文化价值发掘体系大纲,详述请见下一章节的“产业化项目展开”。清晖园文化价值发掘体系大纲:1、全面打造顺德“支柱文化”:顺德历史上产生过4名古代状元,在近现代也出现了许多名冠全国乃至世界第一的人与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现代状元”层出不穷。举办每年一度的“状元会”来催生各行各业的“现代状元”,有利于促进顺德社会经济发展和自身系统文化的形成,使“状元文化”成为现代顺德品牌的支柱文化之一。(其他如“制造业文化”、“美食文化”、“侨乡文化”等均可列为顺德“支柱文化”。“支柱文化”建设是个大题目,本文仅从清晖园的产业化角度对“状元文化”作命题性探讨,是否成型,还须广纳众智)。 2、广泛征集有关清晖园及其黄士俊、龙氏一家的史料、民间传说、故事。借助各种文艺形式去表现、丰富、提高清晖园的“可读性”,以资传播。同时,丰富本土文化。 3、发挥名人效应,把古今名人名士造访清晖园的逸事、遗物、丹青、照片补充归纳,进行常设性展示。 4、品牌文化价值的延伸:(1)由“状元文化”的定位推而进之,“中国状元博物馆”的概念就有了实际操作的广阔前景。如此,清晖园品牌定位更为清晰,资源“含金量”更高。再新建魁星阁、考棚、蜡像馆、狀元桥与状元有关建筑,将以增长见识可以参与的形式(如状元服饰照、“状元会”、参拜魁星等)吸引远近游客。(2)时空辗转,恒河沙数。顺德的历史文化、名人轶事多有散落尘封已久. 如区适子与三字经的陈列,清晖园的园林形式就提供了有别于博物馆又优于博物馆的集散陈设条件。博物馆讲究实物、真品、正史,清晖园可根据人们审美情趣的好恶判断进行仿造、复制、艺术夸张,会拥有比博物馆多得多的“读者群”。(3)状元黄士俊故里新景区应运而生,可在右淮现存的黄氏大宗祠(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黄公坝等基础上再行修整开发。若有可能,将与顺德其它景区形成文化观光链。四、产业化经营发展策略 清晖园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企业,她首先是文物,其次是旅游景点。所以对于清晖园,首先是要保护,其次才是经营。这是经营管理必须强调的首要的原则问题。 文化资源要转化为优势产业,必须先对文化资源进行产业化重组、优化、强化。就清晖园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资源而论,可分为三大部分进行考虑:产业化项目展开、基础建设与后产品开发。 (一)产业化项目展开 为便于叙述,下面以图示来表达清晖园文化产业化项目主、副线架构: 1、黄士俊、另三状元 主 状元文化 2、新景区:状元故里 黄公坝/甘竹滩/黄氏大宗祠 线 3、中国状元博物馆:魁星阁、考棚、蜡像馆、狀元桥、泮池、戏台等。 4、现代状元 龙舟状元/女篮状元/烹调状元花卉状元/家电/家具状元 清晖园(品牌) 副 顺德先贤名家 5、区适子与三字经博物馆 线 文学类/艺术类/ 综合 类 名人在顺德 6、邓小平/江泽民/郭沫若/何香凝 1、文化主线为“ 状元文化”,是清晖园文化资源向优势产业转化的平台。人类对于美好事物善于运用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来寄托自己的好恶情趣、价值取向,这就是源于历史又不拘于历史的传说。清晖园缺少掌故,状元需要传说。广泛搜集有关清晖园及其黄士俊的一切史料、民间传说、故事,甚至戏说,征集清晖园及其黄士俊文学、书画、戏曲、电视剧等各种文艺作品。在做这项工作的同时,也推动了本土文化的繁荣,为打造顺德文化艺术精品提供了富有文化底蕴的养基。清晖园的“包装”要求夸张地说,最好要使得清晖园一草一木都关情,一草一木都值钱(如状元树叶制成工艺品)。除了极力推出“园主”黄士俊外,还须对伦教熹涌张镇孙(明南宋末年状元)、龙江朱可贞(崇祯元年武状元)、杏坛光华里梁耀枢(清同治十年状元),作为“顺德状元群”来做整体性“包装”,只有“顺德状元群”确立,定位于“状元文化”才能赢得公众认同,才能当之无愧,衍生“中国状元博物馆”才可谓名正言顺。(1)“状元博物馆”:建立“状元博物馆”的工作可分为项目立项、资料收集、筹建等若干阶段进行。资金投入可以是政府,也可引入民间资本。下列景点的增建项目虽多,但是占地面积并不多,约在350平方之内,所以完全可以建在清晖园东门(原大门)大院内。魁星阁(3层,兼展厅、蜡像馆。用地约250平方,可设于原楚香楼处):魁星俗称“奎星”奎星是天上二十八宿之一,因“屈曲相钩,似文字之划”而被人尊为主宰文章兴衰之神。汉时纬书孝经.援神契里有“奎主文章”说,后人遂建“奎星阁”以崇祀。明顾炎武在他的日知录中说,塑神像不能象“奎”字,因而改为魁,取字形作“鬼起足而举其斗。故魁星神像,头象鬼,以一脚踏鳘,意谓独占鳘头,一脚向后翘起,如魁字的大弯勾,一手捧斗,如魁字中间的“斗”字;一手执笔,意谓用笔点斗,即点定中式的状元,谓之“魁星踢斗”。阁为多层建筑,没有法式规定,所以形制大小可以根据展厅之需而定。考棚(用地约30平方,可设于魁星阁旁):这是古代读书人参加考试的场所,是每一个进军状元目标者的首个台阶,通过一人一间的考棚实景,展示中国科举制度中的考场大观。蜡像馆(可设于魁星阁一楼):顺德不但状元辈出,而且名人众多,栩栩如生地展示出顺德历代名人的全仿真蜡像雕塑,并配以生平事迹介绍,借以激励后人为国建功立业。状元桥:泮池是旧时书院教育办学的一种标志性建筑,半圆形的泮池上面筑有状元桥,科举高中者才能经过此桥,所以又称状元桥。清晖园新建状元桥,状元渡桥也将成为每年一度的“现代状元”评选活动的亮点之一。借助清晖园榭阁亭台、山石林泉、墨宝遗篇等人文环境,让人流连于缱绻的历史文化画卷之中,设身处地感受古代知识分子对于国家、民族、家乡的情怀与责任感。戏台(用地约70平方,可设于华盖里直街端,在银杏树前设栏分为园内外):戏台外观仿古,配以声、光、电。可以表演新编有关清晖园、黄士俊及顺德题材的曲艺、剧目,可以一展“顺德派”粤剧表演的丰采,还可以邀请外地一些民乐、民间艺术演出单位登台演出。顺德各镇都有乡土味极浓的民间音乐表演形式,如龙舟、南音、唱大棚、八音队、锣鼓柜等,在清晖园就有了与之气氛相融的表演舞台。按照越是地方化的文化就越具有国际化的说法,本土文化大有可为,也将在这里显现出她从未有过的价值。 (2)新景区开发:随着“状元文化”的确立深化,顺理成章牵引出了一个新的可再造景区状元黄士俊故里右滩。看了状元府邸还须去状元故里看看。右淮现存还有黄氏大宗祠(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黄士俊其父黄镐造福桑梓所筑的黄公坝、黄士俊自号“碧滩钓叟”的垂杆之处甘竹雪涛(顺德古八景之一),在此基础上再添七岁能文能诗的状元少年的“读书鹅山绿竹亭”,状元其父亲百岁朝廷准旨所建的“熙朝人瑞”坊,状元为嫡母亲觅葬地“倒植松竹识其界”的松竹等出之有典的新景,点睛之处做几件精品雕塑以全其意。另外,甘竹滩上有个“鲤鱼化龙”传说独处江心的潭窖岛,是个正待开发的旅游胜地,也可慢舟快艇组织游玩。寻幽怀古登高探海完了,再发挥“厨出凤城”的优势来个把酒迎风才算“爽”毙,配套建设“状元山庄”,创研一套具有杏坛水乡特色的“状元系列”菜肴(“鲤鱼跳龙门”、“独占鳌头”、“五子登(炖)科”类推)。右滩将以其特有的历史文化魅力和临江的地理优势去吸引忘返的游客,成为顺德优秀旅游链中的又一胜地,也使得清晖园的游览更为丰富立体、有味可寻。 (3)现代状元:“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再从“状元”二字作现实意义引伸,顺德众多的“现代状元”就更值得“金榜题名”:荣获国际、全国龙舟赛双双四连冠的“龙舟状元”;屡获全国女子农民篮球赛两连冠殊荣的“女篮状元”、“厨出凤城”的“烹调状元”以及无冕有实的“兰花状元”、“养鱼状元”、家电家具等各行业状元。正因为这些众多的“现代状元”,才使得顺德在诸多方面赢得全国的“状元”,令世人瞩目。在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的今天,顺德需要更多的现代“状元”应世。由此,有必要举办每年一度的“状元会”来催生各行各业的现代“状元”。这些现代“状元”不是由某级政府或某个组织凭印象分评选产生,而是以无可争议的实际数据位居全国本行(专)业之首而荣膺。建议区政府设立相应的奖金制度(类似国务院津贴),有利于促进顺德社会经济发展和自身系统文化的形成,其积极意义与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清晖园的现代“状元榜”将发挥其史载功能,“状元文化”也为之延绵不息。 2、所谓副线文化,在这里并不是次要的意思,应视作第二主题为当。 (1)考虑先贤名家陈列时,应该首先推出区适子与三字经博物馆。三字经是我国古代的蒙学读物,问世于元初,到明代已经广为流传,可以说是童孺皆知家喻户晓。近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把它列入世界儿童道德教育丛书,可见影响极其深远。而有关三字经作者归属,却一直是个历史“公案”。比如辞源释词为:“相传为南宋王应麟编”,又有说是“宋末区适撰”、“明人黎贞撰”。辞海条目为:“著者相传为宋王应麟(一说为区适子)”。区适子就是顺德陈村人氏。为作者归属问题,顺德档案馆副馆长张解民还曾为区适子作过力辩。既是如此,建立区适子与三字经博物馆 “捷足先登”是为上策。区适子与三字经专题内容包括:区适子人物介绍、历代各种版本的三字经、各国语言版本的三字经、历代对三字经的评论、广东省委宣传部“四个一工程”的动画影视新三字经。另外,还可一并展出各地撰写的科普三字经、公民道德三字经、防治非典三字经、高考三字经等新编三字经。 (2)顺德涌现过孙蕡、欧大任、梁有誉、陈邦彦、陈恭尹、黎简、张锦芳、黄丹书、梁廷枏、苏六朋、苏仁山、李文田、简朝亮、黄节、麦孟华、邓实、罗瘿公、罗复庵、岑仲勉等驰誉南北的文化名人。粤剧方面出现了千里驹、白驹荣、薛觉先、马师曾等大师级表演艺术家。 还有尤烈(同盟会元老)、廖平子(爱国文士)、岑仲勉(历史学家)、薛广森(实业家)、草明和黄秋耘,尤其是众多的现代“状元”,没有太厚的历史尘封,有更近人的内容形式与情节,不但可以吸引专业观众,还会激发广大普通市民对顺德、对清晖园的自豪感,他们将是清晖园最热情的导游与效果极佳的宣传者,其作用绝对不可小视。 (3)顺德或清晖园来过不少伟人、领导、名人。1984年,邓小平在清晖园曾接见过顺德县领导干部,1992年,邓小平两次南巡两次光临顺德。国家领导江泽民、胡锦涛、李鹏、朱镕基、李瑞环、李长春等人都来过顺德视察。1959年3月,广东省委第一书记陶铸来我县检查工作时特地视察了清晖园,对这座古代园林给予了高度评价和重视,指示应将其作为文物来加以保护、重修,并特地拨来专款补助。薄一波、何香凝、郭沫若等名人也曾相继在此留下足迹。这些都属顺德的光荣,不知道有多少个县区能令这样多的伟人、领导、名人眷念光顾? 带有纪念意义又具名人效应的常设性展示大可不必局限于他们是否到了清晖园,凡是来到顺德或者造访清晖园的古今名人名士都要将其逸事、物品、丹青、照片统统归总陈列,不够完整之处还可以利用美术创作来补充再现。(二)基础建设 基础建设的软件建设是围绕清晖园文化定位后的相关主题资料、物品征集,网络、档案建设以及相应的人员配置、内部管理。硬件建设一般是包括物业、场地、设备配套实施,以及前面已经谈过的魁星阁、考棚、蜡像馆、狀元桥、泮池、戏台等。在这里需要赘言的是对清晖园新园与旧圆的价值功能再作一番斟酌。 历史文化遗产具有不可替代、不可再造等特点。文物是民族悠久历史的稀世之宝,是我们与遥远的祖先沟通的唯一渠道,尤其是古代建筑,还有地理位置不可迁移的特点。新园是仿古建筑,其价值只能体现在功能性上,应该是文化传播、大众娱乐的场所;旧园是文物,是清晖园本体、文化核心所在。由此而论,清晖园的场地运用还是新园与旧园分而治之为宜: 1、新园可以以更低的门票价吸引更多的消费者作经常性的出入。门票收费低了,但人流量的增加可以使收入总量增加,增量的游客还可形成以众取胜口的口碑效应,这是任何媒体广告花钱都未必能达到的效果。 2、旧园门票另收,或者采用套票形式。入旧园者是观赏要求高一层面的消费者,观者人数自然减少,客观上起到了对旧园的保护(故宫因为参观人流量巨,光是铺在地面的金砖磨损就已经使专家大伤脑筋)。实际上突出对旧园的“保护”二字,也更能突出旧园弥足珍贵的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