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践中追求真理_第1页
在实践中追求真理_第2页
在实践中追求真理_第3页
在实践中追求真理_第4页
在实践中追求真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二、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 亚里士多德 我们只愿在真理的圣坛之前低头,不愿在一切物质的权威之前拜倒。 郭沫若 在真理面前,任何以权威者自居的人,必将在上帝的戏笑中垮台! 爱因斯坦,认识,事物,真理,谬误,正确反映,歪曲反映,真理的含义:,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认识、真理、谬误?,认识: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真理,谬误,认识真理,任何真理所反映的内容是客观的. 真理的检验标准是客观的。,”真理”是客观的, 它不以人的意志(包括权力.地位)为转移. 真理面前人人平等.,认识真理,(一)真理是客观的,19世纪初,俄国数学家罗巴切夫斯基(17921856)提出,在凹曲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小于180度。,德国数学家黎曼(18261866)提出:在球形凸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大于180度。,思考: 1、罗巴切夫斯基和黎曼的发现是否表明,欧几里得定理不再是真理? 2、是什么原因使人们认识到欧几里得定理并不是任何情况下都适用的真理?,二、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1、真理都是具体的(具体性),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二、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2、真理都是有条件的(条件性) 任何真理都有自己的适用条件和范围。,3、真理与谬误相伴而行 超出历史条件、不切实际运用于另一条件, 就成为谬误。,真理都是具体的(真理的具体性),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指主观认识符合当地的实际.,指主观认识符合当时的实际.,真理和谬误既对立又统一。真理和谬误的对立是绝对的,两者的界限是确定的,不容混淆的;但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又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探究二: 这些认识对不对?,1、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 2、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3、“农村包围城市”,有适用条件和范围,有时间、历史限制,有具体国情限制,德国诗人莱辛 “追求真理比占有真理更宝贵”,追求真理的过程中三个因素很重要: 主体、客体、基础,真理: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正确认识),人类,客观事物,实践,追求真理,“这是个人迈出的一小步,但却是 人类历史上的一大步!” 年月日, 人类登月第一人、美国宇航员 阿姆斯特朗在踏上月球时如是说。,人类探月之旅实践篇,探究四:这些失败的的探月、航天实践有何意义?,探究四:,追求真理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实践认识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追求真理,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 从主体来看,受具体实践水平、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生理素质等条件限制。 从客体来看,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变化性,使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有一个过程。,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实践认识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追求真理,2 认识具有无限性,认识的对象物质世界的无限性 认识的主体人类世代的延续性 认识的基础实践是不断发展的。,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并不表明它是一种圆圈式的循环运动,相反,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追求真理永无止境),每个时代、每个人的认识发展的有限性,构成了整个人类的认识发展的无限性。,3认识是不断向前发展的 认识具有上升性,认识运动是一种波浪的前进或者螺旋的上升 真理不会停止,真理在不断向前发展,追求真理,探究五: 认识发展的大致趋势应该是怎样的?,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认识的过程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1)认识具有反复性,(2)认识具有无限性,(3)认识运动是一种波浪的前进或者螺旋的 上升(上升性),追求真理,真理是客观的,真理的含义,真理的客观性,真理是具体 的有条件的,真理都是有条件的,真理都是具体的,真理与谬误相伴,追求真理是 一个过程,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 方法论:要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真理是 客观的,真理是 具体的 有条件的,追求真 理是一 个过程,真理的 定义,基本属性 客观性,(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真理只有一个 真理面前人人平等,有条件的,具体的,真理与谬误 相伴而行,人不怕犯错误 要正确对待错误,(实践活动具有社会性历史性),反复性 无限性,上升性,(实践是动力: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在实践中追求 和发展真理,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 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本课小结,一个科学研究小组对5000只“冰川豹蛛”进行测量后发现,1996-2005年间,这种蜘蛛的体形平均增大了8%-10%,同期当地每年的解冻期提前了20-25 天,这支持了他们的猜想,剧烈的气候变化对当地蜘蛛的生长产生了影响。该研究小组负责人表示这种影响的后果很复杂,一下子无法估计出来,这一说法体现了 事物间的联系是客观的,无条件的 事物本质的暴露和展现有一个过程 世界总有一些秘密不能为人所理解 人的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 A B C D ,D,高考真题:,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原理归纳: (求索真理的历程原理) 1、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原理: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原理: (2)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原理: 2、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有条件的原理: 3、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原理:,方法论:坚持真理面前人人平等,要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真理。,方法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真理只有一个。,坚持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真理都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要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真理。,2、真理是客观的、有条件的、具体的(认识真理),真理都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认识具有无限性,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认识具有上升性,人类认识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和螺旋式的上升。真理是不断向前发展的。,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4、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追求真理),认识具有反复性,人们对同一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非选择题:,2、(2010年1月会考第32题)长期以来人们习惯视沙漠为害,是资源的“荒地”。 如何治理沙漠、化害为利?人们进行了不懈的探索,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科学家认为,“沙漠是资源”并提出了“沙产业理论”,提出创建“利用阳光,通过生物,延伸链条,依靠科技,对接市场”的沙产业。这是人类认识自然的一次重大突破。 在“沙产业理论”的指导下,我国沙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不少企业将自己的目光投向了广袤无垠的沙漠,利用沙漠资源创造经济效益,使被动的治沙转变成主动的沙漠生态构建。随着实践的发展,人们的认识再次升华:科学开发利用沙漠,沙漠是可以化害为利造福人类的。 上述材料体现了生活与哲学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中的哪些道理?,课堂练习,参考答案:,(1)对于治理沙漠、化害为利,人们进行了不懈的探索,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这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2)中国科学家提出了“沙产业理论”,提出创建沙产业这是人类认识自然的一次重大突破。这体现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