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4G网络二期湖北扩容工程襄阳、恩施、黄冈业务.doc_第1页
中国移动4G网络二期湖北扩容工程襄阳、恩施、黄冈业务.doc_第2页
中国移动4G网络二期湖北扩容工程襄阳、恩施、黄冈业务.doc_第3页
中国移动4G网络二期湖北扩容工程襄阳、恩施、黄冈业务.doc_第4页
中国移动4G网络二期湖北扩容工程襄阳、恩施、黄冈业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移动4G网络二期湖北扩容工程(襄阳、恩施、黄冈业务区)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委托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湖北有限公司编制单位:武汉网绿环境技术咨询有限公司二O一四年九月中国移动4G网络二期湖北扩容工程(襄阳、恩施、黄冈业务区)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一)建设项目概况1 项目背景TD-LTE作为我国主导的新一代移动通信国际技术标准,是TD-SCDMA标准的继承和发展演进。2012年中国移动开展了TD-LTE扩大规模试验工作,通过开展扩大规模试验,发挥了拉动产业成熟、积累商用经验和国际示范推广三大作用。经过多年的技术实验以及网络规模实验,表明TD-LTE网络基本趋于成熟。TD-LTE终端通过几年的发展,在产业界的共同努力之下,也基本趋于成熟。因此,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湖北有限公司拟在湖北省境内启动中国移动4G网络二期湖北扩容工程的建设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和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的要求,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湖北有限公司委托武汉网绿环境技术咨询有限公司承担中国移动4G网络二期湖北扩容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并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我单位接受委托后,于2014年7月至8月完成了襄阳、恩施、黄冈业务区的现场踏勘工作,在此基础上按照有关环境影响评价标准、技术导则等要求,采用实测和理论预测相结合的评价技术线路,对基站电磁环境影响进行了分析和预测,编制完成了中国移动4G网络二期湖北扩容工程(襄阳、恩施、黄冈业务区)环境影响报告书,本报告为简本。2 建设项目情况简述(1)项目建设规模:本项目襄阳、恩施、黄冈业务区建设内容为新建1636个TD-LTE移动通信基站,其中襄阳业务区813个、恩施业务区224个、黄冈业务区599个。(2)项目建设内容:本项目基站建设内容主要为:新建基站机房、基站杆塔,增加相关基站发射设备等;与其他单位共杆塔基站仅新建机房(或与其他单位共用机房)及增加相关发射设备。(二)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1)地理位置襄阳市地处中国中部,汉江中游,湖北省西北部;现辖3个县、3个县级市、3个城区和2个开发区,位于东经1104511343,北纬31143237。东邻随州市,南界荆门市、宜昌市,西连神农架林区、十堰市,北接河南省南阳市,边境界线长1332.8公里。黄冈市位于湖北省东部、大别山南麓、长江中游北岸。地跨东经114251168、北纬29453135。北接河南、东连安徽、南与鄂州、黄石、九江隔江相望。黄冈市党、政、军机关驻地黄州,是中外闻名的文化古城,西距省会武昌78公里。恩施州,即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湖北省西南部,是湖北省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州和纳入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地区;地理坐标东经109410958,北纬29503040;西面和北面邻接重庆市,东临宜昌市,南邻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东北接神农架。(2)气象气候襄阳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为1516,1月平均气温为23,7月平均温度为2728,年降水量为1000mm,无霜期在228249天之间,具有中国南北过渡型的气候特征。太阳辐射较为丰富,年平均总日照时效为18002100小时。黄冈市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江淮小气候区,四季光热界线分明。全市日照时数为1772-2070小时。全市年降水量882-1397毫米,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冬季偏多,春、夏、秋三季偏少。全市平均气温(16.618.0)。恩施州属亚热带季风性山地湿润气候。冬少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海拔落差大,小气候特征明显,垂直差异突出,“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境内年均气温16.2,年平均降水量1600mm。(3)地形地貌襄阳市地貌特征为:东部为低山丘陵,海拔多在90m250m之间,主要在枣阳东部。中部为岗地丘陵,兼有平原,主要在枣阳西部和襄阳、宜城、老河口全部以及南漳东部。西部为山区,包括保康、谷城大部和南漳中西部。黄冈市自北向南逐渐倾斜、东北部与豫皖交界为大别山脉,主脊呈西北东南走向。位于罗田、英山的天堂寨主峰海拔 1729米,为全市最高点。中部为丘陵区,海拔多在300m以下,高低起伏,谷宽丘广、冲、垅、塝、畈交错。南部为狭长的平原湖区,海拔高度在10m30m之间,河港、湖泊交织,500亩以上湖泊38个。恩施州主要是由北部大巴山脉的南缘分支巫山山脉,东南部和中部属苗岭分支武陵山脉,西部大娄山山脉的北延部分齐跃山脉等三大主要山脉组成的山地。全州地势是三山鼎立,呈现北部,西北部和东南部高,逐渐向中、南倾斜而相对低下的状态。其地貌基本特征是:阶梯状地貌发育。(4)水文水系襄阳市有知名常流河817条,多为山区性河流。其中流域面积为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13条,100平方公里以上1000平方公里以下的73条,50平方公里以上100平方公里以下的78条,小于50平方公里的沟溪653条,分属长江、淮河两大水系。黄冈市全市水资源总量为111.08亿立方米,水能资源蕴藏量46.4万千瓦,其中可开发的水能资源34.8万千瓦,年发电量9.6亿度。长江过境容水量7200亿立方米,可供沿江利用。恩施州水能蕴藏量丰富,开发利用潜力大,共有大小河流60多条,总流域面积21801平方公里。水资源总量为299.8亿立方米,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为509万千瓦,可开发量349.1万千瓦,占全省的10.6%,本州岩溶发育强烈,暗河伏流多,地下水储量丰富,类型为裂隙岩溶水储量64亿立方米,占全州水资源总量的21.4%。(5)人口行政区划襄阳市现辖襄州、襄城、樊城3个区,南漳、保康、谷城3县,枣阳、宜城2市,代管老河口市,设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渔梁洲经济开发区。全市常住人口为5500307人;其中枣阳市常住人口最多,达到1004741人;鱼梁洲常住人口最少,不足1.3万人。黄冈市现辖一区(黄州)、二市(武穴、麻城)、七县(红安、罗田、英山、浠水、蕲春、黄梅、团风)和一个县级龙感湖农场,地域面积1.74万平方公里,截至2013年末,黄冈市户籍总人口7501522人,其中,常住人口625.19万人。恩施州现辖恩施、利川两市和建始、巴东、宣恩、咸丰、来凤、鹤峰六县。全州共有88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其中46个乡,37个镇,5个办事处;2627个村、居民委员会,其中村民委员会2543个;23510个村、居民小组,其中村民小组22662个。恩施州户籍总人口403.25万人,全州常住人口330.5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14.22万人。(6)社会经济襄阳市2013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14.0亿元(现价),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86.5亿元,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611.4亿元,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816.1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13.7:57.3:29.0。黄冈市2013年地区生产总值1332.55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56.79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521.28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454.48亿元。黄冈市三次产业结构由2010年的28.6438.0633.3调整为26.77:39.12:34.11。恩施州2013年生产总值为418亿元;规模工业增加值101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14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31.9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56.8亿元,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均实现了快速增长。全州三次产业结构由37:25:38调整为28:32:40。(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1.环境保护目标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环保部第2号令)中规定,确定单个基站环境评价范围内的环境敏感点为本项目环境保护目标。本报告将基站(发射天线)为中心半径为50m的范围内有以居住、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行政办公等为主要功能的区域列为环境敏感区(点)。根据本次现场调查,本次在襄阳、恩施、黄冈业务区抽测的173个基站周边主要环境敏感区(点)有256个,包括居民区、学校、医院、行政办公区、商业区、企业厂区等,各业务区抽测的典型基站周边环境敏感区(点)统计情况见表1。表1 襄阳、恩施、黄冈业务区抽测基站周边环境敏感区(点)数量统计一览表 单位:个业务区监测基站数量环境敏感区(点)标合计环境敏感区(点)明细居民区学校医院行政办公商业区企业厂区军事区其它襄阳87145558362231218恩施2441181049207黄冈627037112161300合计173256110104124746225注:本表中“其它”项包括公园、度假村、休闲山庄等。2.电磁环境监测结果根据现状监测结果,本次选取的典型基站周边功率密度值均满足公众照射导出限值40W/cm2要求;根据主城区电磁环境网格布点监测结果,所有基站建设所覆盖的区域功率密度现状值均满足公众照射导出限值40W/cm2要求。3.电磁环境影响预测评价根据理论模式预测,各类型基站水平、垂直达标距离外的所有功率密度预测值均满足公众照射导出限值40W/cm2及单个项目管理限值8W/cm2的要求。4.环境保护措施(1)基站建成后,应根据本报告提出的水平及垂直方向达标距离对本项目基站进行复核,保证基站周边环境保护目标处于电磁环境达标区域。(2)基站建成开通后,应对基站的电磁环境进行竣工环保验收监测,确保周围环境的电磁环境水平达到国家标准。(3)加强运行期间的环境监督与管理,加强对基站设备的运行维护,定期检查设备及附属设施的性能,防止馈线泄漏等隐患发生。(4)通过各种媒体加强宣传,并建立健全处理公众电磁环境等问题投诉的机制,及时配合环保部门做好监测和解释工作。(5)在风景区及城市景观敏感区域建设基站时,应采取美化天线等措施,保持景观的一致性与完整性。(6)加强落地塔塔基周边绿化,在基站选型及设计施工阶段,位于城区及景观较为敏感区内基站采取美化天线方式,尽量减少塔基占地。5.环境经济损益分析本项目在运行期间将不会对声、水、大气环境产生不利影响,也不会产生固体废物。本项目在运行期间将会产生一定的电磁环境影响,经过现状监测和理论计算表明各移动通信基站正常运行时对周围环境保护目标的电磁环境影响水平将不会超过国家标准的要求,不会对周围人群产生危害和影响。在取得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同时,基站的建设运行导致基站周围的电磁辐射水平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但仍处在可以接受的水平,其环境代价是有限的,利益远大于代价。6.环境风险分析本项目环境风险因子主要为固体废弃物影响,经采取本报告提出的对蓄电池加装防盗措施、并将更换下的蓄电池集中收集并妥善处理的措施后,运行期间的环境风险较小。7.环境管理及监测计划(1)环境监测表2 运行期监测计划监测内容监测布点监测时间及频率标准及要求电场强度(功率密度)50m半径范围内,可能受到影响的环境保护目标;优先布设在公众可以到达的距离天线最近处。本次环评期间、建成投运后(在正常运行状态下)各监测一次。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标准(HJ/T10.3-1996)单个项目管理限值8W/cm2。(2)三同时”环保措施竣工验收表3 “三同时”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清单分类治理措施预计处理效果电磁环境在基站建设及选址时,参照本报告提出的水平及垂直控制距离来选择合适的站址。使基站周边环保目标处的电磁环境满足国家相关标准要求,减小对周边环境的电磁环境影响。生态环境加强落地塔塔基周边绿化,尽量减少塔基占地。对基站周边生态环境影响较小。景观环境在风景区及城市景观敏感区域建设基站时,应采取美化天线等措施,保持景观的一致性与完整性。对周边景观环境影响较小。固体废弃物应将更换下的废旧蓄电池,制定相应的处理措施。与有回收资质的单位签订回收处理的协议。(四)环境影响评价结论(1)产业政策与规划符性分析本项目属于信息产业类,为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建设项目,属国家发改委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鼓励类项目,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符合湖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第八章高新技术产业中关于信息服务业提出的要“积极培育数字视听、网络及通信、计算机、软件四类优势产品”的要求。本项目的建设将有利于改善当地通信系统的结构,保证通信质量,提高移动通信能力和移动通信的可靠性,为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2)电磁环境影响结论根据现状监测结果,本次选取的典型基站周边功率密度值均满足公众照射导出限值40W/cm2要求;根据主城区网格布点监测,所有基站建设所覆盖的区域功率密度现状值均满足公众照射导出限值40W/cm2要求。根据理论模式预测,各类型基站水平、垂直达标距离外的所有功率密度预测值均满足公众照射导出限值40W/cm2及单个项目管理限值8W/cm2的要求。(3)环境可行性结论中国移动4G网络二期湖北扩容工程(襄阳、恩施、黄冈业务区)的建设是必要的,项目建设符合产业政策、符合区域通信网络规划,通过本评价对典型基站周边环境现状监测、主城区电磁环境现状监测以及理论模式预测,经采取并落实本报告提出的相应环境保护措施后,工程建设对当地环境的影响满足国家相关标准要求。因此,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本工程的建设是可行的。(4)要求与建议通过各种媒体加强宣传,并建立健全处理公众电磁环境等环境问题投诉的机制。接受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并及时配合环保部门做好监测和解释工作,取得公众理解和支持。强化环保自主管理。建立健全企业环境保护职责部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