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医院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696例的治疗体会.doc_第1页
基层医院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696例的治疗体会.doc_第2页
基层医院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696例的治疗体会.doc_第3页
基层医院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696例的治疗体会.doc_第4页
基层医院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696例的治疗体会.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层医院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6例的治疗体会 作者:宋雪松,张维屏,邓鸿雁【摘要】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基层医院普及开展的可行性和主要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回顾分析1999年6月至2006年5月我院1 696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的临床资料。结果:1 696例LC成功 1 635例,中转开腹61例,中转率3.6%,发生并发症例,其中胆管损伤1例,腹腔内出血2例,胆漏2例,腹腔感染1例,胆管残石3例,遗漏腹腔内病变6例,上消化道出血2例。结论:LC在基层医院的开展日益成熟,成为治疗胆囊良性疾患的“金标准”。术前注意鉴别诊断,术中操作轻柔,辨明胆囊三角结构,能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 胆囊切除术,腹腔镜;并发症;医院,县;病例报告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自上世纪90年代在国内开展以来,经过十余年的临床实践,该项技术日益成熟,特别是近十年里,在许多基层医院得到普及(区、县),现亦成为治疗胆囊良性疾患的“金标准”。同时又由于基层医院条件有时相对欠缺,其并发症发生率仍较开腹手术高且重,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现将我院1999年6月至2006年5月实施的 例LC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临床资料 本组1 696例,中转61例,中转率3.6%,成功实施LC术1 635例,其中男511例,女1 124例,1384岁,平均45.6岁,其中:胆囊结石1 580例,胆囊息肉49例,非结石性胆囊炎6例;合并糖尿病41例,高血压83例,慢性肾功能不全3例。既往有腹部手术史654例,其中阑尾切除337例,剖宫产或结扎术151例,腹股沟疝修补术123例(前三项同时有两次以上手术者27例),脾切除术24例,胃大部切除术和剖腹探查术19例。此组病例包括胆囊结石伴胆囊炎,慢性非结石性胆囊炎及胆囊隆起样病变。无选择的实施LC。 手术方法 采用气管插管全麻1 590例或针对年龄相对较轻,一般情况较好,无心肺等合并症,经济条件困难的患者选择性采用硬膜外麻醉106例,闭合性建立气腹,压力915mm Hg,均采用四孔技术,顺逆结合法切除胆囊,手术时间为25150min。术中胆囊管和胆囊动脉常规钛夹夹闭,用剪刀或电刀切断胆囊管,对急性胆囊炎、胆囊床渗血较多或粘连较重、慢性胆囊炎胆囊三角区解剖不满意者,常规放置小号腹腔引流管,若无异常情况,一般在术后2448h内拔除,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23d。 结 果 1 本组1 696例成功实施LC 1 635例,成功率96.4%,中转开腹61例(不包括LC后再手术者),中转率3.6%,其中出血例,胆总管损伤例,术中发现胆囊癌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例,术中见胆总管扩张例,三角区解剖不清例。LC的并发症和遗漏病变例,其中胆总管横断伤1例,立即开腹行胆总管端端吻合、T管引流,3月后痊愈;腹腔内出血2例,胆漏2例,胆总管残留结石3例,腹腔感染1例,遗漏病变例中胆囊癌2例,1例3月后脐部戳孔转移,1例半年后出现黄疸后死亡;肝癌1例;胰腺癌例;直肠癌1例,行直肠癌根治术,现健在;上消化道出血2例。 讨 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腹部瘢痕小等优点,已成为了现代微创外科的经典手术。在基层医院普及开展是可行、有效的,亦成为基层医院治疗胆囊良性疾患的“金标准”。 中转开腹 由于医师技术水平、局部病变的严重程度以及腹腔镜技术的自身原因,LC必然会有中转开腹的病例,中转率的高低主要取决术者操作的娴熟程度和胆囊病变的复杂程度。我院LC中转率为3.6%。张吉祥等行LC平均中转率为3.2%,在开展LC早期(500例)由于处于探索阶段,经验不足,有较高的中转率,在成熟期,中转率稍有降低。但我们认为,中转开腹不代表术者水平低,相反,恰当的中转手术是术者成熟的标志。 并发症及预防 胆道损伤 刘国礼统计了19911998年国内222家医院142 946例LC中有10 250发生手术并发症(平均发生率0.71%),有85个医院共发生了胆管损伤273例(0.19%),其中89%发生在胆总管,其次为肝胆管、胆囊管和变异胆管损伤。我院发生手术并发症约1.04%,其中胆道损伤1例(0.059%),为胆总管横断伤,术中发现立即中转开腹,做了胆总管端端吻合、T管引流术,个月后造影未见异常,拔除T管。胆道损伤是LC极其严重的并发症,甚至给患者带来终身残疾。因此,如何避免胆管损伤是LC的首要问题,即使经验较丰富的术者也不能完全杜绝胆道损伤的发生。所以我们在行LC时,遵循以下原则:()直观原则,在分离三角时,要心中有数,认真分离出“三管一壶腹”,确认相互关系,并且要将平面显示的结构在头脑里还原成三维立体图像;()紧贴胆囊壶腹分离,任何情况下都不要远离胆囊壶腹分离;()钝性分离原则,三角区内切忌盲目电刀切割;()不随便处理三角区内的不明管道结构;()不随便处理增粗的胆囊管,要明确是否继发有胆管结石;()重视短胆囊管的存在,短胆囊管是术者在肝外胆管左侧进行分离的重要原因;()不要盲目自信,有时解剖比较清晰,看似简单的胆囊切除反而损伤胆道,我院出现1例胆总管横断伤,属于此种情况;()发现以下情况时应及时中转开腹:无法辨认Calot三角解剖关系;胆囊与十二指肠、横结肠或胆总管紧密粘连,分离困难;胆囊严重萎缩,致胆囊管显著缩短,无法上钛夹;术中出血难以控制或影响解剖;术中发现胆管或邻近脏器损伤;术中发现可疑组织恶变等;()经验积累,应选择从简单的、炎症不重的、偏瘦的病例,逐渐积累经验,有计划的扩大LC的适应证。遇到困难时应在LC经验丰富的医师指导下操作。刘永雄强调从事LC的技术人员必须要有熟练的、高质量完成开腹胆囊切除术(gen cholecystectormy OC)的经验积累,再经过LC的技术培训,才可能有较安全的工作质量。 2 胆漏 雷海录等对单中心18 726例LC回顾分析,胆漏62例(0.33%),我院1 696例LC(成功实施1 635例)术后2例胆漏(0.12%),均为不重要的小胆管或迷走胆管损伤所致,术中放置腹腔引流管,经引流后自愈。胆漏是LC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根据漏胆的不同病理生理变化可分为两大类,即肝外胆管损伤和胆漏。胆漏是指围绕计划性手术区域非肝外主胆管损伤后所致的胆汁外漏,即胆囊管残端漏、副肝管或迷走胆管损伤漏、胆囊床毛细胆管渗漏等。由于多数患者的胆汁漏量较少,机体生理紊乱较小,通畅引流多能自行愈合。本院发生2例。仅少数病例因无腹腔引流而并发胆汁性腹膜炎需再开腹手术处理,其手术简单、预后良好。预防胆漏,术中应注意:()保护完整的胆囊床是预防胆囊床毛细胆管渗漏的重要措施,并对胆囊床可疑部位电凝烧灼处理;()胆囊管残端漏的预防:钛夹钳闭胆囊管必须安全、牢固、可靠;分不出胆囊管应中转手术;断离胆囊管最好用剪刀剪断;()解剖肝胆三角区必须紧靠胆囊壁钝性分离;不易分离的细小管道均应钛夹钳闭后再断离;()对于炎症较重、术中解剖不清、渗出较多病例,需置引流,以便观察。 腹腔内出血 术中出血原因:()腹腔镜开展初期,解剖胆囊动脉方法不当,损伤胆囊动脉出血;()锐性分离切割Calot三角内组织,误切胆囊动脉出血;()Calot三角粘连、充血、水肿严重,不易辨认胆囊动脉而损伤出血;()Calot三角大量脂肪堆积伴炎性反应、组织脆弱、分离出血;()胆囊动脉变异,多支型胆囊动脉误认为纤维组织切断出血;()胆囊动脉与胆囊管并行在胆囊管后方,钳闭胆囊管,因钳闭不全而出血并可回缩到肝总管后方;()肝功能障碍,凝血因子减少,广泛渗血;()胆囊床完整性被破坏,损伤肝组织出血。术后出血的主要原因:()电钩电切未钳闭的胆囊动脉暂时凝结止血,但因凝结不牢而术后出血;()胆囊床迷走血管被锐性分离,术中未出血,术后出血;()胃窦部血管可能因粘连,分离时未出血,术后出血;()肠系膜血管出血,术中动作粗糙,撕裂血管,反弹致血管损伤,术后出血。预防LC腹腔内出血应注意:()应有扎实的胆道外科基础,牢记胆囊动脉走行及分支的多变性;()经过严格训练;()Calot三角解剖在切开浆膜后应钝性分离,不易被分开的组织多为胆囊血管、胆囊管、纤维结缔组织,仔细辨认;()分离胆囊动脉时尽量不要使血管“骨骼化”,钳闭血管时不必用力过猛或反转用力;()紧贴胆囊管后方血管;()保护完整的胆囊床,胆囊床可普遍电凝处理;()注意炎性反应重和脂肪堆积的胆囊三角的处理;()肝硬化、门脉高压术前纠正凝血机制等。 胆总管残留结石 本组术后胆总管残留结石3例,残留率0.18%,1例保守治疗后自行排石,另2例行EST治愈。()有黄疸史者;()有急、慢性胰腺炎史者;()B超检查示胆总管增粗者;()检查肝功酶学指标升高者;()LC术中发现胆总管增粗时均应行造影检查,胆总管内有结石,除行胆囊切除外,尚需胆总管取石。否则,胆总管将残留结石。 腹腔感染 1 635例LC术后1例并发腹腔感染,感染率0.061%,此病例术前诊断明确,多发结石性胆囊炎,术前各项辅助检查指标正常,术后d患者出现右上腹痛,渐有轻微黄疸、腹水、血象增高,将患者转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治疗,检查也未查及原因,行腹腔探查和胆道探查术,亦未找到感染原因,行简单引流术后,病情痊愈。后追问病史,入院前曾一度有胆绞痛发作,时间短。我们考虑术前可能有一枚小结石掉入胆总管,在并发腹腔感染后,又自行排石。此病例的失误主要在于询问病史不全面,术后考虑腹腔感染不够周全,未及时找出感染原因。 遗漏腹腔内病变 遗漏腹腔内病变6例,1例肝癌,为中央型,术前B超未探及,建议到上级医院治疗;2例胆囊癌,术前无任何症状,病理检查亦未发现,例术后3个月脐部戳孔处转移,手术治疗,1例半年后出现黄疸,死亡;2例胰腺癌术后56个月并发黄疸、腹痛,经检查发现,后失访;1例直肠癌,2个月后便血,大便不畅再次入院,行直肠癌根治术,现健在。由于LC时手不能直接触摸,对腹腔内脏器的探查有欠缺,所以,我们在术前询问病史、查体时应尽量全面,必要时可做必要的检查,并采取一定的措施。 上消化道出血 2例上消化道出血,例年青时有胃病史,LC术后第天上消化道出血,急诊行胃镜检查示胃窦部糜烂性出血,经保守治疗好转;例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硬皮病,长期有服药史,LC术后上消化道出血,胃镜检查示胃窦、胃体广泛糜烂出血,行保守治疗好转。2病例术前查体无异常,未引起足够重视。对既往有胃病史或长期服药(如激素)史者,术前应做胃镜检查,术后要重视,避免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参考文献】 张吉祥,陈训如,罗丁,等.单中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3 000例的中转原因及主要并发症.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06,1():1720.2 刘国礼.我国腹腔镜外科的现状-156 820例腹腔镜手术综合报告.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1,16(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