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xxxxx 财经大学财经大学 20082008 届届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论文题目:论文题目:从盈余管理角度谈识别企从盈余管理角度谈识别企业业真实利润真实利润 学生姓名:学生姓名: 所在学所在学院院: 电子商务电子商务 专专 业:业: 财务管理财务管理 学学 号:号: 指导教师:指导教师: 成成 绩:绩: 20082008 年年 4 4 月月 xxx 财经大学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原创性及知识产权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论文(设计)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 取得的成果。对本论文(设计)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 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因本毕业论文(设计)引起的法律结果完全 由本人承担。 本毕业论文(设计)成果归 xxx 财经大学所有。 特此声明。 毕业论文(设计)作者签名: 作者专业:财务管理 作者学号: 年 月 日 xxx 财经大学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表 论文(设 计)名称 从盈余管理角度谈识别企业真实利润 论文(设 计)来源 自拟 论文(设 计)类型 应用研究导 师 学生姓名学 号专 业财务管理 设计目的:首先从理论上说,上市公司存在盈余管理的可能性,而且再加之我国的具体情 况,使得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变得更加普遍。而投资者等外部信息使用者,要想获 得真实的数据来分析企业的真实价值比较困难,为此,为了找到一条从经过粉饰报表中识 别企业真实价值的方法,故选择从盈余管理角度来讨论如何通对剔除盈余管理因素来识别 企业的真实利润,从而通过真实利润来识别企业的真实价值,以使外部信息使用者得出相 对正确的判断。 思路:首先说明我国存在盈余管理的现实状况,在种情况下,为发现企业的真实价值,其方 法之一是剔除企业的盈余管理因素,从而得到企业的真实利润,通过真实利润来分析企业 的真实价值。然后再介绍盈余管理的涵义,其产生的理论渊源和我国产生盈余管理的现实 条件,这两个方面来说明我们在得出真实利润过程中考虑盈余管理的心要性和通过分离盈 余管理因素得出企业真实价值的可行性。在证明了其可行后介绍盈余管理的手段方法,以 便提出有针对性的方法来分离盈余管理因素对报告利润的影响,从而分离出真实利润进而 得出企业的真实价值。 预期成果:完成自我知识的系统完善,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现状、方法等有较清楚的认识, 同时,了解如何透过粉饰报表发现企业的真实利润,来识别企业的真实价值。 具体的条件:现在盈余管理已有相关的研究成果,也已形成了比较多的分离盈余管理因素 的具体方法与指导思想。因此能够基于这些成果在已达成共识的原则指引下去讨论如何分 离盈余管理因素。 时间安排:进一步阅读相关文献,12 月 10 日最终完成文献综述,12 月 15 日前,提交文献 综述,并开始论文结构的设计,并开始开初稿的写作,争取于 2 月中旬前,完成初稿。 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 论文(设计)类型:A理论研究;B应用研究;C软件设计等; 摘要摘要 本文主要针对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对外公布的财务报告存在或多或少 的盈余管理因素。为了使外部财务报告使用者能够更好的了解企业的真 实情况并做出判断,本文着重从作为识别企业真实价值手段之一的真实 利润,而不是对外报告的利润,出发分析如何才能发现企业真实利润, 进而识别企业真实价值。并通过对盈余管理产生的必然性、现实可能性 分析出发证明从盈余管理角度去找出企业真实利润的可行性。基于这个 前提,介绍了企业盈余管理的主要手段及方法,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剔除 盈余管理因素,找出企业真实利润的方法。 通过将财务与非财务方法充分结合去分析是否进行盈余管理,并尽 可能的分离出盈余管理对报告利润的影响,以便得到真实利润、识别企 业真实价值,来帮助财务报告外部使用者基于此做出正确决策。 关键词关键词:企业真实价值 真实利润 盈余管理 关联方交易 Abstract There exists more or less earning management in our listed corporation, when they issue the financial report to the public. As to know the actual conditions of the objective corporations and the users of financial report make their minds to whether or not to invest or lend to their objective corporations. In this article, It introduces how to find out the actual profit of the corporation, by the actual profit method, which is important one of the methods of eliminating the earning management factors. And it illustrates we can realize discard the impacts from earning management, by discussing the possibility and certainty of existence of earning management. Base on this discuss, it introduces the methods of earning management, and how to discover these methods and further more, how to determine the impacts on the earning. So that the users of financial report can make right and appropriate decisions, base on the data from the financial reports. By the financial and not financial methods to determine whether on not the objective corporation has carried out serial measures of earning management. And to make every effort to determine the influence of earning management on profit on financial reports, as to discover the actual profit of the specific listed corporation and find out the actual value of the specific corporation. By all, so that it could help the users to make decisions. Key Words: Actual value of corporation Actual profit Earning management Related-party transactions 目录目录 一、引言.7 二、盈余管理理论及我国现实存在原因分析.8 () 、何为盈余管理.8 (二) 、契约的推动诱发了盈余管理.8 (三) 、信息不对称使盈余管理成为可能.9 (四) 、我国盈余管理存在的原因.10 1、企业进盈余管理有其内在需求:契约.11 2、不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11 3、监管还不完善.12 4、审计意见失真.13 5、特定的制度催生盈余管理.13 6、内部动机的驱使.14 四、盈余管理的手段.14 (一) 、会计手段.14 (二) 、规划交易.16 (三) 、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18 五、如何识别盈余管理、发现企业真实利润,发现企业真正价值.19 (一) 、通过财务信息识别与分离盈余管理成份.19 1、剔除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影响.19 2、剔除关联方交易影响.20 3、关注现金流与盈余的配比.21 4、注意异常项目.23 5、剔除虚拟资产的影响.24 6、剔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影响.24 7、关注股利分配.25 8、分析重要财务指标.25 (二) 、通过非财务信息辨析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26 1、从审计报告及注册会计师的变更进行辨析.26 2、关注公司的经营状况及所处经营环境.27 3、关注公司管理人员的诚信及职业道德记录.27 4、关注企业信息披露质量.27 5、关注企业重大活动.28 6、模拟企业盈余.28 7、从相关政府部门获取数据.28 (三) 、对应项目配比扣除.29 附录.30 参考文献.38 致谢.41 一、引言 在中国上市公司中存在或多或少的盈余管理,这已是一个不争的事 实,使上市公司对外数据不能完全准确的反映公司的情况,甚至产生误 导投资者的后果。因此,在这样一个广泛使用盈余管理的情况下,判断 一家公司的真实价值就显得比较困难,因为公司对外公布的信息、数据 已经被公司管理当局有意识进行了修饰。因此,要发现企业真实的价值 就必须将真实的数据从被修饰的数据中重新找出来。 对于一家公司而言,往往有一部分利润相对于其它利润组成更能反 映企业的真实利润、真实价值的部分,比如说相对于企业的其它业务收 入、营业外收入以及其它非经常性损益来说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就会更 能反映企业的真实价值,当然,在后面的讨论中,我们也会将关联方不 公允的收入进行修正或剔除,因为关联方之间的交易考虑到种种原因, 它们之间的协商定价可能不具有公允性。当这些特别的、不经常的、不 公允的因素修正过后得出的就是企业稳定的公允的真实利润,而这些更 能够代表企业的真实质量,反映企业的真实价值。 如何才能将企业的真实利润从所有的盈余信息、数据中分析分离出 来呢?企业能够采用盈余管理对报表等进行粉饰包装,我们当然也能够 通过同样的路线去分离出来部分数据,即是从盈余管理的角度去分析公 司的真实利润。 上市公司大量使用盈余管理粉饰报表,因此在介绍如何运用针对盈 余管理的特点去分离公司的盈余管理成分之前,先介绍一下何为盈余管 理?为何能够存在?它常用的手段是什么? 二、盈余管理理论及我国现实存在原因分析 在介绍有关盈余管理理论与我国现实状况之前,先引入何为盈余的定 义,在明晰了盈余管理的涵义后再对如何识别企业真实价值进行介绍. () 、何为盈余管理 首先,何为盈余管理,它的产生最早可以追溯到 19 世纪产生的创 造性会计,后来随着相关会计法规及会计准则的完善,创造性会计就随 之逐渐演变为今天的盈余管理。 盈余管理发生在管理当局运用职业判断编制财务报告和通过规划交 易以变更财务报告时,目的是误导那些以公司的经济业绩为基础的利益 关系人的决策或者影响那些以会计报告数字为基础的契约的后果。1 从盈余管理定义来说不难看出盈余管理的目的就是通过对报表的粉 饰来影响使用者的决策,因此,我们有必要在使用报表时将这些粉饰成 分从来报表是分离出来还企业盈利情况以真实面。 在明晰了盈余管理的涵义后,不禁会想盈余管理为什么会存在呢?换 言之,为什么识别真实利润要考虑盈余管理的影响?盈余管理的存在有 其理论必然性,而在国内更有盈余管理存在的客观可能性。现代企业理 论和信息不对称理论决定了盈余管理必然会存在并不断的发展。而国内 的历史与现实条件更对盈余管理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二) 、契约的推动诱发了盈余管理 首先,科斯在现代企业理论中引入了交易成本这个概念,由于市场 在对管理知识等进行定价的过程中成本过于高昂。而同样作为一系列契 1 Paul M.Healy,James M.Wallen.A Review of the Earning Management Literature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Standard Settingj.Accouting Horizons,1999,13(4):365-383 约组成体的企业却在对它们的定价过程中有着无法比拟的优势,这注定 了企业的存在。而企业在定价或是契约在签定、履约所需要的量化指标 都需要企业具有较强的计量能力,包括投入、产出、分配等,而这些都 需要会计计量及其提供的信息。 而在诸多的会计信息当中,会计盈余又是最重要的会计信息之一, 它能综合反映企业的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反映投资者所关心的投入资本 的回报情况。它也经常被作为企业许多契约签约的基础与履约的依据。 同时,由于在不同契约之间或是同一契约之内,各利益关系人存在利益 上的冲突,都有意使自身利益最大化,再加之,客观上契约不可能完备 以及管理知识的难以计量性,使契约中有能力影响和改变会计盈余的人 企业管理当局,能够通过管理盈余数字影响利益分配,使契约的签 订、履行朝自己期望方向发展。这便是盈余管理能够存在的理论渊源之 一。 (三) 、信息不对称使盈余管理成为可能 管理当局仅仅有了进行盈余管理的意图还不能构成实实在在的盈余 管理。而管理当局与外部信息使用者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才使进行 盈余管理有了客观可能。如果在信息对称的情况下所有信息使用者拥有 同样的信息,而且所有的使用者都是足够胜任信息的处理,在这样的情 况下,管理当局无法通过盈余管理行为达到管理盈余数字的目的。 众所周知,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容易出现两个问题:逆向选择与 道德风险。 由于这种客观上的信息不对称使得管理当局较之其它信息使用者掌 握了更多的能影响公司价值的内部消息。他们会选择掩盖部分不好的消 息而向外界公布一些有价值的信息。虽然财务会计及报告制度在一定程 度上降低了信息不对称,但并不能根除,由此也不能完全根除由此产生 的逆向选择问题。这样也就不可避免的产生盈余信息的逆向选择。再加 之会计准则的不完备性,使得管理当局能运用会计准则允许的会计选择 与会计处理进行盈余管理。 另一个结果是道德风险。在企业委托代理关系是企业中重要关系之 一。委托方在与受托方签订委托代理契约,及对履约情况的考评时更多 的依据企业的会计数字,而盈余数字又是其中重要的一环。由于委托方 与受托方之间信息不对称,再加之会计准则赋予盈余计算的灵活性,又 给管理当局为了自身利益进行盈余管理提供了可乘之机。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盈余管理有其理论必然与可能。虽然有了 这种可能性也不一定产生盈余管理行为,同时还要有相关的客观条件才 行,而我国的现实状况就正好给了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以可乘之机。 (四) 、我国盈余管理存在的原因 我国上市公司存在大量盈余管理行为与我国证券市场的环境有着天 然的联系。首先,企业为满足自身各契约的要求自然会产生进行盈余管 理的念头;其次,我国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还不完善;第三,由于我国 对股票的发行、配股等有着严格的要求,部分公司为了保住珍贵的“壳 资源”不惜采用会计作假来提高盈余水平,同时,不完善的监管更加诱 发他们采用盈余管理;第四,部分注册会计师事务所迫于种种考虑不得 不对客户做出妥协出具虚假审计报告以致误导使用者。 1、企业进盈余管理有其内在需求:契约 在构成企业的一系列契约当中,很多都要通过盈余信息来反映其实 现程度。比如企业在订立债务契约时,债权人会对公司行为进行一定的 限制,对公司财务比率有一定的要求。管理层在报表违反或将要违反契 约规定的限制条款时便会通过盈余管理来降低违约风险。在这时,管理 层和投资人的利益是一致的,而且管理拥有更多信息,能更好的实现公 司利益最大化。由此不难看出由于契约的推动会促使管理层进行盈余管 理。 2、不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 在契约的推动下,上市公司管理层已有了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再 加之,我国上市公司的特殊性使得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变得更加的容 易。主要是国内上市的公司治理存在缺陷。在外部治理结构上,国有股 所占比重仍然是最大的,在整体上国有股居于强势地位也就有了对企业 的控制权。再加之国家控制下,企业管理者经过行政任命,他们地位极 稳,受到来自经理人市场和产品的市的压力很小使得他们有足够的精力 上海证券交易所 2008-02-29 市场股本结构总貌 证券类型发行总股本(万股)比例(%) 国家拥有股份91,068,377.6346.551 非流通股 其他16,294,065.128.329 流通股份88,267,788.8145.12 股份合计 195,630,231.6100 数据来源:上海证券交易所, 考虑如何进行盈余管理。同时,也由于“一股独大” ,小股东几乎不能 影响公司决策,大股东能够完全控制公司,在这样的情况下,对大股东 的 监督本来就有很大困难,加之中小股东难以发挥监督作用,使得大股东 和管理当局能够比较容易的按自己的意图进行盈余管理。 3、监管还不完善 对证券市场和上市公司的监管向来是政府工作的一个重点,保护投 资者的利益是其首要目标。但由于相关的法律的仍然不完备,盈余管理 经常发生于这些监管的夹缝中。同时,政府集资产所有者与管理者于一 身。政府行为的多元化,一方面其对企业要求的多元化,政府行为演变 为企业行为,企业行为最终也被扭曲;另一方面也导致了监管部门之间 的不协调。再之,证券市场信息披露制度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大量的上 市公司在信息披露上存在严重问题,从 1993 年到 2001 年 6 月,总共有 42 家公司受到处罚,其中因信息披露方面违规的就有 33 家,问题表现 为信息披露不及时、信息披露不充分、信息披露不可靠。同时从下图可 以看到截止 2006 年深圳证交所共有 177 家信息披露考评不及格。 截至2006年深圳证交所历年信息披露考评情况 ,深证证券交易所 255, 8% 1632, 52% 1076, 34% 177, 6% 优秀 良好 及格 不及格 4、审计意见失真 同时,作为提高年报公允性,也是鉴证企业行为最后一环的审计 也或多或少的受到了其他因素的干扰,使审计的独立性受到影响,也使 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变得更加的容易。当然现在随着会计师事务所自 身素质的提高,其公正性也在不断增强,审计意见失真这个状况将逐渐 改善。 5、特定的制度催生盈余管理 造成我国上市进行盈余管理也与我国证券制度安排有关。我国证券 市场的产生是国企改革的一个新举措。在这里面难免会参杂许多政府行 为。再加之政府对股票发行的严格控制,特别在 90 年代初上市额数很 少。而如今上证、深证的上市公司总数也才一千多家。上市资格仍然稀 缺,再加之对于上市的一些特殊规定,比如增发新股、配股、停牌的规 定,使得部分公司为了保住稀缺的“壳资源”进行盈余管理,甚至政府 也参加到保护“壳资源”的行列中。 上市公司数量变化 中国国家统计局,,2005统计年鉴 0 200 400 600 800 1000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00 01 02 03 04 05 年 单位:个 深交所 上交所 6、内部动机的驱使 不光有这么多客观条件让上市公司能够并促使它们进行盈余管理, 而且公司管理当局也有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为了“圈钱” 、保级、坐 庄、反收购、避税、更好的报酬等原因也会主动进行盈余管理。 综上所述,我们不仅知道盈余管理为何能够在我国上市公司中广 泛存在,同时,也提醒我们在对待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时,也不得不考 虑其是否进行了盈余管理,使信息具有了误导性。因此,最好的方式莫 过于在使用的时候把盈余管理存在的可能性考虑进去,想办法将可能存 在盈余管理的部分信息分离出来,从而通过企业的真实利润来判定公司 的价值。 四、盈余管理的手段 在介绍如何分离盈余管理影响之前,先介绍下,企业可能会采用的 盈余管理的手段、方式、方法。企业盈余管理的手段大致可以分为:会 计方法、规划交易、非经常性损益以及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 (一) 、会计手段 会计方法主要体现在收入、费用的确认以及会计政策、会计估计的 应用与变更,同时在新旧会计准则交替之机,利用准则交替进行盈余管 理。 在收入的确认上主要表现在收入确认时点的控制上。新会计准则规 定收入确认只有在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从而导致资产的增加或负债的减 少且经济利益流入能够可靠的计量时才能确认。这一点就给企业留下很 大的操作空间。这样企业可以自行创设条件使得收入确认能够在符合准 则要求下提前或延迟确认,从而实现企业对自身利润实现时间、大小的 安排。非经常性收入的确认同样能够影响公司的盈余状况,甚至大额的 非经常性收入可能使公司“扭亏为盈” 。比如吉轻工 1997 年主业亏损 4292 万元,由于一项土地使用权转让获利 5198 万元,从而实现盈利, 净资产收益率达到 10.3%。 在费用的确认上是利用费用的确认时间、受益期限以及资本化与费 用化。在费用确认时间上主要存在对费用确认的提前或递延。企业为了 降低当期利润可能将本来不属当期的费用提前到当期进行确认。而这些 往往与变更会计政策、会计估计联系在一起,比如计提大额减值准备, 改变固定资产折旧及无形资产摊销方式等等。而递延费用则采取相反的 方式,或是将本来已发生的当期损失不予处理,这样就容易形成“虚拟 资产” 、 “潜亏挂账” ,从而提高当期盈利水平。按照权责发生制、配比 原则,费用要与相关经济事项以及发生期间配比。但是在这个过程中, 部分费用的确认却存在一定的灵活性或是人力不可控或是无法预知的情 况。比如部分费用其受益期间不只当期,在这时,如何确定费用的受益 期就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管理当局的影响。同时,也给管理当局进行盈 余管理提供了机会。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以费用受益期不易确定 为由,随意设定受益期,从而控制利润在各期的分布,并可能产生一些 盈余管理行为。而对于资本化和费用化的处理上,少数企业为了调节利 润也会通过它们来调增或调减利润,从而影响甚至误导信息使用者。 会计政策与会计估计的应用与变更也是企业常用的方式,并且企业 在运用其它方式的时候往往也会伴随会计政策、会计估计的变更。而会 计政策与会计估计的变更又主要集中在固定资产折旧政策,存货的核算 方法,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以及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上。这几个方面都 是能够很大程度上影响企业当各期收益、费用等项目,从而达到企业进 盈余管理的目的。 总之,会计方法的使用是最为简单的,也是一种事后管理的方式。 利用会计方法进行盈余管理就是企业在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所允许的范 围内将会计信息的披露进行管理,将经修饰的报告利润呈现给投资者, 而不是企业的真实利润,从而影响甚至误导使用者。 (二) 、规划交易 会计手段作为一种事后管理的方式,因为较简单,比较容易发现。 针对这个特点不少企业走到了事前,从交易规划开始进行盈余管理,使 得盈余管理的余地更大、更隐蔽。规划交易的方法主要是依靠关联方交 易和资产重组。 关联方交易是正常公司经常使用的方法。首先它比较隐蔽,而且对 于上市来说方便使用。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手段主要包括:资产 置换、股权转让、托管经营、内部转移定价、出售无形资产等。 价格作为收入、成本的重要因子,对于价格的高低能够直接影响到 公司的利润变化。较低的内部价格,可以使企业降低其成本,从而提高 盈余水平。除了使用内部转移价格之外,关联方之间的交易,还可以通 过会计准则对合并报表的规定进行实施。将交易安排在合并报表之外的 关联方进行,以绕开报表抵消项目的影响,进而提高盈余水平。 由于我国对资产价值评估缺乏相应的理论体系及操作规范,证券市 场相关法律以及关于资产重组过程中财务会计处理的规范不够完善,再 加上关联方交易的固有特点,地方政府部门和国有资产经营管理公司刻 意参与,致使资产重组在很多时候表现为不等价交易和利润的转移,成 为上市公司临危救难的最后一招,以及通过内幕交易操纵股市的常用手 段。 兼并收购作为一种常见的企业行为,也常常被公司所利用。因为按 照会计准则对于合并报表的规定,企业可以利用收购业绩好的公司来提 高总体盈余。同时,虽然在新准则中也提出了对于非同一控制下使用公 允价值进行计量,但是由于在公允价值的确定上,人为操纵的空间较大, 因而也为公司进行盈余管理提供了方便。 资产置换是指两个公司的非货币性资产的交换。在我国,公司往往 利用资产置换会计处理的特殊规定、某些非市场化环境以及技术限制等, 使资产置换作价不符合市场运作规则,借以进行盈余管理。上市公司将 不良资产与其他企业(主要是母公司或集团公司)的优质资产置换,改善 上市公司资产质量。虽然新准则中已经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但是是否 能满足公允价值计量要求及公允价值的确定又给盈余管理留下了空间。 资产转让是上市公司提高当期收益最便捷的手段。上市公司与其他 企业(主要是母公司或集团公司)之间发生的资产转让交易主要有以下两 种情况:一是上市公司将一些闲置或不良资产高价转让(出售)给其他企业: 二是其他企业将盈利能力较强的优质资产廉价转让(出售)给上市公司。 在第一种情况下,上市公司不仅甩掉了“包袱” ,避免了日后不良资产 经营可能带来的亏损;在第二种情况下,上市公司对于售出资产应收取的 价款常常挂于往来账上,不计付资金占用金,这样使得上市公司无成本 地获取优质资产的效益。 上市公司还可以利用股权中转让定价以及改变持股比例来达到变更 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或改变报表合并范围,从而调节公司报告利润。 主要有:上市公司将其持有的其他公司的股权高价转让给关联企业,以 增加报告利润;通过股权转让将其所持有的经营业绩差的公司的长期股权 投资剥离掉或减持;通过购入盈利能力强的公司的股权,以改变对该公 司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成本法改权益法)或变更合并范围(将该公司 纳入合并范围)来提升利润。 总之,使用规划交易比较隐蔽而且是事先安排好的。因此,我们在 确定企业真实利润的时候将把这部分来自关联方的不公允部分合理分离 出去,以便公允的考虑企业价值。而在资产重组、重大的资产转让等以 及来自政府帮助的非经常性损益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公司利润,而且非 经常性损益也主要来自这几个方面,故此不在赘述。 (三) 、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 除了企业自身的盈余管理,很多时候由于企业与政府的特殊关系, 地方政府也会主动的参与到企业的盈余管理当中。正如前面提到,我国 “壳资源”稀缺,地方政府为了当地经济等因素的考虑常常会帮助上市 公司。在这当中政府主要又采用降低税负、减免利息、给予财政补贴。 而且政府有时还会给予资产价值方面的优惠,比如在上市公司筹资进行 城市开发建设时,予以土地资源价格方面的优惠。这种地方性政策扶持, 既无明确政策界限,亦无可以公开化、市场化的操作规程。 总之,企业正是运用以上方法对报表进行粉饰,以让信息使用者产 生公司稳健经营的印象,提供公司的价值。同时也采用这些方式包装报 表,误导外部信息使用者。因此,我们要发现企业的真实价值就必须要 将盈余管理因素从报表中分离出来。如何才能做到这种识别分离呢? 五、如何识别盈余管理、发现企业真实利润,发现企业真正价值 正如我们分析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时一样,上市公司可以采用会 计手段与非会计手段进行盈余管理,我们可以通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 来分离掉盈余管理因素的影响,从而发现企业的真实的利润。 (一) 、通过财务信息识别与分离盈余管理成份 1、剔除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影响 首先对于最明显、最简单、成本最低的运用会计政策、会计估计的 变更来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来说,比较容易发现并剔除它的影响。比如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的 规定,企业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变更及其影响都要在财务报告中予以 说明,那么通过对这一部分内容的阅读、分析就可以判断企业会计政策 和会计估计的变更是否合理、是否虚增了企业的利润,并经过进一步的 分析再结合其他数据甚至可以得出某一会计政策、会计估计的变更对利 润的具体影响。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对固定资产的折旧来说,假设以前 的折旧年限为 10 年,而企业为了加大当期折旧缩短其折旧年限为 8 年, 在假设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那么新的当期折旧就将会是按照原来折旧 政策下的 10/8,1.25 倍。对此类影响,通过阅读报表会计政策、会计估 计变更的披露就可以非常容易的剔除。 2、剔除关联方交易影响 而对于企业采用复杂、隐蔽的关联方交易进行盈余管理来说,我们 首先可以从公司年报所披露的关联方及关联方交易情况进行分析,以关 注关联方交易的真实性、合法性,并将来自关联方交易的营业收入与利 润额从公司的营业收入总额与利润总额中剔除,这有利于分析公司的盈 利能力在多大程度上依赖于关联方企业,以及判断公司盈利基础是否扎 实、利润来源是否稳定。同时根据现有条件对关联方交易的定价等进行 修正,将修正后的数据作为这部分关联方的往来计入企业利润,以便得 到真实利润。识别关联方交易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阅读报表附注, 分析上市公司关联方交易的金额及其比例、未结算金额及其比例以及定 价政策,特别是应关注公司是否以不等价交换的方式与关联方发生交易 进行盈余管理。二是将上市公司的会计报表与其母公司编制的合并报表 进行对比分析,如果合并报表的利润总额(应剔除上市公司的利润总额) 大大低于该上市公司会计报表的利润总额,就意味着母公司可能通过关 联方交易将利润转入了上市公司。 北海银河高科技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2002 年、2003 年通过将与大股 东及其关联企业的资金往来确认为收入的方法,虚增销售收入 2.63 亿元、 虚增净利润 4300 万元;2004 年公司利用同样手段虚增销售收入 15170 万元、虚增净利润 4895 万元。1 从上可以看出,关联方之间这种不正确的会计处理,也使得企业的 利润失真。对此我在使用报表时,应当将这些来自关联方的利润进行修 正。 对于关联方的影响,不仅包括关联方之间发生销售和提供劳务的行 为,同时也包括关联方之间资金占用,关联企业挂账等行为。我们在考 虑公司价值时也得剔除此类关联方资产占用。 2005 年度,该公司向控股股东江苏小天鹅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称 “小天鹅集团” )提供资金发生额为 14,437.2 万元;向小天鹅集团子公 司无锡小天鹅家用电器有限公司(以下称“家用电器” )提供资金发生 额为 8,459.45 万元;向实际控制人南京斯威特集团有限公司提供资金发 生额为 12,670.14 万元;公司控股子公司无锡小天鹅房产建设开发有限 公司向小天鹅集团提供资金发生额为 6,497.62 万元。截止 2005 年末小 天鹅集团仍然占用公司资金余额 3,658.6 万元,占用公司控股子公司资 金余额 1,892.14 万元;南京斯威特集团有限公司占用公司资金余额- 160.36 万元;家用电器占用公司资金余额 57.1 万元。 上述关联方资金占用发生额合计 42,064.41 万元,占该公司 2004 年 末经审计净资产的 36.84%;占用余额合计 5,447.48 万元,占该公司 2004 年末经审计净资产的 4.77%。2 1关于对北海银河高科技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及相关当事人给予处分的公告 、深圳证交所、2006 年 6 月 26 日 由此可以看出,关联方之间的资金占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公 司资产数量,为了不影响真实的判断,我们得将关联方之间的行为影响 从报表中分离出来。 3、关注现金流与盈余的配比 同时,收入、利润的实现必须伴生相应现金流量。如果没有相应的 现金流量进行配比,就意味着可能存在利润的虚增等,或者因为虚拟资 产大多、或是因为存在做假。在正常情况下,企业对收入的确认若是恰 当的,现金流量通常会紧随着确认的收入,而出现大大滞后于收入的现 金流量,可能是因为企业把产品销售给了不守信用的客户,也可能是企 业提前确认收入或确认虚假收入的征兆。另外,公司的现金净流量应大 于报告盈利,如果公司的现金净流量长期低于净利润,则意味着与已确 认利润相对应的资产属于不能转化为利润的虚拟资产,表明公司可能存 在盈余管理的行为。 每家企业都有长期形成的较有规律的资金收付周期及政策,根据这 个政策,对于正常业务来说,在收入确认后一个相对确定的时间便会有 现金流的流入,反之对现金流出也一样。同时,对于业务相对平滑的公 司来讲,这种现金流是近似滚动的。如果不能得出这个结果,那么我们 就有必要去怀疑公司业务的存在性及可实现性等。 比如,银广厦公司在会计报表附注中对公司的货币资金 2000 年年 末比 1999 年同期增加 2.27 亿元,增加 69.39%的原因表述为“公司本年 度的销售增加,且回笼现金较多所致” 。但是从公司的资产负债表和现 2关于对无锡小天鹅股份有限公司相关当事人给予处分的公告 、深圳证交所、2006 年 09 月 19 日 金流量表可以知道:公司 2000 年比 1999 年增加短期借款 5.86 亿元;在 公司的现金流量表中,显示公司的现金净流量主要来源于公司的借款。 即公司的净现金流量增加 2.27 亿元,来自于公司经营活动为 1.24 亿元, 来自于公司的筹资活动(借款)为 3.45 亿元,来自于公司的汇率变动形成 货币资金增加 0.14 亿元,适用于公司的投资活动(主要是购买固定资产、 在建工程等)等使现金流量减少 2.56 亿元;从公司的资产负债表可知, 公司 2000 年度的经营和其他活动,使公司的应收款项增加 4.4 亿元,增 加 96.5%。因此,从上面的判断来说,公司的 2000 年度的销售及销售货 款回笼并不理想,公司资产负债表货币资金的增加决不是主要来自于公 司的销售而是来自于借款,公司希望以巨额的货币资金的囤积来显示销 售及销售回款情况。 由此我们在分析企业的真实价值时,一定要关注其现金流量情况, 由银广厦案,我们可以得出,其实从其现金流量分析能够得出其报表存 在粉饰,并进而找出了真实的情况,分离出了其对盈余的影响。 4、注意异常项目 在识别盈余管理因素影响过程中关注异常项目是是一个重要方法。 提前或推迟确认收入与费用,通常会引起会计报表相关项目的异常,因 此,应对应收账款和存货等重点项目作特别关注。以应收账款为例,若 应收账款的增长远远超过了收入的增长,这或许是因客户陷入财务困境 而无力支付所致,也可能是公司记录虚假销售、提前确认销售收入或者 放松信用政策有意扩大赊销份额的盈余管理手段所致。同时,对于此类 异常情况,很多会与关联方交易联系在一起,因此,在分析异常的项目 时也得关注来自关联方的影响。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还可以实地的到上 市公司进行调查了解。 比如在银广厦案中,在银广厦财务数据中有两个比较有趣的同步 增长:公司 2000 年度末的货币资金和应收款项合计比 1999 年末的该合 计余额增加 6.67 亿元。而短期借款同期也增长 5.86 亿元;公司的收入 和应收款项也保持大体比例的快速增长,如公司合并报表的销售收入, 1999 年为 3.83 亿元,2000 年度为 9.08 亿元;公司的合并报表显示的应 收款项 1999 年末为 5.05 亿元,2000 年度为 9.09 亿元。当我们注意到这 些异常的时候,有理由去怀疑公司是否存在财务风险,同时,也应考虑 公司是否会采用盈余管理来掩饰这种风险。通过发现这些异常情况,也 能对其做出合理估计与调整。 5、剔除虚拟资产的影响 正如前面提到,一个提高利润水平的重要方式就是通过盈余管理形 成大量虚拟资产以及大量的长期挂账的无法收回款项,因此,我们有必 要对于这部分资产进行修正。分离它们的影响,主要看它的增减变动额 及幅度。比如说对长挂账的应收账款,因其在财务报告中会按照账龄的 长短、金额的重要性以及是否属于关联企业挂账进行披露。我们可以根 据报告中披露的数据与当期的应收账款总额比较,以及相对以前年度的 增减变动等,从而对这部分资产的质量进行判断。 6、剔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影响 为了防止企业通过非经常性损益来掩饰企业业绩,我们在识别企业 真实利润时,特别是考察企业利润来源的稳定性时,应将这部分收益进 行修正,留下经常性利润。应将投资收益、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等非 经常性损益从利润总额中剔除,以分析和评价利润来源的稳定性,而投 资收益可以从合并报表中得到,补贴收入也是需要在财务报告中进行披 露的,而其他一些非经常性损益也很容易从损益表中发现并剔除他的影 响。前面提到是确定利润来源的稳定性,而对于识别它的真实利润而言就 需要对其数据进行修正.其修正又主要集中在对关联方的修正上.如果发 现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利润比例较小,而非经常性损益比例较大,就需 要考虑上市公司是否在利用资产重组、股权转让或政府补贴等方法进行 盈余管理。 7、关注股利分配 和关注企业现金流量一样,我们还可以关注企业报告利润与现金股 利的分配情况。投资人投资企业的目的就是获得回报,因此,为了满足 投资人的要求,当企业实现利润过后往往会向股东分配股利。而分配股 利的前提条件是要可供分配的利润和足够的现金。公司的利润是可以通 过盈余管理的方式人为调节实现,而现金却是无法通过这种调节产生。 如果企业有报告利润,而企业又无更好的投资机会的情况下不进行利润 分配,我们就得考虑企业是否在人为的调节利润。 8、分析重要财务指标 盈余管理的采用会引起相关指标的异常。例如,存货占资产总额比 例上升、存货周转率下降、主营业务毛利率上升,这些都可能预示公司 存在虚增利润行为。此外,同属一个行业的各公司的财务指标之间,特 别是一些相对数指标之间一般不会出现非常大的差异,如果存在异常差 异,则预示着公司存在盈余管理甚至财务欺诈的可能。 当财务指标存在重大异常时,我们可以运用本行业的有代表性的平 均指标,再选取报告中指标计算中可信度更大的基础数据,来推算对应 数据的大致范围,并连同其它指标的计算,得出相关值的更可信的范围, 将其结果作为真实利润分析结果的参考。 同样,关于财务指标,我们同样来看银广厦案,其 2000 年应收账 款比 1999 年增加了 96.5%,对于这一点来说,要么是由于其应收账款回 收不好,要么是存在虚列资产等。我们完全有理由去怀疑其真实性、合 理性,同时,结合其它方法我们得出了其真实原因。而且,就算真实的 增加存在,因为应收账款的回收也是作为一个重要的财务指标,这也是 一个影响真实利润判断因素。 (二) 、通过非财务信息辨析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 财务报告虽然是进行财务分析的主要信息来源,但是有效利用非财 务信息也是不容忽视的。如企业产品市场占有率大小、盈利能力高低, 取决于企业的竞争地位。竞争地位的优劣取决于企业是否具有竞争优势, 竞争优势又主要来源于成本降低和产品、服务优势。成本低、质量好的 产品必然有广阔的市场,因此长期稳定的产品市场占有率可以间接反映 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经营业绩。另外,还应关注产品质量、生产能力、雇 员培训等非财务信息,通过非财务信息进一步识别企业是否进行了盈余 管理。 1、从审计报告及注册会计师的变更进行辨析 如果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后出具的是非标准的审计报告,甚至连续几 个年度都是非标准的审计报告,就有理由怀疑公司可能有盈余管理的行 为,必须予以充分关注。如果公司更换了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 特别是更换前注册会计师出具了非标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更换的注 册会计师即使出具了标准的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也应予以关注。因为 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的变动一般只有两个原因:一是注册会计师不 满意公司;二是公司不满意注册会计师。不管哪种情况,都可能是二者 在审计过程存在分歧。 2、关注公司的经营状况及所处经营环境 众所周知,盈余管理与公司的经营状况及所处的经营环境有着密切, 因此我们应从公司的经营状况及所处的经营环境识别其盈余管理。如, 上市公司、连续亏损的上市公司、有再融资需求的上市公司、公众关注 度较高的公司等公司存在盈余管理的机会较大。 在银广厦案中,人们发现,即使只按照银广夏 2000 年 1 月 19 日所 公告的合同金额,1.1 亿马克所包括的产品至少应有卵磷脂 100 吨、姜 精油等 160 吨。而天津广夏称于 1999 年出口的价值 5610 万马克货物中, 就已包括卵磷脂 50 吨,姜精油等 80 吨。但根据国内专家对这一技术的 了解,一套 500 立升3 的二氧化碳超临界设备实际全年(24 小时连续 工作状态)产量绝对超不过 20 吨至 30 吨。因此我们根据一些相关的市 场技术条件的分析可以识别公司报告数据的可能性与可靠性。 3、关注公司管理人员的诚信及职业道德记录 盈余管理归根结底有管理人员以及公司自身利益的考虑,而且管理 人员是作为盈余管理的具体实施者,与公司管理人员的诚信及职业道德 息息相关,因此,若公司管理人员诚信及职业道德记录有问题,则该公 司存在盈余管理的可能性较大。 4、关注企业信息披露质量 对于信息披露来说,真实性相当重要。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证监会, 证交所查阅相关公司在信息披露方面的情况,比如在深圳证交所截止 2006 年共有 177 家企业信息披露考评不合格。同时,我们也应当通过收 集公司有无进行利润操纵被相关部门警告处罚的历史,这些都有助于让 我们对公司是否会进行盈余管理有一个大致的判断。同时,被证监会处 罚的公司大多数都会涉及到信息批露不完整的问题,特别是关联方及交 易情况的披露,因此,我们不仅要关注是否批露,更得关注批露的质量, 特别是结合证交所对企业历年信息披露的考评。 5、关注企业重大活动 我们也得关注企业在当期有无重大的投资战略等。因为这些会在耗 用大量的资源,并对当期和以后期间的利润产生重大影响。在这时我们 可能更多的不是考虑企业是否会采用盈余管理,而是考查企业可能会采 取什么样的盈余管理行为,以及它们可能对报告的影响。 6、模拟企业盈余 同样可以根据相关的历史经验数据再结合企业自身情况对于企业的 盈余进行模拟测算。通过这样的模拟测算,我们可以得出一个标准的理 想的类似企业正常的盈余区间,然后与实际的报表数据进行比较。这样 不仅可以发现是否存在盈余管理还确定了正常的利润范围。同时,也可 以检验依据分离后的真实利润所得到的企业价值。 7、从相关政府部门获取数据 对企业数据来说,企业是很容易改变、进行管理的,而其外部数据 却是不易改变的。而特别是政府部门的数据,比如进出口的海关登记等。 比如,当年财经向天津海关了解情况,天津海关证实:“天津广夏 集团有限公司 1999 年出口额 480 万美元、2000 年出口 3 万美元。 ”天津 海关还查得,天津广夏从 2001 年 1 至 6 月,没有一分钱的出口额。而 天津广夏作为银广夏的主要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高压化成箔项目建议书
- 2025年甘肃省民航机场集团校园招聘45人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完整版)
- Glutaraldehyde-生命科学试剂-MCE
- 2025年台州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招聘医学卫生类高层次人才9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必刷)
- 2025年湿式静电除尘器合作协议书
- 2025河南九域龙源电力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高校毕业生招聘180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典优)
- 资产管理行业工艺流程与标准
- 2025国家自然资源部所属单位招聘118人(第三批)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新)
- 婚内相处协议书7篇
- 财务预算编制模板全面管理指导
- 传染学艾滋病患者的护理
- T/CECS 10011-2022聚乙烯共混聚氯乙烯高性能双壁波纹管材
- DB32/ 4439-2022工业涂装工序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 2025AI时代健康睡眠白皮书
- 智能化项目管理的前沿探索-洞察阐释
- 园林工程全套课件
- 绿化技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 肩周炎考试题目及答案
- 双向拉伸薄膜工厂设计标准
- 临床预防与健康教育
- 不说脏话从我做起文明礼仪之不说脏话主题班会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