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巴中卫生和计划生育事业.doc_第1页
2017年巴中卫生和计划生育事业.doc_第2页
2017年巴中卫生和计划生育事业.doc_第3页
2017年巴中卫生和计划生育事业.doc_第4页
2017年巴中卫生和计划生育事业.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部资料,妥善保存2017年巴中市卫生和计划生育事业发 展 报 告巴中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7年,全市卫生计生工作深入贯彻落实市第四次党代会和全国、全省、全市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牢固树立“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工作理念,始终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坚持以医改为动力、以小康为目标、以基层为重点、以惠民为要求、以预防为主导、以作风为保障,大力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加快推进健康巴中建设,城乡居民健康水平持续提升。现将全市卫生计生事业发展情况公报如下。一、全市卫生资源情况(一)医疗卫生机构数。2017年末,全市医疗卫生机构3218个,较上年减少16个。其中:医院75个(占2.33%,较全省同类机构占比2.76%低0.43个百分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3116个(占96.83%,较全省同类机构占比96.28%高0.55个百分点),专业公共卫生机构24个(占0.75%,较全省同类机构占比0.88%低0.13个百分点),其他机构3个(占0.09%,较全省同类机构占比0.08%高0.01个百分点)。同比,医院增加9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减少25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其他机构无增减变化。医院中,公立医院15个,民营医院60个。医院按等级分:三级医院4个(其中:三级甲等医院1个),二级医院10个,一级医院19个,未定级医院42个。医院按编制床位分:100张床位以下医院58个,100199张医院5个,200499张医院9个,500799医院1个,800张以上医院2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31个,乡镇卫生院230个,诊所(卫生所、医务室)409个,门诊部1个,村卫生室2445个。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397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中,疾病预防控制中心6个,卫生监督机构6个,妇幼保健院6个,急救中心(站)1个,采供血机构1个,专科疾病防治院1个,健康教育所(站、中心)3个。(见表2-1、表2-1-1)(二)卫生人力资源。1.卫生人员数量。2017年末,全市卫生人员数达22523人,比上年减少162人(减少0.71%)。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5708人,其他技术人员774人,管理人员905人,工勤技能人员1274人,乡村医生和卫生员3862人。全市卫生技术人员中,执业(助理)医师6607人,注册护士5937人,药师(士)646人,技师(士)904人,其他卫生技术人员1514人。同比,执业(助理)医师减少2人(减少0.03%),注册护士增加645人(增长12.19%),药师(士)增加13人(增长2.05%),技师(士)增长116人(增长14.72%)。2017年末,全市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4.74人,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2.00人,每千人口注册护士1.79人,每千人口公共卫生人员数0.46人,每万人口全科医生数1.78人,每万人口卫生计生监督人员0.05人,同比分别增长5.10%,0.00%,11.88%,4.99%,5.16%,23.02%,与2020市级目标值差距逐渐缩小。(见表2-2-1)2017年末,我市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比全省平均6.43人低1.69人(全省排位19位)。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比全省平均2.37人低0.37人(全省排位15位),比全国平均2.38人低0.38人。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比全省平均2.77人低0.98人(全省排位20位),比全国水平2.99人低1.20人。每千人口公共卫生人员数比全省水平0.53人低0.07人,比全国水平0.64人低0.18人。2017年末,与周边广安相比,我市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较广安(全省排位20位)4.61人高0.13人,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较广安(全省排位18位)1.64人高0.36人,每千人口注册护士较广安(全省排位19位)1.85人低0.06人。2.卫生人员构成。2017年全市卫生技术人员按学历构成计算,研究生占0.45%(较全省平均3.44%低2.99个百分点),本科占13.59%(较全省平均22.59%低9个百分点),大专占43.76%(较全省平均44.22%低0.46个百分点),中专及中技占37.94%(较全省平均26.94%高11个百分点),技校占0.50%(较全省平均0.36%高0.14个百分点),高中及以下占3.75%(较全省平均2.46%高0.29个百分点)。同比,研究生占比提高0.04个百分点,大学本科占比提高0.60个百分点,大专占比提高2.85个百分点,中专及中技占比降低2.95个百分点,技校占比提高0.10个百分点,高中及以下降低0.65个百分点。2017年全市卫生技术人员按技术职称构成计算,正高、副高占4.30%(较全省平均6.69%低2.39个百分点),中级占12.56%(较全省平均15.76%低3.2个百分点),初级及以下占77.27%(较全省平均68.41%高8.86个百分点),待聘占5.87%(较全省平均9.14%低3.27个百分点)。同比,正高、副高占比减少0.04个百分点,中级占比提高0.05个百分点,初级及以下占比降低0.46个百分点,待聘占比提高0.45个百分点。(见表2-2-2)3.卫生人员、卫生技术人员机构构成。2017年末,医院卫生人员9744人(占全市卫生人员总数的43.26%,较全省同类占比58.07%低14.81个百分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1246人(占全市卫生人员总数的49.93%,较全省同类占比35.39%高14.54个百分点),专业公共卫生机构1515人(占全市卫生人员总数的6.73%较全省同类占比6.21%高0.51个百分点)。同比,医院卫生人员增加730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卫生人员减少99人,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卫生人员增加72人。2017年末,医院卫生技术人员8083人(占51.46%),基层医疗卫生机构6453人(占41.08%),专业公共卫生机构1168人(占7.44%)。(三)床位数。2017年末,全市医疗卫生机构编制床位数17313张,其中医院10310张(占59.55%),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编制床位6293张(占36.35%)。医院中,公立医院编制床位6142张(占59.57%),民营医院编制床位4168张(占40.43%)。同比,编制床位增加1041张,其中:医院床位增加649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床位增加207张。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编制床位数由2016年4.91张增加到2017年5.23张,每千人口医院编制床位由2016年2.92张增加到2017年3.11张(每千人口公立医院编制床位1.85张,每千人口民营医院编制床位1.26张),每千人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编制床位由2016年1.84张增加到2017年1.90张。2017年,全市医疗卫生机构实有床位数19174张,其中医院12019张(占62.68%,较全省同类占比73.11%低10.43个百分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6797张(占35.45%,较全省同类占比24.74%高10.71个百分点),专业公共卫生机构358张(占1.87%,较全省同类占比4.15%低2.28个百分点)。医院中,公立医院实有床位6940张(占57.74%),民营医院实有床位5079张(占42.26%)。同比,实有床位增加2407张,其中:医院床位增加1867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有床位增加529张。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实有床位由2016年5.06张增加到2017年5.79张,每千人口医院实有床位由2016年3.07增加到2017年3.63张(每千人口公立医院实有床位2.10张,每千人口民营医院实有床位1.53张),每千人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有床位由2016年1.89张增加到2017年2.05张。2017年末,我市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实有床位较全省6.82张低1.03张(全省排位16位),较全国平均5.90张低0.11张。每千人口医院实有床位较全省4.99张低1.36张(每千人口公立医院实有床位较全省3.39张低1.29张,每千人口民营医院实有床位较全省1.60张低0.07张)。每千人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有床位较全省1.69张高0.36张(每千人口乡镇卫生院实有床位较全省1.54张高0.35张,每千人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较全省0.14张高0.02张)。2017年末,与周边广安相比,我市每千人口医疗机构床位数较广安(全省排位17位)5.57张高0.02张。(见表2-3-1、见表2-3-2)(四)房屋面积。2017年,全市医疗卫生机构房屋建筑面积126.89万平方米,其中医院67.91万平方米(占53.52%),基层医疗卫生机构50.37万平方米(占39.70%),专业公共卫生机构8.54万平方米(占6.73%)。(见表2-4)(五)设备。2017年,全市医疗卫生机构万元以上设备总价值123627万元,其中医院94552万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6045万元,专业公共卫生机构13030万元。同比,全市医疗卫生机构万元以上设备总价值增加16002万元(增长14.87%),医院万元以上设备总价值增加11856万元(增长14.34%),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增加3020万元(增长23.19%)。2017年,全市医疗卫生机构万元以上设备台数8364台,其中医院5487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600台,专业公共卫生机构1277台。同比,全市医疗卫生机构万元以上设备总价值增加937台(增长12.62%),医院增加611台(增长12.53%),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增加171台(增长11.97%)。(见表2-5)(六)医疗卫生机构收支情况。2017年,全市医疗卫生机构医疗收入381119.4万元,其中医院医疗收入293627.3万元,基层医疗机构医疗收入71658.6万元,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医疗收入15833.5万元。同比,全市医疗卫生机构医疗收入增长52232.9万元(增长15.88%),医院医疗收入增长45428.0万元(增长18.30%),公立医院医疗收入增长33501.1万元(增长16.89%)。2017年全市医疗卫生机构医疗支出298263.0万元,其中医院医疗支出248533.2万元,基层医疗机构医疗支出29997.9万元,专业公共卫生机构支出19731.9万元。同比,全市医疗卫生机构医疗支出增长43907.2万元(增长17.26%),医院医疗支出增长42509.4万元(增长20.63%),公立医院医疗支出增长32367.9万元(增长18.71%)(见表2-6)二、医疗服务(一)医疗服务量。1.总诊疗人次数。2017年,全市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1764.05万人次,其中医院诊疗人次420.11万人次(占23.82%),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282.62万人次(占72.11%,比全省同类占比高15.26个百分点),专业公共卫生机构61.32万人次(占3.48%)。同比,总诊疗量增长3.09%,医院增长7.14%(三级医院增长13.34%,二级医院减少6.83%),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增长1.56%。医疗卫生机构中,政府办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981.18万人次(占55.62%),非政府办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782.87万人次(占44.38%)。医院中,公立医院总诊疗人次297.12万人次(占70.72%),民营医院总诊疗人次122.99万人次(占20.28%)。同比,公立医院增加11.58万人次(增长4.06%),民营医院增加16.43万人次(增长15.42%)。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乡镇卫生院总诊疗人次544.09万人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总诊疗人次73.57万人次,同比,乡镇卫生院总诊疗人次增加16.95万人次(增长3.22%),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总诊疗人次减少5.39万人次(减少6.83%)。(见表3-1)2.出院人数。2017年,全市医疗卫生机构出院人数61.27万人,其中医院出院人数37.31万人(占60.89%),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出院人数21.97万人(占35.86%),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出院人数1.99万人(占3.25%)。同比,出院人数增长10.58%,医院增长11.37%(三级医院增长11.66%,二级医院增长7.04%),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增长9.47%。医疗卫生机构中,政府办医疗卫生机构出院人数50.17万人(占81.88%),非政府办医疗卫生机构出院人数11.10万人(占18.12%)。医院中,公立医院出院人数26.29万人次(占70.46%),民营医院出院人数11.02万人次(占29.54%)。同比,公立医院增加2.67万人次(增长11.30%),民营医院增加1.14万人次(增长11.54%)。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乡镇卫生院出院人数20.99万人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总诊疗人次0.98万人次,同比,乡镇卫生院出院人数增加2.23万人次(增长11.89%),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出院人数减少0.33万人次(减少25.19%)。(见表3-1)(见表3-2)(二)医师工作负荷。按国家口径计算,2017年,全市医疗卫生机构(不含村卫生室)医师日均担负诊疗9.18人次(全省排位7位),同比增加0.33人次,较全省平均8.73人次高0.45人次。医师日均担负住院床日2.90床日(全省排位13位),同比增加0.37床日,较全省平均2.66床日高0.24床日。其中,医院医师日均担负诊疗6.94人次(同比增加0.33人次),较全省平均6.98人次低0.04人次,医师日均担负住院床日4.48床日(同比增加0.64人次),较全省平均3.43床日低1.05床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师日均担负诊疗10.92人次(同比增加0.31人次),较全省平均11.41人次低0.49人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师日均担负住院床日1.63床日(同比增加0.13人次),较全省平均1.53床日高0.10床日。(见表3-2)2017年,与周边广安比,我市医疗卫生机构医师人均负担诊疗人次较广安(省排位5位)9.36人次低0.18人次,我市医疗卫生机构医师人均负担住院床日较广安(省排位5位)3.23床日低1.33床日(三)病床使用。2017年,全市医疗卫生机构病床使用率85.67%(低于全省平均1.23个百分点,全省排位12位),同比增长0.35%,出院者平均住院日8.78天(低于全省平均0.41个百分点,全省排位14位),同比增长6.04%。其中,医院病床使用率92.52,同比减少1.64%,出院者平均住院日10.08,同比增长8.50%。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病床使用率72.64%,出院者平均住院日6.88天。医疗卫生机构中,政府办医疗卫生机构病床使用率90.49%,出院者平均住院日8.40天,非政府办医疗卫生机构床使用率为72.24%,出院者平均住院日10.49天。2017年,我市医院病床使用率比全省平均高1.18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高6.06个百分点,由此可见,我市医院病床使用率较高。(见表3-3)三、医药费用(一)医院医药费用。2017年,医院门诊病人次均医药费用164.86元(同比增长7.90%),较全省同类机构平均237.76元低72.90元,全省排位17位。医院住院病人次均医药费用6012.61元(同比增长6.97%),较全省同类机构平均7592.84元低1580.23元,全省排位15位。 2017年,公立医院门诊病人次均医药费用185.75元(同比增长8.82%),较全省同类机构平均236.97元低51.22元,全省排位12位。公立医院住院病人次均医药费用6718.15元(同比增长6.08%),较全省同类机构平均8523.03元低1804.53元,全省排位16位。 2017年,公立医院门诊药费占医药药用比重、公立医院住院药费占医药药用比重连续低于2016、2015年。公立医院门诊药费占医药药用比重30.93%(同比下降0.87个百分点),较全省平均39.69%低8.76个百分点。公立医院住院药费占医药药用比重30.98%(同比下降2.73个百分点),较全省平均26.58%高1.67个百分点。(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药费用。2017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门诊病人次均医药费用37.63元(同比增长1.46%),较全省同类机构平均57.10元低19.47元,全省排位19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住院病人次均医药费用1640.97元(同比增长1.28%),较全省同类机构平均1702.41元低61.44元,全省排位13位。 2017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病人次均医药费用41.25元(同比增长26.65%),较全省同类机构平均86.60元低45.35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住院病人次均医药费用2130.01元(同比降低5.69%),较全省同类机构平均2442.63元低312.62元。2017年,乡镇卫生院门诊病人次均医药费用39.14元(同比降低1.01%),较全省同类机构平均54.77元低15.63元。乡镇卫生院住院病人次均医药费用1620.23元(同比增长1.52%),较全省同类机构平均1663.00元低42.77元。(见表3-4)四、中医药服务2017年,全市中医类医疗卫生机构共有248个,其中中医医院7个,中西医结合医院2个,中医类诊所221个,中西医结合诊所18个。全市中医类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人员总数2020人,同比,增长256人(增长14.51%)。其中中医类执业(助理)医师1806人(增加282人,增长18.50%),见习中医师38人,中药师(士)176人。全市中医类医疗卫生机构实有床位2750张(占全市卫生机构实有床位的14.34%),同比增加362张(增长15.16%)。其中中医医院2561张,中西医结合医院189张。(见表3-8)2017年,全市中医类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167.79万人次,同比增加12.22万人次(增长7.43%)。其中中医类医院减少0.21万人次(减少0.26%)。五、计划生育服务(一)人员情况。2017年全市期末总人口380.07万人,净增人口6.68万人。2017年全市共出生3.91万人(一孩出生人口2.70万人,二孩出生人口1.20万人,多孩出生人口0.09万人),出生率10.29(较全省11.15低0.86个千分点),往年出生未报人数4723人,多孩生育率3.39%,死亡人口2.26万人,死亡率5.94(较全省6.11高0.92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4.35(较全省5.04低0.69个千分点),符合政策生育率96.99%。2017年全市出生人口性别比108.5,与2016年持平。2017年全市共有劳动年龄人口289.95万人,总负担系数为34.86%,全市劳动力资源丰沛,正处于人口发展红利黄金期;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48.23万人,占总人口12.33%(较全省12.77%低0.44个百分点)。(二)全面二孩。2017年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关于改革生育服务管理制度的精神,对生育两个以内(含两个)孩子的,不再实行审批,由夫妻自主安排生育;对办理生育登记的夫妻,及时主动提供相关咨询、保健服务;全面推行网上服务、承诺办理、委托办理及代办服务,切实方便群众。2017年,全市共办理生育服务网上登记22777例,其中拟生育一孩登记13792例,拟生育二孩登记的11569例,共办理特殊情况再生育审批7例,网上登记流动人口婚育证明2.6万例。群众满意率达93%以上。(三)优质服务。2017年全市婚检、孕检宣传覆盖率达100%,出生缺陷婴儿及时跟踪服务100%,免费孕检13002对,婚检14930.5对,全面完成省下达目标任务。全市设立药具免费发放网点2683个,为育龄群众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四)利益导向。2017年确认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对象51652人(含省奖扶1885人),发放资金49585920元,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对象3472人(死亡家庭1373人,伤残家庭 527人,其他1572人),发放资金17885880元,独生子女父母奖励对象104107人,发放资金12492840元。计生“三结合”帮扶对象 8020户,其中新增户1150户,帮带户3565户,建立帮扶基地187个,超额完成省人口计生领导小组下达给我市的目标任务。六、公共卫生(一)传染病。2017年,全市报告甲、乙、丙类法定传染病23种,报告发病率324.09/10万,同比上升28.13%。死亡率0.97/10万,同比上升15.48%。报告发病率居前5位的分别是肝炎、乙肝、手足口病、肺结核、梅毒,报告死亡率居前4位的分别是艾滋病、肺结核、狂犬病、肝炎。(见表25)(按发病日期统计)(二)爱国卫生。2017年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南江县通过“国家卫生县城”暗访。截止目前,成功创建“省级卫生县城”3个,覆盖率100%;“国家卫生乡镇”8个,覆盖率4.3%;“省级卫生乡镇”89个,覆盖率47%;“省级卫生村”737个,覆盖率31.3%;“省级卫生单位”338个、“无烟单位”255个。深入开展城乡环境整洁行动,新改造农村卫生厕所5.67万户,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79.6%,同比增长6个百分点。(三)妇幼保健。2017年,全市孕产妇死亡率3.06/10万,较2016年同比下降75.18%,婴儿死亡率3.91,较2016年同比上升12.36%。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5.74。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均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全市孕产妇住院分娩率99.99%,同比增长0.02%,各县(区)的孕产妇住院分娩率均超过99.95%;全市孕产妇系统管理率96.53%,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95.87%,同比增长分别上升0.84%、0.40%。(见表27)(四)卫生计生监督。2017年,全市开展卫生计生监督工作共出动监督人员4448人次,监督1276户次,合格1076户次,合格率84.33%;抽检件样品595件,合格产品数581件,罚款13.97万元。同比,结案案件数和罚款金额均有下降。(见表28)(五)免疫规划。2017年1-12月,全市乙肝疫苗接种率99.69%,卡介苗 99.96%,脊灰99.81%,百白破99.80%,含麻疹制剂疫苗99.84%,A群流脑99.86%,乙脑99.82%,甲肝99.85%。同比,乙肝疫苗接种率上升0.16%,卡介苗接种率上升0.08%,脊灰疫苗接种率上升0.12%,百白破疫苗接种率下降0.02%,A群流脑疫苗接种率上升2.06%,甲肝疫苗接种率上升0.16%,含麻疹制剂疫苗接种率上升0.11%,乙脑疫苗接种率上升0.56%。(见表29)(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017年,全市累计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起,发病18人。(见表30、31)(七)采供血工作。2017年,全市参与无偿献血达21313人次,同比上升1.5%;献全血总量7.6余吨,同比增长1%。其中无工作单位的城镇、农村普通居民、在校学生献血16759人次,占78.6%;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献血4554人次,占21.4%。全年共计356人次无偿捐献,机采血小板,355.5个治疗量,同比上升51.6%, Rh阴性献血86人次,较好地保障了全市医疗临床用血需要。全年向医疗机构提供各种血液及血液成分57579.1U,其中:悬浮红细胞35505U;洗涤红细胞163U;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18U;血浆类11949.6U;单采血小板339.5个治疗量;浓缩血小板7422U;冷沉淀2182U,并向成都、达州、绵阳、南充等地调送血浆15000U、红细胞1108U。(八)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2017年,全市健康教育组织网络覆盖率达100%。提升全民健康素养,出台“健康巴中2030”规划纲要(巴委发20179号)巴中市全民健康素养提升行动规划(2017-2020年)(巴市卫发2017102号)。坚持以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66条为主线,深入开展新时期爱国卫生工作,突出卫生创建、健康村镇和“健康细胞”工程建设,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巡讲活动,加快“健康巴中”建设。紧紧围绕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和健康巴中建设,积极开展健康宣传教育。群众对卫生状况满意率达91.5%。城镇居民卫生知识知晓率和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形成率分别达90.5%和86.5%,基本技能掌握率79.5%。中小学校健康教育开课率达100%,学生健康知识知晓率达96.5%。住院病人相关卫生知识知晓率达98.9%。职工相关卫生知识知晓率为95.7%。七、医疗保障(一)卫生计生投入。2017年,市、县(区)财政卫生计生投入总费用30935.15万元,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占总的公共财政支出比11.09%。(二)城乡居民医疗保险。2017年,全市5个县(区)开展了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业务,参保人数为347.8万人,参保率为97.03 %。筹资总额210726万元,人均筹资 600元(其中个人缴费150元,各级财政补助 450元)。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基金支出 195452万元;补偿支出受益606168人次。全市城乡居民政策范围内平均住院实际报销水平达64%。(三)城镇职工医疗保险。2017年,全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8.17万人,基金收入66991 万元,支出69019万元,基金累计结存 35571 万元。(见表34)(四)城乡医疗救助。2017年,全市共救助324784人次,其中城乡居民资助参保260519人次,城乡居民医疗救助支出13802万元。(见表35)八、卫生计生信息化建设2017年,市、县两级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全面建成,实现省、市、县互联互通、数据共享。医疗“三监管”平台建成投用,17家医疗机构已全部接入平台。基层信息系统加快应用,公共卫生功能使用率99%,基本医疗功能使用率60%。启动互联网医疗试点,12家二级甲等及以上医疗保健机构接入“健康四川”平台;平昌县第二人民医院评为全省首家县级互联网医院;成立巴中市家庭远程医疗服务分中心,市中心医院11名专家获得网上执业CA认证书;12家医院通过数字化医院评审,5家医院核心系统达二级等保以上;恩阳区、南江县、平昌县建成全省信息化建设示范县。 注:1.数据来源于四川省卫生计生统计数据采集与决策支持系统及市卫生计生委相关业务科室和相关单位。 2.每千人口人员、床位等资源指标及居民平均就诊、住院指标以2016年常住人口计算。附件:2017年巴中市卫生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统计报告附表表1-1 健康指标统计主要指标2020年目标(十三五卫生计生事业发展规划)2020年目标(健康巴中2030规划纲要)2017年监测值省指标国家指标健康水平人均预期寿命(岁)77.3577.3576.48孕产妇死亡率(/10万)15153.0618.6319.60婴儿死亡率()6.56.33.915.586.80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7.57.45.747.629.10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覆盖县(市、区)()9060100居民健康素养水平()20208.08服务体系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张)65.796.825.90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人)2.22.22.002.372.38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人)2.62.51.792.772.99每万人口全科医生数(人)21.78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率(%)10085100培养全科医师(名)150250继续医学教育覆盖率(%)908098全市卫生计生人员增量(人)30001748培养选拔市级卫生计生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才19091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医疗卫生人才(名)500321临床重点专科5811省级重点中医专科(专病)(个)23目前省级重点中医专科9个2017年未新增国家级中医重点学科(个)120疾病预防与公共卫生以乡(镇、街道)为单位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9895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率()4.84.75.5肺结核发病率(/10万)585773.15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的发现率()7568符合治疗条件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接受抗病毒治疗比例()9090.578.47因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导致的过早死亡(/10万)比2015年降低10比2015年降低1018.12建成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个)121高血压患者管理率()808191.85糖尿病患者管理率()7070.590.95在册确诊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率()8075.16法定传染病报告率()9898职业病报告率()9090孕产妇系统管理率()9896.5394.33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9895.8794.43千人献血率(%)20人/千人口6.97人医疗临床用血来血无偿自愿献血、成份输血、临床用血通过核酸检测比例(%)100100加大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的覆盖面,公共场所监督检查率()9595学校卫生监督工作覆盖率(%)100100健康扶贫贫困人口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100100贫困患者慢病门诊维持诊疗个人支付占比()1010在县域内就诊的政策范围内住院医疗费用个人占比()000贫困人口县域内就诊率()957096.78个人医疗自负费用控制在总费用的比例(%)101010医疗保障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医保支付比例()75 64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例()303030医疗服务三级医院平均住院日(天)8.59.2830天再住院率()2.407.54门诊处方抗菌药物使用率()1024.43县域内就诊率()9591.71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率(%)857058.34农村和社区中医药服务量(%)5048社会办医服务量占比(%)4029.27计划生育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目标人群覆盖率()99112.32总和生育率1.71.77出生人口性别比107109108.5深入开展计生优质服务先进单位创建活动,达标县(区)增至(个)31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计生服务目标人群覆盖率()9091卫生城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覆盖率()100100国家卫生乡镇(县城)覆盖率()104.28省级卫生县城覆盖率(%)100100省级卫生乡镇覆盖率(%)6547.06省级卫生村覆盖率(%)5531.32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8579.6卫生计生信息化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全面建成互联互通的市、县(区)两级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已全面建成发行居民健康卡人人持有居民健康卡试点发卡表2-1 医疗卫生机构情况项 目2010年2015年2016年2017年同比增减绝对数同比增减(%)机构数(个)3165316432343218-16-0.49按主办单位、隶属关系分政府办 58943743543940.92市级及以上6667116.67县级31353635-1-2.78县级以下55239639339741.02非政府办2576272727992779-20-0.71按机构类别分医院43536675913.64公立医院12131715-2-11.76民营医院314049601122.45医院中:三级医院12440 二级医院71110100 一级医院417181915.56基层医疗卫生机构3098308231413116-25-0.80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20303331-2-6.06乡镇(中心)卫生院2972302302300村卫生室240224442444244510.04诊所、卫生所、医务室379377433409-24-5.54门诊部(所)01110专业公共卫生机构212624240疾病预防控制中心56660妇幼保健院(计划生育服务中心)55666急救中心(站)11110采供血机构11110卫生监督支队(大队)56660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23110健康教育所(站、中心)23330其他机构33330注:医疗卫生机构包括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其他机构。 公立医院指经济类型为国有和集体办的医院(含政府办医院)。 民营医院指公立医院以外的其他医院,包括联营、股份合作、私营、台港澳投资和外国投资等医院。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包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街道卫生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门诊部、诊所(医务室)。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包括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科疾病防治机构、妇幼保健机构、健康教育机构、急救中心(站)、采供血机构、卫生监督机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政府办指卫生、教育、民政、公安、司法、兵团等行政部门举办的医疗卫生机构。每千人口指标数据,按照市统计局提供的2015年全市常住人口数332.86万人和2016年全市常住人口331.14万人测算。公立医院减少2个为巴中市精神卫生中心和巴中市巴州区二人民医院合并为一个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平昌县第二人民医院为撤消状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减少2个为巴州区白马井社区卫生服务站停业,恩阳区新场社区卫生服务站停业。诊所减少24个,巴州区减少24个,恩阳区减少3个,通江增加1个,平昌县增加2个。村卫生室增加1个为恩阳区花丛镇庙新民河居委会村卫生室。表2-1-1 二级及以上医疗卫生机构明细序号行政 区划机构名称地址经济类型机构类别医院等级(级别、等次)2018年创建计划1巴州区巴中市中心医院(巴中市人民医院)巴州区新市街134号国有全资综合医院三级甲等2巴州区巴中骨科医院巴中市巴州区草坝街红牌湾路1号私有骨伤医院二级甲等3巴州区巴中鸿福医院巴中市巴州区红军路180号私有其他专科医院二级乙等4巴州区巴中市中医院(巴中市巴州区人民医院)巴中市江北大道241号国有全资中医(综合)医院三级乙等三级乙等复评5巴州区巴中市精神卫生中心(巴中市巴州区第二人民医院)巴州镇鼓楼街56号国有全资综合医院二级乙等二级甲等6巴州区巴中市巴州康达医院巴中市江北莲花街161号私有综合医院二级乙等7巴州区巴州红十字华龙医院回风大道广福路(四中对面)私有综合医院二级乙等8恩阳区巴中市恩阳区人民医院巴中市恩阳区恩阳镇千佛路28号国有全资综合医院二级乙等二级甲等9通江县通江县人民医院通江县诺江镇西华路55号国有全资综合医院三级乙等10通江县通江县中医医院通江县诺江镇桥房沟国有全资中医(综合)医院二级甲等创建三级乙等(省上未正式启动县级医院创建三级乙等工作)11南江县南江县人民医院南江县南江镇光雾山大道红星段101号国有全资综合医院二级甲等三级乙等12南江县南江县中医医院南江镇红星街国有全资中医(综合)医院二级甲等13平昌县平昌县中医医院平昌县江口镇建设街90号国有全资中医(综合)医院二级甲等14平昌县平昌县人民医院平昌县同州街道办事处新平街145号国有全资综合医院三级乙等注:经济类型分为:国有全资、集体全资、股份合作、联营、股份有限公司、私有、其他内资、内地和港澳台合资、内地和港澳台合作、中外合资、中外合作。机构类别分为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卫生院、门诊部(诊所、医务室、村卫生室)、急救中心(站)、采供血机构、妇幼保健院(所、站)、专科疾控防治院(所、站)、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卫生监督所、卫生监督检验(监测、检测)所(站)、医学科学研究机构、医学教育机构、健康教育所(站)、其他医疗卫生机构和卫生社会团体16大类,大类下面根据需要再划分中类和小类医院等级:由卫生计生主管评定,级别分为一、二、三级、未定级;等次分为甲等、乙等、丙等、未定等。 表2-1-2 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等级评审(规范化建设)情况统计表区划乡镇卫生院(个)村卫生室(个)达标数未达标数达标数未达标数甲等乙等丙等甲级乙级巴中市230218911141213244519381362576496巴州区393892901423273143130150恩阳区3434825104394333201136通江县494913324052451321330011南江县484223172652231027733212平昌县60543811565374094090128表2-1-3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规范化建设达标情况统计表区划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达标数达标数巴中市272744巴州区8844恩阳区3300通江县5500南江县5500平昌县6600表2-2-1 医疗卫生机构卫生人员情况项 目2015年2016年2017年同期增减绝对数同比增减(%)备注编制人数(人)1083110142105133713.66在编职工(人)842089348856-78-0.87卫生人员(人)208912268522523-162-0.71-卫生技术人员1393514936157087725.17-执业医师4040439645011052.39-执业助理医师236022132106-107-4.84-注册护士48085292593764512.19-药师(士)589633646132.05-技师(士)71578890411614.72-其他卫生技术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