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生物学易错知识点的问题式小结 依考试说明及近几年高考试卷分析可知,高考试卷的选题会越来越体现以能力立意为主这一点。但任何能力的体现都要以一定的知识为基础。临近考前,教与学都应回归到基础。经过多年的高考指导过程发现,学生在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上的易混、易错之处有着共同的地方。现以问题形式小结如下: 1.植物、动物都有应激性和反射吗? 2.细胞中的遗传物质是dna,还是r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还是rna? 3.植物细胞中都有叶绿体吗? 4.真核生物细胞中一定有细胞核、线粒体吗? 5.原核细胞中无任何细胞器吗? 6.真核细胞不能完成无相应细胞器的功能,但原核细胞则不一样。例:蓝藻无线粒体、叶绿体,为何还能有氧呼吸、光合作用? 7.光学显微镜下能观察到何种结构? 8.植物细胞在有丝分裂中期形成赤道板吗? 9.“病毒、硝化细菌的细胞分裂方式为哪种?”的提法对吗? 10.蛋白质的合成只是在间期吗? 11.高分子化合物与高级磷酸化合物的区别是什么? 12.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是什么? 13.人体内的酶主要存在于细胞内还是消化道内?代谢的主要场所在哪里? 14.干种子、冬眠的动物是否进行代谢? 15.暗反应、细胞呼吸在光下是否进行? 16.植物的同化作用就是光合作用,异化作用等同于细胞呼吸吗? 17.渗透作用概念中的“浓度”如何理解?动物细胞能否发生渗透作用、质壁分离?植物细胞都能发生质壁分离吗? 18.结构蛋白质就是储存形式的蛋白质吗?脱氨基作用直接产生尿素吗? 19.什么叫化能合成作用? 20.血红蛋白属于内环境成分吗7. 21.胚芽鞘中的生长素是由哪里产生的?生长素过程是否需光?单侧光作用于胚芽鞘的何结构?生长素作用于胚芽鞘的何结构? 22.兴奋能由细胞体传向轴突吗? 23.先天性行为有哪些?后天性行为有哪些? 24.一种生物的生殖方式只有一种吗? 25.利用克隆、试管婴儿技术来繁殖后代属于无性生殖,还是有性生殖? 26.胚的发育、幼苗的形式(即,种子的萌发)、植株的生长所需的有机营养来自何处? 27.由马铃薯的“芽眼”长成苗的过程属于出芽生殖吗?以水稻、小麦种子进行的繁殖属于无性生殖? 28.极核、核体有何区别? 29.常见的单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有哪些? 30.囊胚与胚囊有何区别? 31.胚孑l与珠孔有何区别? 32.基因的表达过程中,氨基酸数:dna中的碱基数,为何是l:6,而不是l:3? 33.染色体、染色单体、dna、基因、dna单链的关系如何? 34.基因组成为aabb的一个精原细胞所产生的精子有几种? 35.同一胚珠内极核与卵细胞基因组成关系如何?与它们结合的两个精子的基因组成关系如何?该胚珠所形成的种子中,胚与胚乳基因组成关系如何?一果实中可否形成不同的种子? 36.f2中的新类型(重组型)个体指的是什么?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是指什么? 37.花药离体培养、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有何区别? 38.生长素能让染色体加倍吗?秋水仙素能促进果实的发育吗?它们的变异能否遗传(变异都可遗传?)?秋水仙素是植物激素吗?生长素的化学本质与生长激素一样吗? 39.白化病遗传中,基因型为aa的双亲产生一正常个体,其中携带者的几率是2/4,还是2/3? 40.遗传信息、遗传密码、密码子有何区别? 41.一种trna只能转运一种氨基酸吗?一种密码子只(都)对应一种氨基酸吗?一种氨基酸只能由一种特定的trna转动吗?一种氨基酸只有一种密码子吗? 42.如何判断显、隐性? 43.如何证明等位基因的分离? 44.人的体细胞中有性染色体吗?精子中有x染色体吗?精子形成过程中出现过有两条x染色体的细胞吗? 45.三种可遗传变异来源发生的条件如何?有丝分裂过程发生基因重组吗? 46.由基因型、细胞染色体图如何判断染色体组数? 47.单倍体就是一倍体吗? 48.自然选择过程中,生物的不同变异个体被环境所选择。其中的“环境”指的只是非生物因素? 49.根瘤菌与豆科植物是寄生关系吗?两虎相争为竞争关系吗? 50.一条河里的全部鱼组成群落吗?森林的群落包括落叶吗? 51.乳酸菌是消费者吗? 52.物种a构成了第一营养级,物种b、c、d构成了第二营养级。若a的能量增加1000个单位,则b、c、d都分别增加1020个单位吗? 53.皮肤对水的排出量就是排汗量吗? 54.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一样吗? 56.固氮就是自养吗? 57.一条dna链上有多少非编码区? 58.植物体细胞杂交与植物杂交一样吗? 59.各种呈色过程(还原糖、脂肪、蛋白质、dna、淀粉的鉴定)有何区别? 60.0.14mol/l.的nacl溶液中dna的溶解度最高,还是最低?应激性、反射、适应性和遗传性应激性是生物受到刺激时在短时间内完成的某种生理活动,事适应性的一种表现形式,表述的时过程,其结果是生物适应环境。如果是在神经系统参与下完成的应激性,则称反射,否则不叫反射,可见,反射是应激性的一种形式。适应性是指生物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与环境相适合的现象,表述的是结果。如变色龙进入草丛种体色与青草一致,是应激性属于适应性;而蝗虫的体色与青草一致则只是适应性不是应激性。决定生物性行为特征的是遗传性。生长和发育生长是指细胞同化作用大于异化作用时,细胞数目增多,体积增大的“量变”过程。发育是指细胞通过分化,形成新的组织、器官、系统,最终成为性成熟的个体的“质变”过程。大量元素和基本元素、主要元素从含量上看,如果含量占生物体总重量的万分之一以上的为大量元素,如C、H、O、N、P、S、K、 Ca、Mg等。从对生物体的作用上看,在这些大量元素中,C是最基本元素,C、H、O、N是基本元素,C、H、O、N、P、S是主要元素,生物体的大部分有机物是由这六种元素组成的。主要能源、重要能源和直接能源糖类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葡萄糖是重要能源,因为多糖、二糖要水解成葡萄糖后才能进入氧化分解过程,并且葡萄糖比它们容易运输。所有能量只有转化为ATP后才能被机体利用,所以,ATP被称为直接能源。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功能特性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大都是可以运动的,使细胞形成具有一定流动性的结构特点。水分子和细胞需要的离子、小分子能通过细胞膜,其他的则不能,这种功能特性就是选择通过性。染色质和染色体、染色单体染色质是细胞在分裂间期核内的细丝状物质(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有利于DNA分子的复制。染色体是细胞分裂期染色质高度螺旋化后的柱状或杆状结构,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配。分裂间期复制的染色体与原染色体由一个共同的着丝点连接,形成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同属于一条染色体(如右图)。原核生物、原生生物、真核生物由原核(无成形的细胞核)细胞构成的生物称原核生物,有细菌(如各种球菌、杆菌、螺旋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放线菌、蓝藻(如念珠藻、色球藻、螺旋藻)等。全身只由一个真核细胞组成的生物称原生生物,有草履虫、眼虫、变形虫、裸藻等。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统称为真核生物,有真菌(如酵母菌、根霉、蘑菇)、藻类(如团藻、衣藻、海带)以及全部高等动植物。半透膜和选择透过性膜半透膜是物理性质的膜,一般无生物活性,只允许小分子物质通过,不允许大分子物质通过。选择透过性膜具有生物活性,允许细胞需要的小分子通过,细胞不需要的离子、小分子、大分子物质都不能通过。原生质层和原生质原生质层是指具有大液泡的植物细胞的细胞膜、液泡膜以及两膜之间的细胞质,不包括细胞核与细胞液。原生质是指细胞内全部生命物质,包括细胞的膜、质、核。植物细胞除细胞壁外,均属于原生质。赤道板和细胞板赤道板是细胞中央与纺锤体的中轴垂直的一个平面,是想象出的结构。细胞板上在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位置出现的实际存在的结构,它向四周扩展形成新的细胞壁。着丝粒和着丝点着丝粒是把姐妹染色单体连在一起的结构。着丝点则是指该结构上被纺锤丝连接的位置。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细胞通过分裂使数目增多,故细胞分裂是“量变”的过程,刚分裂出的细胞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都相似。细胞分化是在分裂的基础上同源细胞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形成稳定的差异的过程。生长素和生长激素生长素是由植物生长旺盛处产生的,具有促进细胞纵向伸长,使植物生长作用的吲哚乙酸。生长激素是由动物垂体产生的,具有促进蛋白质合成和骨生长作用的蛋白质。生长素促进生长和促进扦插枝条生根促进生长是指促进植物细胞纵向伸长,不能使细胞数目增多。促进扦插枝条生根是指不但刺激不定根的生长,而且能刺激枝条一端生出许多不定根来。向性运动和感性运动向性运动是植物体受单一方向的刺激而引起的定向运动,分向光性、向水性等。感性运动是植物受植物体不定向刺激而引起的不定向运动,分感夜运动、感震运动等。如含羞草小叶感震而闭合。酶、激素、维生素 酶大机体所有活细胞都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或RNA。激素是机体某些细胞产生的,对生物体的正常生理活动起调节控制作用的蛋白质、类固醇化合物或脂肪酸化合物。维生素主要是从食物中获得的,对维持人体正常生长发育、物质代谢起调节作用的一类小分子有机物。内分泌腺和外分泌腺内分泌腺又称无管腺,腺体的分泌物(激素)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随血液循环进入身体各处发挥作用。外分泌腺又称有管腺,腺体的分泌物一般由导管运输到身体的一定部位发挥作用。神经元、神经纤维和神经 神经元即神经细胞,由突起(分树突和轴突)和细胞体组成。神经纤维是指神经元的轴突包括套在其外的髓鞘或感觉神经元的长树突。多条神经元由纤维结成束,外面包着结缔组织膜就构成一条神经。孢子和配子孢子是进行孢子生殖的生物(如蘑菇、根霉)经有丝分裂产生的生殖细胞,无“性”的分化,也不需两两结合,在适宜条件下单个孢子即可发育为一个新个体。配子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经减数分裂产生生殖细胞,有“性”的分化,一般需两两结合后才能发育为一个新个体。芽和芽体芽是植物茎上某些细胞分化产生的,与母体的形态、结构均不同,不能称为“小植株”。芽体是某些植物(如水螅、酵母菌)在较好条件时由母体一定部位生出的“小生物体”,与母体发形态、结构均相同,脱落后可直接成长为新个体。极核和极体极核是指植物胚珠内的胚囊中央的两个核,是伴随卵细胞形成的,受精后最终发育为胚乳。极体是动物体内通过减数分裂伴随卵细胞形成的,最终退化消失。胚囊和囊胚胚囊是被子植物胚珠的重要部分,位于胚珠中心,呈膨大的囊状结构,内含七个细胞(如极核、卵细胞)。囊胚是动物个体发育中,受精卵的一个发育阶段(时期),内含囊胚腔。胚孔和珠孔胚孔上高等动物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原肠胚外面生有的小孔,与原肠腔相通。珠孔是指被子植物的珠被围成后而形成的小孔。直系血亲和旁系血亲直系血亲是指与本人有直接血缘关系的人,是纵向关系,如(外)祖父母、父母、子女、(外)孙子(女)旁系血亲是指与本人有间接血缘关系的人,是横向关系,如叔伯(姑姨舅)、(表)兄弟姐妹、侄子(女)先天性疾病和遗传病先天性疾病是指生下来就有的疾病,包括遗传病和先天性畸形。遗传病是指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疾病,是先天性疾病的一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基因频率是指某种基因在某个种群中出现的比例。基因型频率是指群体中某一个体的任何一个基因所占的百分率。保护色、警戒色和拟态保护色是指动物具有与栖息环境色彩相似的体色,可避免被对方发现。警戒色是指与栖息环境背景差异很大的色彩或斑纹,有意引起对方注意。拟态是某些生物形成的外表形态或色泽斑与其他生物或非生物异常相似的现象,可避免被对方发现。种群、物种、群落和生态系统种群是在一定区域内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物种是分布在不同区域的同种生物的不同种群的总和。群落是由不同生物组成的不同种群的总和。生态系统是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的总和。生物富集作用和富营养化生物富集作用的污染物主要是重金属或农药,污染对象是水体、土壤,后果是在生物体内积累并造成危害。富营养化的污染物主要是富含 N、P等矿质元素的污水,污染对象是流动缓慢的水体,后果是水质恶化,溶氧减少,有毒产物增加,鱼、虾等死亡。(来源:天利100)生物专题易错易混知识归类100个1应激性(对外界刺激产生一定的反应,是动态的)与适应性(包含应激性,也含静态的适应特征,如保护色),它们都由遗传性决定。 2生物工程包含基因工程、细胞工程(上游技术)和发酵工程、酶工程(下游技术)3生命的共性包含共同的物质基础(元素和化合物)、氨基酸种类、核苷酸种类、和的结构方式、遗传密码、基因结构(编码区和非编码区)等。4元素含量占细胞鲜重最多是,依次是、,最基本元素是。5无机盐的作用:如缺铁导致红细胞运输氧气能力下降,体现维持细胞的生命活动作用;缺铁导致人贫血,体现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作用。其次构成复杂化合物的作用。6植物细胞的储能物质主要是淀粉、脂肪、蛋白质,动物细胞的储能物质主要是糖原和脂肪。区分直接能源、主要能源、储备能源、根本能源。7蛋白质结构多样性原因(4个),DNA结构多样性原因(3个),结构稳定性原因(3个)8细胞大小在微米水平,电镜下可看到直径小于0。2微米的细微结构。最小的细胞是支原体。9 蛋白质的基本元素是、,是其特征元素;核酸的基本元素是、 ,P是其特征元素;血红蛋白的元素是、Fe,叶绿素的元素是、Mg,吲哚乙酸的元素是、;不含矿质元素的是糖类和脂肪。10原核细胞的特点有无核膜、核仁无染色体仅有核糖体细胞壁成分是肽聚糖遗传不遵循三大规律仅有的可遗传变异是基因突变无生物膜系统基因结构编码区连续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无细胞核和线粒体,不分裂,进行无氧呼吸。可作为提取细胞膜的好材料。11内质网是生物膜系统的中心,外与细胞膜相连,内与外层核膜相连,还与线粒体外膜相连。对蛋白质进行折叠、组装、加糖基等加工,再形成具膜小泡运输到高尔基体,进一步加工和分泌。12。分泌蛋白有抗体、干扰素(糖蛋白)、消化酶原、胰岛素、生长激素。经过的膜性细胞结构有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细胞膜。13。三种细胞分裂中核基因都要先复制再平分,而质基因都是随机、不均等分配。只有真核生物才分成细胞核遗传和细胞质遗传两种方式。细胞的生命历程是未分化、分化、衰老、死亡。分裂次数越多的细胞表明其寿命越长。细胞衰老是外因和内因共同作用的结果。14。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是在转录水平由基因两侧非编码区调控的。15细胞全能性是指已分化的的细胞具有发育的潜能。根据动物细胞全能性大小,可分为全能性细胞(如动物早期胚胎细胞),多能性(如原肠胚细胞),专能性(如造血干细胞);根据植物细胞表达全能性大小排列是:受精卵、生殖细胞、体细胞;全能性的物质基础是细胞内含有本物种全套遗传物质。16。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有酶浓度、底物浓度、温度、酸碱度等。使酶变性的因素是强酸、强碱、高温。恒温动物体内酶的活性不受外界温度影响。-淀粉酶的最适温度是60度左右。17。基因工程的工具酶是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作用与磷酸二酯键);细胞工程的工具酶是纤维素酶和果胶酶(获得原生质体时需配制适宜浓度的葡萄糖溶液,保证等渗,保护原生质体),胰蛋白酶(动物细胞工程)。18。ATP是细胞内直接能源物质,在细胞内含量少,与ADP相互转化。需耗能的生理活动有主动运输、外排和分泌、暗反应、肌肉收缩、神经传导和生物电、大分子有机物合成等;不需耗能的有渗透作用、蒸腾作用;形成ATP的生理活动是呼吸作用和光反应。19光能转变成活跃化学能时最初电子供体是水,最终电子受体是辅酶II(NADPH+),依赖特殊状态的叶绿素a分子。书写水光解和NADPH形成的两个方程式。20提高光能利用率的方法是:延长光合作用时间(一年内轮作):增加光合作用面积(合理密植、间作):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即光合作用速度)21渗透作用是溶剂分子(如水、丙酮、酒精)通过半透膜的扩散。浓度应换算成摩尔浓度,不是百分浓度。22蒸腾作用是吸水和运输水分的动力,也是运输离子的动力;植物吸水的动力还可以是根压;影响蒸腾作用的因素是温度、湿度、光照(温度)、风力。植物的吸水量等于利用量(1%-5%)和蒸腾量。湿度大时幼苗出现吐水,是植株正常生长的标志。23合理灌溉需要根据不同植物、不同需水量、不同季节进行,可采用喷灌、滴灌等先进方法进行灌溉,节约用水。24根毛区吸水途径是根毛细胞、皮层细胞、导管,(主要是渗透吸水)25植物对水分和对离子的吸收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注意判断两者速度大小。26人体内糖类、蛋白质类的来源主要是食物,脂肪来源主要是高糖、高蛋白的转化。27蛋白质在人体内不能储存,是细胞的结构物质和功能物质,不是能源物质。但脱氨基后能分解放能。蛋白质脱氨基发生是由于:蛋白质摄入过多、空腹摄入蛋白质、自身蛋白质分解、过度饥饿等。28人体每天必须摄入一定量的蛋白质原因是蛋白质是细胞的结构物质和功能物质;蛋白质、氨基酸在人体内不能储存;转氨基作用不能形成所有种类的氨基酸;蛋白质在人体内每天都降解更新。(必须氨基酸:苯、色、赖、亮、异亮、苏、甲、缬)29同质量的脂肪的体积比同质量的糖原小,氧化分解所释放的能量高一倍多。因此脂肪是更好的储备能源物质。(但耗氧量高,呼吸商低)30三大有机物代谢关系:(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可以转化(脂不能到蛋白质);转化是有条件的(糖供应充足才转变为脂,糖可大量转变为脂,脂只能少量转变为糖);相互制约(只有糖代谢障碍时,才依次有脂、蛋白质供能);呼吸作用是代谢的枢纽。31动物性蛋白中必需氨基酸种类比植物性蛋白齐全。玉米中缺少色氨酸、赖氨酸;稻谷中缺少赖氨酸;豆类中含赖氨酸较多。32糖尿病的原因是胰岛b细胞受损,胰岛素分泌减少,导致血糖不能进入细胞和氧化分解,肝脏释放和非糖物质转化的葡萄糖增多,引起高血糖。细胞缺能,总感饥饿而多食,使血糖浓度高于肾糖域(160180mg/dl),最终尿糖。(注意三多一少的解释)33血糖平衡调节有两种机制:直接受血糖浓度控制(体液调节);血糖浓度刺激下丘脑再调控胰岛细胞的分泌。(体液神经调节)34有氧呼吸的特征产物是水。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影响因素是O2浓度、温度、水。35无氧呼吸的两种方式是由细胞内的酶种类决定的。产酒精的生物有大多数植物、酵母菌;产乳酸的生物有动物、乳酸菌、玉米胚、马铃薯块茎、甜菜块根(缺氧时)。36肌糖原产生的乳酸和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随血液运输到肝脏,转变成丙酮酸,可氧化分解,也可形成肝糖原和葡萄糖,极少量经肾脏排出。37酵母菌的代谢类型是异养兼性厌氧,出芽生殖也可有性生殖(同水螅);硝化细菌(生产者)的代谢类型是化能自养需氧(NH3是氮原和能源,CO2是碳原);根瘤菌(消费者)和圆褐固氮菌(分解者)是异养需氧型;反硝化细菌(分解者)是异养厌氧型;红螺菌是兼性营养厌氧型。蛔虫、乳酸菌、破伤风杆菌是异养厌氧型。38植物向性运动的外因是单一方向的刺激(重力、单侧光),内因是生长素分布不均匀。意义是提高适应性。39植物激素是在一定部位产生,运输到作用部位,对植物体的生命活动产生显著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生长素的作用是主要促进细胞伸长和果实发育、生根,细胞分裂素主要促进分裂,赤霉素促进细胞伸长、解除种子和块茎的休眠;脱落酸是生长抑制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乙烯促进果实成熟和器官脱落。40植物生长发育中,不是受单一激素的调节,而是多种激素相互协调、共同调节的。在植物组织培养中,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比例高时,利于芽的生长;比例低时,利于根的生长。41、体现生长素两重性的是根的向地性和顶端优势。敏感性由大到小是根(10-10)、芽(10-8)、茎(10-4)。(注意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主动运输)42无子番茄是运用生长素原理,不改变遗传物质(不可遗传变异);无子西瓜运用染色体变异的原理,属可遗传变异。(注意培育过程)43下丘脑的作用:渗透压感受器、产生抗利尿激素、体温调节中枢、血糖调节中枢、水和无机盐平衡调节中枢、内脏活动调节中枢、产生促、激素释放激素。内分泌系统的枢纽。(书本原话:不仅能传导兴奋,而且能分泌激素)44性激素是固醇类物质,可口服。包括雄激素、雌激素、孕激素。催乳素是由垂体分泌的。(注意各激素的作用)45胰岛素的作用是: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促进血糖氧化分解;促进血糖合成糖原;促进血糖转化成非糖物质(不包括转氨基);抑制非糖物质转化成葡萄糖。(注意与胰高血糖素关系)46激素间为协同作用的是:甲状腺激素和生长激素(共同促进生长发育);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共同提高血糖浓度);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共同促进物质氧化分解,提高体温);孕激素和催乳素(共同促进乳腺发育和泌乳)47激素分泌的调节有神经体液调节(如甲状腺激素、性激素);有神经调节(如肾上腺素);有体液调节(如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可直接受血糖浓度调节)48体液调节主要包括激素调节和其它化学物质的调节(如co2、组织胺、H+等)49动物激素饲喂小动物的实验:需注意:材料是同种并同时孵化、体长约15mm的蝌蚪;需设置三组实验;需用池塘水或提前晾晒的自来水;需放入等量的同种水草;可观察体长的变化、尾长的变化、前后肢的生长情况、鳃的消失等现象;此实验过程是蛙的胚后发育。50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弧是基本结构。条件反射的中枢在大脑皮层,非条件反射的中枢在皮层以下。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建立的。先天性行为是依靠原生质体(单细胞)或非条件反射完成的,也需要在发育到一定程度时才发生,也受外界环境影响。后天性行为主要依靠条件反射完成。判断和推理是最高级的行为。行为发生的根本基础是受遗传物质控制的,是自然选择的结果。51神经元的结构分为细胞体和突起;功能是受到刺激后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5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依靠局部电流的电信号形式进行的(双向传导);兴奋在突触结构是依靠神经递质进行的(单向传导)。静息电位是外正内负,动作电位相反。电位迅速逆转主要依靠离子通道扩散进行的。53语言活动是人类特有的高级神经活动。分为:s区、h区、w区、v区。(注意在左半脑的位置)。54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区别是:反应速度快、准确;作用范围局限;作用时间短。两者的联系是:体内大多数内分泌腺受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内分泌所分泌的激素也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如甲状腺激素)55人体的内脏活动受植物性神经的支配。受各级神经中枢控制:低级中枢在脊髓和脑干;较高级中枢在下丘脑;高级中枢在大脑皮层。56动物行为产生的生理基础是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运动器官共同协调作用。57激素调节对动物行为的影响,表现最显著的是性行为和对幼子的照顾行为。但是神经调节为主。(光照时间是影响的主要生态因素)。注意解释性行为发生机制。58无性生殖(4个)、植物组织培养、动物克隆技术、动物胚胎分割移植技术。优点是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植物组织培养的优点是:取材少、培养周期短、繁殖率高、便于自动化管理。应用有:快速繁殖;培育无病毒植株;生产药物和食品添加剂、色素、香料、杀虫剂;制造人工种子;培育转基因植物。59愈伤组织的细胞排列疏松而无规则,是一种高度液泡化的无定型状态的薄壁细胞群。(细胞壁很薄)60精子来源于睾丸的曲细精管内的精原细胞。卵细胞来源于卵巢中卵泡内的卵原细胞。减I后期染色体的变化与两大遗传规律有关;减I四分体时期和减I后期染色体变化与基因重组的变异有关;减II是特殊的有丝分裂;减I、减II后期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初级卵母细胞后期、次级卵母细胞后期为细胞不等大分裂。 61受精作用完成的标志是精卵细胞核融合在一起。对于有性生殖生物来说,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生物遗传和变异,都有重要意义。62一个基因型为AaBb(组合)的个体能产生4种等比例的配子,一个基因型为AaBb(组合)的初级精母细胞能产生2种等比例的配子;一个基因型为AaBb(组合)的初级卵母细胞能产生1种配子。63对于有性生殖生物来说,个体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终点是性成熟。植物个体发育的过程:种子的形成(胚的发育、胚乳的发育、种皮发育)、种子的萌发(种子 幼苗)、植株的生长和发育(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及关系)。64种子萌发时,有机物 总量减少,鲜重增加。双子叶植物种子由两片子叶提供物质和能量,因此胚的重量减少;单子叶植物种子由胚乳提供物质和能量,因此胚的重量增加。65动物个体发育分为:胚胎发育、胚后发育(变态发育和一般发育)身体的长大和生殖器官的逐渐成熟)。受精卵到囊胚时期叫卵裂过程,细胞连续分裂,每个细胞体积变小。细胞未分化,全能性高。(注意原肠胚三胚层的分化方向)。66羊膜动物包括爬行类、鸟类、哺乳类,羊膜和羊水既保证了胚胎发育的水环境,又有防震和保护作用,提高对陆地环境的适应能力。67原肠胚的特点(一个胚孔、两个腔、三个胚层)68有性生殖的概念和判断69每条染色体上DNA和细胞核内DNA含量变化曲线图区分(试画出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70囊胚和胚囊的区别71.培育带有标记元素的噬菌体? 需先用32p或35S的原料(脱氧核苷酸和蛋白质)去培养细菌,再用带有标记的细菌去培养噬菌体。(寄生)噬菌体的化学成分是蛋白质外壳和DNA,与染色体相似。72用已标记的噬菌体去侵染细菌的实验中,注意时间不能过长,细菌会解体释放子代噬菌体而影响实验结果;搅拌的目的是使细菌外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注意分析实验结果中放射性强弱的原因。73RNA是少数病毒的遗传物质(HIV、SARS、禽流感病毒、烟草花叶病毒),r、tRNA。74DNA粗提取实验中:材料(鸡血细胞液或哺乳类的肝脏细胞和菜花细胞,后者需要研磨);两次加蒸馏水、三次过滤的作用;两次析出DNA的方法和颜色。提取的丝状物并不是一个DNA的粗细。75细胞中核酸有2种、核苷酸有8种、碱基5种;(注意病毒)76DNA分子复制的时间:分裂间期;DNA分子复制的场所:细胞核和线粒体、叶绿体DNA分子复制的条件:模版、原料、酶、能量;DNA分子复制的特点:半保留复制;DNA分子复制的方式:边解旋边复制;(有多个复制起点并双向复制);pcr技术可在体外大量复制DNA分子。77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决定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在一条染色体上基因呈线性排列,为非等位基因。等位基因是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同一位置控制同种性状的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等位基因由基因突变而来。78基因中的碱基排列顺序代表遗传信息。对于真核生物来说,基因突变并不一定导致性状改变的原因:一个氨基酸一般有多个密码子;突变可能在非编码区或在内含子部分。基因突变一定导致遗传信息的改变。79孟德尔杂交实验过程:母本去雄、套袋,用毛笔蘸取花粉。孟德尔成功的四个优点。80玉米常作为遗传实验材料的原因:有容易区分的相对性状;子代数量多;生长速度快;单性花,容易作杂交。81XY型的生物有:所有的哺乳动物、很多种类的昆虫、某些鱼类和两栖类,很多雌雄异株的植物(菠菜、大麻);ZW型的生物有:鸟类和蛾蝶类;性别决定还有受基因控制的类型、受环境影响的类型、受染色体数目影响的类型等多种方式。82基因突变的五个特点。(理解并记忆)诱变育种的方法: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太空育种(微重力,太空辐射),人工诱变虽然能提高突变频率,但所需的突变类型少。(不定向性)83区别染色体组(一套非同源染色体)、染色体组型(个体内的染色体种类和数目)、染色体组成(如:人卵细胞中染色体组成:22条常+x);人类基因组(人体DNA分子所携带的全部遗传信息)和人单倍基因组(24条染色体上遗传信息);两性花(如水稻:24)的单倍基因组是12条染色体上遗传信息。85 固氮微生物包括某些细菌(根瘤菌 原褐固氮菌)、放线菌、蓝藻,都是原核生物。生物固氮在农业上的应用包括:用相应的根瘤菌拌种;用豆科植物作绿肥(田箐、苜蓿、紫云英等);转基因农作物的培育。86 当用细菌质粒作运载体时,利用细菌感染寄主细胞,将质粒释放到细胞内。87基因诊断是用放射性同位素(32p)、荧光标记等的DNA分子作探针,利用DNA分子杂交原理,鉴定被检测标本上的遗传信息。用-珠蛋白基因探针可检测-镰刀状细胞品血症(常隐);用苯丙氨酸羟化酶基因探针可检测-苯丙酮脲症(常隐);用癌基因探针可检测肿瘤和癌症(如白血病);用病毒基因探针可检测肝炎等由病毒引起的疾病。88生长因子是微生物生长不可缺少的微量有机物,主要包括维生素、氨基酸和碱基,作用一般是酶和核酸的组成成分,来源有酵母膏、蛋白胨、动植物组织提取液等。89分离微生物可用选择培养基或用固体培养基划线分离方法。90自来水中很容易受粪便等生活圬水的污染,引起肠道传染病。检测水体质量:用DNA探针检测水体的病毒数量;检测水体大肠杆菌的数量(因为病原菌容易死亡,检测难;而大肠杆菌在水体中存活时间长,在粪便中大量出现,容易被检出)。91注意区别极核与极体;胚囊和囊胚;细胞液和细胞质、细胞内液、体液;PEG和PEP92钠盐维持细胞外液的渗透压,维持正常心率和血压;钾盐维持细胞内液的渗透压,维持心机舒张和正常节律(心律)。93人每昼夜的代谢废物约3550g,溶解这些代谢废物的最低尿量应是500ml。94区分微生物初级代谢产物和次级代谢产物;酶合成调节和酶活性调节;生长曲线和增长率曲线。95能量金字塔的体积代表每个营养级的能量的大小。(数量金字塔可能倒置)区分捕食量、同化量、储存量。96森林是生产力最高的生态系统(木材和林副产品),可维持生物圈的稳定、改善生态环境(碳/氧平衡)、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作用。海洋产氧量最高的生态系统,调节气候,为人类提供食物、工业原料和能源。97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样性、生态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在基因、物种、生态系统三个层次上采取措施。就地保护是最为有效的方法。98生物多样性受威胁的原因(4个),价值三个。99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可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生物多样性、生物适应性。100优生的措施:禁止近亲结婚(最简单有效的方法)、进行遗传咨询(预防的主要手段)、提倡“适龄生育”(预防遗传病和先天性患儿具有重要意义)、产前诊断是优生的重要措施。易错知识点1.将面团包在纱布里搓洗后,留在纱布里的物质是蛋白质,洗出的白浆为淀粉. 2.外分泌性蛋白通过生物膜系统运送出细胞外,穿过的生物膜层数为零. 3.植物细胞质壁分离时失去的水是液泡中的水. 4.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均是真核细胞分裂方式.细菌为原核生物,分裂为二分裂. 5.精原细胞既可以有丝分裂,也可以减数分裂. 6.线粒体只存在于真核细胞中. 7.蓝藻是原核生物. 8.根减生长点细胞没有大液泡. 9.叶肉细胞高度分化,不再增殖. 10.基因重组发生在四分体时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11.同原染色体在有丝分裂全过程中和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存在. 12.愈伤组织特点:未分化,高度液泡化的薄壁细胞. 13.皮肤生发层细胞代谢旺盛,在间期易癌变. 14.根分身区细胞含自由水量大于成熟区细胞. 15.叶表皮细胞是无色透明的,不含叶绿体.叶肉细胞为绿色,含叶绿体.保卫细胞含叶绿体. 16.植物中,叶绿素的含量是类胡萝卜素的三倍. 17.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均有水生成. 18.T2噬菌体为双链DNA病毒. 19.基因突变与染色体变异均是分子水平上的变异. 20.人体NaCl摄入量等于排出量。 21.蒸腾作用强度会影响元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输速度. 22.联系特异性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的细胞是吞噬细胞. 23.ATP中只有两个高能磷酸键,AP键为一般化学键. 24.ATP由一个腺苷和三个磷酸基团组成. 25.ATP中所含的糖为核糖. 26.人的肠腺和胰腺能分泌麦芽糖酶,进入小肠. 27.C3植物光合作用固定CO2不消耗能量,C4植物固定CO2消耗能量. 28.应激性的最终结果是使生物适应环境. 29.适应性是通过长期自然选择形成的. 30.遗传物质多样性,也决定了生物应激性和适应性的多样性. 31.细胞中结合水越多,其抗逆性越强. 32.细胞中的自由水与结合水之间可自由转化. 33.N是土壤中最易缺少的元素. 34.动物只能利用有机态的N氨基酸,动物缺N实质是缺少氨基酸. 35.植物缺Fe表现为失绿症,新叶先发黄. 36.缺锌可引起苹果,桃的小叶症,从叶症. 37.钠钾可参与兴奋细胞的兴奋性变化. 38.核酸遗传特异性决定了蛋白质特异性. 39.叶绿素的合成需要光. 40.根瘤菌:异养需氧,消费者 圆褐固氮菌:异养需氧,分解者 细菌,真菌:异养需氧,分解者 硝化细菌:自养需氧,生产者 反硝化细菌:异养厌养,分解者. 41.大多数细菌和全部真核微生物均为化能自养型生物. 42.共生固氮微生物固氮量比自生固氮微生物固氮量大. 43.甲型禽流感病毒亚种为负链RNA病毒. 44.酵母菌是真核细胞. 45.渗透平衡时,半透膜两侧液体浓度不一定相同,但水压相等. 46.具有选择透过性,一定具有半透性. 47.根冠:渗透吸水. 伸长区:渗透吸水+吸胀吸水 分身区:吸胀吸水. 48.夏季高温时,用温度较低的地下水灌溉植物,会使根细胞质浓缩根压增大,水分进入细胞受阻. 49.根的呼吸作用为离子交换吸附提供离子H+,HCO3-,为主动运输提供ATP. 50.并非所有的植物都是自养型生物菟丝子:寄生 51.并非所有的动物都是需氧型生物蛔虫 52.并非所有的寄生生物都是厌氧型菟丝子 53.人体内的肝糖元够禁食24小时之用. 54.人体的必须氨基酸不仅能从食物中获得,自身蛋白质分解也可产生. 55.蛋白质代谢产物除尿素,CO2,水外还有氨,尿酸. 56.有机水体污染过程:有机型水体中有机物过多,开始时是异养需氧微生物分解有机物大量增殖造成水体缺氧.而后异养厌氧微生物大量增殖 将有机物分解为硫化氢和甲烷,使水体变黑,发臭. 57.无机水体污染中N,P,超标,藻类大量繁殖. 58.生产中通过移栽破坏根的顶端优势,促进侧根生长. 59.夜盲症是由于食物中缺乏维生素A引起的维生素缺乏症. 60.语言中枢位于大脑皮层,小脑有协调运动的作用,呼吸中枢位于脑干. 61.胰岛细胞分泌活动不受垂体控制,而由下丘脑通过有关神经控制. 62.淋巴循环可调节血浆与组织液的平衡,将少量蛋白质运输回血液.毛细淋巴管阻塞会引起组织水肿. 63.组织液成分:无机盐,氧,尿素,尿酸,组蛋白. 64.血浆成分:葡萄糖,抗体,血浆蛋白,缓冲物质. 65.淋巴在一般情况下不会变为组织液. 66.呈递抗原的是T细胞,而不是效应T细胞. 67.青霉素杀灭细菌不是机体本身保护性功能,所以不是免疫过程. 68.天然被动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即母体将免疫球蛋白通过胎盘,母乳传给胎儿. 69.有少量抗体分布在组织液和外分泌液中. 70.过敏反应有明显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71.脱氨基作用在肝脏中进行. 72.氮元素以有机物的形式在食物链和事物网中传递. 73.植物利用微生物将氧化态的氮还原为还原态的N后才能直接利用. 74.吲哚乙酸既能防止落花落果,过量后也能疏花疏果. 75.决定水中生物垂直分布的因子是光因子. 76.原尿是细胞外液,不属于人体内环境. 77.自养生物一定是生产者. 78.土豆中含有H2O2酶. 79.起始密码子位于MRNA中,是翻译的起点,启动子位于基因非编码区,控制MRNA形成. 80.有些病毒为双链RNA病毒,也可以形成双螺旋结构. 81.终止子位于DNA上,属于非编码区的核苷酸序列. 82.终止密码位于mRNA上,UUU,UAG,UGA,这三个密码子不能决定氨基酸,为终止密码. 83.真核生物的同一个基因片段可以转录为两种或两种以上的MRNA.原因:外显子与内含子的相对性. 84.原核生物基因的转录和翻译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进行.真核生物分开进行. 85.脱去细胞壁的植物细胞就是一个原生质体. 86.质粒不是细菌的细胞器,而是某些基因的载体. 87.细胞膜上的糖蛋白与人的血型有关,能与血清中的凝集原发生凝集反应. 88.动物,植物细胞均可传代大量培养. 89.效应B细胞,效应T细胞均可产生记忆细胞. 90.酵母菌,霉菌,蘑菇,木耳都是真菌. 91.一旦失去细胞壁,所有的细菌都会变成球形. 92.细菌的细胞壁除保护细菌外,还与细菌的抗原性,致病性有关. 93.细菌的细胞壁是多孔的,可允许H2O和一些化学物质通过,但大分子物质不能通过。 94.有荚膜的细菌不易被白细胞吞噬. 95.细菌进行有氧呼吸的酶类分布在细胞膜内表面,有氧呼吸也在也在细胞膜上进行.光合细菌,光合作用的酶类也结合在细胞膜上,主要在细胞膜上进行. 96.病毒不存在个体的生长和分裂现象,离开宿主后能以无生命的化学大分子状态存在,并保持侵染力,对抗生素不敏感,对干扰素敏感. 97.朊病素蛋白的两种构象;正常PrPc,致病型PrPsc.PrPsc可胁迫PrPc转型为PrPsc.完成复制. 98.对异养微生物,含CHON化合物既是C源又是N源. 99.微生物初级代谢产物:氨基酸,核苷酸,多糖,脂类,维生素. 100.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毒素,激素,色素,抗生素. 101.效应B细胞不能识别抗原. 102.C4植物中CO2的固定既可以发生在叶肉细胞中,也可发生在维管束鞘细胞中. 103.微生物对C源需要最大. 104.抗生素是有机化合物. 104.组成酶的合成只受遗传物质控制.诱导酶的合成受遗传物质和底物共同控制. 105.某些细菌的芽孢是在稳定期形成的. 106.谷氨酸棒状杆菌是好氧型细菌.发酵中要溶氧.PH:7到8. 107.谷氨酸用适量碳酸钠中和制成味精. 108.动物血清对癌细胞生长影响不大. 109.可编码氨基酸的密码子约有61种. 110.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和呼吸作用均可产生NADPH. 111.细胞遗传信息的表达过程既可发生在细胞核中,也可发生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 112.在生态系统中初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不属于初级消费者,仍属于生产者的能量. 113.植物中只有茎尖和根尖中不含病毒. 114.相同适宜光照下,提高CO2浓度C4植物光合作用增加明显. 115.C4植物补偿点比C3植物低. 116.C3植物补偿点高,饱和点低. 117.脑垂体后叶只能释放,不能合成抗利尿激素. 118.蓝藻细胞中含叶绿素和藻蓝素,不含类胡萝卜素. 119.只要是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其遗传物质都是DNA. 120.植物组织培养中所加的糖是蔗糖. 121.协助扩散作用也有载体蛋白参与.但不消耗ATP生物高考66个易错点1、植物和动物都有应激性和反射吗? 【解析】动植物都具有应激性,但只有具有神经系统的动物才具有反射活动。 【注意】笼统的说“所有动物都具有反射现象”则是错误的;说“反射是动物特有的现象”则可以! 2、细胞中的遗传物质是DNA,还是RNA?病毒是遗传物质是DNA,还是RNA? 【解析】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其遗传物质都是DNA;病毒有的是DNA,而有的则是RNA。 【注意】说“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是正确的;说“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则是错误的。 3、克隆植物的细胞中都有叶绿体吗? 【解析】不一定。克隆植物的细胞中是否有叶绿体取决于用来培养的离体细胞中是否有叶绿体。 【注意】即使是取含叶绿体的叶肉细胞来培养,植物的煤个细胞中也未必一定有叶绿体,因为细胞质基因的随机分配的。 4、原核细胞中无任何细胞器吗? 【解析】原核细胞中有唯一的细胞器:核糖体。 5、真核细胞中一定有细胞核、线粒体吗? 【解析】不一定。人类的成熟的红细胞就无细胞核,蛔虫细胞内就无线粒体,因而蛔虫不能进行有氧呼吸,只能进行无氧呼吸。但它们仍然属于真核细胞。 【注意】原核细胞无线粒体可以进行有氧呼吸(如硝化细菌),无叶绿体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如蓝藻),但真核生物则不然,真核细胞没有该结构,一定不能进行该结构的相应功能。 6、光学显微镜下能观察到哪些结构?【解析】染色体、细胞壁。7、植物细胞在有丝分裂中形成赤道板吗? 【解析】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在纺锤丝牵引下整齐的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面板上,但这个所谓的“赤道板”实际上是不存在的,只是为了有利于同学的理解而假设的一个类似于地球赤道面的位置。但是,在有丝分裂末期形成的细胞板则是实实在在的存在的一个结构,同学要注意区分。 8、“病毒、硝化细菌的细胞分裂方式分别是哪种?”这样的提法正确吗? 【解析】这种提法是非常错误的:错在病毒的细胞分裂方式。因为病毒是非细胞结构的生物。类似于在高考选择题中曾经出现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赡养协议书范文
- 暑假培优练:平抛运动(学生版)-2025高一物理暑假专项提升(人教版)
- 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4标准检测卷(含答案)
- 新解读《GB-T 18508-2014城镇土地估价规程》
- 图形的变换-2023学年九年级数学专项复习(沪教版)
- 重庆创业红娘培训课件
- 老年人肿瘤课件
- 《商务英语阅读3》课程简介与教学大纲
- 《大学英语2A》课程简介与教学大纲
- 醉翁亭记课件
- 华为HCSA-Presales-IT售前认证备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届浙江省新英语高三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黑龙江省大庆市铁人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数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 初一开学第一课主题班会课件
- 中等职业学校《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标准
- DL∕T 976-2017 带电作业工具、装置和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
- 学校食堂食品安全主体责任风险管控清单(日管控)
- 盐酸罂粟碱在腰背痛治疗中的应用
- 智能网联汽车:第6章 智能网联汽车先进驾驶辅助技术
- SYT5405-2019酸化用缓蚀剂性能试验方法及评价指标
- 非器质性失眠症的护理查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