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港总体规划.doc_第1页
赣州港总体规划.doc_第2页
赣州港总体规划.doc_第3页
赣州港总体规划.doc_第4页
赣州港总体规划.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赣州港总体规划(2009-2030)赣州市港航管理处江西省港航设计院二九年十月赣州港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组 长:李坊荣 市政府市长助理副组长:王大双 省航运管理局局长 徐 良 省航运管理局副局长 曾凡旺 市交通局副局长、市港航管理处处长成 员:刘 勇 省航运管理局计划科科长 胡来知 章贡区政府副区长 何礼重 赣县政府副县长 丁地长 市发改委副主任 张龙彪 市城市规划建设局副局长 鄢建平 市环保局副局长 邱世禄 市水利局副局长 朱和生 市国土资源局副局长 王 兵 市外经贸局副局长 江 冰 市旅游局副局长 陈俊春 市气象局副局长 刘尧平 赣州海事局副局长黄敬明 市港航处副处长 杨小明 赣州水文局副局长 李新亮 赣州供电公司总工程师 万呈云 市自来水公司书记 苏代焕 市交战办交战科长赣州港总体规划编制单位:江西省港航设计院院 长:胡玉明(高工)院 总 工:何志昂(高工)项目负责人:王岢(高工)项目总工:沈生元(工程师)、李君华(工程师)参加人员:李传(高工)、刘倬(工程师)、李阵(工程师)、姚红良(工程师)、杨辉(助工)、付俊(助工)、江斌(助工)、彭再权(助工)、阳伟明(助工)、陈伟娟(会计师、统计师)、涂莹莹(助工)、熊美红(助工)、廖昌霞(档案管理员)目 录前 言 1一、规划背景 1二、规划范围 2三规划编制依据 2四、规划水平年 2五、规划目标和原则错误!链接无效。六、规划主要结论错误!链接无效。4第一章、港口发展的现状 7第一节、地理位置 错误!链接无效。7第二节、自然条件 错误!链接无效。7第三节、港口现状 错误!链接无效。12第四节、综合评价 错误!链接无效。20第二章、港口吞吐量和船型发展预测 23第一节、港口经济腹地 错误!链接无效。23第二节、港口吞吐量发展水平预测 错误!链接无效。24第三节、船型发展预测 错误!链接无效。56第三章、性质和功能 61第一节、港口的性质 错误!链接无效。61第二节、港口的功能 错误!链接无效。61第四章、港口岸线利用规划 63第一节、岸线资源评价 错误!链接无效。63第二节、港口岸线利用规划 错误!链接无效。69第五章、 港口总体布置规划 75第一节、规划原则 错误!链接无效。75第二节、港区划分 错误!链接无效。75第三节、港区布置规划 错误!链接无效。77第四节、水域规划 错误!链接无效。84第五节、港界 错误!链接无效。85第六章、港口配套设施规划 87第一节、集疏运规划 错误!链接无效。87第二节、供电规划 错误!链接无效。89第三节、给排水规划 错误!链接无效。90第四节、通信信息规划 错误!链接无效。92第五节、港口支持系统规划 错误!链接无效。95 第七章、环境保护规划 96第一节、港口环境现状 错误!链接无效。96第二节、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分析 错误!链接无效。96第三节、环境保护规划 错误!链接无效。97第四节、环境影响评价 错误!链接无效。99第八章、港口总体规划与相关规划关系 101第九章、问题和建议 105附件:一、赣州港总体规划评审意见附图:一、赣州市区位分析图二、赣州港货物流向图三、赣州市近期建设规划(2004-2010)总体布局图四、赣州市近期建设规划(2004-2010)工业布局规划图五、赣州市综合交通规划图六、赣州港岸线利用现状图七、赣州港岸线规划图八、赣州港集疏运通道图九、赣州港区(中心城区)总体布局规划图十、赣县港区总体布局规划图十一、于都港区总体布局规划图十二、南康港区总体布局规划图十三、储潭作业区平面布置图十四、蛇坑(水西)作业区平面布置图十五、白塔作业区平面布置图十六、和乐作业区平面布置图前 言一、规划背景赣州港位于江西省第一大河赣江的起点,即章江、贡江的汇合点上,它历来是江西南部的重要港口,是赣州地区水路货物运输集散、转运中心。改革开放以来,赣州市的交通运输事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京九铁路、赣龙铁路和正在建设的赣诏铁路使赣州成为铁路经交叉的“十”字型铁路枢纽;四条国道公路通过赣州,赣粤高速把南北东西公路连成网络;新迁建的4C级黄金机场将成为东西南北的空中走廊,通往全国各大城市。赣州港作为全市水运的中心,也有了一定的发展,在促进全市经济发展和对外物资交流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与其他运输方式快速发展相比,港口的发展是较滞后的,水路运输已经成为综合交通运输中最为薄弱的环节。为了贯彻落实赣州市委、市政府“对接长珠闽,建设新赣州”的发展战略,使水运能够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与其他运输方式形成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良性互动,完善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立体交通体系,把赣州建设成为闽、粤、湘、赣四省边际区域性交通枢纽,根据港口法的有关规定,赣州市政府成立了以市长助理为组长,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赣州港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并於2005年11月17日召开了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对规划编制工作作了部署。会后,赣州市港航管理处按照领导小组的部署和要求,委托江西省港航设计院承担赣州港总体规划的编制任务。2006年6月和8月先后完成了赣州港总体规划(征求意见稿)和(送审稿)。2006年8月31日赣州港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暨专家组对赣州港总体规划(送审稿)进行了专题评审。领导小组暨专家组原则上同意赣州港总体规划,并对进一步完善赣州港总体规划提出了意见和建议。按照领导小组和专家组的意见和建议,对关审稿进行了修改、补充和完善,於2006年12月完成了赣州港总体规划(报批稿)。2009年4月赣州市港航管理处根据发展的形势,并结合交通部2006年下发了新发港口总体布局规划编制办法,决定对赣州港总体规划(报批稿),按照大赣州的理念和交通部新的港口规划编制办法进行修编。二、规划范围按照大赣州的理念,这次修编将赣州港的规划范围扩大为:赣州港区(中心城区):京九铁路桥和乐25km,橡胶坝潭口40km。赣县港区:京九铁路桥江口32km,储潭大湖洲30km。于都港区:县城峡山32km。南康港区:县城潭口25km。三、规划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2交通部港口总体布局规划编制内容及文体格式交规发2006469号3赣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4赣州市城市近期建设规划(2004年2010年)5赣州市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纲要(2006-2015年)6江西省航运发展规划(2005-2020)7赣州市交通发展规划(2005-2020年)8赣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5-2020年)9赣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赣府办发200550号文件10章贡区、赣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1交通部河港工程总体设计规范(JTJ212-2006)12赣州统计年鉴13.江西省交通统计资料汇编四、规划水平年基准年:2008年水平年:近期为2015年,中期为2020年,远期为2030年,2030年后为远景展望。五、规划目标和原则(一)规划目标以赣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目标为依据,以城市发展为依托,从高起点、高标准。对赣州港进行总体规划和建设,使其逐步形成以先进的技术装备为基础,以现代化信息技术和科学管理为手段,具有组织运输、装卸储运、中介代理、多式联运和辅助服务等基本功能的现代化港口,为社会提供快速、安全、高效、优质的服务并与公路、铁路运输相衔接,充分发挥综合运输的整体功能,使赣州港真正成为现代物流体系中的重要节点,真正成为江西南部的水运枢纽。(二)规划原则1、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原则港口总体规划应服从于社会经济发展的总战略、总需求,正确处理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合理规划港口的发展规模和发展重点,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地发展。2、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从赣州港的实际情况出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调查,充分掌握资料,认真进行分析研究和专家咨询,合理确定港口建设规模,把建设新港区和利用老港区相结合,新旧兼容,节省投资。3、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原则港口总体布局要统筹规划,要体现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协调;与城市总体规划和生产力布局相协调;与其他运输方式的现代物流发展相协调;与水利防洪、生态保护、土地利用、航道建设和船型发展相协调,使港口发展能够综合体现规模、布局、管理、效益、服务等各种因素的最佳组合。4、合理利用港口岸线资源的原则根据港区航道水域条件,从港情实际出发,深水深用,浅水浅用,合理布局港区的水域和陆域,合理利用岸线资源,尤其是能够建设1000吨级泊位的深水岸线更是宝贵,要有战略的眼光,保护其深水岸线合理利用,以确保港口可持续发展的需要。5、远近结合、分期实施的原则港口规划既要具有前瞻性,充分考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港口的要求,并留有充分的发展余地;又要有能够适应不同时期需要的阶段性,统一规划,远近结合,分期实施。六、规划主要结论1、赣州地处赣、贡、章三江的交汇点,通过赣江顺流而下,经吉安、樟树、南昌进鄱阳湖出湖口与长江水系沟通,具有优越的水运条件;又地处经济发达最具活力的“长三角”、“珠三角”和西海经济区的连线上,具有优越的区位优势;又是京九铁路、赣龙、赣韶铁路和赣粤高速、昆厦高速及105、323等几条国道的交汇处,具有综合交通枢纽优势。赣州虽具优越的发展条件,而赣州港却因种种原因而未得到应有的发展,至今港口设施落后,吞吐能力低。水路运输已成为综合交通运输中最薄弱的环节,已远远不能适应赣州市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也影响着综合交通运输网的完善和整体效益的发挥。因此,“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建设赣州港是完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网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它将根本改变赣州市水运面貌,为赣州市物流运输提供全方位水运服务平台,这对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对江西航运的促进作用更是不可低估。因此,统一规划、分期实施,建设一个现代化赣州港是完全必要的。2、根据国民经济和旅游业发展,预测赣州港货物吞吐量2015年为1061万吨(其中集装箱1.6万TEU),2020年为1423万吨(其中集装箱3.9万TEU);2030年为2068万吨(其中集装箱万16TEU)。预测赣州港客运(旅游)吞吐量2015年为61万人,2020年为79万人,2030年为129万人。3、赣州港泊位等级的确定,应结合赣江全流航道的整治,并受其制约。根据江西省航运发展规划,2010年前,赣江南昌-湖口段达到二级航道标准;樟树-南昌段达到三级航道标准;吉安-樟树段达到五级航道标准;万安-吉安段由于受电站下泄流量不均匀的影响,航道仍属六级至五级标准,只能在中洪水期通航500吨级船舶。考虑到石虎塘航运枢纽已开工建设,峡江水利枢纽也即将兴建,这对万安吉安段航道有较大的改善效益,因此,赣州港货运作业区泊位建设等级;2015年前为500吨级,2020年为1000吨级。4、根据赣州港岸线资源情况,赣州港总体布局是:赣州港区(中心城区):规划建设储潭、蛇坑(水西)、白塔三个货运作业区和一个和乐危险品作业区;规划建设龟角尾和八镜湖旅游码头,保留涌金门客运码头及磨角上件杂货码头和煤码头;预留二个货运作业区。赣县港区:规划建设上坝煤炭专业码头,储潭储君庙旅游码头、夏府旅游码头、桃花岛旅游码头、大湖洲旅游码头。保留县城文化城娱乐旅游码头。预留二个货运作业区。于都港区:规划建设河田货运作业区和县城库区休闲旅游码头。南康港区: 规划建设章惠渠水上乐园旅游码头。预留二个货运作业区。5、为适应港口现代化管理的需要,赣州港设信息中心,各港区设局域网。信息中心与赣江、长江有关港口及铁路、公路货运站场建立互联网络,对货物运输实行全方位信息管理。6、赣粤运河的开发建设将给赣州港带来巨大的发展空间。赣粤运河是国家远期建设项目,其航道建设等级标准为三级。赣粤运河江西段涉及到赣江、贡江和桃江,其中赣江已列国家高等级航道,赣州南昌为三级航道,南昌湖口为二级航道,与赣粤运河的航道标准相一致。因此,贡江(运河部分)、桃江上兴建水利枢纽或过河建筑物均应考虑赣粤运河的开发需要,按三级航道标准,为运河留有建设余地。第一章 港口发展的现状第一节 地理位置赣州位于江西省南部,东经1135411638,北纬24292709,赣州港的地理坐标为东经11456,北纬2552。赣州市区三面环水,章贡两江环绕左右,于城北汇合后流入赣江,水资源丰富。赣州市所辖一区、二市、十五县,即:章贡区、瑞金市、南康市、赣县、于都县、宁都县、会昌县、石城县、兴国县、上犹县、崇义县、大余县、寻乌县、安远县、龙南县、全南县、定南县、信丰县。总面积39379Km2,2007年末总人口877.04万人。章贡区是赣州市政府所在地,是赣州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市区面积478.78Km2,2007年末人口48.68万人。第二节 自然条件一、气象特征赣州地处中亚热带南缘,属典型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春早、夏长、秋短、冬暖,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气候宜人。1气温:历年最高气温41.2(53年8月10日),历年最低气温-6(55年11月12日),平均气温19.4。最冷月平均气温8.5(1月),最热月平均气温29.4(7月)。2降雨:年最大降雨量2183.9mm(61年),年最小降雨量969.6mm(86年),年平均降雨量1461.2mm(71年-2000年),日最大暴雨量208mm(81年5月16日)。降雨主要集中在4-6月。年平均降雨天数157.4天(1971年-2000年)。3风况:历年主导风向为偏北风,频率为23.7%(61-90年),最大风速14.0m/s(87年3月25日),平均风速1.6m/s(1971年-2000年),一季度平均风速1.6m/s(61年-90年),二季度平均风速1.6m/s(61年-90年),三季度平均风速1.7m/s(61年-90年),四季度平均风速1.5m/s(61年-90年)。4雾雪:多年平均降雪天数3天(1971年-2000年),最大积雪厚度13cm(83年12月29日),多年平均结冰天数9.3天(1951-2000年)。全年无霜期天数282.2天(1951-2000年),平均雾日天数8.3天(1971年-2000年),雾日最长连续时间5天(91年12月4-8日)。二、水文1、特征水位赣州港的水位受万安水库蓄水位的控制。在水库不同蓄水位时,赣州港的回水位如下表1-1: 万安水库回水位 表1-1 吴淞基面河流地点河床高程(m)水库设计蓄水位(96m)水库设计蓄水位(100m)水库设计蓄水位(100m)建库后建库后计淤积未考虑淤积20%10%5%2%20%5%2%20%10%5%2%5%10%20%50%赣江储 潭86.4101.1101.75102.9103.85102.6104.2104.95103.3103.5104.9105.8102.4101.7101.1100.4农药厂89.0102.0102.66103.8104.7103.1104.8105.7103.8104.0105.4106.3102.9102.2101.4100.5木材厂90.5102.6103.39104.3105.25103.5105.15106.1104.1104.4105.7106.6103.3102.5101.7100.6章江南河桥95.1103.1104.0105.0106.0103.85105.7106.7104.4104.8106.2107.2103.6102.82101.95100.8坝上站96.86103.75104.6105.55106.4104.3106.1107.05104.8105.2106.6107.6104.1103.3102.5101.2下窑97.64104.5106.2107.3105.1106.8107.7贡江赣州站92.53103.6104.49105.3106.2104.3106.0106.9104.9105.3106.6107.4103.9103.1102.1100.9七姑村93.43104.82105.8106.4107.35105.25106.9107.75106.1106.3107.6108.35104.9104.0103.0101.4中 洲94.32106.9108.5109.4107.7108.0109.2109.9注:本表资料取自长办万安水利枢纽设计说明书根据赣州市水文局提供的贡江赣州站自1950-2004年水位特征值见下表1-2。贡江赣州站历年水位特征值表表1-2 吴淞基面年份水位(m)年份水位(m)年最高日期年最低日期年最高日期年最低日期1950100.576.2492.6811.22197899.755.1992.5712.231951101.564.2192.6111.10197998.723.2092.5612.14195298.376.0892.6012.181980100.935.0992.511.051953100.706.0292.611.151981100.154.0992.671.271954100.786.0192.5112.03198297.796.1792.632.03195597.905.3092.453.231983100.953.2992.7812.171956101.496.1792.3712.121984101.006.0392.771.19195799.825.1692.441.08198599.128.2692.822.06195898.455.2392.4712.15198697.823.3192.5412.291959101.336.2092.511.28198798.013.2492.342.11196099.156.1792.563.01198897.934.1392.6812.281961102.224.2192.622.05198998.995.2492.5612.131962101.836.3092.7312.31199098.489.1192.701.01196396.126.1792.3911.10199197.484.0192.639.051964103.296.1692.6512.281992101.803.2792.822.02196598.485.1692.313.25199398.865.0392.762.151966100.386.2492.211.031994101.596.1992.852.05196797.785.2692.2712.231995102.486.1892.9712.301968101.756.1992.123.151996101.298.0392.8412.29196998.725.2192.399.18199799.927.1292.763.16197098.745.2692.611.091998102.223.1092.8912.29 续表197196.325.2092.5112.011999101.685.2792.513.09197297.705.0792.373.31200098.788.2792.993.311973101.274.0992.8512.292001100.486.1493.142.23197498.646.2392.709.182002102.4410.3192.605.081975100.675.2093.091.142003100.465.1892.0912.311976101.166.1192.9312.24200497.717.0991.943.16197798.886.0292.563.312、设计水位(吴淞高程)设计高水位按万安水库蓄水位100m建库后计淤积,频率5%的水位;设计低水位按相当于保证率95%的水位,见表1-3。赣州港区特征水位表表1-3 设计水位(m)储潭港区蛇坑港区白塔港区和乐港区高水位(m)104.9105.3105.7104.6低水位(m)92.9493.7894.4092.08三、地形地貌赣州市地势周高中低,南高北低,山岳起伏,群山环绕,河流密布。按地貌分,盆地、岗地和平原占土地总面积17%,丘陵占土地总面积61%,山地占土地总面积22%。赣州港形似半岛,三面环水,一面靠陆,地势由南向北渐趋低下。四、地质赣州港区一般地质情况,覆盖层为粉土、粉细砂、中粗砂和卵石,基岩为砂岩。五、地震按照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赣州中心城区及章江、贡江、赣江沿岸地区地震动参数小于0.05 g。鉴于赣州中心城区是赣州市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赣州港是中心城区重要的基础设施,赣州市地震局建议赣州港建设采用设计地震参数0.05 g(相当于地震基本烈度六级)进行抗震设计。第三节 港口现状一、港口发展的历程解放前,赣州港有块石踏步码头泊位31个,停靠小吨位船舶,依靠人力装卸搬运。解放后,赣州港首先对涌金门码头进行改造,修建3个斜坡码头600m,并陆续配置囤船及链板机供客货运输和码头装卸。六十年代新辟磨角上作业区,建斜坡码头70m,直立式码头70m,配固定吊机,年吞吐能力1520万吨。1981年后,改建磨角上作业区,将斜坡码头改建为直立式码头66m及栈桥码头10m,配固定吊机,新增吞吐能力20万吨。1985年投资728万元扩建磨角上件杂货码头,建设300吨级泊位5个,年吞吐能力20万吨,煤码头300吨级泊位3个,年吞吐能力20万吨。1986年投资76万元建设白塔件杂货码头。1996新建涌金门客运码头。1998投资新建马坳砂石码头,配有固定吊机2台,办公房一幢。由私人投资建设的砂石码头70多处。2004年赣州市建设宋城历史公园,将八镜公园、建春门码头、涌金门码头和龟角尾作业区融为一体,除保留涌金门客运码头外,将建春门码头和龟角尾作业区的港口设施全部拆除修建公园。二、港口设施状况(一)赣州港区(中心城区)赣州港区现有各类码头67座,其中公用型码头4座,货主码头7座,砂石简易码头52座,非生产性码头4座。赣州港区码头现状见表1-4。赣州港区(中心城区)码头现状表表1-4序号码头名称码头性质泊位数(个)靠泊能力(吨级)地点1涌金门客运码头客运250涌金门2磨角上件杂货码头件杂货5300磨角上3磨角上煤码头散货3300磨角上4七里粮库码头粮食350水东七里5农药厂码头农药150农药厂6大丰肥料公司码头农资350泥湾里7白塔木材码头木材150白塔8和乐危险品码头成品油250和乐桥9公路局车船码头战备250京九铁路下10海事局航监码头港监150建春门涌金门之间11公安局码头公安150涌金门12港航管理码头航管150涌金门13焦家祠砂石码头砂石150水东14马房下砂场砂石250龟角尾对面15赣达砂石站砂石250木材厂16联山砂石货场砂石250白塔疗养院17鸿顺砂石场砂石250白塔联三村18赣江砂石货场砂石450白塔联三村19春江砂石场砂石250白塔联三村20鑫业砂场砂石350白塔联三村21西江砂场砂石350白塔联三村22芒埠砂场砂石150水西白田23祁生砂场砂石250水西白田续表序号码头名称码头性质泊位数(个)靠泊能力(吨级)地点24和乐砂石货运码头砂石250水西和乐25七里砂场砂石150水东七里26江圣砂场砂石250水东七里27运顺砂场砂石250东河大桥下28虔东砂石站砂石250东河大桥下29农药厂砂石站砂石150农药厂30兴隆砂场砂石250沙河河头村31洪森砂场砂石150沙河河头村32利民砂场砂石150沙河河头村33香店砂石场砂石350京九铁路桥下34文香砂场砂石150东河大桥上35东盛砂场砂石150泥湾里36德祥砂场砂石150泥湾里37东泉砂场砂石250泥湾里38船务分局砂场砂石250泥湾里39盛惠砂场砂石250泥湾里40北川砂石供应站砂石150东门码头41宾宾砂石供应站砂石150东门码头42河堤路砂场砂石150东门码头43文康砂场砂石250市航码头44庆发砂场砂石150东门码头45赣江造纸厂码头件杂货2300八镜台下46赣县船厂修造船京九铁路下泥湾里47章贡区航运公司船厂修造船东河大桥下贡江右岸续表序号码头名称码头性质泊位数(个)靠泊能力(吨级)地点48蟠龙砂石码头(公用型)砂石2100蟠龙与凤岗交界处49马坳砂石采集场砂石250蟠龙马坳50马坳砂石采集场砂石550蟠龙马坳51鑫盛砂场砂石150蟠龙马坳52祥发砂场砂石250蟠龙马坳53张边砂场砂石250蟠龙马坳54金潭砂场砂石550蟠龙马坳55岭下砂石采集场砂石550黄金桥56金星砂场砂石450黄金桥57黄金砂场砂石550黄金桥58当塘砂场砂石450蟠龙与当塘59金潭砂场砂石450高楼60金龙砂场砂石450高楼61宏昌砂石场砂石250下高楼62恒运采砂场砂石250下高楼63富鹏砂石场砂石150下高楼64水口砂石场砂石150腊长65卧老虎砂场砂石150腊长66水南坝下砂场砂石150腊长67腊长村砂场砂石250腊长(二) 赣县港区现有以砂石为主的货运码头4座,客运旅游码头3座,详见表1-5。赣县港区码头现状表表1-5码头名称码 头性 质泊位数(个)靠泊能力(吨级)占用岸线(m)江口镇江口塘砂石650400茅店义源村砂石850450梅林镇红星村汶潭砂石1550-1001000储潭乡储潭村砂石950-100230储君庙客运码头客运、旅游15030桃花岛客运码头客运、旅游25030攸镇客运码头客运、旅游250150(三) 于都港区现有麻油坑、红岭2个砂石作业区和罗江、三门、峡山3个砂石作业点。麻油坑、红岭作业区,共有砂石泊位22个,3T固定吊机22台。罗江、三门、峡山作业点,共有砂石泊位15个,3T固定吊机13台,拉坡机2台。(四)南康港区南康港区现有大小砂场123个,采砂船150艘,运砂船364艘,吊机(含拉坡机)135台,占用岸线4200m,占用河滩场地70400m2。砂场分布情况见表1-6。南康港区砂石码头现状表表1-6分布河段码 头性 质机械运输设备占用岸线(m)占用滩地(m2)吊机(台)采砂船(艘)运砂船(艘)浮石章惠渠砂 石18174242010000龙华罗边砂 石1010332705300唐江龙华砂 石5149117150028300唐江凤岗马垇砂 石323695104015000潭口东山桥砂 石1516574505100十八塘乡砂 石2741301900麻双鹅坊横市砂 石31182703600朱坊乡砂 石4481201200三、港口生产经营状况(一)货物吞吐量现状1、赣州港区(中心城区)根据统计资料2000-2008年赣州港(中心城县)货物吞吐量见1-7。赣州港区货物理学吞吐量现状表表1-7年份吞 吐货类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合计进口出口合计进口出口合计进口出口合计进口出口合计进口出口合计进口出口合计进口出口合计进口出口合计进口出口1.液体散货2.32.32.12.12.22.22.02.02.22.22.42.42.32.3 2.22.22.52.5其中:成品油2.32.32.12.12.22.22.02.02.22.22.42.42.32.32.22.22.52.52.干散货115115105105168168219219246246254254261261259259260260其中:煤炭矿建材料1151151051051681682192192462462542542612612592592602603.件杂货16.082.4813.6017.231.9015.3319.371.4717.9015.881.9013.9812.652.2810.3712.013.218.812.822.110.7212.132.010.1312.902.310.60其中:木材13.413.415.0315.0317.7017.7013.6313.639.979.978.38.310.0210.029.229.229.59.5粮食0.970.980.60.60.30.30.40.40.40.40.50.5水泥0.080.080.10.10.50.50.80.80.20.20.30.3化肥1.031.030.70.70.30.30.20.20.10.10.10.1其他0.60.40.20.80.50.30.570.370.20.850.500.351.981.580.42.812.310.52.802.10.72.912.00.913.42.31.1总计133.38119.7813.60124.3310915.33189.57171.6717.90236.88222.9013.98260.85250.4810.37268.41259.618.8276.12265.410.72273.33263.2010.13275.4264.810.60注:本表矿建材料含赣县的砂石。2、赣县港区赣县港区吞吐的物资,目前主要是矿建材料砂石。2001-2008年砂石吞吐量见表1-8。赣县港区货物吞吐量现状表表1-8吞吐份量货种年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万吨万吨万吨万吨万吨万吨万吨矿建材料(砂石)555560666872743、于都港区于都港区的吞吐物资,目前主要是砂石。2008年,麻油坑、红岭2个砂石作业区的砂石吞吐量共约100万吨。罗江、三门、峡山3个砂石作业点的砂石吞吐量共约80万吨。4、南康港区南康港区的吞吐物资,主要也是砂石。2008年规划港区内镜坝、朱坊、风岗、潭口一带砂场的砂石吞吐量共约70.5万吨。(二)客运吞吐量现状目前,赣州港区的客运航线主要是赣州至万安的客班航线视水位及客源而定。在水位和客源好的情况下,每天安排两班,水位客源差时一般是每天一班。赣县港区客源主要是万安库区和万花岛旅游。客运吞吐量见表1-9。赣州港客运吞吐量现状表表1-9 单位:万人次年份吞吐量港区200320042005200620072008赣州港区8.99.19.510.211.112.4赣县港区33.436.238.93841.842.7合 计42.345.348.448.252.955.1第四节 综合评价一、地位和作用1、赣州地处珠江三角洲腹地和沿海经济开放带与中部地区连接处,与闽西、粤北、湘南相接,不仅是江西省南部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赣、粤、闽、湘四省通衢的交通枢纽。2、赣州港作为赣江水运主通道的起点,是赣江上游的第一大港。新中国成立以来,水运曾是赣南地区物资运输的主要运输方式之一,赣州港为赣州市的经济发展,为保障赣州人民的生活供给曾作出过重要贡献。然而,由于种种原因,长期以来,赣州港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港口面貌仍处于落后状态,已成为综合交通运输的瓶颈。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国民经济的蓬勃发展,尤其是国家对水运投入的增加,航道的整治、通航等级的提高,港口设施的改善等,使水运的优势真正得到发挥,赣州港就将重振过去的辉煌,将更好地为赣州发展经济服务,成为运输大宗物资,内外贸相结合,客货运兼顾的综合交通运输的重要节点,真正确立赣州港的大港地位,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新贡献。二、条件与优势1、赣州地缘经济正在经历深刻的变化,泛珠三角合作发展战略的提出,给新世纪赣州全面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泛珠三角”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范围最广,在不同体制框架下的区域组合,是中国东、中、西部经济互联、互动、协调发展的新突破。赣州作为江西省的南大门,在与珠三角实现市场对接、产业对接、交通基础设施对接、机制对接方面均具有先天经济地理优势。2、赣州市位于赣、贡、章三江的汇合处,具有利用水运的优越条件。赣江流经吉安、樟树、南昌入鄱阳湖经湖口进长江,与长江水系沟通。根据我省航运发展规划,赣江到2010年能够通航1000吨级货驳的三级航道,将从南昌延伸到樟树,从樟树到吉安达到四级航道标准,通航500吨级货驳。到2020年,随着峡江水利枢纽的兴建,配合石虎塘等航电梯级的建成,三级航道将延伸到赣州,为赣州港提供了极为有利的发展空间。3、发展水运完全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水运的最大优势在于运量大、成本低、节约能源、节约土地、污染小、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特别在运输大宗、低值、危险货物以及超长超大超重设备方面,水运具有其它运输方式无可替代的优势。4、赣州历史悠久,荟萃了丰富的宋城文化、客家文化和红色文化为特征的文物古迹,旅游资源十分丰富。随着赣江两岸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水上客轮向快速、舒适化方向发展,赣江客运量会有相应的增长。三、存在的主要问题1、库区尾端航道淤积较为严重赣州港处于万安水库尾端回水变动段。万安枢纽设计正常蓄水位为100m(吴淞高程,下同),回水可至赣州上游18.9km处的信丰江口。目前正常蓄水位为96m,回水到赣州上游7km处的梅林镇。赣州站原设计最低通航水位为92.44m。现在万安枢纽的运行水位为85-96m,一年中有半年时间回水达不到赣州,低水位时回水在赣州市下游的小湖洲尾,距赣州约32km,航道仍然处于天然状态,泥沙淤积,枯水航道水深不足1m,靠经常性维护通航,维护等级为级,通航100吨级驳船,严重制约港口的发展。2、港口设备老化,港口功能单一赣州港的装卸设备均为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产品,设备陈旧老化、质量性能差、生产效率低、船舶滞港时间长。加上港区没有充足的库场,货物的中转储存能力受到影响,港口功能单一,不能积极开拓仓储加工、代储代运、多式联运、中介代理等综合服务,缺乏现代物流的服务功能,影响水运对物流的吸引力。3、缺乏现代化管理手段目前,赣州港通信系统均为城市公用有线电话网,港口管理仍是分散、传统的管理模式,信息化管理基本是空白,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在与赣江和长江港口之间,铁、公、水之间尚未建立信息互联网络,不能对货物运输进行优化组合,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