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水保资质证乙字第 WWWW 号 工程设计证乙级 WWWW 号 XX市市生生活活垃垃圾圾焚焚烧烧厂厂工工程程 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 (报批稿) 建设单位: XX 市 TX 环卫设施发展有限公司 编制单位:福建 XX 市 XX 水利水电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2008 年 12 月 批准:批准: 核定:核定: 审查审查: : 校核:校核: 编编写:写: 参加工作人员: 目目 录录 1 1 综合说明综合说明1 1 1.1 主体工程概况.1 1.2 水土流失防治区划.3 1.3 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评价意见.4 1.4 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及面积.5 1.5 水土流失预测结果.6 1.6 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局及主要工程量.6 1.7 水土保持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7 2 2 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总则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总则9 9 2.1 方案编制的目的与意义.9 2.2 编制依据.10 2.3 水土流失防治的执行标准.15 2.4 指导思想.15 2.5 编制原则.16 2.6 设计深度和设计水平年.17 3 3 项目概况项目概况1818 3.1 工程概况.18 3.2 项目组成及总体布置.20 3.3 施工组织与施工工艺.31 3.4 主要经济指标.35 3.5 工程进度安排.35 4 4 项目区概况项目区概况3737 4.1 自然概况.37 4.2 水土流失现状及防治情况.40 5 5 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与评价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与评价4242 5.1 主体工程方案比选及制约性因素分析与评价.42 5.2 土石方施工评价.45 5.3 主体工程设计的水土保持分析与评价49 5.4 工程建设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分析.53 5.5 结论与建议.55 6 6 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及防治分区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及防治分区5757 6.1 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57 6.2 水土流失防治分区.59 7 7 水土流失预测水土流失预测6161 7.1 水土流失预测范围及时段.61 7.2 水土流失预测内容与方法.62 7.3 水土流失预测.63 7.4 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危害.74 7.5 水土流失预测结果及综合分析.75 8 8 水土流失防治目标及防治措施水土流失防治目标及防治措施7878 8.1 水土流失防治目标.78 8.2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布设原则.80 8.3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总体布局.82 8.4 措施设计原则.86 8.5 防治工程典型设计.87 8.6 分区防治措施.97 8.7 本工程水土保持措施工程量.103 8.8 水土保持施工组织设计.105 8.9 水土保持措施进度安排.106 9 9 水土保持监测水土保持监测108108 9.1 监测时段.108 9.2 监测区域和点位.109 9.3 监测内容、方法及监测频次.110 9.4 监测工作量.114 9.5 水土保持监测成果要求.116 1010 水土保持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水土保持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 118118 10.1 水土保持投资估算.118 10.2 效益分析.131 1111 实施保障措施实施保障措施135135 11.1 组织领导与管理.135 11.2 后续设计.136 11.3 水土保持工程招标、投标.136 11.4 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监理.137 11.5 水土保持监测.137 11.6 施工管理.138 11.7 检查与验收.139 11.8 资金来源及使用管理.140 1212 结论及建议结论及建议142142 12.1 水土保持方案总体结论.142 12.2 建 议144 附表:水土保持投资估算表附表:水土保持投资估算表147147 附件:附件: 附件 1:XX 市生活垃圾焚烧厂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委托书; 附件 2:XX 市垃圾焚烧厂规划选址红线图; 附件 3:两弃土填筑场相关项目业主有关接收弃土的函件。 附件四: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查批复 附附图图: : 附图 01 项目区地理位置图 附图 02 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图 附图 03 项目区鸟瞰图 附图 04 项目区水系图 附图 05 项目区土壤侵蚀强度分布图 附图 06 项目区水土保持防治区划分图 附图 07 项目总平面布置图 附图 08-1 建设项目区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图 附图 08-2 出渣道路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图 附图 09 水土保持防治措施总体布局图 附图 10 填埋库区防渗系统结构图 附图 11 填埋作业流程框图 附图 12 填埋堆体封场覆盖结构图 附图 13 水土保持监测点位布局图 附图 14 水土保持措施典型设计图 附图 15 排水沟典型设计图 附图 16 斜坡防护典型设计图 附图 17 植物措施典型设计及表土临时堆场防护图 1 综综合合说说明明 1.1 主体工程概况主体工程概况 XX 俗称 RR,位于福建省东北部,居我国大陆黄金海岸线中段和长 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及台湾省三大经济区的中间位置,南连福州,北接 浙江,西傍南平,东望台湾,独具“北承南联、西进东出”的区位优势。土地 面积 1.35 万 km2,海域面积 4.46 万 km2。 XX 市生活垃圾焚烧厂 2006 年即被列为省市重点工程,XX 市政府、 建设局对此项为民办实事工程非常重视。XX 市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建设 对中心城市生活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使之化害为利、变废为宝;可以解 决 XX 市区及邻近乡镇目前垃圾处理的落后状况,改善 XX 市区的环境 卫生状况、建设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社会环境,实现 XX 市的可持续发 展。 本工程项目区位于 XX 市 PP 镇 MM 村杖锤岗,项目建设分两期完 成,其中一期工程设计处理规模为 300t/d,二期工程最终总规模达到 600t/d。本工程建设项目包括:生活垃圾焚烧厂等生产装置及其附属的办 公设施、底灰填埋场、进厂道路等。 垃圾处理工艺流程如图 1-1 所示。 垃圾焚烧发电厂的土建项目全部安排在一期工程中完成。工程建设 共需开挖量(土方)273038m3,总填方量 140428m3(土方), 利用土方量 140428m3,弃方总量 132610m3,在东侨开发区设置了 2 个弃土场用于接 纳项目区的弃方。 原生垃圾 垃 圾 储 仓 鼓风机 行 车 抓 斗 油 泵 房 燃 烧 器 推 料 机 垃圾焚烧炉 余热锅炉 残渣 填埋蒸汽 汽轮发电机 发电上网 烟囱 引风机 袋式除尘器 活性炭喷射器 半干式反应塔 图图 1-1 垃圾处理工艺流程如图垃圾处理工艺流程如图 本工程项目征地 20.2323hm2,其中征用水田 4.6891hm2,旱地 1.2908hm2,园地 3.448hm2,林地 10.3417hm2,农村道路 0.4627hm2。根据 中共 XX 市委专题会议纪要2006103 号文,征地拆迁和坟墓理赔工作由 当地政府负责,现已全部完成项目区的征地补偿工作。 本焚烧发电厂一期工程建设计划工期 18 个月,2008 年 11 月动工至 2010 年 4 月竣工投产,一期工程估算总投资 15621.14 万元。 本项目位于 XX 市 KK 区 PP 镇。KK 区地处福建省东北部沿海,是 XX 市政府驻地,也是 XX 政治、经济、文化中心。KK 区地处 RR 北的鹫 峰山南麓,三都澳之滨,东与 BC 隔海相望,东北与 FA 相连,北接 zl,西 倚 bn、古田,南邻罗源。 区域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根据 XX 城区内气象站资料,实测 多年平均气温为 19,最高气温为 39.4(发生在 1979 年 7 月 18 日), 最高月平均为 28.7,最低月平均为 2.4,最冷月平均为 9.7。全年积 温 6966,多年平均日照 1688h。 项目区内表层土主要花岗岩风化后的红壤土,覆盖厚度较小,一般 在 3-5m 之间。土壤侵蚀以轻度水力和风力侵蚀为主。本工程由 XX 市 TX 环卫设施发展有限公司负责筹建,2008 年 4 月由中国城市建设研究 院编制完成了XX 市生活垃圾焚烧厂可行性研究报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从事可能引起水土流失的生产建设活动的单位和 个人,必须采取措施保护水土资源,并负责治理因生产建设活动造成的水 土流失,应编制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受 XX 市 TX 环卫设施发展有限公 司的委托,福建省 XX 市 XX 水利水电勘察设计有限公司承担了XX 市 生活垃圾焚烧厂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的编制工作。根据开发建设 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的要求,我公司接受编制任后,组织专业人 员全面了解工程情况,查阅工程前期工作资料,并进行了现场踏勘和必要 的测量,详细调查建设区水土流失现状,收集周边地区自然、社会经济等 与水土保持相关的资料,于 2008 年 10 月编制完成了XX 市生活垃圾焚 烧厂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送审稿)。2008 年 11 月 3 日,福建省水 土保持监督站组织专家组对本工程的水土保持方案送审稿进行了审查, 并形成了专家组审查意见(附后);我公司按照专家级审查意见对水保方 案进行了修改和补充,形成本报批稿上报审批。 1.2 水土流失防治水土流失防治区划区划 本工程属建设生产类点型工程,项目区所在地 KK 区地貌以山地丘 陵为主,水土流失较轻,水土流失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 10.10%,其中轻度 流失占流失总面积的 65.1%。中度流失占流失面积的 31.66%,土壤容许 流失量为 500t/km2a。项目区所在流域为金溪流域,水土流失背景值在 200-300T/km2.a,属微度侵蚀。据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划分水土流失重点 防治区的通告(闽政1999文 205 号),项目区未列入福建省水土流失重 点预防治区,本工程建设区范围内属于一般防治区,应按三级标准进行防 治。考虑到本工程区位于沿海且原状植被条件良好,按照从严要求的原则, 本工程拟按二级标准进行防治。 1.3 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评评价价意意见见 本工程区域没有重要的水土保持固定设施和监测站点,没有易引起 严重水土流失和生态恶化的泥石流易发区、崩塌滑坡区等,不含国家划定 的水土流失重点预防保护区,本工程不涉及重大水土保持制约性因素。 项目在选址时本着充分利用地形、交通方便、平纵结合的基本原则, 力争把项目建设对周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不利影响降至最低。对电 力电讯和管线、水利设施的影响很小;对山坡和植被的破坏,以少挖低填 为原则,尽量避免大填大挖;重视项目区内排水系统的设计,尽量避免明 显改变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流向,减少水土流失的产生。 主体工程采用目前国内成熟、可靠的机械炉排炉等先进技术,其技术 指标的是可行的。但对垃圾焚烧厂区、底灰填埋场区、进厂道路、临时占 地区的防护措施和具体位置未充分考虑。综合来看,本工程施工工艺在补 充完善做好水土保持防护的基础上,能满足工程建设的要求。 垃圾焚烧厂选址经过了两个方案的比较,选择 PP 镇 MM 村杖锤岗 厂址方案,符合 XX 市总体规划,有利于区域经济发展。针对现选址方案, 在工程施工中应注意对容易诱发水土流失的环节包括:项目区土地平整 开挖、填筑、主体工程建设施工等过程中采取相应的水土保持防治措施, 同时施工时须符合水土保持的要求,落实预防为主的原则。 评价表明:就整个主体工程建设区而言,由于设计侧重点的不同,具 有水土保持功能的设计还欠缺较多,防护措施不够完善,有的设计深度也 不够,缺乏对主体工程的部分区域、进厂道路、临时工程占地区的拦挡、 排水、植被恢复等的防护措施设计,缺乏项目建设区植物防护措施的具体 布设。从水土保持角度看,应充分发挥植物措施在水土流失治理和防护中 的作用,采取植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措施,尽快恢复项目 区的植被,促进生态的良性循环。因此,本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方案将对主 体工程中的不足部分从水土保持的角度予以补充设计,以形成完整、科学 的水土保持措施体系,满足水土保持方案设计的要求。 1.4 水土流失防治水土流失防治责责任范任范围围及面及面积积 根据拟建垃圾焚烧发电厂工程的特点,项目水土保持采取分区防治 的方法,工程建设前期以工程措施为主,因地制宜,辅以植物措施相结合, 快速有效的遏制水土流失,后期主要以植物措施和土地整治措施为主,防 止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保证项目建设施工和未来运行的安全。本工 程水土流失防治可分为三个区域:区主体工程防治区、区进厂道路防 治区、区临时工程占地防治区。 本工程水土保持方案防治责任范围分为项目建设区和直接影响区, 项目防治责任范围总面积为 34.299hm2,其中项目建设区面积为 10.8258hm2,直接影响区面积为 23.4732hm2。详见表 1-1。 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 表 1-1 序号分区名称项目建设区(hm2)直接影响区(hm2)小计(hm2) 1主体工程9.70830.297210.0055 2进厂道路0.3710.5300.901 3临时工程占地0.74650.2160.9625 4出渣道路6.136.13 5弃渣场16.316.3 合计10.825823.473234.299 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GB50433-2008)的规定, 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深度与主体工程设计深度一致。XX 市生活垃圾焚烧厂 工程设计深度目前处于可行性研究阶段,故本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深度亦 为可行性研究阶段。本工程建设时间安排在 2008 年 11 月开始动工建设, 2010 年 4 月底完工,历时 18 个月。本工程属建设生产类项目,设计水平 年确定为主体工程完工后一年,即本工程水土保持方案的设计水平年为 2011 年。 1.5 水土流失水土流失预测结预测结果果 本工程建设过程中开挖扰动地表面积10.8258hm2,工程建设损坏水 土保持设施面积10.8258hm2。工程预测时段内因开挖扰动而产生可能造 成的水土流失量为2400.94t,其中施工准备期水土流失量为35.11t,施工 期水土流失量为1774.65t,自然恢复期水土流失量为181.18t,生产运行期 410t。工程新增水土流失量1963.24t。本工程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段为主 体工程区、进厂道路区、临时工程占地区;水土流失防治和水土保持监测 的重点时段为施工期。 1.6 水土保持措施水土保持措施总总体布局及主要工程量体布局及主要工程量 区(主体工程防治区)区(主体工程防治区) 主体工程防治区占地面积 9.7083hm2(其中停车场处 0.3453hm2施工 期用作表土临时堆场,纳入区防治范围);本区主要包括垃圾焚烧发电 厂及附属工程、底灰填埋场等。拟采用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临时措施相 结合的方法进行防治。采取截排水沟、斜坡防护等工程措施;植物措施为 景观综合绿化面积 6.21hm2(包括填埋库区封场)。 区(区(进进厂道路防治区)厂道路防治区) 进厂道路防治区占用土地 0.371hm2。进厂道路外连外界公路,内至 桩号 K0+530 处;进厂道路桩号 K0+530K0+810 段在主体工程区内穿行, 列入区主体工程范围考虑。其水保措施包括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两部 分。工程措施:布设排水沟 460m,沉沙池 1 个;植物措施:法国梧桐 353 株, 铺马尼拉草皮 0.265hm2。 区(区(临时临时工程占地防治区)工程占地防治区) 本区共占地 1.0918hm2(含主体工程区内的表土临时堆场 0.3453hm2)。 其水保措施包括工程措施、植物措施、临时措施。工程措施:布设排水沟 256m,沉沙池 3 个;植物措施:撒播百喜草 0.7465hm2;临时措施:塑料薄 膜 3450m2,土袋 1060m3。 1.7 水土保持投水土保持投资资估算及效益分析估算及效益分析 本项目水土保持总投资为 550.68 万元。其中工程措施投资 168.79 万 元,水土保持植物措施投资 220.40 万元; 临时工程投资 9.72 万元;独立 费用 98.16 万元;基本预备费 29.51 万元;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 24.1 万元。 通过水土保持方案的实施,本工程至设计水平年,水土流失防治六大 指标值:拢动土地整治率为 97%,水土流失总治理度 95%,土壤流失控制 比 1.1,拦渣率 97%,林草植被恢复率 97%,林草覆盖率 25%。各项防治 指标均能达到或超过本方案预定的目标值。 水土保持方案特性表水土保持方案特性表 项目名称XX 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工程流域管理机构太湖流域 涉及省区福建省涉及地市或个数XX 市涉及县或个数KK 区 项目规模600t/d(9MW)总投资(万元)20416.36土建投资(万元)5498.18 动工时间2008.11完工时间2010.4设计水平年2011 年 建设区域面 积 (hm2)挖方量(万 m3)填方量(万 m3) 主体工程区9.708322362892102 进厂道路0.3712623015765 项目组成 施工临占区0.74652318032560 国家或省级重点防治区类型二级防治区地貌类型低山丘陵 土壤类型红壤、黄壤、水稻土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气候 植被类型常绿针叶林植被原 地 貌 土 壤 侵 蚀 模 数 t/(km2a) 300 防治责任范围面积(hm2)34.299hm2土壤容许流失量t/(km2a)500 项目建设区(hm2)10.8258hm2扰动地表面积(hm2)10.8258 直接影响区(hm2)23.4732hm2损坏水保设施面积(hm2)10.8258 建设期水土流失预测总量(t)2400.94新增水土流失量(t)1963.24 新增水土流失主要区域主体工程区、进厂道路、临时工程占地区 扰动土地整治率(%)95水土流失总治理度(%)87 土壤流失控制比1.0拦渣率(%)97 防治 目标 植被恢复系数(%)97林草覆盖章(%)25 分区工程措施植物措施临时措施 主体工程防治区截排水沟、斜坡防护 景观综合绿化面积 6.21 hm2。 塑料薄膜 3000m2, 进厂道路 布设排水沟 460m,沉沙池 1 个 法国梧桐 353 株,铺马尼 拉草皮 0.265hm2 防治 措施 临时占地区 布设排水沟 466.6m,沉沙池 3 个 撒播百喜草 0.7465hm2 塑料薄膜 3450m2,土 袋 1060m3 水土保持总投资(万元)550.68独立费用(万元)98.16 水土保持监理费(万元)27监测费(万元)25.18补偿费(万元)24.1 方案编制单位 XX 市 XX 水利水电勘察设 计有限公司 建设单位 XX 市 TX 环卫设施发展 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及电话EEE法定代表人及电话KKK 地址XX 市署前路 14 号地址市德市 KK 南路 58 号 邮编 352100 邮编 352100 联系人及电话QQQ0联系人及电话DDD 2 水土保持方案水土保持方案编编制制总则总则 2.1 方案方案编编制的目的与意制的目的与意义义 水土资源不仅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而且还是能保障 国家生态安全、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制约因素 之一。XX 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工程项目位于 PP 镇 MM 村杖锤岗,项 目区总占地面积 10.8258hm2;建设项目包括主要生产区、辅助生产区及行 政管理区以及进厂道路等。工程建设不可避免地会带来一定程度的水土 流失,将对项目所在区域的水土保持造成一定的影响。遵照国家对水土保 持工作实行“预防为主,全面规划,综合防治,因地制宜,加强管理,注重 效益”的方针,需要采取预防及治理措施。本工程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及 实施,将有效控制工程建设过程中产生水土流失,同时明确建设单位所应 承担的水土流失防治范围和责任,为水土保持监督管理部门预防监督提 供科学和技术依据。编报的水土保持方案批复后,具有强制实施的法律效 力。方案规定的各项水土保持设施将纳入主体工程的设计中,严格按照 “水土保持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规 定,坚持“预防优先,先拦后弃”的原则,有效控制水土流失。 XX 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工程属点型建设生产类项目,在施工过程 产生裸露的开挖面和填筑面,若不采取有效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在降雨、 重力等作用下,容易产生水土流失,并影响周边的环境。因此必须及时加 以防治,使水土流失最大限度地得到控制,减轻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的不 利影响,维护生态平衡。本方案通过调查、研究、分析工程建设区和直接 影响区水土流失及水土保持现状的基础上,根据工程特点,对工程建设可 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及其危害进行分析、预测工程施工期和运营初期项目 区的水土流失面积和数量、分析项目的工程建设区和直接影响区范围、预 计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程度及其危害、提出水土流失治理方案,以指导垃 圾焚烧发电厂工程建设过程和建设完成后做好水土流失治理,做到边施 工、边治理,为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打下基础。 该工程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的目与意义在于:一是根据“谁开发、谁保 护、谁造成水土流失、谁负责治理”的原则,明确工程建设过程中水土流 失防治范围及责任者;二是明确项目建设水土流失防治目标、防治措施及 方案实施进度,编制切实可行的水土保持方案,为防治水土流失提供技术 保障;三是将水土流失的防治措施纳入工程建设总体安排和年度计划;四 是便于水行政主管部门对本工程的水土流失防治情况进行督查和落实。 2.2 编编制依据制依据 2.2.1 法律法法律法规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991.6.29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8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1993.8.1 (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12.26 (5)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1998第 253 号令,1998.11.29 (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10.1 (7)福建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1995.1 (8)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1985) (9)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1997) (10)中华人民共和河道管理条例(国务院第 3 号令,1988) 2.2.2 部委部委规规章章 (1)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报审批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 国水利部第 24 号令,2005.7.8 (2)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管理办法,水利部第 12 号令, 2000.1.31 (3)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管理办法,水利部、国家计委、国 家环保局,水保1994513 号,1994.11.22 (4)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管理办法(水利部令 16 号), 2005.7.8 (5)水利部关于修改或者废止部分水利行政许可规范性文件的决定 ,水利部令第 25 号,2005 年 7 月 8 日施行 (6)水利部关于严格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审查审批工作的通 知(水保2007184 号 2007 年 5 月 21 日) (7)水利部关于划分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公告(水利部公 告2006第 2 号) 2.2.3 规规范性文件范性文件 (1)国务院关于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的通知(国发19935 号文) (2)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国务院文件 国发200038 号,2000 年 11 月 26 日施行); (3)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管理办法(水利部、国家计委、国家 环保总局水保1994513 号,1994 年 11 月 22 日施行); (4)全国水土保持预防监督纲要,水利部,水保2004332 号 (5) 关于加强大中型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理工作的通知(水保 200389 号,2003 年 3 月 5 日施行); (6)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程监理管理暂行办法(水建管200379 号, 2003 年 4 月 3 日施行); (7) 关于加强水土保持方案审批后续工作的通知(水利部办函2002 151 号,2002 年 5 月 10 日施行); (8)关于划分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公告,水利部公告 20062 号 (9)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划分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通告(闽政 1999205 号,1999 年 11 月 8 日施行); (10)关于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咨询服务费用计列的指导意见(水 利部保监200522 号,2005 年 6 月 17 日施行); (11)水利部关于水土保持设施解释问题的批复,水利部,水保1996 393 号 (12)关于印发规范水土保持方案编报程序、编写格式和内容的补充 规定的通知(水利部保监200115 号,2001 年 6 月 6 日施行); (13)关于规范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评审工作的意见(水利部办水保 2005121 号,2005 年 6 月 22 日施行); (14)企业投资项目核准暂行办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第 19 号 令,2004 年 9 月 15 日施行); (15)水土保持监测资格证书管理暂行办法(水利部、水保2003202 号,2005 年 6 月 22 日施行); (16)福建省物价委员会、财政厅关于水土保持补偿费收费标准的批 复(闽价1996费字 393 号,1996 年 11 月 15 日施行); (17)福建省水利水电基建工程设计概算编制办法(闽水电2005计 财 73 号) 2.2.4 技技术规术规范与范与标标准准 (1)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GB 504332008) (2)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GB 504342008) (3)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审查要点水利部水土保持监 测中心20088 号 (4)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规划通则(GB/T157721995) (5)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技术规范(GB/T16453.116453.61996) (6)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验收规范(GB/T157731995) (7)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效益计算方法(GB/T157741995) (8)水土保持工程质量评定规程 (SL3362006) (9)水土保持工程运行技术管理规程 (SL3122005) (10)水土保持治沟骨干工程技术规范 (SL2892003) (11)水工挡土墙设计规范 (SL3792007) (12)水利水电工程沉沙池设计规范 (SL2692001) (13)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96) (14)防洪标准(GB50201-94); (15)水利水电工程制图标准 水土保持图(SL73.62001) (16)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SL2772002) (17)造林技术规程(GB/T157761995) (18)生态公益林建设技术规程(GB/T18337.3-2001) (19)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工程技术规范(CJJ90-2002) (20)小型火力发电厂设计规范(GB50049-94) (21)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5-2001) (22)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 (23)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 水土保持工 程概算定额、 水土保持工程施工机械台时费定额(水利部水总200367 号文) (24)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概(估)算费用构成及计算标准(水规1998 15 号) (25)福建省征收水土保持补偿费的计算方法(试行)(闽水保价1997 23 号) (26)关于水土保持补偿费收费标准的批复(福建省物价委员会、财 政厅闽价1996费字 393 号) 2.2.5 相关相关资资料料 (1)XX 市生活垃圾焚烧厂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 2008 年 4 月); (2)XX 市城市总体规划 2005-2020; (3)XX 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 (4)XX 市人民政府专题会议纪要2007103 号关于研究垃圾焚烧厂 项目有关问题的专题会议纪要; (5)XX 市垃圾焚烧厂规划选址红线图; (6)XX 市 TX 环卫设施发展有限公司委托书。 2.3 水土流失防治的水土流失防治的执执行行标标准准 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T50433-2008)的有关规 定,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的等级应按项目所处水土流失防治 区和区域水土保持生态功能的重要性来确定。本工程属建设生产类项目, 因此,本项目的水土流失防治时段标准划分为施工建设期、试运行期、生 产运行期;水土流失防治标准执行等级根据本工程所处水土流失防治区, 以及所处地理位置、水系、河道、水资源及水功能、防洪功能等来确定。 根据水利部关于划分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公告和福建 省人民政府关于划分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通知,本工程区属于一般防 治区,应按三级标准进行防治。考虑到本工程位于沿海且原状植被条件良 好,因此按照二级标准进行防治。 2.4 指指导导思想思想 本方案的编制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及 有关法律法规为指导,认真贯彻“预防为主、全面规划、综合防治、因地制 宜、加强管理、注重效益”的水土保持工作方针,从水土保持、生态环境、 保护自然景观的角度出发,以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为设计 依据,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现有资料,在实地调查和勘测等 工作的基础上,确定工程项目的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提出水土流失分 区防治措施和总体布局,对各项水土保持措施进行规划,提出年度实施计 划,使水土保持措施落到实处,减轻项目区水土流失,及时有效地控制工 程建设过程中造成的新增水土流失,同时注重景观建设、鼓励废弃土石方 综合利用、尽量减少破坏和占压地貌植被,保证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的 落实,从而达到防治水土流失,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保障工程安全运行与 周边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为当地经济持续发展创造良好条件的目的。 2.5 编编制原制原则则 方案编制应符合国家对水土保持、环境保护的总体要求,按相应的水 土流失防治标准确定防治目标和进度。本方案是开发建设项目总体设计 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为项目服务。为体现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的宗旨,针 对本垃圾焚烧厂工程项目的实际与特点,本方案在编制过程中主要遵循 以下原则: (1)责任明确的原则。根据“谁开发、谁保护,谁造成水土流失、谁负 责治理”的原则,明确建设单位关于水土流失防治的时间和空间范围。 (2)预防为主的原则。针对主体工程和新增水土流失的特点,按照“预 防为主、保护优先”的基本要求,选用先进的施工工艺和生产工艺,优化 主体工程的设计及施工组织,同时合理配置水土保持措施,合理限定施工 扰动范围,规范施工队伍的行为,减少土石方临时堆放及地表裸露的时间, 及时配置临时防护措施。施工中贯彻“先拦后弃、预防为主”的原则,做好 土石方的调配和综合利用工作,努力控制水土流失。 (3)生态优先的原则。在进行水土保持措施布设时,将生态效益放在 首位。在工程建设中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对施工过程中造成的人为扰动区 及所产生的废弃物,及时布设临时性水土保持措施,尽量减少新增水土流 失。 (4)综合防治的原则。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在设计中通过对水土流失 防治区域的划分,遵循全面治理和重点治理相结合、预防和治理相结合的 设计思路,合理布置各项防治措施,建立选型正确、结构合理、功能齐全、 效果显著的水土保持综合防治体系,达到控制和治理新增水土流失的目 的。 (5)“三同时”的原则。坚持“水土保持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 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三同时原则。在方案编制过程中合理安排实施进 度,预防保护优先,避免因施工进度不同,导致水土保持措施和主体工程 脱节。 (6)经济合理原则。在工程建设的水土保持方案编制中,从实际出发, 在有效防治工程建设新增水土流失的同时,充分考虑经济合理,以较少的 投入争取最大的生态和社会效益。 (7)植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临时防护措施与永久防护措施相结 合的原则。结合工程实际,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力求定性准确,定量合理, 使水土保持方案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2.6 设计设计深度和深度和设计设计水平年水平年 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GB50433-2008)的规定, 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深度与主体工程设计深度一致。XX 市生活垃圾焚烧厂 工程设计深度目前处于可行性研究阶段,故本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深度亦 为可行性研究阶段。本工程建设时间安排在 2008 年 11 月开始动工建设, 2010 年 4 月底完工,历时 18 个月。本工程属建设生产类项目,设计水平 年确定为主体工程完工后一年,即本工程水土保持方案的设计水平年为 2011 年。 3 项项目概况目概况 3.1 工程概况工程概况 3.1.1 项项目名称目名称 本项目名称为XX市生活垃圾焚烧厂工程。 3.1.2 建建设单设单位位 本项目建设单位为XX市TX环卫设施发展有限公司。 3.1.3 建建设设的目的和性的目的和性质质 按照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实施意 见要求,“到 2010 年,设市城市和主要流域的县都要建成 1 座以上污水 处理厂、一座以上垃圾无害化处理场,设区市的中心城市及有条件的县级 城市要加快建设垃圾焚烧发电厂,确保全省城市(含县城)污水处理率、垃 圾无害化均达到 60%以上。”另外,根据福建省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设 施建设规划,到 2010 年,XX 市应建成一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其服 务范围为 XX 市城区及周边镇区。 XX 市生活垃圾焚烧厂项目建设符合省内生活垃圾处理的发展思路, 符合相关政策要求,受到了福建省及 XX 市各级政府相关部门的高度重 视。从长远来看,焚烧是垃圾无害化处理的最彻底的方式。为了满足 XX 市总体规划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垃圾无害化和资源化能力,实现垃圾处理 的减量化和资源化,提高设施处理水平,应及早建设垃圾焚烧厂项目。 目前 XX 市生活垃圾的收集和处理率仍很低,且收集的垃圾以填埋 处理为主,填埋场区未采用任何防渗、排气、排水、截污等污染控制措施, 属于简易填埋,其不仅占用大量宝贵的土地资源,而且造成了一定的二次 污染,存在着较大的安全及污染隐患。另外,XX 市现状垃圾简易填埋场 已超负荷运行,急待寻找新的处理工艺及场所,以保障市区生活垃圾的安 全消纳问题。 随着 XX 市人口的增多,以消耗土地资源为代价的填埋处理方法无 法满足不断增长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需求,为了使有限的土地资源能 够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XX 市有必要增建改建城市环卫设施,以满足城 市发展所带来的日益突出的城市生活垃圾污染问题。本项目的建设不仅 使生活垃圾实现了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的目标,更保护了环境,提高 了 XX 市的城市品位和形象。 近年来,随着 XX 市城市发展和经济水平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逐渐 提高,城市生活垃圾热潮逐渐升高。入炉垃圾热潮已达到 5000kJ/kg,完 全具备焚烧处理的条件。而国内其他城市的运行经验表明,XX 市采用焚 烧工艺处理生活垃圾是可行的,并且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 “十一五”期间国家也大力扶持垃圾焚烧发电技术,并在发电配套费 用、上网电价以及税收方面都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目前是建设垃圾焚 烧发电厂最好的时机,也是解决当地环境问题的最好时机。 因此,为了促进 XX 市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加快 XX 市实现现代化 的步伐、改善 XX 市的环境卫生状况、建设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社会环 境,实现 XX 市的可持续发民,建设新的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设施是摆 在 XX 市政府面前刻不容缓的大事。 综上所述,XX 市生活垃圾焚烧厂工程建设符合福建省生活垃圾处理 的发展思路,可以解决目前 XX 市垃圾处理的落后状况,且能满足环境保 护发展的需要,XX 市已具备发展垃圾焚烧的条件,本工程的建设有着国 家和福建省良好的政策支持,工程的建设是必要和适时的。 3.1.4 建建设规设规模及模及设计设计范范围围 XX 市生活垃圾焚烧厂为新建工程,计划分两期完成,其中一期工程 设计处理规模为 300t/d(发电装机 6MW),二期工程最终处理总规模达到 600t/d(发电总装机 6MW+3MW)。 工程可研报告范围涉及该生活垃圾焚烧厂厂址征地红线范围内的主 要生产区、辅助生产区及进厂道路等内容。 3.2 项项目目组组成及成及总总体布置体布置 3.2.1 项项目目组组成成 本垃圾焚烧厂项目由主要生产区、辅助生产区及行政管理区组成。 1、主要生产区由综合主厂房、烟囱、垃圾上料坡道等组成; 2、辅助生产区由水工设施、垃圾称量设施、油泵房及地下油罐等组 成; 其中水工设施包括冷却塔(集水池)、清水池、水净化装置。 底灰填埋场包括灰渣填埋区和飞灰临时填埋区。 渗滤液处理设施与底灰填埋场污水处理设施共用。 3、行政管理区主要由综合楼和门卫组成。 工程主要技术特性见表 3-1。 项目组成及工程主要特性表 表 3-1 工程名称XX 市生活垃圾焚烧厂工程 建设性质新建 建设及营运单位 XX 市 TX 环卫设施发展有限公司 建设工期18 月 建设规模 建设最终规模为 600t/d(一期为 300t/d)的垃圾焚烧厂一个,配套 辅助生产区、行政管理区 建设地点XX 市 PP 镇 MM 村杖锤岗 占地面积(hm2) 10.8258hm2,其中主体工程区 9.7083hm2,进厂道路 0.371hm2, 临时工程占地 0.7465hm2 挖方工程量土方 273038m3 填方工程量土方 140428m3 工程总投资20416.36 万元,其中一期工程投资 15621.14 万元 3.2.2 总总平面布置平面布置 总总体平面布置体平面布置 根据中国城乡建设研究院提供的XX 市生活垃圾焚烧厂可行性研 究报告:本项目根据工艺特点、外部衔接等条件进行总平面布置。 综合主厂房布置在厂区东北侧,原生垃圾经上料坡道进入卸料大厅, 焚烧工艺流程由南向北延伸。负责物料称量的地磅布置在厂区南侧的出 入口。 渗滤液处理站布置在综合主厂房南侧;油泵房及地下油罐、水工设施 布置在综合主厂房北侧。 底灰填埋场布置在项目区西侧;包括灰渣填埋场和飞灰临时填埋场。 行政管理区布置在厂区南侧,靠近厂区出入口。在综合楼附近设置了 碎石路、廊架、山山丘等景观,形成优美的厂前景观。在管理区设置篮球 场等体育运动场地。 全厂平面布置见“附图 07 项目总平面布置图”。 防洪防洪标标准及准及竖竖向向设计设计 1、防洪标准 本垃圾焚烧发电厂设计总装机容量为 9MW,根据防洪标准 GB50201-94 规定,该工程属小型工程,其等别为四等,防洪标准为 50 年 一遇。按照可研提供的竖向平面设计图,本工程项目区最低处高程为 50m,其相邻的小溪底高程为 35m,该小溪断面控制雨面积不足 1km2,由 此计算得该断面的洪水不会威胁项目区防洪安全。 2、竖向设计及排水 根据地形、物料运输等条件,场地采用平坡式竖向布置形式,连续式 平土方式。综合考虑道路衔接、场地土方工程量平衡等因素,焚烧厂场地 平土标高初步定为约 60m。厂区地表水采用环场道路排水边沟排水方式, 出口顺接厂区外原地表排水沟。 给给水工程水工程 本厂区供水水源有两种选择,生产生活用水主要依靠市政管网供水, 另外,厂址附近有金涵水库,可以作为生活用水的补充水源,根据水库常 年储备水量情况,水库补充水量大约可以考虑总用水量的一半。 本项目用水包括生产、生活、工业以有消防用水,各项用水量见 3-2 焚烧发电厂区用水情况且览表 表 3-2 最大日用水量(m3/d) 序号用水类别 一期二期 备注 1生活用水216396自来水(处理后排放) 2生产用水20.335.6自来水(处理后排放) 3工作用水320320水库水 4消防用水200200自来水 合计756952 送送变电线变电线路路 送变电线路电压等线为 10KV,2 回路接入临近的兰田变电站。 底灰填埋防底灰填埋防护护 为便于底灰填埋作业、排水、渗滤液收集及取得一定的初始容积,需 在飞灰填埋场、灰渣填埋场进口各建设一座垃圾坝,在垃圾坝下游建设一 座截污坝以形成调节池;垃圾坝及截污坝均采用浆砌石坝,其中 1#垃圾 坝体中心轴线长度为 40.4m,顶宽 2.0m ,最大坝高 10.3m,坝体上游面边 坡为 1:0.2,下游面边坡为 1:0.25;2#垃圾坝中心轴线长度为 47.3m,顶宽 2.0m,最大坝高 9.7m,坝体上游面边坡为 1:0.2,下游面边坡为 1:0.25;截 污坝中心轴线长度为 36.1m,顶宽 2.0m ,最大坝高 10.4m,坝体上游面边 坡为 1:0,下游面边坡为 1:0.5。 道路与运道路与运输输 1、厂区出入口 厂区只设一个出入口,出入口位于厂区南侧,外部修一条 7.0m 宽道 路与通往市区的道路顺接。 2、道路设计 厂区内设置环形道路通向各车间,以满足消防和各种生产及辅助生 产物料运输的需求。厂区进场道路起点连接通往市区的道路,终点桩号 K0+809.914,路线全长 0.809914 公里;至卸料大厅修建栈桥上料坡道,起 点接进场道路桩号 K0+809.914,路线全长 0.104757 公里;飞灰临时填埋 场道路起点接通向各车间的环形道路,终点桩号 K0+203.023;路线全长 0.203023 公里;灰渣填埋场道路起点接通向各车间的环形道路,终点桩 号 K0+70.486,路线全长 0.070486 公里。此外,将进场道路和飞灰临时填 埋道路连接,满足油罐车进场等,道路起点接进道路桩号 K0+760,终点 接飞灰临时填埋场道路桩号 K0+080,路线全长 0.061403 公里。 场区内道路主要的设计指标如下: 交通量:双向平均日交通量小于 240 辆,交通等级为中等。 设计车速:20km/h 路基宽度:进场道路为 7.0m,栈桥上料坡道道路为 8.0m,进飞灰临 时填埋场、灰渣填埋场子及进场道路与飞灰临时填埋场道路间的连接道 路为 4.5m; 路面宽度:进场道路为 6.0m,栈桥上料坡道道路宽为 8.0m,进飞灰 临时填埋场、灰渣填埋场及进场道路与飞灰临时填埋场道路间的连接道 路为 3.5m; 本道路工程根据业主所提供的地形图上的高程进行纵断面设计,纵 坡原则上一般不大于 9%,并尽量减少土石方量。尽量做到平纵配合,争 取好的线形指标。 路面结构组成为 22cm 厚 C30 水泥混凝土面层,15cm5%水泥稳定碎 石基层,15cm 级配砂砾底基层。 路基:路基分段采用填方路基、挖方路基、半填半挖方路基形式,路 基必须密实、稳定。 绿绿化与景化与景观观 设计采用“点、线、面”结合的手法, “点”是利用车间周围的零星空地种 植草坪, “线”是道路、碎石路两侧及围墙内侧栽种的行道树, “面”是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吉林营销管理咨询方案
- 文化创意产业劳务派遣个人合同范本
- 离婚协议书定制服务与婚姻关系解除及财产分割合同
- 创新型夫妻共同子女教育及抚养责任分担合同
- 城市社区图书角建设与图书销售合作框架协议
- 高频电磁场监测天线架租赁与数据分析服务合同
- 夫妻离异后房产分割与租赁经营权益分配协议
- 教育培训机构股权合作与师资力量共享协议
- 足球赛事赞助商权益兑换及使用合同模板
- 离婚子女抚养费用及探望权补充协议
- GB/T 35759-2017金属清洗剂
- GB/T 21063.1-2007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第1部分:总体框架
- GB/T 14977-2008热轧钢板表面质量的一般要求
- GA/T 1661-2019法医学关节活动度检验规范
- 小学生(成语故事100个)讲解
- 楷书毛笔课件
- 班主任基本功大赛评分标准
- 额窦手术课件
- 财务代理记账报税合同模板
- HY_T 0330-2022 海滩养护与修复工程验收技术方法
- 十四条经络养生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