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哲篮球课课件_第1页
刘哲篮球课课件_第2页
刘哲篮球课课件_第3页
刘哲篮球课课件_第4页
刘哲篮球课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篮 球 理 论,体育教研组 刘 哲,一、篮球运动概述, 1、篮球运动的起源与演变 (1)篮球运动是在1891年,由美国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市基督教青年会训练学校体育教帅詹姆士奈史密斯博士发明的。 (2)篮球运动诞生后,传播很快。1892年传入加拿大和墨西哥,1893年传入法国,1895年传入中国,1901年传入日本和波斯(今伊朗),1905年传入俄国。1904年美国青年会男子篮球队在第三届奥运会上进行了表演,此后,篮球运动逐步在全世界开展起来。1932年6月18日在瑞士日内瓦成立了国际业余篮球联合会(简称国际篮联)。.1936年第十一届奥运会上,男子篮球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1950年和1953年分别举行了第一届世界男篮和女篮锦标赛。1948年起,在许多国家的少年儿童中开始出现小篮球活动,受到国际篮联的重视,于1968年成立了“国际小篮球委员会”。1976年第二十一届奥运会又增加了女子篮球比赛。 (3)20世纪90年代,允许职业篮球队员参加比赛。1992年第25届巴塞罗那奥运会,美国“梦之队”开始进入奥运赛场。 (4)规则的演变。规则的修改,促进了篮球运动的发展,而篮球技、战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又促进了对规则不完善地方的适当修改或补充,从而使篮球运动向健康与高级的方向发展。规则从最初的13条发展到现在的58条。 (5)技术的演变 (6)战术的演变, 2、篮球运动的特点、功能 特点: (1)集体协同性 (2)全方位立体防守 (3)技术运用的多元组合性和战术灵活多变 功能: (1)教育功能 (2)健身功能 (3)文化、娱乐功能 (4)经济价值功能,3、篮球运动发展概况 (1)美洲篮球运动发展现状 (2) 欧洲篮球运动发展现状 (3) 亚洲篮球运动发展现状 (4)大洋洲篮球运动发展现状 (5)中国篮球运动发展现状 篮球运动是在1895年9月传入中国天津。第一次篮球表演:1895年9月,美国人来会里博士(Dr.Lyou,中国名字叫李昂),受北美青年会的派遣来中国天津筹建城市青年会,同年12月8日天津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在医学堂成立。会前与会后都表演了篮球游戏。 中国第一次参加国际篮球比赛: 1949年8月14日28日,第十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举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还没有成立时于解放区)派出了第一支大学生男子篮球队,参加了篮球比赛。 中国第一次参加奥运会篮球比赛:1984年第23届(女篮),CBA发展历程 1.第一个主客场双循环制联赛举行 1995年2月5日,中国篮球史上第一个实施主客场双循环制的联赛全国甲级男篮八强赛打响,它为随后推出的全国男子篮球甲A联赛投石问路,奠定了基础。这是中国篮球竞赛改革的重大举措。 2.外籍球员第一人 19951996赛季,浙江中欣队聘请了乌兹别克斯坦运动员米哈依尔萨芬科夫。萨芬科夫成为中国CBA联赛外籍球员第一人。 3.首次“全明星周末”举行 1997年4月5日,首次将全明星赛扩充为“全明星周末”的活动在上海举行。球迷与优秀教练员、全明星球员近距离接触,还首次举办了远投和扣篮大赛。 4.CBA出现首位外籍主教练 1997-1998赛季常规赛第16轮后,战绩不佳的四川熊猫队中途易帅,美国人罗伯特霍加德走马上任,成为CBA史上第一位外籍主教练。 5.CBA培养出NBA亚洲第一人 2001年3月29日,八一男篮中锋王治郅离开中国,前往美国NBA,效力于达拉斯小牛队。王治郅成为NBA历史上第一个亚洲球员。但王治郅后来拒绝回国参加国家队的比赛,至今留美未归。 6.姚明当选NBA状元秀 2002年6月26日,上海男篮主力中锋姚明在NBA的选秀大会上,被火箭队以首轮第一顺位选中,使其成为CBA史上首位NBA国际球员状元秀。 7.中国篮协推出“北极星计划”设想 国家篮管中心主任李元伟在2004年4月东莞的联赛总结会上,提出中国篮球“北极星计划”设想,目标是用10年时间将CBA办成世界级的职业篮球联赛。20042005赛季CBA男篮甲A联赛作为“北极星计划”的过渡赛季,首次取消了升降级。,二、篮球技术,1、篮球技术包括: 进攻技术 防守技术 进攻技术:投篮 传接球 运球 持球突破 移动 抢篮板球 防守技术:防守对手 抢断 打球 断球 2、移动技术:跑、滑动、旋转、跳。 移动技术作用:改变速度,位置,方向和争取高度。 3、传接球技术:双手胸前传球、双手头上传球、双手低手传球、单手肩上传球、单手胸前传球、单手低手传球、双手反弹传球、单手背后传球、单手体侧传球、勾手传球 双手胸前传接球 技术要领:双手持球于胸前(两臂不要外张),手指自然分开,握在球的两侧偏后,两腿曲膝前后(左右)开立。传球时,两腿蹬地重心前移,两臂前伸,手腕向上翻转,利用拇指下压,中、食指拨球将球协调传出。运用”: 在不同方向不同距离使用,便于突破投篮等动作相结合。 接球时,两臂前伸迎球,手指自然分开,两母指成八字行,两手呈半球形。当手触球后,两臂后引缓冲,持球在胸前。,4、投篮技术:原地双手胸前投篮、原地单手肩上投篮、行进间单手高手投篮、行进间单手低手投篮、原地跳起单手肩上投篮、急停跳起投篮 原地跳起单手肩上投篮: (1)动作方法:以右手投篮为例,双手持球于胸前,两脚前后或左右自然开立,两膝微屈,重心落在两脚之间。投篮时,两脚用力蹬地向上起跳,提腰,同时双手举球至右肩前上方,当身体腾空接近最高点时,左手离球,右臂向前上方伸展,利用手腕前屈和手指拨球力量将球通过指端柔和投出。落地时屈膝缓冲,保持身体平衡。 (2)动作关键:垂直向上起跳,保持身体平衡。起跳、举球、出手动作要协调,接近最高点出手。 5、持球突破技术:是持球队员运用合理 的脚步动作与运球技术相结合,快速超越防守 队员的一项攻击性很强的进攻技术。持球突破 是由蹬跨、转体探肩、推按球和加速几个环节 组成。,三、篮球基本战术,1、篮球战术:在比赛中为了战胜对手,队员个人技术的合理运用和队员之间相互协调的组织形式。 2 篮球战术的分类 2.1 依据攻守双方可将其分为“进攻战术和防守战术”; 2.2 依据参加战术的人数又可将其分为“个人战术、基础战术(基础配合)和全队战术”。 3、篮球战术基本配合 3.1篮球进攻战术基本配合 :传切配合、掩护配合、突分配合、策应配合,传切配合 掩护配合 突分配合 策应配合 3.2防守战术基础配合:挤过配合、穿过配合、交换防守配合、关门配合、夹击配合、补防配合, 4、快攻技术:是由防守转入进攻时,以最快的速度、最短的时间在人数上造成以多打少的优势,或在人数相等以及人数少于对方的情况下,乘对方立足未稳,果断而合理地进行攻击的一种速决战的进攻战术。 4.1快攻战术的组织形式和结构 快攻组织形式一般分为长传快攻、短传快攻和结合运球突破三种。 快攻结构: A、长传快攻:是队员在后场获球后,立即把球传给迅速摆脱对方进行偷袭的同伴的一种配合。是由一两个进攻队员利用自己奔跑的速度和同伴长传球的速度超越防守来完成的。 B、短传快攻:是队员在防守中获球后,立即以快速的奔跑和短促的传接球迫近对方篮下进行攻篮的一种配合。短传快攻虽然在速度上比长传快攻慢,参加的人数多,但比长传快攻配合灵活而且变化多。 C、运球突破快攻:在防守中获球后,在不便于传球的情况下,应快速运球推进,创造或寻找配合机会,以提高快攻的速度和威力。这是一种个人攻击在快攻中的积极行动,在推进时,运球和传球要密切配合。注意防止盲目的个人运球,以免影响快攻战术的质量。, 4.2发动快攻的时机:抢获后场篮板球后;抢、断得球后;掷界外球时; 跳球获球后。 5、区域联防:是一种半场防守的全队战术。防守队员退回半场,按照一定的队形,每人分工负责防守一个规定区域,严密防守进入该区域的进攻队员和球,并与同伴协同,将五个区域有机联系起来组成防守整体。 区域联防的战术队形:“2-1-2”、“2-3”、“3-2”、“1-3-1”,其中“2-1-2”联防是最基本的区域联防。 运用区域联防有以下时机: (1)对方外围中、远距离投篮不准,而内线威胁较大时。 (2)对方频繁地采用穿插移动和运球突破,而本队个人防守技术较差,或犯规较多时。 (3)为了加强有组织抢篮板球和发动快攻反击时。 (4)为了使对方不适应,策略性地改变防守战术时。 (5)犯规较多,后备力量不足时,四、篮球场地,1、对于国际篮联主要的正式比赛,球场的丈量要从界线的内沿量起。对于所有其它比赛,国际篮联的适当部门,有权批准符合下列尺寸范围内的现有球场:长度减少4米,宽度减少2米,只要其变动互相成比例。天花板或最低障碍物产高度至少7米。球场照明要均匀,光度要充足。灯光设备的安置不得妨碍队员的视觉。所有新建球场的尺寸,要与国际篮联的主要正式比赛所规定的要求一致:长28米,宽15米。 2、线条:宽度为0.05米(5厘米) 2.1界线:球场界线距观众、广告牌或任何其它障碍物至少2米。球场长边的界线叫边线,短边的界线叫端线。 2.2中线:从边线的中点画一平行于端线的线叫中线;中线要向两侧边线外各延长0.15米(15厘米)。 2.3罚球线、限制区和罚球区: (1).罚球线要与端线平行,它的外沿距离端线内沿5.80米;这条线长为3.60米。它的中点必须落在连接两条端线中点的假想线上。 (2.)从罚球线两端画两条线至距离端线中点各3米的地方(均从外沿量起)所构成的地面区域叫限制区。如果在限制区内部着色,它的颜色必须与中圈内部的着色相同。 (3.)罚球区是限制区加上以罚球线中点为圆心,以1.80米为半径,向限制区外所画出的半圆区域。在限制区内的半圆要画成虚线。 2.43分投篮区: (1).分别距边线1.25米,从端线引出两条平行线; (2.)半径为6.25米(量至圆弧外沿)的圆弧(半圆)与两平行线相交; (3).该圆弧的圆心要在对方球篮的中心垂直线与地面的交点上。圆心距端线内沿中点的距离为1.575米。 3、篮板的尺寸是:横宽1.80米, 竖高1.05米,下沿距地面 2.90米。,五、篮球基本规则与裁判法,第一章 比 赛 第1条 定义 1.1 篮球比赛 篮球比赛由两个队参加,每队出场5名队员。每队的目标是在对方球篮得分,并阻止对方队得分。 篮球比赛由裁判员、记录台人员和技术代表管理。 1.2 球篮:本方对方 被某队进攻的球篮是对方的球篮,由某队防守的球篮是本方的球篮。 1.3 比赛的胜者 在比赛时间结束时得分较多的队,将是比赛的胜者。 第二章 球场和器材 第2条 球场 2.1 比赛场地 比赛场地应是一块平坦、坚实且无障碍物的表面(图1)。其尺寸是长28米、宽15米,从界线的内沿丈量。 国家联合会为举办、比赛,有权批准最小尺寸为长26米、宽14米的现有比赛场地。,第三章 球 队 第4条 球队 4.1 定义 4.1.1 当一名球队成员按照竞赛组织部门的规程(包括管理年龄限制的规程)已被认可为某队参赛,是合格参赛的球队成员。 4.1.2 当一名球队成员的姓名在比赛开始前已被登记在记录表上,井且他既没有被取消比赛资格又没有发生5次犯规,是有资格参赛的球队成员。 4.1.3 在比赛时间内,一名球队成员: 当他在比赛场地上 并有资格参赛时是一名队员。 当他未在比赛场地上,但他有资格参赛时是一名替补队员。 当他已发生5次犯规,并且不再有资格参赛时是一名逐出的队员。 4.1.4 在比赛休息期间,所有有资格参赛的球队成员被认为是队员。 4.2 球队必须至少有两套背心,并且: 秩序册中命名的第一队(主队)应穿浅色附心(最好白色)。 秩序册中命名的第二队(客队)应穿深色背心。 然而,如果涉及比赛的两队同意,他们可以互换背心的颜色。,第四章 比赛通则 第8条 比赛时间、比分相等和决胜期(加时节) 8.l 比赛应由4节组成,每节10分钟。 8.2 在第1节和第2节(第一半时)之间,第3节和第4节(第二半时)之间以及每一决胜期之前应有2分钟的比赛休息期间。 8.3 半时间的比赛休息期间应为15分钟。 8.4 在比赛预定的开始之前,应有20分钟的比赛休息期间 8.5 一次比赛休息期间开始; 比赛预定的开始之前20分钟; 当结束一节的比赛计时钟信号响时。 第13条 如何打球 13.1 定义 在比赛中,球只能用手来打,并且球可向任何方向传、投、拍、滚或运,但受本规则的限制。 13.2 规定 13.2.1 带球跑,故意踢或用腿的任何部分阻挡或用拳击球是违例。然而,求偶然地接触到腿的任何部分,或腿的任何部分偶然地触及球,不是违例。 13.2.2 在一次传球或篮板球中,从下方伸手穿过球篮并触及球,是违例。,第18条 暂停 18.1 定义 教练员或助理教练员请求中断比赛时要登记的暂停。 18.2 规定 18.2.1 每次暂停应持续1分钟。 18.2.2 一次暂停可以在一次暂停机会期间被准予。 18.2.3一次暂停机会开始,当: 球成死球,比赛计时钟停止,以及当裁判员结束了与记录台的联系时。 在最后一次或仅有一次的罚球成功后球成死球时。 投篮得分时,对于非得分队。 18.2.4 一次暂停机会结束,当:队员在掷球入界或第1次或仅有一次的罚球可处理球时。 18.2.5 在第一半时的任何时间每队可准予2次暂停;在第二半时的任何时间可准予3次暂停,以及每一决胜期的任何时间可准予1次暂停。 18.2.6 未用过的暂停不得遗留给下一个半时或决胜期。 18.2.7 除了对方队员投篮得分并且没有宣判犯规或违例后准予的暂停外,应给首先提出暂停请求的教练员的队登记暂停。 只有教练员或助理教练员有权请求暂停。,第19条 替换 19.1 定义 替补队员请求中断比赛成为队员是一次替换。 19.2 规定 19.2.1 在替换机会期间球队可以替换队员。 19.2.2 一次替换机会开始,当: 球成死球,比赛计时钟停止,以及当裁判员已结束了与记录台的联系时。 在最后一次或仅有一次的罚球成功后,球成死球时。 在第4节的最后2分钟或每一决胜期的最后2分钟内,投篮得分时,对于非得分队。 19.2.3 一次替换机会结束,当:队员在掷球入界或第1次或仅有一次的罚球可处理球时。 19.2.4 队员已成为替补队员和替补队员已成为队员,分别不能重新进入比赛或离开比赛,直到一个比赛的计时钟运行片段之后球再次成死球为止。除非: 某队场上队员已被减缩到少于5名。,第五章 违例 第22条 违例 22.1 定义:违例是违犯规则。 22.2 罚则:将球判给对方队员在最靠近发生违例的地点掷球入界,正好在篮板后面的地点除外,除非本规则另有规定。 第23条 队员出界和球出界 第24条 运球 第25条 带球走 第26条 3秒钟 第27条 被严密防守的队员 第28条 8秒钟 第29条 24秒钟 第30条 球回后场 第31条 干涉得分和干扰 14、走步 15、两拍 16、翻腕运球 17、三秒违例 18、5号队员 19、8号队员 20、24秒违例 21、回线运球 22、故意脚踢球 23、发球方向 24、跳球,第六章 犯 规 第32条 犯规 32.1 定义 32.1.1 在一场篮球比赛中,10名队员快速移动在一个有限的空间内,身体接触不可避免。 32.1.2 犯规是对规则的违犯,含有与对方队员的非法身体接触和/或违反体育道德的举止。 32.1.3 一个队可被宣判任何数量的犯规,不考虑罚则,犯规者的每一犯规应被登记,记入记录表并相应地被处罚。 第33条 接触:一般原则 33.1 圆柱体原则 圆柱体原则定义为一名站在地面上的队员占据一个假想的圆柱体内的空间。它包括该队员上面的空间,并受下列限定: 前面由手的双掌。 后面由臀部,和 两侧由双臂和双腿的外侧。 双手和双臂可以在躯干前伸展,其肘部的双臂弯曲不超过双脚的位置,因此两前臂和双手是举起的。他的双脚间的距离因按照他的高度变化。(图5) 33.2 垂直原则 在比赛中,每一队员都有权占据未被 对方队员已经占据的任何场上位置(圆柱体)。,37、打手 38、阻挡 39、非法用肘 40、拉人 41、推人 42、进攻方犯规 43、进攻方犯规发球方向 44、双方犯规 45、技术犯规 46、违反体育道德犯规 47、取消比赛资格,33.8 撞人 撞人是有球或无球的队员推进或移动到对方队员躯干上的非法身体接触。 33.9 阻挡 阻挡是阻碍有球或无球对方队员行进的非法的身体接触。 33.12 背后非法防守 背后非法防守是防守队员从对方队员的背后与其发生身体接触。防守队员正试图去抢球的事实,不证明从背后与对方队员发生接触是正当的。 33.13 拉人 拉人是干扰对方队员移动自由的非法身体接触。这种接触(拉人)能用身体的任何部分来发生。 33.14 推人 推人是队员用身体的任何部位强行移动或试图移动控制或未控制球的对方队员时发生的非法身体接触。 第34条 侵人犯规 34.1 定义 侵人犯规是队员与对方队员的接触犯规,无论球是活球或是死球。 队员不应通过伸展他的手、臂、肘、肩、髋、腿、膝或脚来拉、阻挡、推、撞、绊、阻止对方队员行进;以及不应将其身体弯曲成“反常的”姿势(超出他的圆柱体);也不应放纵任何粗野或猛烈的动作。,身体接触问题: 1、判断身体接触的基本原则: l 规则的精神和意图以及坚持比赛完整的需要。 l 运用“有利/无利”概念中的一致性,裁判员不应企图靠不必要的打断比赛的流畅来处罚附带的身体接触,况且这样的接触没有给有责任的队员利益,也未置他的对方队员于不利。 l 在每场比赛中运用常识的一致性,在比赛中要记住有关队员的能力以及他们的态度和行为。 l 在比赛控制和比赛流畅之间保持平衡的一致性,对于参与者们正想做什么以及宣判什么对比赛是正确的,要有一种“感觉”。 2、处理身体接触的原则: l 每个队员都有责任尽量能避免发生身体接触。 l 每个队员都有权占据没有被对方队员占据的位置。 l 每一名跳起在空中的队员都有权落在自己起跳的位置,或落在起跳前未被对手占据的位置。 l 从背后来的身体接触不是正常的篮球比赛动作。在背后的队员通常要对身体接触负责。 l 发生了身体接触由造成身体接触的人负责。 3、谁先到达某处,谁就有权通过: 判断阻挡与撞人的主要依据。进攻队员头和肩部已越过对手并发生了接触,判防守阻挡; 进攻队员以胸或肩撞在处于合法防守位置的对手的躯干部位,判进攻队员撞人犯规。,六、篮球竞赛组织,篮球竞赛采用的竞赛制度,通常有淘汰制、循环制、混合制三种。在实际工作中,可根据举办竞赛的目的、任务,竞赛的期限,参加队数的多少,以及场地、设备等问题,来选择和确定竞赛的制度。 (一)淘汰制 淘汰制又分单淘汰制和双淘汰制,失败一次即失去竞赛资格的为单淘汰制,失败两次即失去竞赛资格的为双淘汰制。淘汰制一般在参加竞赛的队数多而时间短的情况下采用。但它不能合理地确定参赛队的名次,而且实力较差的队实际参加竞赛场次很少,不能达到学习、锻炼、提高的效果,因此,淘汰制目前在篮球竞赛中很少采用。 (二)循环制 循环制是指按一定的组合,使所有参赛队互相轮流竞赛,最后根据各队的胜负场次和得失分情况排列名次的竞赛制度。这种竞赛制度能使所有参赛队有相遇机会,产生的名次比较客观。但竞赛场次多,时间较长。这种竞赛方法一般在参赛队不太多,而竞赛时间较长时采用。 循环制有单循环、双循环、分组循环三种,它是篮球竞赛采用的主要赛制。 循环制的编排方法 单循环制竞赛场数和轮次计算方法。 竞赛场数计算公式:N(N-1)/2 =X 即:队数(队数-1)/2 =竞赛总场数,例如:8个队参加竞赛,竞赛总场数为 8(8-1)/ 2 =(87)/2=28(场)(三)混合制 同时使用两种以上赛制的比赛为混合制。目前一般比赛经常采用的几种方法,第一阶段均为分组循环比赛,第二阶段则采用不同的比赛方法。 1同名次决赛:即小组第一名决12名,(以预赛分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