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分析复习重修自学预习6紫外可见分光光度分析法.ppt_第1页
仪器分析复习重修自学预习6紫外可见分光光度分析法.ppt_第2页
仪器分析复习重修自学预习6紫外可见分光光度分析法.ppt_第3页
仪器分析复习重修自学预习6紫外可见分光光度分析法.ppt_第4页
仪器分析复习重修自学预习6紫外可见分光光度分析法.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分析法,第一节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利用物质在 紫外、可见光区 的分子吸收光谱 ,对物质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及结构分析的方法。 价电子和分子轨道上的电子 在电子能级间的跃迁,广泛用于无机和有机物质的定性和定量测定。,分子具有三种不同能级:电子能级、振动能级和转动能级。 三种能级都是量子化的,且各自具有相应的能量。 分子的内能:电子能量Ee 、振动能量Ev 、转动能量Er,一、原理,1、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产生,E总 = E电子+E振动+E转动 且 E电子 E振动 E转动 E = E2- E1 = h,能级跃迁,电子能级间跃迁的同时,总伴随有振动和转动能级间的跃迁。即电子光谱中总包含有振动能级和转动能级间跃迁产生的若干谱线而呈现宽谱带。,电子能 级跃迁,振动能 级跃迁,转动能 级跃迁,吸收光谱,用不同波长的光依次透过待测物质,并测量物质对不同波长的光的吸收程度(吸光度)。 吸收曲线- 横坐标:波长 纵坐标:吸光度 体现了物质对不同波长的光的吸收能力,也称为吸收光谱。,(1) 转动能级:0.0050.050 eV,跃迁产生吸收光谱位于远红外区。远红外光谱或分子转动光谱; (2)振动能级:0.05eV,跃迁产生的吸收光谱位于红外区,红外光谱或分子振动光谱; (3)电子能级:120 eV。电子跃迁产生的吸收光谱在紫外可见光区,紫外可见光谱或分子的电子光谱。,二、分子吸收光谱的类型,200-380 nm:近紫外区 380-780 nm:可见光区 10-200 nm:远紫外区,由于空气中氮、氧、水等均对此区域光有吸收,若利用此范围的光进行吸收测定时,必须先对光学系统抽真空,然后充入惰性气体,所以称为真空紫外区,实际应用受到一定限制。,1、紫外-可见光谱,2、红外光谱(振-转光谱) 分子振动能级差一般在0.025-1eV,相当于 0.78-50m的 近红外及红外光, 也即近红外、红外光区的光能可引起 分子振动能级(包括转动能级)的跃迁,由此得到的 吸收光谱称为红外光谱亦称振-转光谱。,3、远红外光谱(转动光谱) 分子转动能级差一般在0.005-0.025eV,相当于 50-300m的远红外光, 也即远红外光区的光能只能引起分子转动能级的跃迁,由此得到的吸收光谱称为远红外光谱亦称转动光谱。,由于分子吸收足够的能量产生电子能级的跃迁时,伴随有振动及转动能级的跃迁,相当于若干个谱带系相互重叠,所以分子光谱为带状光谱。,三、分子吸收光谱与电子跃迁,1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有机化合物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是其分子中外层价电子跃迁的结果(三种):电子、电子、n电子。,(1)电子类型 形成单键的电子 C-H C-C 形成双键的电子 C=C C=O 未成对的孤对电子n电子 C=O,分子轨道理论:一个成键轨道必定有一个相应的反键轨道。通常外层电子均处于分子轨道的基态,即成键轨道或非键轨道上。,当外层电子吸收紫外或可见辐射后,就从基态向激发态(反键轨道)跃迁。主要有四种跃迁所需能量大小顺序为:n (最小) n (最大),分子轨道: 成键轨道:、 反键轨道: *、* 非键轨道: n 能量高低n*, 跃迁,所需能量最大,电子只有吸收远紫外光的能量才能发生跃迁。* 位于远紫外区,吸收强度大,有机化合物中饱和烃均为单键,吸收带小于160nm,在远紫外区,因此,此类化合物常用于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的溶剂。, n跃迁 所需能量较大(比* 小)。吸收波长为150250nm,大部分在远紫外区,近紫外区仍不易观察到。如含-OH、-NH2、-X、-S等基团的化合物,其杂原子中的孤对电子吸收能量后向*反键轨道跃迁,其吸收波长在200nm左右。 n*跃迁的摩尔吸光系数较小。, 跃迁,所需能量较小,吸收波长处于远紫外区的近紫外端或近紫外区,摩尔吸光系数max一般在104Lmol1cm1以上,属于强吸收,摩尔吸光系数大。不饱和烃、共轭烯烃和芳香烃类均可发生该类跃迁。如乙烯*跃迁的max为162nm,max为1104Lmol-1cm1。, n跃迁 分子中孤对电子和键同时存在时发生n 跃迁。需能量最低,吸收波长200nm。这类跃迁在跃迁选律上属于禁阻跃迁,其特点是谱带强度弱,摩尔吸光系数小。丙酮n跃迁的max为275nm max为22 Lmol1 cm 1(溶剂环己烷)。,5、电荷迁移跃迁 所谓电荷迁移跃迁是指用在光能的激发下,化合物的电荷发生重新分布,导致电荷从化合物的一部分迁移至另一部分而产生吸收光谱。(分子内转移),O O- hv Ph C R (+) Ph C R,电荷转移吸收光谱,当吸收紫外可见辐射后,分子中原定域在金属M轨道上电荷的转移到配位体L的轨道,或按相反方向转移,这种跃迁称为电荷转移跃迁,所产生的吸收光谱称为荷移光谱。 电荷转移跃迁本质上属于分子内氧化还原反应,因此呈现荷移光谱的必要条件是构成分子的二组分,一个为电子给予体,另一个应为电子接受体。,生色团与助色团,生色团: 是指分子中可以吸收光子而产生电子跃迁的原子基团。 最有用的紫外可见光谱是由和n跃迁产生的。这两种跃迁均要求有机物分子中含有不饱和基团。简单的生色团由双键或叁键体系组成,如乙烯基、羰基、亚硝基、偶氮基NN、乙炔基、腈基CN等。,常用术语,助色团: 有一些含有n电子的基团(如OH、OR、NH、NHR、X等),它们本身没有生色功能(不能吸收200nm的光),但当它们与生色团相连时,就会发生n共轭作用,使电子的活动范围增大,增强生色团的生色能力(吸收波长向长波方向移动,且吸收强度增加),这样的基团称为助色团(OH、Cl)。,红移与蓝移,有机化合物的吸收谱带常常因引入取代基或改变溶剂使最大吸收波长max和吸收强度发生变化: max向长波方向移动称为红移,向短波方向移动称为蓝移 (或紫移)。 吸收强度即摩尔吸光系数增大或减小的现象分别称为增色效应或减色效应,如图所示。,四 化合物紫外可见光谱的产生,(一)有机化合物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1、饱和烃及其取代衍生物 *跃迁。最大吸收峰一般小于150nm,已超出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测量范围。,小结:它们在近紫外区对紫外线是透明的, 所以可用作紫外测定的良好溶剂。,2、不饱和烃及共轭烯烃 *和*两种跃迁。例如,在乙烯分子中, *跃迁最大吸收波长为180nm。 共轭烯烃 随着共轭系统的延长, *跃迁的吸收带将明显向长波方向移动,吸收强度也随之增强。在共轭体系中, *跃迁产生的吸收带又称为K带。,3、羰基化合物 *、 n* 、n*三个吸收带,n*吸收带又称R带,落于近紫外或紫外光区。,苯及其衍生物的紫外吸收,苯环显示三个吸收带,都是起源于 *跃迁.,max= 184 nm ( = 60000) E1带 max= 204 nm ( = 7900) E2带 max= 255 nm ( = 250) B带,气态或非极性溶剂中,B谱带有许多的精细结构。这是由于振动跃迁在基态电子上的跃迁上的叠加而引起的。 在极性溶剂中,这些精细结构消失。当苯环上有取代基时,苯的三个特征谱带都会发生显著的变化,其中影响较大的是E2带和B谱带。,生色团取代的苯:含有 键的生色团与苯环相连时, 产生更大的 * 共轭体系,使 B 带 E 带产生较大的红移。,助色团取代苯:助色团含有孤电子对,它能与苯环 电子共轭。使 B 带、E 带均移向长波 方向。,5、稠环芳烃及杂环化合物 稠环芳烃,如奈、蒽、芘等,均显示苯的三个吸收带,但是与苯本身相比较,这三个吸收带均发生红移,且强度增加。随着苯环数目的增多,吸收波长红移越多,吸收强度也相应增加。,1、问:在分子(CH3)2NCHCH2 中,预计发生的跃迁类型有哪些?,2、问:下列化合物中,同时有n*,*,* 跃迁的化合物是 (1) 一氯甲烷 (2) 丙酮 (3) 1,3丁二烯 (4) 甲醇,*;n*;n*;*;,试估计下列化合物中哪一种化合物的lmax最大,哪一种化合物的lmax最小,为什么?.,解:(b) (a) (c) (b) 中有两个共轭双键,存在K吸收带,(a)中有两个双键,而 (c )中只有一个双键,(二)、无机化合物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1、 电荷转移跃迁,外来辐射照射到某些化合物时,可能发生一个电子从体系的电子给予体部分转移到该体系的另一电子接受体部分,即给予体的一个电子向接受体的一个电子轨道跃迁,相当于化合物内部发生了内氧化还原过程,如:,电荷转移吸收带的特点是 吸收强度大,max 104Lmol-1cm-1。利用它 进行定量分析,有利于 灵敏度的提高。,2、配位场跃迁,是指含有过渡金属及镧系锕系元素的配合物在配位体的配位场作用下d轨道或f轨道发生能级分裂,电子吸收能量发生d能级或f能级跃迁,由此产生配位场吸收带。 dd电子跃迁吸收带是由于d 电子层未填满的第一(3d)、二(4d)过渡金属离子的d电子,在配位体场影响下分裂出的不同能量的d轨道之间的跃迁而产生的。 ff电子跃迁是由镧系和锕系元素的4f 和5f电子跃迁产生的。因f轨道被已填满的外层轨道屏蔽,不易受溶剂和配位体的影响,所以吸收带较窄。,三、影响吸收谱带的因素,一、生色团或助色团的影响: 饱和有机化合物中引入生色团或助色团。,溶剂的影响 1、对吸收带精细结构 的影响: 1)极性溶剂中时,溶质分子溶剂化,使其转动光谱消失,并限制了溶质分子的自由转动和分子振动,导致精细结构模糊甚至不出现。 2)非极性溶剂中,其光谱与该物质的气态的光谱相似。,2、极性大的溶剂 使*跃迁的吸收带红移(能级差减小); 使n*跃迁的吸收带紫移(能级差增大)。,注明所用的溶剂,选择溶剂时注意下列几点:,(1)溶解性,对溶质惰性,稳定性。 (2)在溶解度允许的范围内,尽量选择极性较小的溶剂。 (3)在样品的吸收光谱区应无明显吸收。,例:某化合物在正己烷和乙醇中分别测得最大吸收波长max=305nm和max=317nm,试指出该吸收是由哪一种跃迁类型所引起? 为什么?,因溶剂极性增大, max红移, 所以由*跃迁引起。,四、光的吸收定律,1.朗伯比耳定律 布格(Bouguer)和朗伯(Lambert)先后于1729年和1760年阐明了光的吸收程度和吸收层厚度的关系。Ab,1852年比耳(Beer)又提出了光的吸收程度和吸收物浓度之间也具有类似的关系。A c,二者的结合称为朗伯比耳定律,其数学表达式为:,朗伯比耳定律数学表达式,Alg(I0/It)= b c 式中A:吸光度;描述溶液对光的吸收程度; b:液层厚度(光程长度),通常以cm为单位; c:溶液的摩尔浓度,单位molL; :摩尔吸光系数,单位Lmolcm;,朗伯比耳定律是吸光光度法的理论基础和定量测定的依据。应用于各种光度法的吸收测量; 摩尔吸光系数在数值上等于浓度为1 mol/L、液层厚度为1cm时该溶液在某一波长下的吸光度;,吸光度具有加和性(重要性质) 在互相不作用的多组分体系进行吸光分析测定时,往往各组分对同一波长的光均有不同程度吸收,则当一束单色光通过此溶液时,测得的总吸光度是各组分吸光度之和: A总=A1+A2+A3+ +An =1bc1 + 2bc2 + + nbcn,透光度(透光率)T,透过度T : 描述入射光透过溶液的程度: T = I t/ I0 吸光度A与透光度T的关系: A lg T,2.摩尔吸光系数的讨论,吸收物质在一定波长和溶剂条件下的特征常数;不随浓度c和光程长度b的改变而改变。在温度和波长等条件一定时,仅与吸收物质本身的性质有关; 同一吸收物质在不同波长下的值是不同的。在最大吸收波长max处的摩尔吸光系数,常以max表示。max表明了该吸收物质最大限度的吸光能力,也反映了光度法测定该物质可能达到的最大灵敏度。,摩尔吸光系数的讨论,max越大表明该物质的吸光能力越强,用光度法测定该物质的灵敏度越高。 105 : 超高灵敏; =(610)104 : 高灵敏; 2104 : 不灵敏。,3、单组分的定量分析,标准曲线法:配制一系列不同浓度的被测组分的标准溶液,在选定的波长和最佳的实验条件下,分别测定其A,以A与C作图得一条件直线,在相同条件下,再测量样品溶液的A,然后从标准曲线上查得样品的浓度。 最常见的方法 目视比色法:基本同标准曲线法,只不过是用眼睛比较溶液颜色。误差较大,但简便。,方便、灵敏,准确度差. 常用于限界分析.,4、多组分混合物的定量分析,解联立方程:若它们的吸收峰重叠,但不严重,且符合Beer定律,则根据吸光度的可加和性,可不经分离,在n个指定的波长处测量样品混合组分的吸光度,然后解n个联立方程,求出各组分的含量。如含有x,y两组分的混合物:,需要测定试样中的n个组分,若它们在吸收曲线上吸收峰互相又不重叠,则可按单组分的方法分别测定;,当组分多时(n5),该法对实验引起的误差十分敏感。为了减少误差,波长的选择十分重要。 波长的选择原则如下: 1.在所选波长位置A与C的线性 关系好; 2.各组分的吸光系数比值要尽 可能大; 3.应尽量选择峰顶位置,避免 选择陡坡位置; 4.待测组分之间的浓度不能相 差太大。,3.偏离朗伯比耳定律的原因,(1)光学因素 非单色光 杂散光 散射光和反射光 非平行光 (2)化学性因素 介质不均匀 溶液中的化学反应,一、基本组成 二、分光光度计的类型,第二节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一、基本组成,可见光区:钨灯作为光源,其辐射波长范围在3202500 nm。 紫外区:氢、氘灯。发射185400 nm的连续光谱。,1. 光源 在整个紫外光区或可见光谱区可以发射连续光谱,具有足够的辐射强度、较好的稳定性、较长的使用寿命。,2.单色器,将光源发射的复合光分解成单色光并可从中选出一任 波长单色光的光学系统。 入射狭缝:光源的光由此进入单色器; 准光装置:透镜或返射镜使入射光成为平行光束; 色散元件:将复合光分解成单色光;棱镜或光栅;,聚焦装置:透镜或凹面反射镜,将分光后所得单色光聚焦至出射狭缝; 出射狭缝。,3. 样品室,样品室放置各种类型的吸收池(比色皿)和相应的池架附件。吸收池主要有石英池和玻璃池两种。在紫外区须采用石英池,可见区一般用玻璃池。厚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