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安全保障义务人的补充责任课件_第1页
论安全保障义务人的补充责任课件_第2页
论安全保障义务人的补充责任课件_第3页
论安全保障义务人的补充责任课件_第4页
论安全保障义务人的补充责任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论安全保障义务人的补充责任,2,2,补充责任的概念,侵权法上的补充责任,是指两个以上的行为人违反法定义务,对一个受害人实施加害行为,或者不同的行为人基于不同的行为而致使受害人的权利受到同一损害,各个行为人产生同一内容的侵权责任,受害人享有的数个请求权有顺序的区别,首先行使顺序在先的请求权,该请求权不能实现或者不能完全实现时,再行使另外的请求权的侵权责任形态。,3,3,适用补充责任的侵权行为,首次出现 人身损害赔偿解释第六条 从事住宿、餐饮、娱乐等经营活动或者其他社会活动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未尽合理限度范围内的安全保障义务致使他人遭受人身损害,赔偿权利人请求其承担相应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因第三人侵权导致损害结果发生的,由实施侵权行为的第三人承担赔偿责任。安全保障义务人有过错的,应当在其能够防止或者制止损害的范围内承担相应的补充赔偿责任。安全保障义务人承担责任后,可以向第三人追偿。赔偿权利人起诉安全保障义务人的,应当将第三人作为共同被告,但第三人不能确定的除外。,侵权责任法规定的四种补充责任,32条第2款:,有财产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从本人财产中支付赔偿费用。不足部分,由 监护人赔偿。,34条第2款:,劳务派遣期间,被派遣的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接受劳务派遣的用工单位承担侵权责任;劳务派遣单位有过错的,承担相应的补充责任。,37条第2款:,因第三人的行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第三人承担侵权责任;管理人或者组织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的,承担相应的补充责任。,40条:,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以外的人员人身损害的,由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未尽到管理职责的,承担相应的补充责任。,完全的补充责任,有限的补充责任,4,4,论安全保障义务人相应的补充责任,人身损害赔偿解释第六条第二款,安全保障义务人对第三人致害的责任,宾馆、商场、银行、车站、娱乐场所等公共场所的管理人或者群众性活动的组织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因第三人的行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第三人承担侵权责任;管理人或者组织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的,承担相应的补充责任。,侵权责任法第37条,因第三人侵权导致损害结果发生的,由实施侵权行为的第三人承担赔偿责任。安全保障义务人有过错的,应当在其能够防止或者制止损害的范围内承担相应的补充赔偿责任。安全保障义务人承担责任后,可以向第三人追偿。赔偿权利人起诉安全保障义务人的,应当将第三人作为共同被告,但第三人不能确定的除外。,5,5,8,8,对第一个观点的理由,按份责任和补充责任是不可调和的。安全保障义务人承担的责任不可能既是补充责任,又是按份责任。,受害人损失1000,安保人200,第三人800,对第二个观点的内部探讨,第三人对内的责任,第三人对内亦须就全部损害承担责任,即第三人不享有对安全保障义务人的追偿权,第三人对内只须就部分损害承担责任,即第三人享有向安全保障义务人的追偿权。,安全保障义务人有对第三人的追偿权,安全保障人承担责任后自无向第三人追偿的权利,9,9,依据司法解释或立法为前提,应认为,第三人内部对安全保障义务人无追偿权即安保人有追偿权。,第三人为何对外须就全部损害承担责任的问题,侵权责任法第12条,以此弄清侵权责任法第37条第2款适用的前提,二人以上分别实施侵权行为造成同一损害,能够确定责任大小的,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难以确定责任大小的,平均承担赔偿责任。,第三人侵权,安全保障义务人未尽到其义务,全部损害,同一损害,部分损害,同一损害,10,10,有学者认为:“12条的行为是“积极行为”(作为)而不包括“消极行为”(不作为)”,有学者认为:“在不作为侵权人与直接侵权人同时存在的时候,此时不应当适用12条的规定。”,安全保障义务人实施的行为具有不作为的性质,作者认为:一旦法律上的作为义务成立,则侵权人的不作为所具有的危害性或可非难性须结合具体案情作具体考察,并不能一概而论地单纯因某行为的不作为性质而将其与其它行为性质的行为区别对待。因此不能适用12条的理由也不应当单纯的是其行为的不作为性质。,11,11,第三人的作为,安保义务人的不作为,直接侵害,间接侵害,有学者认为:补充责任人只是为损害的发生提供了消极的条件,直接侵权行为具有全部的原因力,直接责任人承担全部的最终责任,作者认为:一旦认定行为人违反了安保义务,那么,其间接侵害行为就可与直接侵害行为一样被同等评价,即使通常比直接侵害行为要弱一些,但也不可一概而论,更不应武断地无限定地认为“直接侵害行为具有全部的原因力。,12,12,在作者看来应当着眼于第三人行为的性质,第二十六条 被侵权人对损害的发生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侵权人的责任,第二十七条 损害是因受害人故意造成的,行为人不承担责任。,作者认为:从体系和谐的角度,结合对26、27条规定的分析,较妥当的解释论上的见解是:当第三人的行为具有“故意”的性质时,37条第2款才可适用。,第三人的行为,安保人尽到义务,结果仍不免发生,第三人全部责任,结果可免于发生,分别侵权造成同一损害,十二条,(故意),13,13,以作者看,不妨将37条第2款规定解释为对12条的修正,第三人故意侵权,安保人过失,37条第2款,12条和37条第2款的分界,作为和不作为,故意和过失,直接侵害和间接侵害,美国佛罗里达州立法虽然规定了数人侵权的按份责任,但同时明确规定按份责任不适用于针对故意侵权的诉讼,14,14,比较法,安保人过失违反安保义务,第三人故意侵权,37条第2款,第三人对受害人就全部损害承担赔偿责任,安保义务人承担相应的补充责任,安保义务人有追偿权,第三人过失侵权,12条,安保义务人与第三人对外承担按份责任,内部无追偿权;或37条第2款,但安保义务人无追偿权,第三人有追偿权,作者给出的做法,15,15,“相应的”补充责任及其与追偿权的关系问题,作者:,“相应的补充责任”人来说,其所承担的责任份额与按份责任形态下并无不同,对其适用37条第2款,与适用第12条相比,增加的只是该责任人对外的责任顺位。 仅有过失的安保义务人不就损害的发生承担责任体现在终局责任中,即安保人对故意侵权的第三人有追偿权。,梁慧星:,立法者的意思是:不能判决管理者或组织者全部补充,至于补充到多大程度,授权法庭自由裁量。 安保人承担责任后,当然可以向实施加害行为的第三人追偿。,16,16,17,17,论违反安全保障义务的补充责任制度,侵权责任法明确规定,补充责任的共同特征在于,数人须对侵权所导致的损害结果承担赔偿责任,且数人在承担责任上存在顺位关系;处于后顺位的“补充责任 人”只在处于前顺位的责任人不能赔偿时才承担责任。 侵权责任法第37条第2款所规定的“公共场所的管理人和群众性活动的组织者的补充责任”与第40条规定的“教育机构的补充责任”都视为违法安全保障义务的补充责任。最高法院颁布的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第6条第2款及第7条第二款作出了相似的规定。,18,18,补充责任在我国理论和实践中的争议,针对侵权法和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所规定关于补充责任条款,现国内学界存在以下争议: 一、安全保障义务的适用范围 按照我国现有的法条规定,补充责任中安全保障义务人采用的是一种狭义模式,即仅仅针对“公共场所的管理人”和“群众性活动的组织者”,最多还有“教育机构”。那么在实际的生活中其它符合安全保障义务的注意领域内,为什么不能适用补充责任呢?有的学者就此提出国内应借鉴德国的“安全交往义务”,即采用广义模式,更契合与我国的司法实践。,二、补充责任人承担责任后是否享有全额追偿权 最高法院在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第6条第2款中规定“安全保障义务人承担责任后,可以向第三人追偿。” 但有相反意见认为,安全保障人不应在其承担相应责任后向第三人追偿,原因是安全保障人是基于对自己的过错造成的损害负责,本质是一种自负责任,所以其在承担责任后不能再向第三人进行追偿了。但这种说法也有矛盾之处,即安全保障人承担责任后不能向实际加害人追偿的话,还能叫补充责任么?,19,19,20,20,三、安全保障义务人是否仅适用于补充责任,如果安全保障人的过错与受害人的损害结果也存在直接相当的因果关系,此时安全保障人还就其过错只承担补充责任么?很显然,这对第三人来说是显失公平的。,(一)就这个问题来看,我国现行的司法解释做出一定说明。,21,21,(二)而在现实生活中,也有判例证明在这种情况下,安全保障人承担的不仅是补充责任。 例如在我国台湾一起案件中,托儿所违反安全保障义务没有设置门卫也未采取安全措施,导致被托管的5岁儿童径自外出至托儿所门前的马路上被违章车辆撞成重伤,法院判决托儿所与肇事车辆按照四比六的内部比例对受害人承担连带责任。 很显然,这个案例中安全保障人和第三人都具有重大过失行为,而且安全保障人对受害人的损害结果具有更大的可归责性,若此时还坚持安全保障人承担补充责任则会不合理。,22,22,总结 由上述相关解释和判例证明,安全保障人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是用补充责任这一制度。,23,23,24,24,补充责任制度的比较法背景考察,一、以德国为代表的大陆法系关于补充责任制度 德国侵权法规定公务员对于由于第三人造成的损害存在职务上的过失而非故意时,受害人仅在不能以其他方式获得赔偿时,才能向该公务员(即国家)寻求补充责任赔偿。但实有国家主义之嫌。,二、以美国为代表的英美法系关于补充责任制度 英美法学不存在所谓的补充责任制止,存在主次责任最相似与补充责任。但前者认可原告的任意选择起诉对象,相当于不真正连带责任,且承认主次之间存在终局和追偿,接近于“保证责任”制度。,26,26,总结,补充责任被证明是不存在于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的亚领域,且此亚领域内安全保障义务人大多承担的是连带、按份或不真正的连带责任。事实证明,补充责任并不适合于安全保障义务领域。,补充责任制度剖析和改革方案,从国内外存在的补充责任的类型化来深度剖析补充责任。,27,27,补充责任,完全补充责任(下称“A”型)如保证、供养等,不完全补充责任,无追偿权(下称“B”型)如企业投资人,无先诉抗辩权(下称“C”型)如票据,结合上图,我国的补充责任显然不是“C”型。在此基础上,侵权法也在一定基础上具有刑法的惩罚功能,而惩罚的重点理应是积极的侵害行为,而不应是过失的消极行为。安全保障人在过失的基础之上理应有追偿权。因此排除“B”型。 “A”型是违反安全保障义务的补充责任最理想的港湾,但以过错为要件的违反安全保障义务的补充责任也不符合A型的一般特征。,28,28,针对以上问题,可通过法律解释的方法进行改革,即建立多元化责任体系: 第一、安全保障义务人故意违反安全保障义务的,应当承担连带责任。承担责任后不可追偿。 第二、安全保障义务人与直接侵害人均为过失的,应适用按份责任。承担责任后不可追偿。 第三、安全保障义务人疏于注意,而直接侵害人系故意侵害或者取得不当得利的,应当适用不真正的连带责任。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