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二上期末考试内容和题型,一、基础知识(24分):12题,语素、词语、成语、短语、单句、复句、病句、句子衔接。,二、古诗文阅读(38分):815题文言文阅读:考实词、虚词(之、以、而、其)、词类活用、特殊句式、文意理解、断句、句子翻译(两句6分)。16、17题古诗阅读:鉴赏表述题,背诵默写(8分):范围:滕王阁序六国论,四、语言运用(8分):25、单句复句互相转换 26、单句成分扩展,五、作文(60分):27.议论文,要求审题准确,观点鲜明,论证充分,不少于800字.,三、现代文阅读(20分),1.语素,例题:,1下列词语全部是由两个语素组成的一项是 A品行 喜欢 凳子 石头 B赛跑 美满 蜿蜒 光荣 C原因 琵琶 火车 成功 D沙发 英格兰 小妹 花儿,1、 A ( B蜿蜒 C琵琶 火车 D沙发 英格兰为一个语素组成的词),一、请按要求把下列词语进行归类,只填写序号。 恍惚 流苏 滥觞 佳丽歇斯底里法西斯仓皇婵媛氤氲啾啾 一个语素的有: 两个语素的有: 二、用横线画出下列句子中的语素 1、奥林匹克运动会。 2、我很爱吃巧克力。 3、园中的葡萄熟了。 4、学生在山上植树。,佳丽, ,2、词语 2、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词性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新来的班主任比老班主任更会体贴同学。 A助词 介词 动词 形容词 B介词 动词 副词 动词 C助词 介词 副词 动词 D介词 动词 副词 形容词,C,3、成语(略) 4、短语 1、选出短语结构相同的一项: ( ) A、欣喜万分 参天耸立 B、历史悠久 精神抖擞 C、绞尽脑汁 不折不挠 D、风卷残云 百年大计 2、选出下列短语类型完全相同的一项( ) A、我的老师 小明听话 可爱的中国 李林的书 B、聪明伶俐 漂亮美观 老师和同学 勇敢顽强 C、谈谈理想 统筹方法 最可爱的人 洗洗手绢 D、打开文件 主要原因 北京立交桥 新闻记者,B,B,5、单句 5对下列单句的语法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他认为儒家、道家、法家都可以融在一起。 (主谓短语做宾语) B价格取决于供应和需要。(“供应和需要”作宾语。) C中国共产党以自己艰苦奋斗的经历,以几十万英勇党员和几万英勇干部的流血牺牲,在全民族几万万人中间,起了伟大的教育作用。(“教育作用”作宾语,“以经历” 、“以流血牺牲”、 “在中间”是状语) D我让王名去抱作业本。(“王名”是兼语。),B 取决:由某人、某方面或某种情况来决定。后面多付“于”,6、病句 (略) 7、复句 8、衔接(略) 例:对下列复句的类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3分) 人民感谢我们,资产阶级也会出来捧场。 学习即要有一股钻劲,又要有一股巧劲。 有的青年虽有理想,但刻苦勤奋不足。 为了搞革新,今晚别说你不去看电影,就连有名的影迷小王也不去。 不久我就离开了母亲,因为我要读书啦。 A / / B/ / C/ D/,A (并列/转折/递进/因果),【而】(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7表示因果关系,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8表示目的关系,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其】(一)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1第三人称代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2第三人称代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应译为“他”“它”(包括复数)。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3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译为“我的”“我(自己)”或者“你的”“你”。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4指示代词,表示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及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 5指示代词,表示近指,相当于“这”“这个”“这些”。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说,【其】(二)用作副词。 1加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2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3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 ,可以无悔矣 ,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其】(三)用作连词。 1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 。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2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其若是,孰能御之?(孟子见梁襄王) (四)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离骚),【以】 (一)介词 1表示工具。译为:拿,用,凭着。 例: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璧之下。 2表示凭借。译为:凭,靠。 例: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 例:操当以肃还付乡党。(赤壁之战) 4表示时间、处所。译为:于,在,从。 例:以八月十三斩于市。 5表示原因。译为:因为,由于。 例: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6表示依据。译为:按照,依照,根据。 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 说明:“以”字的宾语有时可以前置,有时可以省略。 以一当十(成语) 夜以继日(成语) 秋以为期(诗经氓),【以】 (二)连词。 1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 例: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2表示承接关系,前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例:余与四人拥火以入。(石钟山记) 3表示目的关系,后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而”“来”“用来”“以致”等。 例: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4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因为”。 例: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5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例: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辞),【以】 (三)助词。 1作语助,表示时间、方位和范围。例: 例:受命以来,夙夜忧叹。(以:表时间)(出师表) 2作语助,起调整音节作用。例: 例:逆以煎我怀。(孔雀东南飞) (四)动词 1以为,认为。 例: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2用,任用。 例: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涉江) (五)名词。译为:缘由,原因。 例:古人秉烛游,良有以也(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 (六)通假 1通“已”,已经。固以怪之矣。日以尽矣。 2通“已”,止。无以,则王乎?,【之】 (一)用作代词,在句中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第一人称代词,可译为“我”“我们”。 如:“君将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说)之:代“我”。 2.第三人称代词,可译为“他(他们)”“她(她们)”。 如:“遂使之行成于吴。”(勾践灭吴)之:代大夫文种。 3.近指代词,可译为“这”。 如:“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师说)之:这样的。4.代事。如:“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烛之武退秦师)之:代“阙秦以利晋”这件事。 5.代物。如:“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劝学)之:代木。 6.代军队。如:“子犯请击之。”(烛之武退秦师)之:代秦军。,【之】(二)结构助词,分以下几种情况。 1.宾语的标志。用于宾语和中心语之间,可译为“的”,有时不译。如:“是寡人之过也。”(烛之武退秦师)之:可译为“的”。 2.宾语前置的标志。为了强调宾语,有时借助“之”把宾语从动词后提到动词的前面。 如:“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之”把动词“有”的宾语“何厌”提前到了动词前。 3.定语后置的标志。 “中心语之定语”的格式。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利”“强”分别作中心语“爪牙”“筋骨”的定语。 “中心语之后置定语者”的格式。如:“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千里”作“马”的定语。,【之】(二)结构助词,分以下几种情况。 4.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如:“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第二个“之”,是“得”的意思。 5.用在主谓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去。可分以下三种情况。 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主语。 如:“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主谓短语在句中作宾语。 如:“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勾践灭吴)其中“其力之不足”在句中作“知”的宾语。 用在复句的一个主谓式分句里面。 如:“邻之厚,君之薄也。”(烛之武退秦师),【之】(二)结构助词,分以下几种情况。 6.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如“顷之”,或者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节音节的作用,无实义。 如:“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之”用在动词“鼓”(击鼓)后,无实义,只起调节音节的作用。 三、固定格式“之谓也”,表总结性的判断语气,译为“说的就是啊”。 如:“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该句句意为:“俗语有这样的说法,听到过上百种道理,便以为没人比得上自己,说的就是我啊。” 四、用在表时间的分句中作状语,常与“也”字呼应,相当于“的时候”。 如:“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烛之武退秦师),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2.然则 ,暴秦之欲无厌, ,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3.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锋在, , ,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4.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并力西向,则 。 .苟以天下之大, ,是 。,战不善,弊在赂秦。,诸侯之地有取胜,奉之弥繁,侵之愈急,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以事秦之心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保育保教评估指南
- 小龙虾产业介绍
- 青少年运动训练
- 太阳风暴科普讲解
- 涂料企业安全管理介绍
- 无痛人工流产科普
- 数字化种植导板
- 建设工程代建协议书
- 担保协议书模板
- 2025-2026学年安徽省马鞍山市初三历史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 社区眼科知识培训课件
- 2025贵州黔南州荔波县面向社会招聘城市社区工作者7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银行从业资格2025年法律法规模考训练冲刺试卷(含答案)
- 2025年宁夏中考英语试卷附答案
- 2025年教育系统学校中层后备干部选拔考试题(含答案)
- 塑料吹瓶生产工艺技术指导手册
- 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课件-七年级历史上册新教材
- 2025年成考英语试卷及答案
- 2025年专升本计算机基础模拟试题及答案(操作系统深度解析)
- 2025年上海市大数据中心工作人员公开招聘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容貌焦虑讲解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