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环境恢复治理方案编制技术要求.doc_第1页
矿山环境恢复治理方案编制技术要求.doc_第2页
矿山环境恢复治理方案编制技术要求.doc_第3页
矿山环境恢复治理方案编制技术要求.doc_第4页
矿山环境恢复治理方案编制技术要求.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西省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编制技术要求(试行)本技术要求是按照国土资源部发布的地质矿产行业标准DZ/T2232007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编制规范,针对本省的实际制定,可以与DZ/T223配合使用。1、 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的范围是指采矿许可证登记的矿区范围。矿山生态环境问题严重的地区,应当把可能危害的区域划入评价区范围。2、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的目标新建、改(扩)建矿山,其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的目标应当满足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批复的要求。根据矿山开发利用方案,结合矿山废弃地复垦要求、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水土保持方案等,确定保护与治理的内容和措施。已投产生产矿山,其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应在满足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批复要求的基础上,结合矿区已经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确定保护与治理的内容和措施。、资料收集收集矿山企业概况以及矿区及其周边的自然地理、经济社会概况等方面的资料。矿山概况包括矿山企业名称、性质、总投资、矿山建设规模及工程布局,设计生产能力、设计生产服务年限、矿产资源及储量、矿床类型与赋存特征,采选工艺、开采方式、拟开采深度和厚度等;已投产生产矿山还包括矿山的实际生产能力、开采历史、现状、生产服务年限、已开采深度和厚度等方面内容。此外,还应收集已完成并批复的的矿山地质勘查报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矿山环境影响报告书及其审批文件、矿山废弃地复垦方案、水土保持方案等资料。、矿山环境调查包括矿区背景条件调查和矿山环境问题调查两个方面。新建、改(扩)建矿山主要调查矿区背景条件;已投产生产矿山除调查矿区背景条件外,还应调查已经产生的矿山环境问题。4.1矿区背景条件调查。包括矿区水文、地形地貌、植被、居民点分布、土地利用情况调查,以及矿区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等方面的地质条件调查。4.2 矿山环境问题调查。可按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编制规范(DZ/T2232007)中的矿山环境现状调查表填写。矿业活动引起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有矿区土地、植被资源占用和破坏,矿区地下水均衡破坏、水污染,矿山地质灾害等(见表1)。表1 矿业活动引起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分类表环境地质问题类 型矿区土地、植被资源占用和破坏A、采场(露天开采)、工业广场、采矿废弃物、尾矿库、生活设施建设占用和破坏土地、植被资源;B、矿山地质灾害造成的土地、生态环境、植被资源和地貌景观破坏; C、废液排放、堆积物淋滤液污染土壤及水土流失。矿区地下水均衡破坏、水污染A、矿井突水、矿井排水引发地表水漏失、含水层疏干(地下水超常下降、泉井干涸)、采矿后上覆岩层破碎、断裂、沉降导致各含水层贯通,造成地下水均衡改变;B、废液废渣排放、堆积物淋滤液造成地下水、地表水污染,破坏水环境。矿山地质灾害A、井工开采、露天开采、矿坑疏干排水引发的崩塌、滑坡、地面塌陷(开采沉陷、岩溶塌陷)、不稳定边坡等;B、固体废弃物堆积引起的崩塌、泥(渣)石流、不稳定边坡等;C、尾矿库溃坝、尾矿坝开裂问题;D、矿坑突水、突泥等。5. 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措施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的各项措施应严格按照相关技术规范实施,常见的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措施参见表2。5.1 土地复垦。包括工程整治和生物复垦:由于采挖、排弃等活动而形成的废弃土地和排土场、堆渣场、尾矿场等,应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采取不同的土地整治工程,矿山基建临时性占地应及时恢复。对破坏土地进行顺序回填、平整、覆土及综合整治,常用的工程复垦技术有就地整平复垦、梯田式整平复垦、挖深垫浅式复垦和充填法复垦技术等。生物复垦技术包括快速土壤改良、植被恢复、生态工程、耕地工艺、农作物和树种选择等。5.2 植被恢复。包括种草护坡、造林护坡、开采建设形成的裸露土地应恢复林草植被,对土壤重构、地形、景观进行优化设计,对物种选择、配置及种植方式进行优化。在改造中应珍惜已有植被,采用鱼鳞坑的栽种方式,如石质山坡,应采取补土、换土措施确保植树成活率。5.3 地表水、地下水污染治理。矿区地表水、地下水污染的治理,地下水均衡恢复等治理工程的选址、规模和工艺技术,应按照有关工程勘查、设计、施工技术规范执行。5.4 矿山地质灾害防治。矿区泥(渣)石流、滑坡(崩塌)、采空塌陷、岩溶塌陷、危(损)尾矿库(坝)的治理,应按照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设计、施工技术规范执行。表2 矿山环境问题治理措施要点一览表类 型主要防治措施露天开采的矿山A、内排和剥离-排土-造地-复垦一体化技术;B、选择合理的坡角范围以避免崩塌、滑坡的发生:a.优化采矿方案;b.降低坡高、坡角,使坡角小于安全坡角;c.采用注浆加固、抗滑桩、锚索(杆)、抗滑桩、挡石坝等加固;采用深孔预应力锚索、长锚杆进行加固;d.在滑坡后缘削坡卸荷;低处宜用挡土墙支挡,高处可采用框格式拱墙护坡。岩层边坡失稳,可采取用非爆破法清除表面松动浮石或爆破清除,清除危岩; e.边坡加固、衬砌护坡,在有效部位建设支挡工程,设置梯级台阶;f.修建相应的排水、防水工程,沿台阶设横向排水沟;g.整治好的平台和边坡,应覆盖土层。水资源、水环境的破坏A、帷幕注浆隔水(阻水)充填法和排供结合等措施,控制矿坑涌水量,避免破坏地下水均衡,保护和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B、采取地下帷幕注浆隔水、地表防渗或污水处理。井工开采的固体矿山地面塌陷A、预留矿柱、矿墙、矿层(体)顶板覆岩厚度标准或采用充填开采法将固体废渣及时回填;B、采用减沉注浆技术,通过地面裂缝灌注水泥砂浆,防止或减轻采空沉陷、地面裂缝及地表下沉;C、在地下坑道采取密闭、回填、夯实、监测等防塌措施;D、难以治理且存在安全隐患的,可将其圈定为矿山地质灾害监测研究特区。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划定出禁入区、监测区,修建防灾栅栏、设立警示说明牌和修建观测道路。采矿活动所产生的固体废物A、使用专用场所堆放,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二次环境污染及诱发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B、消除或固化泥石流物源,弃渣填入沟谷中、造田复垦修筑拦渣坝;C、截、排除水源。修筑排洪明渠,设计流量应能承受百年一遇的洪流;D、做好护坡,明确固体废物边坡稳定角,必要时应采取加固措施,控制水土流失;E、采用完善的防渗、集水排水措施,防止淋溶水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预防和降低废石场的酸性废水污染;F、废弃矿山煤矸石首选作为建筑材料。煤矸石中含硫化物时,应安装注石灰浆系统,保证随时注浆,避免水土污染。地下液体矿产开采确定允许开采量。热矿水井不应超过回灌量存放含有有毒、有害物质的废水、废液的淋浸池、贮存池、沉淀池A、制定防水、防渗漏、防流失等措施;B、采取化学分解、中和、电离或照射方法以及固结等新技术,变废水为无毒无害的可利用水或形成不溶解可安全存放的固体物。尾矿库A、尾矿库容接近极限,应新建尾矿库;B、抑尘、覆土和恢复植被控制扬沙、扬尘;C、疏通或修建沿坝排水沟,播植灌草保护带,防止积水引发滑坡和水土流失;D、坝体基础渗漏、危坝:a.及时采取桩基础或灌浆等工程措施治理;b.坝体适度削坡,重新砌护。矿区岩溶塌陷A、查明岩溶塌陷的成因以及与矿山排水活动之间的关联,采取矿坑供水、排水和环境保护相结合的措施,合理利用水资源,从源头上控制塌陷的发展;B、有巷道等地下采矿设施,应按有关规定采取防护工程措施,进行专项设计治理;C、岩溶塌陷区地下无采矿设施(巷道、斜井等),塌陷区非农田且有良好的蓄水条件时,可以发展蓄水养殖或储水用于农业灌溉;适于旅游开发的,可考虑发展旅游产业;原为可耕地,宜回填造地,重建植被体系。6. 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目标矿山闭坑或停办时,其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应达到如下目标:a)矿区人畜饮用水得到基本解决,耕地肥力和面积得到恢复;b)地下井巷采空区矿柱按设计保存完好或者进行了必要的填充,采矿造成的地面塌陷及引发的滑坡、崩塌得到有效治理或划定;c) 露天采矿各类岩土体边坡小于或等于安全坡度值,处于稳定状态,危岩体和不稳定边坡得到有效防治,没有引发山体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的隐患;d)尾矿、废石、废渣、剥离表土等固体废弃物堆放场选择合理,有安全可靠的矿坝,无滥占耕地、破坏土壤、污染环境等现象,清除引发泥石流的隐患;e)矿坑水、选矿污水、固体废弃物淋滤溶解废液、生活污水等得到有效处理,未造成环境污染;f)井巷妥善封闭,废弃水井等及时回填或处理;g)采场边坡、剥离表土、固体废弃物堆放场应植树种草加以美化;h)矿区土地根据其质量条件,分别改造为农业、林业用地、水面利用和其他用地。7. 成果提交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包括文本和附图两部分。7.1 附图。包括矿山环境现状图、矿山环境影响分析图、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图。对于新建、改(扩)建矿山,其方案可不附矿山环境现状图。图件编制的技术要求按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编制规范(DZ/T2232007)中的编图要求执行。7.2 文本。新建、改(扩)建矿山的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文本编制可参照附录;已投产生产矿山的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文本编制可参照附录。对于规模较小的采石厂、砖瓦厂等,如果环境影响不显著的,其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可采用报告表的形式进行填报,具体格式见附录。附录新建、改(扩)建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参考提纲前言一、方案编制的依据二、方案编制的目的三、方案适用的年限第一章 矿山基本情况一、矿区自然地理二、矿区地质条件地层及岩浆岩、构造、水文地质条件、工程地质条件等。三、矿山企业概况矿山所处行政区位置、分布范围、地理坐标、区位条件、矿区及周围经济社会环境;矿产资源及储量、矿床类型与地质特征;矿山设计生产服务年限、年生产能力;采矿许可证期限。四、矿山开发方案概述包括矿山建设规模及工程布局,矿山开采方式、方法及开采影响范围;废弃物处置情况;选(冶)位置及生产工艺流程;尾矿库位置、规模等。第二章 矿山环境影响分析对可能引发的矿山环境问题进行分析,包括可能引起的土地、植被资源占用和破坏问题;水资源、水环境变化问题;矿山地质灾害;矿业活动对地貌景观的影响等。第三章 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目标和任务一、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原则二、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目标三、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任务第四章 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一、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范围与分区二、综合治理工程方案分述各治理工程名称、治理对象、技术方法和主要工作量三、矿山环境监测方案提出开采过程中为切实加强矿山环境保护,应重点监测的内容、监测点的布设、监测方法等。四、工期与进度、组织管理和保障措施五、投资概算(提出计算保证金的影响系数建议值)六、社会、经济、环境效益分析第五章 保护与治理方案的可行性分析及建议附录已投产生产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大纲前言一、方案编制的依据二、方案编制的目的三、治理方案适用年限第一章 矿山基本情况一、矿区自然地理二、矿区地质条件地层及岩浆岩、构造、水文地质条件、工程地质条件等。三、矿山概况矿山所处行政区位置、分布范围、地理坐标、区位条件、矿区及周围经济社会环境;矿产资源及储量、矿床类型与地质特征;矿山设计生产服务年限、矿山开采年限、年生产能力及产量变化;开采历史、现状、矿山尚有生产服务年限;采矿许可证期限。四、矿山开发方案概述包括矿山建设规模及工程布局,矿山开采方式、方法及开采影响范围;废弃物处置情况;选(冶)位置及生产工艺流程;尾矿库位置、规模等。第二章 矿山环境现状及发展趋势一、矿山环境现状土地、植被资源占用和破坏问题;水资源、水环境变化问题;矿山地质灾害;矿业活动对地貌景观的影响;二、已开展的矿山环境恢复治理情况。三、矿山环境发展趋势分析第三章 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目标和任务一、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原则二、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目标三、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任务第四章 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一、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范围与分区二、综合治理工程方案分述各治理工程名称、治理对象、技术方法和主要工作量三、矿山环境监测方案提出开采过程中为切实加强矿山环境保护,应重点监测的内容、监测点的布设、监测方法等。四、工期与进度、组织管理和保障措施五、投资概算(提出计算保证金的影响系数建议值)六、社会、经济、环境效益分析第五章 保护与治理方案的可行性分析及建议附录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表(试 行)矿山名称: 采矿权人: 编制日期:编制单位: 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表编制说明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表由具有从事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设计资质的单位编制。承担编制工作的单位应当具备与矿山规模相适应的矿山设计、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设计、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或者乙级以上环境影响评价、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等资质的单位编制。1、采矿权人取得采矿许可证的单位或者个人称为采矿权人。尚未取得采矿许可证的可填写正在申请采矿权的的单位或者个人。2、矿山地点指矿山所在地的详细地址,应具体到县、乡、村,跨多个行政单元的应逐个写出。3、矿山性质分新建、改(扩)建、已投产生产矿山三类。4、矿区及周边经济社会环境包括居民点、重要工程设施分布情况及文物保护、土地利用情况等。5、矿山环境问题主要包括由矿业活动引起的矿区土地、植被资源占用和破坏,矿区地下水均衡破坏、水污染,矿山地质灾害等。6、审批意见由颁发采矿许可证的国土(矿产)资源管理部门批复。矿山基本情况矿山名称矿山性质企业性质采矿权人法人代表联系人通讯地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