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能恢复训练计划(精选3篇)_第1页
体能恢复训练计划(精选3篇)_第2页
体能恢复训练计划(精选3篇)_第3页
体能恢复训练计划(精选3篇)_第4页
体能恢复训练计划(精选3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8 体能恢复训练计划(精选 3 篇) ( 2658 字) “动力深圳”越野挑战赛是国内为数不多的针对普通户外爱好者群体的比赛,比赛不在于考验选手的体能和专业技巧,而在于保证最大多数的户外运动爱好者能够享受越野挑战赛的无穷乐趣,在赛程和项目的设置上更多地考虑爱好者的参与性与趣味性。为使广大最普通的户外运动爱好者能够具备最基本的体能与技术上的参赛条件,为保障大家顺利而愉快的完成全部比赛,深圳市登山户外运动协会特安排专业体能与技术教练帮助大家进行统一训练,训练计划专门针对此次越野挑战赛而设计,保证了一般爱好者经 过简短而必要的培训皆可以独立完成比赛。由于资源有限,除体能训练计划外,此恢复训练计划主要面向已报名的参赛队员,未报名的爱好者视情况方可参加,请打算报名参赛的爱好者从速报名。 体能恢复训练计划 【时间】: 10 月 10 日至 11 月 2 日,每周一、三、五晚 19: 30,共 11 次 2 / 18 【地点】:华侨城中学体育场(集合地设深圳登协会旗) 【教练】:李伟(泰雷家)、李旭(九日)、孔佑龙(野马) 【内容】:有氧耐力训练,柔韧性训练,力量训练,平衡协调训练 第一周: 第一周为适应阶段。匀速跑可以慢些,但中途不能变成走,更不能停步!加强用腹部深呼吸。 星期一与星期五训练内容: 有氧耐力训练: 1、 30 分钟持续匀速跑,不要求负荷量,心率控制在150 次 /分左右 2、 12 分钟变速跑,心率变频控制为,高 170 次 /分左3 / 18 右,低 130 次 /分左右 3、高抬腿跑: 3 组,每组 30 米;侧身跑: 3 组,每组 30 米,后蹬跑: 3 组,每组 40 米 柔韧性训练: 1、单杠悬垂: 拉伸肢体 2、压腿:正压腿,侧压腿,后压腿,伸拉韧带,拉伸两侧肌肉 3、跨栏腿:腰腹部韧带,腿部韧带 力量训练:(力量训练与增加肌肉红肌纤维数量为主) 上肢力量: 1、俯卧撑: 3 组,每组 8 12 个 2、卧推:(最大力量的 60 70) ,3 组,每组 8 124 / 18 次 3、引体向上: 3 组,每组 6 8 个,组间休息 30下肢力量: 1、抱头深尊: 3 组,每组 12 16 次,组间休息 302、踮脚跳: 3 组,每组 30 米,注意:此法是训练小腿所以大腿不要用力,膝盖仅保持正常的弯曲,而不要用力和受力,脚后跟不能落地,始终是前脚掌落地,起跳用力和落地受力都是小腿来完成。距离三十米,跳到终点后放松走回起点,一共做 3 组,中间不休息。 腰腹力量训练: 1、仰卧起坐加转体: 2 组,每组 15,组间休息30 2、两头起: 2 组。每组 15 20 次,组间休息 30 18 秒 平衡协调训练: 1、单脚平衡:即用一只脚站立完 成前俯后仰等动作,作得越稳越好 2、前后滚翻:距离 15 米,动作要连贯。 2 组,每组12 个,必须要每次都站立起来 星期三训练内容: 地点:深大校园内及游泳场 1、校园内法特莱克越野跑,要求尽量变速跑,心率控制在 150 170 之间,时间为 60 分钟。 2、游泳池分次游泳,每次 500 米,共 4 次 2000 米,要求每次在 15 分钟内完成 第二周: 6 / 18 第二周为上量调整阶段。匀速持续跑保持中等匀速,加强有氧耐力,最大摄氧训练。 星期一与星期五训练内容: 有氧耐力训练: 1、 50 分钟持续匀速跑,要求适当负荷量,心率控制在 150 次 /分左右 2、 12 分钟变速跑,心率变频控制在高 170 次 /分左右和低 130 次 /分左右之间 3、 5折返跑, 4 组。心率达 170 180 次 /分左右,在身体尚未完全恢复的情况下进行下一组练习,心率控制在 120 140 次 /分之间 柔韧性训练: 1、单杠悬垂:拉伸肢体 2、压腿:正压腿,侧压腿,后压腿,伸拉 韧带,拉7 / 18 伸两侧肌肉 3、跨栏腿:腰腹部韧带,腿部韧带 力量训练:(力量训练与增加肌肉红肌纤维数量为主) 上肢力量: 1、俯卧撑: 4 组,每组 16 20 个 2、卧推:(最大力量的 60 70) ,4 组,每组 8 12次 3、引体向上: 3 组,每组 6 8 个,组间休息 30下肢力量: 1、适当负重抱头深尊: 4 组,每组 16 20 次,组间休息 30 8 / 18 2、踮脚跳: 4 组,每组 30 米 腰腹力量训练: 1、仰卧起坐加转体: 3 组,每组 20,组间休息30 2、两头起: 3 组。每组 20 30 次,组间休息 30平衡协调训练: 1、单脚平衡:即用一只脚站立完成前俯后仰等动作,作得越稳越好 2、前后滚翻:距离 15 米,动作要连贯。 2 组,每组12 个,必须要每次都站立起来 星期三训练内容: 地点:深大校园内及游泳场 9 / 18 1、校园内法特莱克越野跑,要求尽量变速跑,心率控制 在 150 180 之间,时间为 70 分钟 2、游泳池分次游泳,每次 1000 米,共 2 次 2000 米,要求每次在 30 分钟内完成 第三周周: 第三周为上量强化阶段。匀速持续跑保持中等匀速,加强心血管有氧耐力训练,保持最大摄氧量持续训练。 星期一与星期五训练内容: 有氧耐力训练: 1、 60 分钟持续匀速跑,要求适当负荷量,心率控制在 150 次 /分左右 2、 20 分钟变速跑,心率变频控制在高 170 次 /分左右和低 130 次 /分左右之间 3、 5折返跑, 4 组。心率达 170 180 次 /分左10 / 18 右,在身体尚未完全恢复的情况下进行下一组练习,心率控制在 120 140 次 /分之间 柔韧性训练: 1、单杠悬垂:拉伸肢体 2、压腿:正压腿,侧压腿,后压腿,伸拉韧带,拉伸两侧肌肉 3、跨栏腿:腰腹部韧带,腿部韧带 力量训练:(力量训练与增加肌肉红肌纤维数量为主) 上肢力量: 1、俯卧撑: 4 组,每组 16 20 个 2、卧推:(最大力量的 60 70) ,4 组,每组 8 12次 11 / 18 3、引体向上: 4 组,每组 6 8 个,组间休息 30下肢力量: 1、适当负重抱头深尊: 4 组,每组 30 次,组间休息30 2、踮脚跳: 4 组,每组 30 米 腰腹力量训练: 1、仰卧起坐加转体: 3 组,每组 30 次,组间休息 302、两头起: 3 组。每组 30 次,组间休息 30 平衡协调训练: 1、单脚平衡:即用一只 脚站立完成前俯后仰等动作,作得越稳越好 12 / 18 2、前后滚翻:距离 15 米,动作要连贯。 2 组,每组12 个,必须要每次都站立起来 星期三训练内容: 地点:深大校园内及游泳场 1、校园内法特莱克越野跑,要求尽量变速跑,心率控制在 150 180 之间,时间为 70 分钟 2、游泳池分次游泳,每次 1500 米,共 2 次 3000 米,要求每次在 45 分钟内完成 第四周期为调整恢复周期,计划调整时间为 2 3 天,然后投入比赛。 【活动要求】: 每次的恢复训练准点开始,请参加者务必提前 5 至10 分钟到场; 训练前 30 分钟补充足量水分,训练中带足饮用水; 13 / 18 训练项目与训练强度需听从教练的安排,并做好热身活动与放松活动,谨防运动损伤; 体能恢复训练面向所有户外运动爱好者,注意遵守时间即可。 体能恢复训练计划三:训练、恢复两不误( 1669 字) 一、何为恢复训练计划? 恢复训练是运动训练中的一个全新方法,它建立在恢复原则基础上,使每一名运动员能更好地适应训 练强度、负荷并提高准备比赛的能力。 相对而言,许多传统的训练方法主要建立在练习期上,即运动员预先制定训练负荷,并在不考虑身体恢复的前提下,将预先制定的训练负荷完成,这就会造成运动员过度训练而导致伤病。恢复训练的核心是根据运动员个人能力来调节和改善训练强度,为即将到来的比赛做好准备。当制定练习计划时,要考虑到身体的恢复能力会因每天和每堂训练14 / 18 课的不同而不同。 二、恢复训练计划的构成因素 制定计划是取得比赛成功的重要方面,教练员需要考虑到每名运动员对训练负荷的适应能力。 恢复训练的主要因素如下: 围绕运动员的身体恢复能力制定训练计划。 采用了有效恢复计划的运动员实际上可以承受更大的训练强度。 把训练建立在恢复而非练习的基础上,训练内容如技术、速度的发展可以放到练习计划中,使其产生最大效果。 三、训练周期 训练周期是将训练分解为被称为阶段或单元的过程。在一个赛季、一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里,对训练量、强度、频率和比赛活动进行全面的考虑。在这个过程中,教练员和15 / 18 运动员集中在某一个阶段和时间里专心 练习参加重大比赛活动所需的专门身体素质。 从传统意义上说,这意味着对预期比赛要求的分析,然后制定出运动员成功完成比赛活动所必须发展的技巧、能力和技术步骤。例如,一名教练员和其运动员在全国锦标赛上的目标是 100 米自由泳,对项目的分析得出他们需要提高速度、耐力、爆发力、力量、柔韧性、技术和战术技巧、心理技巧、转身、出发、冲刺、控制呼吸和放松技巧。由于教练员不可能同时发展所有这些方面,所以需要制定一个计划,有步骤、系统地在一定时期里发展这些素质。训练周期并不是排他的,只是在某一重要阶段侧重发展某个专 门素质。例如运动员在某个训练阶段中侧重发展有氧耐力,但并不是其它素质就不需要发展,他们仍然要保持速度、技术、无氧阈和其它专项训练活动素质。运动员在发展有氧素质时,还应保持其它素质。可逆性的基本训练原则说明,如果没有保持这些素质,则训练的适应性将损失。例如,速度项目的运动员经常需要利用数周甚至数月的时间进行非专项的有氧练习,作为准备比赛前大强度专项训练的基础。训练量为运动员的训练作好准备,而训练强度则为运动员参加比赛作好准备。在游泳训练中,这种情况很多,包括提高氧气运输和血液缓冲能力,改善技术如水感、节奏和放 松。 16 / 18 然而,有氧基础的发展并不意味着有氧练习是训练周期中唯一要重视的因素,因为速度是取得优异比赛成绩中不可分割的部分,所以决不能长期忽视速度,而在比赛即将来临前仅依靠自身的运气和天赋作为弥补速度不足的本钱,这未免有点太天真了。 在比赛成绩中,有许多需要考虑的方面(速度、耐力、心理技能、技术等),任何一个训练计划都不可能同时发展所有这些方面,因为有训练时间的限制,特别是运动员身体恢复能力的限制。 在某些情况中,试图同时发展这些方面(例如,同时发展最大力量和适宜耐力)也 许只能采取折中的方法,而这样做,最终会导致这两个方面的发展都受到损失。 四、恢复训练计划 在制定恢复训练计划中,有 3个需要遵循的重要步骤。 确定目标 17 / 18 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 创造适宜的训练环境 第一步是确定试图取得的目标,并为每次的训练课或训练周期制定清晰、现实的奋斗目标。在任何一个训练计划中,教练员和运动员都会有共同的训练和比赛目标,例如教练员决定本周的重点是有氧耐力的发展。 第二步是取得目标的最佳方法,如 发展有氧耐力需要知道: 训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