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推动决策科学化、管理规范化、服务网络化与手段现.doc_第1页
努力推动决策科学化、管理规范化、服务网络化与手段现.doc_第2页
努力推动决策科学化、管理规范化、服务网络化与手段现.doc_第3页
努力推动决策科学化、管理规范化、服务网络化与手段现.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近年来,老龄办在局党委的领导下,按照民政四化建设中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努力推动决策科学化、管理规范化、服务网络化和手段现代化,融合推进老龄工作的决策支持和业务支撑,不断推进为老服务精准化,形成了以养老服务与信息管理平台为主、小帮手养老(助残)服务平台为辅、老年人口库为支撑,各业务系统数据有机交互、相关委办局数据有效对接的信息化格局。一、建设完成全市一体的养老信息化工作和服务平台从2012年开始,全局先后投资约2650万,围绕老龄事务行政管理、养老社会化专项服务、数据信息服务和养老公共服务等领域,规划建设了覆盖养老助残卡、高龄津贴、服务商管理与服务等40余项管理与服务事项的全市统一的养老信息化平台。一是围绕老龄业务需求,建设“北京市养老服务与管理信息平台”。初步实现全市养老优待(证)卡业务办理、高龄津贴发放、孝星评选等业务工作的信息化管理。2015年,新增高龄失能老人能力评估、优待卡变北京通养老助残卡、补助医疗、移动化应用等建设内容。在市级统筹的基础上,个性化的区级养老业务和服务支撑平台建设有效满足了区域养老工作服务的需求。二是着力提升养老公共服务能力,打造“北京市96156小帮手养老(助残)服务平台”。为满足全市养老(助残)补贴的券变卡、卡的管理与服务、服务商管理等业务需求,初步搭建了全市养老(助残)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该项目有效提高了我市养老助残专项资金监管力度,降低了政府成本,减轻了基础工作人员压力,解决了养老券结算周期长等难题。二、整合养老数据资源,推进养老服务精准管理近年来,我办会同相关部门不断深耕数据资源建设,将各类业务系统、社会单位的运行数据汇总、统筹形成养老大数据,挖掘数据价值。一是日益夯实基础数据信息建设。5年来,依托跨部门、跨层级、跨领域的信息共享,汇集民政、公安、卫计、残联、银行、一卡通公司等各类涉老数据信息超过7000万条,初步搭建了我市老年人口基础信息、养老服务机构法人信息、养老服务从业人员信息三大基础数据库和各类养老业务数据库。2015年起,为解决老年人口生存状态信息数据不完整,基层入户核实难造成的冒领养老助残补贴等问题,在有效提升原有民政殡葬火化数据采集能力的基础上,依托全市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协同机制,整合公安户口注销数据、卫计死亡证明数据、民委少数民族土葬数据、商业银行实名稽核数据;通过与不同数据源的实时对接与交叉比对,筛查、核实死亡人员信息,触发业务预警,督促、监督基层业务人员在入户核查的基础上,及时实施待遇停发,启动资金追缴机制。截至目前,清理养老助残卡、优待卡业务中死亡人员近4千人。二是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养老助残卡服务运营。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化运作”的原则,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引入社会组织开展养老卡运营管理工作。依托北京通-养老助残卡、“养”字标服务单位、服务热线、卡数据管理中心等“一卡一标一号一中心”的方式,实现四统(资金统发、数据统管、服务统筹、轨迹统鉴)和三融合(业务融合、技术融合、数据融合),降低了基层行政成本,提升了养老服务社会化管理水平。委托社会机构开展大数据分析工作,为优待政策提供数据支持。截止2017年6月底,全市累计制发北京通-养老助残卡237万张。基于北京通养老助残卡应用所产生的数据显示,2017年二季度,全市共有157万左右老年人持卡享受免费乘地面交通优待,季度刷卡笔数约1亿人次。累计发展居家养老服务单位1.5万家,通过北京通-养老助残卡发放居家养老服务补贴14亿元,提供居家养老服务2800万余次,消费13亿元。三是开展失能及高龄老年人能力筛查评估及数据开发应用工作。2015年至今,对全市约16.59万老年人进行了能力筛查和评估,对8.97万高龄老年人进行了需求调查,形成包括207个数据项,近25万条数据的评估数据库。为卫计、人力社保等部门和各区、街道(乡镇)、社区居(村)委会开放数据查询,实现数据共享,为其制订政策、扶持养老服务项目、匹配扶持资金等提供数据支持。四是依托老年人口和养老机构信息数据绘制老年人口热力图,为建设养老服务设施、发展养老服务商提供决策支持。根据全市常住老年人口信息与养老服务设施情况,绘制了北京市老年人口及养老服务设施分布图,显示出我市各区常住老年人口的密度分布及辖区养老服务设施布局情况,为全市养老服务驿站选址布局规划工作提供了科学有效的数据支撑。三、推动老年紧急救援信息化设备应用为切实加强独居老人的人身安全保障,老龄办自2006年开始为独居老年人家庭安装紧急医疗救援呼叫器,2014年开始为独居老年人安装独立式感烟报警器,2016年为部分无赡养人(或赡养人不具备赡养能力)独居老年人、农村经济困难的空巢老人、留守老人配备移动紧急呼叫电话手表(防走失手环),并积极拓展信息平台服务功能,实现系统平台与999、120、119、110等多功能联动,使老年人享受到及时、便利、有效的紧急救援服务。至今共安装了近6万台紧急医疗救援呼叫器、约1.4万个独立式感烟报警器、1.44万个移动紧急呼叫电话手表。截至到2017年二季度,一键呼叫平台共产生紧急救助呼叫超过29万次,产品咨询以及烟感呼叫42万次,累计救助2755次,电话手表紧急呼叫61万次,有效地保障了独居老年人安全。四、下一步工作方向一是积极开展“互联网+养老北京模式”研究和实践。细化落实“互联网+养老北京模式”的顶层设计,以“政府统筹监管为基础、社会化专项服务为核心、产业化转型升级为目标”的总体思路统筹推进。二是做好“智慧养老”相关建设工作。矢志不渝坚持改革,创新老龄事业发展模式,提升为老服务管理效能,做好社会福利与养老业务体系平台的整合和完善工作;主动参与局综合业务运行监管中心和统一的信用信息归集应用中心建设。三是继续挖掘和应用养老大数据。以养老助残卡全流程管理和服务的数据为基础,以高龄失能评估、社区养老服务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