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公司炼钢作业部300吨LF工艺技术规程.doc_第1页
钢铁公司炼钢作业部300吨LF工艺技术规程.doc_第2页
钢铁公司炼钢作业部300吨LF工艺技术规程.doc_第3页
钢铁公司炼钢作业部300吨LF工艺技术规程.doc_第4页
钢铁公司炼钢作业部300吨LF工艺技术规程.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工艺技术规程工艺技术规程 首技规首技规 04-201504-2015 首钢京唐公司 炼钢作业部 300 吨 LF 工艺技术规程 20152015 年年 1 1 月月 2929 日发布日发布 20152015 年年 2 2 月月 1414 日实施日实施 首钢总公司 发布 首钢总公司工艺技术规程审批表 规程名称:炼钢作业部 300 吨 LF 工艺技术规程 规程编号:首技规 04-2015 代 替:首技规 06-2013 页码: 共 25 页 编制单位: 首钢京唐炼钢部 编制人:王朝斌 作业部会审:单庆林 ,徐磊,张本昕,王云龙,于淑芳 作业部审查: 田志红 公司会审:夏春学 黄建民 王俊杰 刘爱军 公司审查:刘建华 总公司会审: 生 产 部:齐新华 设备部:岑东 安全处:孙永强 技术质量部:王长栓 能源环保部:吕杰 总公司批准: 张功焰 2015 年 1 月 29 日 生效日期: 2015 年 2 月 14 日 发放编号: 工工 艺艺 规规 程程 修修 订订 表表 版本号实施日期修订页次修改理由提出修改人 2.02013.06.17多页完善工艺规程王朝斌 3.02015.2.14多页完善工艺规程王朝斌 目目 录录 前前 言言1 1 1 主要原材料标准和技术条件主要原材料标准和技术条件1 3 3 设备组成及主要参数设备组成及主要参数8 4 4 工艺技术要求及工艺制度、技术参数工艺技术要求及工艺制度、技术参数14 6 6 主要工艺检查及质量检验方法主要工艺检查及质量检验方法21 7 7 主要产品技术条件及质量标准主要产品技术条件及质量标准22 8 8 关于开炉、停炉、开机、停机的操作规定关于开炉、停炉、开机、停机的操作规定22 9 9 防止发生质量和操作事故的规定和注意事项防止发生质量和操作事故的规定和注意事项23 1010 技术权限分工的规定技术权限分工的规定24 前 言 1 、技术规程保证产品质量达到标准,使工序生产的经济、效率、合理性等因 素具有最佳效能,是对生产全过程的技术条件、制造工艺、产品检验的质量标 准做出明确规定的技术文件。 2 、技术规程是保证生产有序安全的基本法规,各级人员都必须认真遵守执行。 设备(包括仪器仪表)的使用和维护、辅助材料的供应均应满足本规程的要求。 3 、技术规程是制订岗位技术操作规程的依据,岗位技术操作规程的内容应符 合工艺技术规程的规定。 4、炼钢作业部负责本工艺技术规程的编制、修订,炼钢部主管部长负责工艺技 术规程的一次审核;制造部负责工艺技术规程的二次审核,组织相关部门进行 会签,报公司主管经理审批;设备部负责工艺技术规程中设备内容的二次审核; 安全环保部负责工艺技术规程中安全生产内容的二次审核;炼钢作业部按审批 意见对工艺技术规程文本进行修改、并负责文本的印刷、发放。 5、本工艺技术规程根据现有设备和技术条件制定,因而设备的维护与使用要满 足工艺技术规程的要求。本工艺技术规程在贯彻执行过程中,因客观条件的变 化,个别条款不适时,由生产技术室修改,经主管部长审查,报公司制造部批 准后执行,未经批准任何人不能擅自变更规程内容。本规程由制造部负责解释 及归口管理,炼钢作业部负责厂内解释。 6 、生产实践中总结出的行之有效的新经验、新技术成果、先进操作法及防止 事故的措施及时纳入规程。 1 1 主要原材料标准和技术条件主要原材料标准和技术条件 1.11.1 原材料条件原材料条件 1.1.11.1.1 铁合金铁合金 合金粒度为 1050mm。其它执行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炼钢生 产用原料采购验收技术条件中相关规定。 1.1.21.1.2 石墨电极石墨电极 电极要求按 YB/T4090-2000。 电极直径及长度要求 实际直径(mm) 公称直径(mm) 最大最小黑皮部分最小 长度(mm) 5005115055022100 电极长度允许偏差 标准长度偏差(mm)短尺长度偏差(mm) 公称长度(mm) 最大最小最大最小 2100+100-100-100-275 1.1.31.1.3 小粒小粒石灰 化学成分(%) 项目 CaOMgOSiO2S烧减活性度 指标(%)9251.50.022.0380ml 要求纯净,活性石灰在料仓内储存3 天;粒度要求:10-50mm。 1.1.41.1.4 精品萤石 质量指标% 品种 CaF2SiO2SPH2O粒度 mm 特级萤石9090.100.06 0.5 540 1.1.51.1.5 铝钒土铝钒土 质量指标% 品种 Al2O3SiO2Fe2O3SH2O粒度 mm 铝钒土7510 30.300.5515 1.1.61.1.6 增碳剂 1.1.6.11.1.6.1 石油焦石油焦 C 固%S%灰分%H2O %粒度 mm 95.000.601.00 0.5 38 1.1.6.21.1.6.2 低氮增碳剂:低氮增碳剂: C 固%S%N%灰分%H2O%粒度 mm 890.200.1580.538 1.1.6.31.1.6.3 碳线碳线: 执行 YB/T053-2007。直径(13.013.8)mm,芯粉质量135g/m,每千米 接头个数不大于 2,钢带厚度 0.30.45mm,芯粉按 (GB/T5682-1995) 执行成 分见下表所示: C%S%灰份%水份%挥发份% 960.51.00.51 1.1.71.1.7 合成渣合成渣 三元合成渣化学成分要求: 成分CaOMgOAl2O3SiO2CaF2S水分 含量(%)62685861058150.030.5 合成渣粒度要求: 粒度 515mm,粒度5mm 的数量不超过总量的 10%。 包装要求 采用吨编织袋包装,内附防水膜。保证运输过程中不吸水,不粉化,不变 质,易贮存,运输方便。 1.1.81.1.8 铝铝 线线 直径913mm,内抽头式,卷重1000kg/卷,千米接头数2 个。 牌号 Al%Si%Fe%Cu%Mn%Mg%Ni%Zn%Ti% 1A30 99. 5 0.10 .2 0.150 .30 0.0 5 0.0 1 0.0 1 0.0 1 0.0 2 0.0 2 1.1.91.1.9 硅硅钙钙线线:执行YB/T053-2007。直径(13.013.8)mm,芯粉质量 220g/m,每千米接头个数不大于2,钢带厚度0.30.45mm,芯粉按 (YB/T5051- 1997) 执行成分见下表所示: 牌号 Ca%Si%C%Al%P%S% Ca28Si6028.0055.0065.001.002.400.040.05 1.1.101.1.10 钙铁线:钙铁线:执行 YB/T053-2007。直径(13.013.8)mm,芯粉质量 250g/m,每千米接头个数不大于 2,钢带厚度 0.30.45mm,芯粉按 (GB/T5051-1997) 执行成分见下表所示: 牌号Ca% C%Al%P%S% 钙铁 3030.001.002.400.040.05 1.1.111.1.11 硼铁线:硼铁线:直径(13.013.8)mm,芯粉质量520g/m,每千米接头个数 不大于 2,钢带厚度 0.30.45mm,芯粉按 (GB/T5682-1995) 执行成分见下表 所示: 牌号B% C%Si%Al%P%S% FeB18C0.5-B17.019.00.54.00.500.20.01 1.1.121.1.12 实芯纯钙线:实芯纯钙线:直径(90.3)mm,芯粉质量207g/m,每千米接头个数 不大于 2,钢带厚度 0.30.45mm,芯粉钙含量95%,卷重 1.01.5 吨。 1.1.131.1.13 钢包覆盖剂钢包覆盖剂 含碳钢包覆盖剂(一般炉投入量 150200kg) 堆比重:0.60.8t/m3,熔点:130030,粒度 15mm 占 90%以上。 5kg /袋、1 吨/袋两种双层包装 无碳钢包覆盖剂(一般炉投入量 200250kg) ,具体标准见下表: 堆比重:0.60.8t/m3,熔点:130030,粒度 15mm 占 90%以上。5kg /袋、1 吨/袋两种双层包装 CaOSiO2Al2O3CH2O 402.5302.5 10 1020% 1 CaOSiO2Al2O3H2OC 402.5302.5252.0%13 1.1.141.1.14 铝粒:铝粒:基于 GB/T3190,直径 15mm,长度 1520mm,Al99.5%。 1.21.2 介质条件介质条件 1.2.11.2.1 氩气氩气 纯度:99.99%,无水,无油,供气压力:1.01.7MPa,工作压力: 0.61.0MPa,氩气最大:1200Nm3/h。 1.2.21.2.2 压缩空气压缩空气 纯度:99.95%,无腐蚀成分,压力:0.40.6 MPa,最大流量: 9Nm3/min。 1.2.31.2.3 冷却水冷却水 序号用户名称水量给水回水给水压力水质用水制度 1设备冷却水650m3/h35/50/0.6-0.8/MPa软化水连续 2事故水280m3/h0.3/MPa软化水30 分钟 1.2.41.2.4 液压液压介质介质 工作压力:15MPa,介质:脂肪酸脂。 1.31.3 其它条件其它条件 1.3.11.3.1 钢包的条件钢包的条件 (1)钢包透气砖通气良好,洁净,无包沿,无包底,正常周转包。 (2)新包前三次及非正常周转包,需提前通知精炼工。 (3)钢包必须预热900。 1.3.21.3.2 对转炉出钢的要求对转炉出钢的要求 (1)钢包合理净空(300 吨钢液面)400800mm,最大净空1200mm。 (2)转炉出钢采用挡渣操作控制下渣量70mm。 (3)出钢过程中根据要求加入合成渣进行预造渣。 (4)对转炉出钢水的化学成分和进站温度执行各钢种冶炼技术操作要点操 作规程。 2 LF 生产工艺流程生产工艺流程 2.12.1 工艺流程图工艺流程图 转炉挡渣出钢 钢 包脱氧合金化、在线吹氩 钢水车开至精炼跨 480吨天车将钢包吊到LF炉钢水车 吹氩、测温、取样、(定氧) 下降电极供电 进行LF炉精炼处理 过程测温、(定氧)、取样 造渣脱氧 加热升温 加铝终脱氧 合金微调 上升电极停止供电 测温取样(定氧)、加保温剂 钢水车开至钢水接受跨 480吨天车将钢包吊到连铸转台 导电臂旋转至 另一处理位 导电臂旋转至 该处理位 喂丝、弱吹氩 2.22.2 LFLF 处理主要钢种及参考时间处理主要钢种及参考时间 2.2.12.2.1 LFLF 生产主要钢种生产主要钢种 产品用途钢 种代 表 钢 号 (JIS 标准) 普通商业级C(普碳、优碳) 冷轧原料钢卷 高强度钢HSLA、DP、TRIP 低碳结构钢SPHC、SPHD、SPHE 结构钢SS330SS540、SM400SM570 汽车结构用钢SAPH310SAPH440、DP、TRIP 管线钢X42X80(API 标准) 热轧商品板卷 集装箱及车厢用钢SPA-H、SMA570C 2.2.22.2.2 LFLF 炉冶炼各钢种参考时间炉冶炼各钢种参考时间 钢种 SPHCX60SPA-HSS330 钢包台车开至处理位(2)(2)(2)(2) 降低水冷盖、电极旋转至该处理位(1)(1)(1)(1) 吹氩、测温、取样、 (定氧) 5555 造渣脱氧、加热脱氧、加铝终脱氧、 合金微调 14151211 均匀化 3333 取样、测温 2222 弱吹氩、喂丝(15)(15)(15)(15) 取样、测温、加保温剂(3)(3)(3)(3) 提升炉盖(1)(1)(1)(1) 钢包台车开至吊包位(2)(2)(2)(2) 总计处理时间(min) 45484543 供钢节奏(min) 26242423 2.32.3 LFLF 主要处理工艺及功能主要处理工艺及功能 LF 处理工艺 冶金效果 LF 炉功能 造渣制度 吹氩制度 碱性白渣精炼 惰性气体保护惰性气氛、无大气氧 化、避免钢水二次氧 化 惰性气体搅拌 脱氧、脱硫、去夹杂、 合金收得率高、可以 严格控制钢水成分 加快钢渣界面反应、 氧物化夹杂快速上浮、 均匀成分温度 供电制度 调整钢液温度,造 精炼渣,高效埋弧 加热,保护钢包内 衬 埋弧加热 3 3 设备组成及主要参数设备组成及主要参数 3.13.1 主要工艺设备技术参数主要工艺设备技术参数 3.1.13.1.1 变压器变压器 额定容量:45MVA 一次电压:35kV 二次电压:499.5462349.5V 二次最大额定电流:56kA 调压方式:13 级电动有载调压 冷却方式:OFWF(强油循环水冷) 出线方式:内封口侧出线 3.1.23.1.2 钢包钢包 钢包公称容量:300t 钢包吊钩中心距: 5600mm 钢包上口外径:4623mm 钢包净空: 440mm(新包 300t 钢水) 钢包透气砖数量:2 块 包盖与钢包的环缝:150200mm 3.1.33.1.3 钢包车钢包车 最大承载重量:450t 行走速度:230m/min 定位精度:10mm 驱动方式:机械双驱动式 调速方式:变频调速 3.1.43.1.4 导电臂导电臂 材质:铜钢复合材料 电极夹紧力:300kN 电极夹紧松开方式:弹簧夹紧液压松开 电极极心圆850mm 钢水升温速度:4.5/min 最大电弧电流强度:56000A 弧压:265V 最大电弧长度:223mm 三相阻抗不平衡度:6.5% 3.1.53.1.5 电极升降及旋转装置电极升降及旋转装置 电极直径:508mm 极心圆直径:850mm 电极工作行程:4800mm 电极上升速度:6.0m/min 电极下降速度:4.8m/min 电极夹紧力:300kN 紧急提升响应时间:100ms 旋转驱动方式:液压缸 旋转角度:70(双向) 回转速度:1/s 定位精度:5mm 3.1.63.1.6 炉盖升降机构炉盖升降机构 炉盖工作行程: 700mm 炉盖升降速度: 50mm/s 紧急炉盖提升响应时间:200ms 3.1.73.1.7 炉盖炉盖 型式:水冷密排管式 上部外径:4700mm 炉盖高度:2500mm 3.1.83.1.8 双线喂丝机双线喂丝机 操作方式:自动/手动 喂丝速度5400m/min(可调) 喂丝直径916mm 3.1.93.1.9 电极接长装置电极接长装置 存放仓直径:630mm 电极接长站:1 个(气动操作) 存放仓数量:4 个 3.1.103.1.10 自动测温取样装置自动测温取样装置 枪行程:7000mm 枪速度:最大 25m/min(变频) 自动测温取样装置滑轨倾角:8 度 枪停止位精度:50mm 3.1.113.1.11 料仓及称量斗系统料仓及称量斗系统 料仓号合金种类料仓容积m3称量斗称量斗容积m3 1铝粒15 2精品萤石15 3磷铁15 4合成渣15 11.5 5合成渣15 6合成渣15 7精品萤石15 8钛铁15 21.5 9钒铁15 10铬铁15 11铌铁15 12中碳锰铁15 31.5 13低氮增碳剂15 14废钢15 15低碳锰铁15 16铝铁15 43 17硅铁20 18微碳锰铁20 19覆盖剂20 20低氮增碳剂20 53 3.1.123.1.12 冷却水系统冷却水系统 闭式回水系统:由水分配器、检测仪表、回水装置、阀和管子、管件等组成。 LFLF 炉水冷却系统参数炉水冷却系统参数 名称参数范围报警单位 进水总管压力0-1.00.2Mpa 进水总管温度0-10035 进水总管流量0-800400m3/h 回水总管温度0-10055 V相水冷电缆回水温度0-10055 V相水冷电缆回水流量开关0-105m3/h W相水冷电缆回水温度0-10055 W相水冷电缆回水流量开关0-105m3/h U相水冷电缆回水温度0-10055 U相水冷电缆回水流量开关0-105m3/h V相短网回水温度0-10055 V相短网回水流量开关0-106m3/h W相短网回水温度0-10055 W相短网回水流量开关0-106m3/h U相短网回水温度0-1055 U相短网回水流量开关0-106m3/h 变压器冷却器回水温度0-10055 变压器冷却器回水流量0-5030m3/h 液压站冷却水回水温度0-10055 液压站冷却水回水流量开关0-158m3/h V相导电臂回水温度0-10055 V相导电臂回水流量开关0-2012m3/h W相导电臂回水温度0-10055 W相导电臂回水流量开关0-2012m3/h U相导电臂回水温度0-10055 U相导电臂回水流量开关0-2012m3/h 1#炉盖回水流量0400150m3/h 2#炉盖回水流量0400150m3/h 三相导电臂总回水流量010040m3/h 1#炉盖各支路回水温度010055 1#炉盖各支路回水流量开关03015m3/h 名称参数范围报警单位 2#炉盖各支路回水温度1010055 2#炉盖各支路回水流量开关03015m3/h 冷却水系统主要为下列设备冷却供水: 钢包盖和通风孔:210 m3/h2 电极横臂及立柱头:75 m3/h 大电流电缆:30 m3/h 水冷铜管及补偿器:45 m3/h 液压装置:15 m3/h 变压器:60 m3/h 3.1.13LF3.1.13LF 炉液压系统炉液压系统 系统工作压力:15Mpa 工作介质:脂肪酸酯 工作温度:15-65 主泵:4 台(开三备一) 循环泵:2 台(开一备一) 3.23.2 设备联锁条件设备联锁条件 3.2.13.2.1 液压系统联锁液压系统联锁 油位:下限位报警;下下限位停泵。 温度联锁:下下限温度 15,15加热开始,循环泵必需运行;下限温度 25,加热停止;上限温度 35,冷却器停止;上上限温度 55,冷却 器工作,循环泵必需运行。 3.2.23.2.2 包盖联锁包盖联锁 (1)包盖提升 液压系统满足前面所述联锁 三相电极处于上限位 顶吹氩枪处于上限位 测温取样枪处于上限位 高压分闸 (2)包盖下降 钢包车必须处于加热工位,并在静止状态 液压系统满足前面所述联锁 三相电极处于上限位;包盖不在下限位 3.2.33.2.3 电极回转台旋转电极回转台旋转 (1)顶吹氩枪处于上限位 (2)测温取样枪处于上限位 (3)电极在上限位 (4)液压系统满足如前所述联锁。 3.2.43.2.4 电极提升电极提升/ /下降联锁下降联锁 (1)测温取样枪处于上限位 (2)电极横臂处于加热工位或调整电极位 (3)液压系统满足如前所述联锁 3.2.53.2.5 电极夹紧电极夹紧/ /放松放松 (1)液压系统满足前面所述联锁 (2)高压分闸 3.2.63.2.6 高压供电真空断路器合闸高压供电真空断路器合闸 (1)急停装置没有启动 (2)打开接地开关;PLC 正常 (3)变压器正常 (4)高压系统正常 3.2.73.2.7 钢包车联锁条件钢包车联锁条件 (1)三相电极在上限或在另一加热工位、调整电极位 (2)包盖在上限 (3) “急停”按钮没按下 (4)变频器无故障 (5)MCC 准备好 4 4 工艺技术要求及工艺制度、技术参数工艺技术要求及工艺制度、技术参数 4.14.1 供电制度供电制度 4.1.14.1.1 供电参数表供电参数表 变压器变压器 档级档级 二次电压二次电压(V)(V)电流曲线电流曲线电流电流(kA)(kA)电弧功率电弧功率(kW)(kW)电弧长度电弧长度(mm)(mm) 152.01525560163 246.813526265187 341.61225815207 1499.5 436.410524444223 153.3523410146 248.01524808172 342.6824835194 2487 437.34523800212 156.23720287127 250.613323100156 344.989623702180 3474.5 439.365923064200 156.23717636105 250.613321067139 344.989622383166 4462 439.365922218188 156.2371528790 250.613319351127 344.989621048156 5449.5 439.365921154179 156.2371273075 250.613317559116 344.989619678146 6437 439.365920073170 156.237986758 250.613315671103 344.989618266135 7424.5 439.365918972160 156.237649938 250.61331365889 344.989616804124 8412 439.365917847151 156.237205312 250.61331147775 344.989615282113 9399.5 439.365916696141 10387153.425454628 变压器变压器 档级档级 二次电压二次电压(V)(V)电流曲线电流曲线电流电流(kA)(kA)电弧功率电弧功率(kW)(kW)电弧长度电弧长度(mm)(mm) 250.6133905059 344.989613684101 439.365915512131 150.6133622340 247.8014974667 344.98961198688 11374.5 439.365914291121 150.6133257816 247.8014737151 344.98961015575 12362 439.36591302294 147.8014451631 244.9896812960 339.36591032481 13349.5 436.55411169499 4.1.24.1.2 各冶炼阶段供电参数各冶炼阶段供电参数: : 初期破壳,起弧阶段:(电压,电流)采用(9,2)(10,3) 。 化渣阶段:(电压,电流)采用(6,4)(4,2) 。 合金化、升温阶段:(电压,电流)采用(3,3)(6,4)全冶炼过程均须 用埋弧操作,严禁用高电压裸弧强制调温,以免损害包衬,增碳、测温取样时 须停电并抬起电极。 4.24.2 吹氩制度吹氩制度 正常工况采用双透气砖底吹氩,底吹氩气工作压力 0.61.0MPa。 当底吹不通时,可使用工作压力为 1.21.8MPa 高压氩气破渣壳,当底吹正常 后使用 0.61.0MPa 低压氩气。若高压氩气不满足要求,改人工手插管方式控 制,若此时高压氩气仍不满足冶炼要求,汇报调度室,根据生产组织换工序冶 炼或倒包处理。 4.2.14.2.1 各冶炼阶段底吹氩气流量控制各冶炼阶段底吹氩气流量控制 (1)普通钢种可以在座包位试底吹,品种钢座钢包车后手插管,钢包到处 理位后方可开氩气,整个处理期间采用微正压操作。 (2)预吹氩单路氩气流量使用 600L/min900L/min(NL/min)。温度低、 渣壳厚,低压流量不能破壳,可使用高压破壳,破壳后改低压。 (3)通电造渣期间,单路氩气流量使用 500L/min700L/min。深脱硫期 间单路氩气流量 1000L/min1200L/min。 (4)调合金期间,将每路氩气流量调节到 500700NL/min。每次加入合 金后需搅拌 34 分钟后才可取样。 (5)加热升温期间,将每路氩气流量调节到 400600NL/min。 (6)喂丝期间,每路吹氩流量为 200400NL/min; (7)软吹期间,设置单路流量 100NL/min;观察钢包液面,如果有亮面, 则单路流量-10 NL/min;重复前述步骤,直至亮面消失为止; 4.34.3 造渣制度造渣制度 4.3.14.3.1 渣料渣料加入加入 钢水到站后,预吹氩 34min,测温取样(定氧)后,给电破渣、起弧。 加热 23min 将钢包内渣层加热至熔化状态。开始分 23 批加入合成渣、小粒 白灰,每批渣料加入量1500kg批,两批料间隔时间1min。根据渣况,可 加入萤石调整炉渣流动性; 深脱硫钢种,渣料加入量 715kg/t,根据渣况补加萤石,保证良好的熔 渣流动性,并适当加大氩气流量及提高钢液温度,根据进站 S 含量,保证在还 原性气氛下强搅拌 510min。 4.3.24.3.2 造还原渣造还原渣 渣料融化过程中,随渣料的加入分批加入脱氧剂铝粒。控制好氩气,铝粒 应加在渣面上,不能裸露的钢液表面。造渣过程适时调整除尘阀开度,保证炉 内还原性气氛。造渣后期取渣样观察还原渣形成情况,炉渣变白说明已经形成 还原渣。硅铝镇静钢保证渣中(FeO+MnO)的含量2.0,铝镇静钢保证渣中 (FeO+MnO)的含量1.0的范围内。还原渣形成时间,从第一批渣料加入到 还原渣形成应控制在 810min。 硅镇静钢需控制铝的加入量。 4.3.34.3.3 除尘控制除尘控制 LF 除尘控制两原则:控制烟尘污染和保证还原性气氛。 加入合成渣造渣阶段由于烟尘较大,除尘开度控制 60-100%,以不发生冒 烟为准; 化渣完毕后,除尘开度 40-70%,以微冒白烟为准。 4.3.44.3.4 各类钢种结束炉渣参考成份:各类钢种结束炉渣参考成份: 铝镇静钢 炉渣元素 CaOSiO2Al2O3FeO+MnOMgOS 含量(%)55606102530 1 680.32.0 硅镇静钢 炉渣元素 CaOSiO2Al2O3FeO+MnOMgOS 含量(%)5258212658 2 680.31.0 4.44.4 合金化制度合金化制度 4.4.14.4.1 取样要求取样要求 进站取样:以进站预吹氩 34min 顶渣化开后取样为到站成分; 结束取样:结束取样操作必须在软吹时间4min 之后进行;若软吹时间较 长(15min),以软吹结束 6min 以内取样为结束样。 要求先取样后测温,结束成分返回满足以下条件的,不允许二次发样; (1)结束取样成分返回符合要点要求的,不得二次发样; (2)结束取样前,通过炉后成分或过程成分已知某一成分出格或接近出格,精炼结束 取样相应成分出格的,不得二次发样; (3)结束取样前,无成分出格或接近出格的元素出现,结束取样出现成分出格的,及 时联系质量工程师,质量工程师综合判断结束样是否异常,若明显与过程成分差异大,变 化异常,可以同意二次发样复验,其它情况不得二次发样; 4.4.24.4.2 合金化操作合金化操作 正常情况下 LF 成分调整要求采用“先粗调,后精调”的原则。 根据钢种要点或技术通知单内控要求,参照进站样成分按内控下线粗调。 待还原渣形成后,取钢样分析,再根据结果按内控目标进行成分精调。每批合 金加入后需保证 45min 吹氩后才可以取样分析。 合金调入后注意观察渣面合金吸收情况,尤其确认碳粉吸收效果,根据情 况可增加氩气流量和搅拌时间。 4.4.4.4.3 3 合金料加入计算:合金料加入计算: 元素吸收率 C 9095% 1000 % (t)% (Kg) = 合金元素含量元素的收得率 钢水量)加入合金前元素含量(本钢种元素目标值 合金加入量 元素吸收率 Mn100% Si95-100% Cr100% Ni100% V95% Nb95% Al75% B50-60% Ti85% 4.4.44.4.4 喂线喂线 当调碳量0.02%时,可采用喂碳线的方式调整,参考每 200 米碳线钢水增 碳 0.01%。喂 C 线后必须保证吹氩3min,才可取样。喂线速度控制在 46m/s,确保 C 线进入钢液中,提高芯粉吸收率。 钢水成份温度符合要求,脱氧良好后进行 Ca 处理,根据钢种 Si 含量选择 喂 Si-Ca 线、Ca-Fe 线或纯钙线。对铝含量有要求的钢种先喂铝线再喂钙线, 喂线要求执行各钢种冶炼操作。 喂线速度:铝线 34m/s;Si-Ca/Ca-Fe 线 46m/s; 纯钙线 23m/s;碳 线 46m/s。 Ca 处理喂线时,操作工必须控制除尘阀开度,保证微正压操作,提高 Ca 吸收率。 4.54.5 温度温度控制制度控制制度 4.5.14.5.1 温度控制要求温度控制要求 (1)温度控制以中包温度合格为准,根据中包烤包情况及过热度高低,及 时调整精炼结束温度。 (2)严禁采用大流量吹氩和萤石降温。 (3)钢水温度具体执行各钢种“品种钢冶炼技术操作要点” 。 (4)钢水到站温度指预吹 3 分钟时测的温度,钢水的结束温度是指钢水离 站前 1 分钟内测的温度。 (5)离站温度需连续测 2 枪,2 枪温度差5,取低值。测温相差5 须进行补测第 3 枪,取三个温度中的最低值。 4.5.24.5.2 保温剂加入要求保温剂加入要求 弱吹氩过程中开始加入保温剂,保温剂种类执行各钢种冶炼操作要点。含 碳钢包覆盖剂一般炉投入量 150200kg,无碳钢包覆盖剂一般炉投入量 200250kg。保温剂要完全覆盖渣面,要求不露亮面。 5 5 工艺控制思路和自动化控制方式工艺控制思路和自动化控制方式 5.15.1 电极接长及更换操作电极接长及更换操作 在工作中,电极臂以下任意两根电极的长度差超过 300mm 时,需调节电极, 使电极臂以下的长度相等,电极的下端处于同一端面上,当三相电极中的任意 一相没有调整的余量时(电极臂以上长度300mm) ,需要换电极。 5.1.15.1.1 电极更换电极更换 (1)更换电极前,断开 LF 炉高压开关,将接地开关打到接地位置。 (2)将包盖降至低位、电极升降选为手动位,下降该相电极至低位,指挥 天车吊钩移动到待吊电极上方 200mm 左右的地方,将吊运电极钢丝丝绳扣挂上 吊钩。打开相应电极夹持器,确认电极夹持器已打开后,指挥天车将旧电极吊 起,到合适高度后将电极吊到电极连接站并固定好。 (3)指挥天车将备用的电极装入电极夹持器,调节电极长度,位置合适后 关闭夹持器,摘掉吊钩。 (电极夹持器不得夹在电极端头白线区内) 。 5.1.25.1.2 电极电极连接连接 (1)电极连接前,检查专用吊具和新电极,确保专用吊具和新电极本身完好 无损。电极吊具报废标准:当电极吊具螺纹损坏 30后,必须报废处理。使用 压缩空气新电极端面、电极孔内螺纹及接头部位进行清理吹扫,必要时进行刮 刷后再用压缩空气清洁。 (2)将需接长的电极吊到连接站,固定好,卸下固定在电极上的吊运塞头, 然后使用用压缩空气将电极螺纹内孔及电极端面吹扫干净(不能用钢棉或铁刷 清扫擦拭) ,将新电极联接螺纹塞头也吹扫干净。 (3)指挥天车将新电极吊起呈垂直状态,将新电极连接塞头缓慢对正待连 接电极的螺纹孔,指挥天车慢慢垂直下降电极到适当位置后,用专用工具旋紧电 极,用力必须适中确保电极接头螺纹不被损坏。 (4)当两节电极端面快接触前,再用压缩空气对电极端面进行吹扫,将电 极端面的杂物吹出后,旋紧电极。 (5)连接好的电极必须保证使相邻两节电极之间的接触面各向机械应力相 等,具有良好的导电性且牢固。 5.1.35.1.3 调整电极调整电极夹持位置夹持位置 (1)断开 LF 炉高压开关,接地开关打到接地位置。确认后进行工作。 (2)将包盖降至低位,电极升至上限位。将电极旋转至两处理工位间的滑 电极平台上方,将电极升降选为就地操作箱手动位置。 (3)缓慢下降需调整的电极,让电极端面平稳地接触滑电极平台。然后手 动松开电极夹持器,再将电极夹持器升至新的夹持位置。夹持位置的调整量按 在加热位将电极升到上极限位,电极下端与包盖距离大于 200mm 控制。调整后 电极夹持位置不能在两节电极间安全线范围内,夹紧电极夹持器。 (4)手动将电极升至上限位,然后旋转至处理位并下降至低位后,才可将 电极升降选为自动控制。 5.25.2 加料加料操作操作控制控制 加料系统控制有机旁控制和计算机集中控制方式。分为称量和下料两个过 程。操作分手动、集中手动、集中自动模式。 5.2.15.2.1 手动模式手动模式 在现场操作箱上中选择“机旁”方式,通过操作箱上按钮操作,通过按下 “启动”或“停止”按钮启动/停止相应的设备(料仓振动给料机、称量振动给 料机、皮带机等) ,这是设备单机调试、设备维修及处理现场突发事故时采用的 操作方式。 5.2.25.2.2 集中手动模式集中手动模式 在现场操作箱上中选择“集中”方式,在 HMI“LF 加料”画面上称量方式 选择“手动” ,按下“启动”或“停止”按钮启动/停止料仓振动给料机,通过 观察称量数值,停止称量过程,但是不能同时启动同一称量斗上两台料仓下振 动给料机。称量结束后,选择“手动”下料方式,按顺序按下料斗翻板阀、分 料斗上皮带机、称量斗下皮带机、称量斗下振动给料机启动按钮,下料结束后 (称量数值为零) ,按相反的顺序将上述设备停止,也可以先将料下到炉前料斗 内,再打开料斗翻板阀,把料下到精炼炉中,这样就完成了 LF 精炼炉集中手动 加料过程。 5.2.35.2.3 集中自动模式集中自动模式 在现场操作箱上中选择“集中”方式,在 HMI“LF 加料”画面上称量方式 选择“自动” ,通过确定加料配方(20 个料仓各下多少料)启动自动称量过程, 到达称量数值自动停止。同一称量斗上料仓下振动给料机按顺序启动,不同称 量斗上料仓下振动给料机可以同时启动。称量结束后,选择“自动”下料方式, 程序将按上面手动下料过程延时启动相应设备,下料结束后(称量数值为零) , 按相反的顺序将上述设备延时停止。 5.35.3 电极调节电极调节 全数字电极调节器调节电极升降,具有三个独立的阻抗控制器和叠加的过 电流控制器,可以自动适应 LF 炉的实际各冶炼阶段。 6 6 主要工艺检查及质量检验方法主要工艺检查及质量检验方法( (与与 LFLF 工艺无关工艺无关) ) 钢水化学成分分析:执行GB/T14203-1993 钢铁及合金光电发射光谱分析 法通则 。 7 7 主要产品技术条件及质量标准主要产品技术条件及质量标准: 船板钢船板钢 钢号执行标准 CSiMnPS A/B/DQ/SGZGS293-20070.210.350.8-1.200.0350.035 低碳钢低碳钢 钢号执行标准 CSiMnPSAlt SPHCQ/SGZGS293-20070.04-0.080.050.400.020 0.025 0.010 普碳钢普碳钢 钢号执行标准 CSiMnPS Q235BQ/SGZGS293-20070.200.351.400.045 0.045 SS400Q/SGZGS293-20070.200.351.400.035 0.035 8 8 关于开炉、停炉、开机、停机的操作规定关于开炉、停炉、开机、停机的操作规定 8.18.1 开炉前准备工作开炉前准备工作 (1)各类介质必须满足技术条件要求。 (2)设备、电气、仪表、计量系统安装完毕,传动、联动、程控运转安全 正常。 (3)做好应急备用电源的检查和试运转,防止因停电造成事故。 (4)所需备品、备件、工具、材料应齐全、充足。 (5)安全防护装置齐全、完好。 8.28.2 开炉操作开炉操作 (1)通知水处理站为 LF 区域送净环冷却水,按先总管后支管的顺序打开阀 门为设备供水。 (2)通知上级变电所高压送电; (3)钢包座入钢包车后,打开氩气阀门开始预吹氩,吹氩量调至使钢水微 微波动为好,测温,然后将钢包车开至加热工位。 (4)下降水冷炉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