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马市城市建成区设计说明书.doc_第1页
义马市城市建成区设计说明书.doc_第2页
义马市城市建成区设计说明书.doc_第3页
义马市城市建成区设计说明书.doc_第4页
义马市城市建成区设计说明书.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 录一. 测区概况 2 二. 任务概述 2三. 技术依据 2四. 政策依据 3五. 已有资料情况 3六. 工作流程 3七. 规格和精度 4八. 首级平面控制网选择 4九. 各类导线网主要技术指标与测量要求 5十. 界址点平面位置精度见表 7十一. 地籍图平面位置精度指标 7十二. 地籍图的测量方法 8十三. 使用仪器情况 8十四. 预算和经费 9义马市城市建成区地籍测量技术设计摘要:义马市城市建成区地籍测量工作是在全国统一的背景下开展进行的,它将为义马市今后的发展打下土地工作的基础,为义马市摸清自己的家底做到心中有数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们此次在了解了测区概况后,首先明确了自己的任务,并做了任务安排,搜集了相关资料,同时制定了工作流程等等,总之为这次义马市的地籍做好了一切准备工作,此项工作预计要耗时三个月,到八月份结束。关键词:技术依据、工作流程、精度要求、首级控制网、平面控制网选择引言:由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土地利用情况急待调查,在此次全国性的地籍调查工作中,义马市为摸清全市现今的土地利用现状,特组织了此次地籍测量工作,为以后义马市的发展做好基础性工作。一 测区概况义马市位于河南省西部,伏牛山北部,属浅山丘陵区,地处崤函古道,北仰韶峰,南眺洛伊,东距郑州183公里,距洛阳50公里,西距三门峡65公里,介于北纬3441303449,东经1115011159。东西长12.5公里,南北宽9公里,辖区面积100.46平方公里,总人口15.9万,市区人口12万,中心建成区面积15平方公里。二 任务概述:(一)任务名称:义马市区城镇地籍更新调查(二)任务来源:义马市国有土地资产管理局(三)作业区范围:东经1115011159,北纬3441303449,东西长12.5公里,南北9公里,面积100.46平方公里。(四)项目内容:全面开展城镇地籍更新调查工作,建立数据库及管理系统,形成全市城镇地籍管理及应用信息系统网络。(五)产品种类:建立覆盖全市各个区域的控制网,并通过这些控制网测量出全市各块宗地界址点的坐标,最终建立义马市的地籍控制和管理系统。(六)要求达到精度指标、质量要求:所有数据均参照河南省2005年发布的地籍测量规范。(七)工期要求:五月底开始权属调查工作,一个月后开始测量工作,在八月底结束并提交成果。(八)产品接收单位:义马市国有土地资产管理局。三 技术依据(一)CJJ73-97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二)国家技术监督局1994年大比例尺机助制图规(三)国家技术监督局1993年1:500.1:1000.1:2000地形图要素分类与代码(四)城市测量规范(五)国家技术监督局1995年发布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六)国家测绘局1995年颁布的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七)国家技术监督局2001年颁布的数字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和质量评定四 政策依据(一)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号);(二)河南省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决定的意见(豫政200480号);(三) (豫政办2004101号);(四) (豫政办199429号);(五) (豫国土资发200592号);(六)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印发的通知。五 已有资料情况(一)已有的地籍调查成果资料1995年完成的原调查区3.5km地籍调查成果(权属调查成果、控制测量成果、地籍图、宗地图、面积汇总与统计等成果资料)。(二)控制资料三门峡D级GPS控制网成果,可作为义马市更新地籍测量加密控制的起算术据。(三)图件资料2006年实测的1:500数字线划图,可作为调查的工作底图。六 工作流程(一)首先,开展土地权属调查工作,主要内容有:协助国土资源局工作人员到各单位及各村庄调查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情况,重点是和原有资料进行比对,查清此宗地的所有权现状,同时通知此宗地法人代表或使用人在规定的时间里到现场指定界址点,做好界址点的喷吐工作(具体指用喷漆或油漆在界址点上做好标注工作),并同时要求左右邻居到现场定界,在双方共同确认边界后划好宗地草图,注明与邻居的关系,在宗地草图上标明四至。此项工作大概需耗时一个月。(二)其次,建立测区控制网,开始具体的测量工作。城镇地籍首级平面控制网原则上在国家A、B、C高等级GPS大地控制网的基础上布设,实测适当密度的D级或E级GPS网。加密控制点可在D级或E级GPS控制网基础上,采用一、二级光电测距导线施测,其最弱点(相对于起算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得超过5cm.。加密控制点也可采用GPS快速静态测量方法实测。 一般情况下,地籍平面控制点(基本控制和加密控制)的埋石密度为:1:500地籍图每幅不少于3个,1:1000地籍图每幅不少于6个。义马此次的地籍测量工程采用1:500的地籍图。地籍图根点(含各等级控制点)的密度,通常每平方公里应布设100400个。地籍平面控制点的布设应顾及航测相片控制点连测的要求。各等级地籍基本控制点和加密控制点均应埋设永久性标志,地籍控制点可根据要求埋设永久性标志。高程控制点布设应满足与航测相片控制点连测要求。七 规格和精度(一) 投影类形采用高斯正形投影(二) 平面坐标系统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三) 当长度变形不大于2.5cm/km时,应采用高斯正形3带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统。(四) 高程基准采用1980国家高程基准。(五) 基本地籍图比例尺为1:500,特殊情况下经批准可采用1:1000比例尺;一般建制镇、独立工矿、乡政府所在地可采用1:1000比例尺。(六)城镇地籍图不论其比例尺大小,采用50cmX50cm正方形分幅,其图幅理论面积及边长见 表1: 地籍图图廓参数比例尺图廓线实地长、宽图上图廓对角线长度图廓理论面积1:500250m 250m70.71cm0.0625cm1:1000500m 500m70.71cm0.25km(七)图幅编号采用图廓西南角坐标10公里数(小数后两位)编号,X坐标在前,Y坐标在后,中间以半短线连接。八 首级平面控制网选择地籍首级平面控制网的等级根据地籍调查区域面积大小,按表2选择。表2 调查区范围与地籍平面控制网布设调查区面积首 级 控 制 网加 密 控 制 网(km)布设形式等 级布设形式登级60GPS控制网E级(一级)GPS或导线一、二级60GPSD级GPS或导线E级或一、二级九 各类导线网主要技术指标与测量要求二级导线和图根导线可布设成符合导线、接点导线,导线作为首级控制网时,宜布设成多边形格网,其技术要求见下列各表: 表3 一、二级光电测距导线主要技术要求等级符合导线长度(km)平均边长(m)每边测距中误差(mm)测回数方位角闭合差()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测角中误差()DJ2DJ6一级3.6300152410n1/40005二级2.4200151316n1/100008表4 图根导线测量技术要求级 别导线长度(km)平均边长(m)测 回 数测回差()方位角闭合差()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坐标闭合差(m)DJ2DJ6一级1.2120121824n1/50000.22二级0.770140n1/30000.22表5 水平角方向观测法的各项限差项 目经 纬 仪 型 号DJ1DJ2DJ6光学测微器两次重合读数差()13半测回归零差()6818两个半测回同一方向较差()152036一测回内2C互差()913同一方向值各测回互差()6924表6 导线测量水平角观测的技术要求等级测角中误差()测回数方位角中误差()测站圆周角闭合差()DJ1DJ2DJ3一级5.02410n6二级8.01316n6注:n-测站数;R+L360表7 垂直角观测技术要求如下表 测角中误差测回数510103030DJ2DJ2DJ6DJ6中丝法2122三丝法1111各级GPS网的布设与施测D、E级网可布设成多边形或附合导线,其技术要求如下:表8 GPS网中相临点间平均距离及精度分析等级相邻点间的平均距离()固定误差a,比例误差系数D5101010E0.251010注:1、相邻点最小距离可为平均距离的1/31/2;最大距离可为平均距离的23倍 2、新布设的GPS同应与附近已有的国家高等级GPS网点进行联测,联测点数不得少于2点。 3、为求定GPS点在某一参考坐标系中的坐标,应与该参考坐标系中的原有控制点联测,联测的总数不得少于3点。最简独立GPS闭合环或附合路线边数的规定如下表表9等级DE闭合环或符合路线边数810十 界址点平面位置精度见表 界址点精度指标及适用范围如下表表10类别界址点对邻近图根点点位误差()界址点间距允许误差()界址点与邻近地物点关系距离允许误差()适用范围中误差允许误差一5.010.010.010.0城镇街道外围界址点及街坊内明显的界址点二7.515.015.015.0城镇街坊内部隐蔽的界址点及村庄内部的界址点十一 地籍图平面位置精度指标 项 目图上中误差(mm)图上允许中误差(mm)备 注相临界址点间距0.30.6界址点与临近地物点关系距离0.30.6宗地内部与界址边不相邻地物点0.51.0邻近地物点间距0.40.8勘丈数据装绘界址点间距0.3勘丈数据装绘界址点与临近地物点关系距离0.3内图廓边长误差0.2内图廓对角线误差0.3图廓点、控制点、坐标网点展点误差0.1其它解析坐标点展点误差0.2表11十二 地籍图的测量方法(一)解析法以知控制点为依据,根据野外测量的距离、角度等数据,解算出全部界址点坐标,并将解析界址点展绘在图上。以解析坐标和解析边长为基础,勘丈其它地籍要素的位置和几何图形,经宗地草图的勘丈数据检核后成地籍图。 (一)部分解析法采用解析法测定街坊外围及街坊内部明显的界址点的坐标,用图解法勘丈街坊内部的其它界址点及有关要素的平面位置。以解析的界址点为基础展绘街坊图,再依据宗地草图勘丈数据装绘街坊内部成地籍图。(一)全野外数字法测绘地形图利用全站仪或GPS实地采集界址点、地物点及其他有关数据,现场绘 制草图,借助计算机及配套的数字测图软件,编辑生成数字地籍图和宗地图。十三 使用仪器情况(一)全站仪南方系列、拓扑康、莱卡三种品牌(一)GPS接受机因泰克静态接收机一套、RTK动态接收机一套。 附 接收机的选用 级别项目二三四一级二级单频/双频双频或单频双频或单频双频或单频双频或单频双频或单频标称精度(10mm+2ppmD)(10mm+3ppmD)(10mm+3ppmD)(10mm+3ppmD)(10mm+3ppmD)观测量载波相位载波相位载波相位载波相位载波相位同步观测接受机数22222十四 预算和经费 本次工程共用人12人,每人每天消耗50元(包括食宿、出行),每三个人一组,所需采购工具如钉、油漆等计划支出500元,工期大概需3个月,共计花费约54500元,应准备60000元。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附表一题目名称学生姓名祁孟可所学专业测绘工程班级03测绘指导教师姓名沙丛术所学专业职称副教授一、设计(论文)主要内容1. 测区概况2. 任务概述3. 技术依据4. 政策依据5. 已有资料情况6. 工作流程7. 规格和精度8. 首级平面控制网选择9. 各类导线网主要技术指标与测量要求10. 界址点平面位置精度见表11. 地籍图平面位置精度指标12. 地籍图的测量方法13. 使用仪器情况二、毕业设计的主要技术指标(文科不填)一、二级光电测距导线主要技术要求等级符合导线长度(km)平均边长(m)每边测距中误差(mm)测回数方位角闭合差()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测角中误差()DJ2DJ6一级3.6300152410n1/40005二级2.4200151316n1/100008图根导线测量技术要求级 别导线长度(km)平均边长(m)测 回 数测回差()方位角闭合差()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坐标闭合差(m)DJ2DJ6一级1.2120121824n1/50000.22二级0.770140n1/30000.22水平角方向观测法的各项限差项 目经 纬 仪 型 号DJ1DJ2DJ6光学测微器两次重合读数差()13半测回归零差()6818两个半测回同一方向较差()152036一测回内2C互差()913同一方向值各测回互差()6924导线测量水平角观测的技术要求等级测角中误差()测回数方位角中误差()测站圆周角闭合差()DJ1DJ2DJ3一级5.02410n6二级8.01316n6注:n-测站数;R+L360垂直角观测技术要求如下表 测角中误差测回数510103030DJ2DJ2DJ6DJ6中丝法2122三丝法1111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附表二题目名称:义马市城市建成区地籍测量技术设计学生姓名祁孟可专业测绘工程班级03测绘一、选题的目的意义1:此次义马市实习对我的影响很大,使我在其中学习到了很多实践经验。2:为此次在义马工作做好导向,保障工作顺利进行。3:此次实习是我第一次运用所学知识在实际中解决问题,将为我在不久的工作中打好基础。二、国内外研究综述地籍测量工作开始于十九世纪的法国,当时其为征收地籍税而设立了地籍,开展了相应的地籍测量工作。之后,地籍测量的理论和技术不断发展,一直到二十世纪中叶,由于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为适应其发展,世界各国都开展了各自的地籍调查和测量工作。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我国才开始了此项工作,国家于1986年成立了国家土地管理局,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由沿海地区开始进行此项工作,地籍测量成为我国土地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三、毕业设计(论文)所用的方法1:在实习单位中学习相关知识2:在实践中自己总结经验3:在老师的指导和带领下进行工作四、主要参考文献与资料获得情况(1)控制测量上册 孔祥元、梅是义主编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2年1月(2)测量学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测量学编写组编注 测绘出版社 1994年8月(3)工程测量 陈龙飞、金其坤编著 同济大学出版社 1990年8月。(4)河南省地籍测量总设计书(5) GPS测量应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