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技术第4讲电容式传感器.ppt_第1页
传感器技术第4讲电容式传感器.ppt_第2页
传感器技术第4讲电容式传感器.ppt_第3页
传感器技术第4讲电容式传感器.ppt_第4页
传感器技术第4讲电容式传感器.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传感器技术 第4讲 电容式传感器,主讲教师:刘遥生 联系电话第4课 电容式传感器,方法:首先介绍电容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测量电路,然后讨论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最后通过四个实例介绍电容式传感器的应用。,内容: 一、工作原理及特性; 二、测量电路; 三、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 四、应用,第4课 电容式传感器,第一节、工作原理及特性,一、 什么是电容式传感器?,将被测参数变换成电容量的一种传感器。它的转换元件实际上就是一个具有可变参数的电容器。,第一节、工作原理及特性,二、原理,用两块金属平板作电极,即可构成最简单的电容器。当忽略边缘效应时,其电容量为:,式中: S两极板间相互覆盖的面积,m2; d两极板间的距离,m; 两极板间介质的介电常数,Fm;,第一节、工作原理及特性,二、原理,电容量为:,由上式可知,电容器容量C的大小与S、d和有关,若保持这三个参数中的两个不变而改变另一个,则C就会发生变化。这实际上就是电容式传感器的基本原理。,第一节、工作原理及特性,三、类型,根据发生变化的参数的不同,电容式传感器相应地分为以下三种类型。,(一)变面积型,(二)变间隙型,(三)变介电常数型,第一节、工作原理及特性,三、类型,(一)变面积型,变面积型电容传感器的两个极板中,一个是固定不动的,称为定极板;另一个是可移动的,称为动极板。根据动极板相对定极板的移动情况,变面积型电容传感器又分为角位移式和直线位移式两种。,第一节、工作原理及特性,三、类型,(一)变面积型(二种),角位移式,直线位移式,第一节、工作原理及特性,三、类型,(一)变面积型,1、角位移式工作原理,当被测量的变化引起动极板有一角度位移时,两极间相互覆盖的面积改变了 ,从而也就改变了两极板间的电容量C 。,由上式可见,电容量C与角位移呈线关系,第一节、工作原理及特性,三、类型,(一)变面积型,2、直线位移式工作原理,当被测量的变化引起动极板移动距离X时,则S发生变化,C也就改变了,特点:1、容量与角位移或直线位移呈线性关系; 2、减小两极板的距离d或增大极板宽度b可提高传感器灵敏度。,第一节、工作原理及特性,三、类型,(二)变间隙型,变间隙型电容传感器有一个定极板和一个动极板,当动极板随被测量变化而移动时,两极板的间距d就发生了变化,从而也就改变了两极板间的电容量C。,1、基本结构,2、差动结构,第一节、工作原理及特性,三、类型,(二)变间隙型,1、基本结构,初始电容量:,第一节、工作原理及特性,三、类型,(二)变间隙型,1、基本结构,当dd0时,上式可展开为级数形式,第一节、工作原理及特性,三、类型,(二)变间隙型,1、基本结构,显然,C/C0与 d之间是非线性关系,只有当d/d01时,忽略级数式的高次项,才能近似线性关系,o,第一节、工作原理及特性,三、类型,(二)变间隙型,差动结构的变间隙型电容传感器采用两块定极板,在二者之间分别放一块动极板。当动极向下移动时,两个电容器的间距分别为:,2、差动结构,C1的间隙为:,C2的间隙为:,第一节、工作原理及特性,三、类型,(三)变介电常数型,变介电常数型电容传感器常用来检测容器中液面的高度和测厚度。,原理:在介电常数为x的被测液体中,放入两个同心圆筒状电极,液体上面气体的介质常数为 ,液体浸没电极的高度就是被测量x.,1、电容式液面计,第一节、工作原理及特性,三、类型,(三)变介电常数型,2、电容式测厚仪,第二节 测量电路,为什么要借助测量电路来检测电容器的电容变化量?,由电容器的电容量计算公式得知:,改变其中的、S、d任一值都会引起容量改变。但受电容击穿电压和体积等限制,使电容器传感器的输出电容值非常小,通常只有几皮法至几十皮法,不便直接显示、记录,更难以传输。所以,需要测量电路来检测这一微小的电容量,并转换成正比的电压、电流或频率等信号。,第二节 测量电路,一、类型,1、调幅型,2、脉宽调制型,3、调频型,第二节 测量电路,1、调幅型,这种电路输出的是幅度值,并且正比于或近似正比于被测信号。该电路有两种: (1)交流电桥电路,(2)运算放大器电路,第二节 测量电路,1、调幅型,(1)交流电桥电路-单臂接法,第二节 测量电路,1、调幅型,(1)交流电桥电路-差动接法,第二节 测量电路,(1)交流电桥电路-差动接法,非线性关系,线性关系,第二节 测量电路,1、调幅型,(1)交流电桥电路,(2)运算放大器电路基本电路,传感器电容,固定电容,第二节 测量电路,1、调幅型,(1)交流电桥电路,(2)运算放大器电路可调零电路,第二节 测量电路,2、脉宽调制型,该电路用于测量差动结构的电容器的输出电压,当C1=C2时, UA= UB 所以 U0=0,第二节 测量电路,2、脉宽调制型,该电路用于测量差动结构的电容器的输出电压,当C1C2时, UA UB 所以 U0=有输出,第二节 测量电路,3、调频型,该电路的基本原理是把电容式传感器接入高频振荡器回路中,当传咸器的输出电容量在被测量作用下发生变化时振荡频率亦相应地变化,即振荡器频率受传感器输出电容的调制,故称调频型,第二节 测量电路,第三节 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一、温度对结构尺寸的影响及解决方法,二、电容电场的边缘效应,三、寄生电容的影响,第三节 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一、温度对结构尺寸的影响及解决方法,环境温度的改变将引起电容式传感器各部分零件几何尺寸和相互间几何位置的变化,从产生附加电容变化。而产生附加电容变化。尤其对于变间隙型电容传感其极板间距仅为几十微米至几百微米,温度引起的尺寸相对变化就可能相当大,从而造成很大的特性温误差,第三节 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一、温度对结构尺寸的影响及解决方法,由上式可见,在设计电容传感器时,应首先根据合理的初始电容量决定间隙d0,然后根据材料的线膨胀系数适当地选择h1和h2,以尽量满足上式的温度补偿条件。1、选用温度膨胀系数小、几何尺寸稳定的材料。(陶瓷、铁镍合金)2、采用差动对称结构。3、在测量电路中加以补偿。,第三节 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二、电容电场的边缘效应,理想条件下,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场均匀分布于两极板相互覆盖的空间,但实际上,在极板的边缘附近,电场分布是不均匀的,从而使电容的实际计算公式变得相当复杂。这种电场的边缘效应相当于传感器并联了一个附加电容,其结果使传感器的灵敏度下降和非线性增加。,第三节 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二、电容电场的边缘效应,解决方法: 1首先应增大电容器的初始电容量,即增大极板面积和减小极板间距。 2加装等位环。 如图所示,在极板A的同一平面内加一个同心环面G。A和G在电气上相互绝缘,二者之间的间隙越小越好。这就可使A、B间的电场接近理想的均匀分布了。加装等位环的电容器有三个端子A、B、G。,第三节 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三、寄生电容的影响,我们知道,任何两个导体之间均可构成电容联系。电容式传感器除了极板间的电容外,极板还可能与周围物体(包括仪器中的各种元件甚至人体)之间产生电容联系,这种电容称为寄生电容。 由于传感器本身电容很小,所以寄生电容可能使传感器电容量发生明显改变;而且寄生电容极不稳定,从而导致传感器特性的不稳定,对传感器产生严重干扰。 解决方法: 1、静电屏蔽。(即将电容器极板放置在金属壳体内,并将壳体良好接地。) 2、引出线也必须用屏蔽线,且屏蔽线外 3、采用驱动电缆技术,也称双层屏蔽等电位传输技术。将电极引出线进行内外双层屏蔽,第四节 应用举例,一、差动电容式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原理: 该传感器工作时,差动压力分别作用在两隔离膜片上,通过硅油传递至感压膜片,使其产生挠曲变形,而引起差动电容变化。再经引出线接姜测量电路。 为了测量小差压,感压膜片做的很薄(约005025ram)。,第四节 应用举例,一、差动电容式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特点: 1.别通用于管道中绝对压力很高但差压很小的场合 2.精度高、耐振动、耐冲击、可靠好。 3.但制造工艺要求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