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发性肝脏转移瘤的CT表现 作者:赵起,邵成伟,田建明,左长京,吕桃珍 【摘要】 目的:探讨单发性肝脏转移瘤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经手术或随访证实的单发性肝脏转移瘤CT特征,包括肿瘤密度、边界、钙化及强化特点。结果:肝脏单发转移瘤平扫多为低密度,边界模糊不清,可以有钙化;增强后动脉期多无强化,门脉期病灶边缘轻中度不均匀强化,少数肿瘤可明显强化,平衡期强化程度减轻;门静脉癌栓罕见。结论:肝脏单发转移瘤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病史很重要。 【关键词】 肝脏转移瘤;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肝脏是转移性肿瘤极为好发的部位,有统计表明死于恶性肿瘤的患者2050有肝脏转移。转移瘤的大小、形态、数目可有很大不同,绝大多数表现为大小相近或大小不等的多发性结节病灶,其CT强化特点多数为乏血供,仅病灶周边轻度强化。我们收集整理了经手术或临床病例随访证实的单发性肝脏转移瘤,归纳整理其CT影像学表现,现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 43例肝转移瘤,均为单发病灶,其中原发肿瘤为胃癌10例,肺癌9例,结肠癌7例,小肠恶性肿瘤5例,乳腺癌4例,肾癌4例,胰腺癌2例,胰腺恶性胰岛细胞瘤2例。男26例,女17例,年龄36岁75岁,平均年龄52.6岁,其中病灶位于肝右后叶19例,右前叶7例,左外叶11例,肝方叶6例。17个病灶直径3 cm;3 cm<20个病灶直径5 cm;6个病灶直径5 cm,最大约8 cm。22例没有特异性症状,13例有乏力、纳差、消瘦和肝区不适症状,8例出现腹水、黄疸等,所有病例血AFP均为正常水平。1.2 扫描方法 Siemens Volume Zoom 多层螺旋CT机,肝脏扫描模式包括:肝脏平扫;动脉期扫描延迟时间为25 s;门脉期扫描延迟时间为45 s55 s;平衡期扫描延迟时间为140 s。造影剂为优维显300 mgI/ml,用量按1.5 ml/kg计算,以3 ml/s速度从肘前静脉注入,螺距5,层厚5 mm。Picker PQ 5000螺旋CT机,扫描包括肝脏平扫;动脉期延迟时间为25 s;门脉期延迟时间为80 s;造影剂使用同上,螺距1,层厚10 mm。所有病例CT影像学表现经两位副教授以上独立阅片而得出。2 结果2.1 CT平扫 39例表现为圆形或类圆形低密度灶,4例为等、高密度,边界均模糊不清,其中4例病灶伴有钙化,3例病灶中心为更低密度区。2.2 CT增强 31例表现为动脉期无强化或轻度强化,门脉期病灶边缘轻到中度不均匀强化,平衡期仍有强化,但强化程度减轻(图1图4)。图1 胃癌肝右叶转移灶,CT平扫呈低密度,边界不清(略)图2 病例同图1,动脉期,病灶无明显强化(略)图3 病例同图1,门脉期,病灶边缘不均匀轻度强化(略)图4 病例同图1,延迟期,病灶边缘强化较门脉期减轻(略)4例表现为动脉期轻度强化,门脉期肿块明显均匀强化,平衡期强化程度减轻;3例表现为动脉期和门脉期肿块厚壁轻、中度强化,中心更低密度区始终不强化;5例表现为动脉期、门脉期、平衡期病灶始终无明显强化,但边界始终欠清晰;所有病例未见门静脉癌栓形成。3 讨论大部分肝脏转移瘤CT表现具有特征性1:首先是多发性,表现为肝脏内多个大小相近或者大小不等的病灶,左右叶分布不均,据统计,肝脏转移瘤病灶以小而多为特点,单发占15,3个以上占75,5个以上占57,其次为乏血供,多表现为病灶周边轻度环形强化,病灶中心无明显强化,有数据统计显示,100例肝脏转移瘤,病灶边缘强化占77。本组资料均为肝脏单发病灶,缺乏大部分肝脏转移瘤所具有的多发性特点,因此从病灶数目上来看,不应首先考虑为转移瘤。此时,是否有肿瘤病史以及病灶动态增强表现就显得非常重要。若有明确恶性肿瘤病史,除非影像学特点可以明显诊断为最常见的肝囊肿、肝癌或肝血管瘤等,其他均应首先考虑转移瘤的诊断。本组资料有12例患者无明确原发肿瘤病史,但仔细阅读CT片后发现其影像特点与常见肝脏病变包括肝囊肿、肝血管瘤、肝癌、肝脓肿、胆管细胞癌、局灶性结节增生等均不同,因此我们诊断为肝转移瘤可能性较大,建议临床进一步检查,后来原发肿瘤诊断明确,因此肝转移瘤诊断成立。本组资料有4例病灶出现钙化。我们实践中发现,肝脏较常见病变,除了胆管细胞癌外,伴发钙化的极少。因此钙化的出现对于诊断和鉴别诊断帮助较大。文献表明,来自结肠、乳腺、卵巢、甲状腺、肾脏、肺的肝脏转移瘤可出现钙化。本组资料3例来自结肠癌,1例源于乳腺癌,与文献报道相符。病灶钙化还应注意与TACE治疗后的碘油沉积鉴别,此时,结合病史即可明确。本组资料有4例CT平扫表现为等密度、高密度,这是由于患者肝脏伴发有轻重不等的脂肪肝,虽然转移瘤密度低于正常肝脏组织,但由于脂肪肝的存在降低了与转移瘤的密度差异,从而出现等密度、高密度表现2。此时CT动态增强对于鉴别病灶性质就非常重要了。本组资料有4例表现为动脉期轻度强化,门脉期肿块明显均匀强化,平衡期退出,回顾性分析发现其原发肿瘤分别为胰腺胰岛细胞瘤和肾癌。胰腺胰岛细胞瘤为胰腺内分泌肿瘤,其CT增强后几乎均为明显强化,且持续时间长,而且,恶性胰岛细胞瘤肝脏转移瘤其血供与原发肿瘤相似,表现为富血供明显强化3。肾癌、部分胃癌等亦可出现肝脏转移瘤明显强化表现。因此,肝脏单发病灶动脉、门脉期明显强化,延迟后退出,除了考虑常见的肝癌、少见的肝腺瘤、FNH等,还应该考虑富血供转移瘤的可能,但要做好鉴别诊断,密切结合病史。还有3例表现为动脉期和门脉期肿块周边厚壁轻中度强化,中心低密度区始终不强化,呈明显液化坏死表现,究其原发肿瘤为小肠恶性间质瘤。该种转移瘤影像表现具有特征性:转移瘤往往体积较大,中心液化坏死。文献资料表明其原发肿瘤多为肉瘤4,因此从转移瘤可推测原发肿瘤的性质,但该转移瘤CT表现与肝脓肿很相似,容易混淆。对于肝脓肿的诊断,临床有发热病史很重要。另外,肝脓肿壁可表现为单、双、三环,病理意义不同。肉瘤肝脏转移呈现厚壁伴有小结节,周边没有水肿带出现,也无明显发热病史等。总之,单发性肝脏转移瘤的CT表现比较复杂,不同原发肿瘤的肝脏转移瘤可以有类似的表现,而同一种原发肿瘤其肝脏转移瘤表现亦可以有很大的差别,即肝脏转移瘤表现与原发肿瘤没有必然相关性,其病理学基础尚有待进一步阐明。对于肝脏单发结节或肿块,增强后仅病灶边缘不均匀强化或CT缺乏明显特征性,排除了常见病变的诊断后,转移瘤的诊断首先考虑。此时要密切结合病史或建议临床进一步检查,以寻找原发病灶。【参考文献】 1 周康荣.腹部CTM.第1版.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3:52.2 牛小敏,张晓鹏.脂肪肝背景下肝转移瘤的CT诊断研究J.肿瘤防治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区块链开发工程师面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公务员(国考)之申论练习题(二)及答案
- 交通银行校招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双面胶带市场环境分析
- 2025年大连精密切削件项目投资分析报告
- (2025)发展对象必考试题及答案
- 藏文知识中考真题及答案
- 2025年广东信通通信有限公司-企业报告(供应商版)
- 贵州大学汉语考研试卷及答案
- 2025年晒衣篮市场调查报告
- 2025民航招飞英语试题及答案
- 铁路建设项目土建标段隧道施工组织设计
- 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生涯发展展示
- 护士的礼仪与行为规范
- GB/T 45356-2025无压埋地排污、排水用聚丙烯(PP)管道系统
- 2025年中国石化市场产业链分析
- 分子生物学实验
- 2025年云南昆明东南绕城高速公路开发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病人外带药物-药品知情同意书
- 【胸部】胸部病变的CT诊断课件
-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英语单词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