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癌术后复发与转移灶的超声表现及其临床意义.doc_第1页
卵巢癌术后复发与转移灶的超声表现及其临床意义.doc_第2页
卵巢癌术后复发与转移灶的超声表现及其临床意义.doc_第3页
卵巢癌术后复发与转移灶的超声表现及其临床意义.doc_第4页
卵巢癌术后复发与转移灶的超声表现及其临床意义.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卵巢癌术后复发与转移灶的超声表现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赵惠琤钱超文边晔萍陈俊英杨琛陈丽羽【摘要】 目的探讨卵巢癌术后复发与转移灶超声表现特点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SONOLINE?鄄Elegra彩色多普勒诊断仪,小狮王及东芝黑白超诊断仪;经阴道探头频率为6.5MHz,腹部探头频率为3.5MHz;高频探头为7.5MHz。26例卵巢癌术后复发和/或转移患者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原发肿瘤病理类型:浆液性癌15例,恶性混合型上皮肿瘤6例,黏液性癌3例,子宫内膜样癌1例,颗粒细胞癌1例。结果各型卵巢癌术后复发和/或转移距首次手术时间为8108个月,中位时间36个月。其中盆腔内复发灶超声表现有囊性团块型、囊实不均型、实性团块型。结论卵巢癌术后定期的超声多探头、大范围腹盆腔检查有利于复发和/或转移灶的检出,有利于外科手术方式的实施。 【关键词】 超声诊断卵巢肿瘤复发转移早期及晚期卵巢癌达到临床治愈后仍可能复发1,2,对于相当一部分的复发患者,采用二次肿瘤细胞减灭术及后续以铂类为基础的联合化疗,能延长其生命,提高生活质量3。以往有报道称,剖腹探查及术后动态监测CA125,为随访卵巢癌的标准4, 而超声对卵巢癌临床完全缓解病例的随访意义,鲜见报道。本文复习我院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卵巢癌术后复发和/或转移患者26例,分析其复发与转移灶的超声表现,以总结其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999年1月2004年12月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卵巢癌术后复发和/或转移患者26例,初次手术以全子宫、双附件、大网膜切除为基本术式。年龄30岁66岁,中位年龄52岁。原发肿瘤的病理类型为:浆液性癌15例,恶性混合型上皮肿瘤6例,黏液性癌3例,子宫内膜样癌1例,颗粒细胞癌1例。根据FIGO分期:期2例,期4例,期19例,期1例。 应用SONOLINE?鄄Elegra彩色多普勒诊断仪,小狮王及东芝黑白超诊断仪。经阴道探头频率为6.5MHz,腹部探头频率为3.5MHz。高频探头为7.5MHz。 2结果 2.1 各型卵巢癌术后复发和/或转移时间 各型卵巢癌术后复发和/或转移距首次手术时间为8108个月,中位时间36个月。其中浆液性癌复发和/或转移时间为8108个月,中位时间39个月;黏液性癌为1472个月,中位时间30个月;恶性混合型上皮肿瘤为1048个月,中位时间34个月;子宫内膜样癌为25个月,颗粒细胞癌复发距首次手术时间为10个月。 2.2 复发和/或转移的超声表现 2.2.1 复发和/或转移的部位 在26例中,单纯盆腔复发者4例,其余22例盆腔局部复发17例,腹膜或网膜转移10例,腹水14例,腹膜后淋巴结转移3例,肝转移1例,脾转移1例。单纯盆腔复发者15.4%(4/26),84.6%(22/26)的患者复发形式多于1种。 2.2.2 复发灶或转移的超声表现 盆腔内的复发灶:盆腔局部复发17例中超声均检出。超声表现可归纳为以下三种类型:(1)囊性团块型:肿块多为囊性团块,有强光带分割,弥漫、无包膜,囊性团内小区可有乳头状结节(8/17),见图1。(2)囊实不均型:表现为囊实性不均质的混合性回声团块(5/17),见图2。(3)实性团块型:实性低回声结节包膜不光整(4/17),见图3。 腹膜后肿大淋巴结:共3例,2例位于腹主动脉旁(图4),1例位于左髂血管旁,超声均检出。超声表现呈实质性均质低回声结节。 肝、脾转移:各1例,超声表现呈肝内囊实性结节及脾内实质性低回声结节。 腹膜或网膜转移:共10例,超声仅检出3例。超声表现:2例为有腹水时网膜不规则增厚,网膜与肠管粘连呈混合性团块状(2/3),见图5;1例腹膜上乳头状结节(1/3),见图6。大小肠浆膜面及无腹水时,网膜的粟粒状小结节,超声检出有局限性。 3 讨 论 卵巢癌经手术及化疗后能达到临床治愈,但仍有85%的患者在近期或远期会出现复发,复发灶多局限在腹腔内脏器官表面3,早期无症状,因此卵巢癌的术后超声随访十分重要。 3.1 卵巢癌术后复发的病理类型及时间 本组以卵巢浆液性癌最多(15/26,57.69%),恶性混合型上皮肿瘤、黏液性癌、子宫内膜样癌、颗粒细胞癌分别占23.08%,11.53%,3.85%和3.85%。复发与手术的间隔时间可长可短。各型卵巢癌均易早期复发,应严密随诊。有作者5建议超声检查应在术后第1年内每月检查1次;第2年内每3个月检查1次;第3年内半年检查1次;3年以后可1年查1次。本组资料显示复发的中位时间为36个月,认为在第3年内仍需严密观察,有必要每3个月检查1次。 3.2 复发的部位 卵巢癌的复发或转移主要在盆腔及腹膜,其主要征象是腹水和转移灶形成,本组资料显示单纯一种复发部位者少见。84.6%的复发患者复发类型多于一种。 腹水被认为是复发的早期征象,它的产生有专家认为是由复发的卵巢肿瘤细胞分泌,特别是上皮性非黏液的卵巢癌多见。而Hirabayashi及Graham则认为是由无癌灶的腹膜面的淋巴管迷路产生液体增加,同时癌细胞阻塞淋巴管,使腹水排出受阻所致6。 盆腔复发灶的超声检出率高,当残端出现囊性肿块,弥漫、无包膜,内见强光带分割或残端囊性团内小区有乳头状结节,实性不均质混合回声团边界不清者残端复发可能性大。 3.3 超声评价卵巢癌术后复发的价值 超声的优点是能探测到妇科检查未能查到的小型肿瘤。对卵巢癌术后复查病人有必要多探头(经阴道、高频、低频)大范围联合扫查腹、盆腔。经阴道超声(6.5MHz),受肠道气体等干扰少,对盆腔内病变比腹部超声清晰。低频(3.5MHz)腹部探头常规扫查腹部对肝、脾、 膈下、腹膜后病变最为灵敏。高频(7.5MHz)探头大范围扫查腹壁,对腹膜种植瘤、腹膜或大网膜上结节样病变的检出有意义。 超声对腹水、盆内、肝、脾及腹膜后肿大淋巴结的检出率较高。对于腹膜及网膜内的肿块检出率较低,特别是在无腹水情况下网膜内的粟粒状结节超声检出率较低。手术前的多探头联合超声检查有助于及时检出复发灶,了解复发灶的外缘及浸润情况,有利于外科医师手术方式的实施。【参考文献】 1 林巧稚. 妇科肿瘤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173.2 Eisenkop SM, Friendman RL, Wang HJ. Secondary cytoreductive surgery for recurrent ovarian cancer. A prospective studyJ. Cancer, 1995,76:1606-1614.3 程继文.复发卵巢癌的手术治疗J. 国外医学妇产科学分册,2003,30(2):114-117.4 Ferrozzi F,Bova D, Dechiara,et al. Thin?鄄section CT follow?鄄up of metastatic ovarian carcinoma correlation with lev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