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合并会计报表中内部存货交易及跌价准备抵销案例 此前,笔者在详细论述“任意条件下”内部存货交易抵销方法商业会计(B),2005年第1期和“任意条件下”内部存货跌价准备抵销方法(财会通讯,2004年第8期)的基础上,将二者融合,论述了“任意条件下”内部存货交易及跌价准备的抵销方法山西财经大学学报(经济版),2004年第2期;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在其他相关文章的论述中,笔者已经反复验证了以下结论:任意条件下,企业集团都可以采用分析抵销法和综合抵销法编制内部存货交易及跌价准备的抵销分录;其中,分析抵销法主要适用于理论研究,而综合抵销法主要适用于编制合并会计报表的会计实务。那么在会计实务中,企业集团应如何收集综合抵销法所需的数据呢?本文将结合案例来说明。 一、综合抵销法在编制合并会计报表实务中的应用 (一)综合抵销法的三个步骤 第一步、假设期初内部存货(即上期转入的内部存货),本期全部对外销售。 内部交易抵销: 按期初内部存货中的内部损益P0 借:期初未分配利润 P0 贷:主营业务成本 P0 跌价准备抵销: 对上期期末该存货而言,已提准备=E0、应提准备=F0,应补提的前期准备H0=F0E0 借:期初未分配利润 H0 贷:主营业务成本 H0 第二步、假设本期购进的内部存货,本期全部对外销售。 内部交易抵销: 按本期购进内部存货的内部销售额R 借:主营业务收入 R 贷:主营业务成本 R 不作跌价准备抵销分录。 第三步、根据本期期末内部存货的实际情况,对前两步假设进行调整。 内部交易调整分录: 按期末内部存货中的内部损益P1, 借:主营业务成本 P1 贷:存货 P1 跌价准备调整分录: 对本期期末内部存货中上期转入的部分而言,已提准备=E1、应提准备=F1,应补提的前期准备H1=F1E1。 对本期期末全部内部存货而言,已提准备=A;应提准备=B;应补提的全部准备M=BA,其中:应补提的前期准备=H1,应补提的本期准备K=MH1。 借:主营业务成本 H1 贷:存货跌价准备 H1 借:管理费用 K 贷:存货跌价准备 K 显然,企业集团采用综合抵销法编制内部存货交易及跌价准备的抵销分录,需要计算六个数据(即P0、P1、R、H0、H1、K)。下面说明企业集团各成员企业应如何设置帐户、如何收集有关资料。 (二)相关账户的设置 1“内部存货”总账和相应的明细账户。各企业设“内部存货”总账,同时在“内部存货”总账下按存货品种设置明细账户。在“内部存货”各明细账的“收入”、“发出”、“结存”各栏下,除设“数量”、“单价”、“金额”三栏外,增设“内部销售毛利率”和“内部销售损益额”两栏。其中,“内部销售损益额”=“金额”“内部销售毛利率”(“内部销售毛利率”和“内部销售损益额”均可能取正数、负数或零)。另外在“发出”、“结存”两栏的“数量”、“单价”、“金额”、“内部销售毛利率”和“内部销售损益额”等各栏下再分设两栏即“合计”和“期末存货中上期转入存货”;“合计”栏的数据反映全部内部存货的情况,而“期末存货中上期转入存货”栏的数据反映期末内部存货中上期转入内部存货的情况,此栏只记录期初余额、本期发出数、期末余额,且期初余额与“合计”栏相同。 在“内部存货”总账的“借方”、“贷方”、“余额”三栏下再分别设“金额”和“内部销售损益额”两栏,用于汇总其明细账的相应数据。 2“主营业务收入”总账下设“内部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账。各企业“内部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账记录该企业对集团内部其他企业销售商品取得的销售收入。 3“存货跌价准备”总账下设“内部存货跌价准备”二级分类账和相应的明细账。各企业在“内部存货跌价准备”二级账下再按存货品种设置明细账。在“内部存货跌价准备”二级账和明细账内除设“借方”、“贷方”、“余额”三栏外增设一栏“应提准备”。其中,“内部存货跌价准备”明细账内“余额”栏的期末余额等于期末内部存货的内部销售价(即“内部存货”明细账内“结存”栏下、“金额”栏的期末余额)与该存货期末可变现净值相比较,应该具有的跌价准备数额;“内部存货跌价准备”明细账内“应提准备”栏的期末余额等于期末内部存货的内部销售成本(即“内部存货”明细账内“结存”栏下、“金额”栏的期末余额“内部销售损益额”栏的期末余额)与该存货期末可变现净值相比较,应该具有的跌价准备数额。在“余额”和“应提准备”两栏下再分别设“合计”和“上期转入存货上期计提准备”两栏;“合计”栏反映全部内部存货的情况,而“上期转入存货上期计提准备”栏反映期末内部存货中上期转入内部存货的情况,此栏只记录期末余额。 “内部存货跌价准备”明细账内“余额”栏下、“上期转入存货上期计提准备”栏的期末余额=“内部存货”明细账内“结存”栏的“金额”栏下、“期末存货中上期转入存货”栏的期末余额上期期末“已提准备分配率”;上期期末“已提准备分配率”=“内部存货跌价准备”明细账内“余额”栏下、“合计”栏的期初余额“内部存货”明细账内“结存”栏的“金额”栏下、“合计”栏的期初余额。 “内部存货跌价准备”明细账内“应提准备”栏下、“上期转入存货上期计提准备”栏的期末余额=“内部存货”明细账内“结存”栏的“金额”栏下、“期末存货中上期转入存货”栏的期末余额上期期末“应提准备分配率”;上期期末“应提准备分配率”=“内部存货跌价准备”明细账内“应提准备”栏下、“合计”栏的期初余额“内部存货”明细账内“结存”栏的“金额”栏下、“合计”栏的期初余额。 (三)相关资料的收集和相关数据的计算 1期末,企业集团每个成员企业需要上报的相关数据如下: (1)期初内部存货中的内部损益p0:等于该企业“内部存货”总账内“余额”栏下、“内部销售损益额”栏的期初余额。(2)期末内部存货中的内部损益p1:等于该企业“内部存货”总账内“余额”栏下、“内部销售损益额”栏的期末余额。 (3)已提准备e0:等于该企业“内部存货跌价准备”二级账内“余额”栏下、“合计”栏的期初余额。 (4)应提准备f0:等于该企业“内部存货跌价准备”二级账内“应提准备”栏下、“合计”栏的期初余额。 (5)已提准备e1:等于该企业“内部存货跌价准备”二级账内“余额”栏下、“上期转入存货上期计提准备”栏的期末余额。 (6)应提准备f1:等于该企业“内部存货跌价准备”二级账内“应提准备”栏下、“上期转入存货上期计提准备”栏的期末余额。 (7)已提准备a:等于该企业“内部存货跌价准备”二级账内“余额”栏下、“合计”栏的期末余额。 (8)应提准备b:等于该企业“内部存货跌价准备”二级账内“应提准备”栏下、“合计”栏的期末余额。 (9)本期对集团内部销售商品的内部销售额r:等于该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总账下“内部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账内本期发生额的合计数。(对整个企业集团而言,内部购货总额等于内部销货总额) 2企业集团编制有关抵销分录所需数据的计算:(1)各成员企业上报的9类数据分别合计,得到企业集团的相关数据:P0=p0、P1=p1、E0=e0、F0=f0、E1=e1、F1=f1、A=a、B=b、R=r; (2)H0=F0-E0; (3)H1=F1-E1; (4)M=B-A; (5)K=M-H1 通过上述计算,企业集团综合抵销法所需要的6个数据(P0、P1、R、H0、H1、K)已全部获得。 二、综合抵销法应用的案例 例 某企业集团由A、B、C三个公司组成,A公司、B公司和C公司分别生产甲产品、乙产品和丙产品,各企业期初、期末结存内部存货以及本期购进、本期销售内部存货的资料如下: (1)期初内部存货结存情况:A公司有丙产品,账面余额(即内部售价,以下用R表示)500元,内部销售毛利率(以下用r表示)10%;B公司有甲产品R=2000元(r=-10%);C公司有乙产品R=1000元(r=5%)。 (2)本期购进内部存货情况:A公司从B公司购进甲产品R=2500元r=20%,r=1-(1+8%)(1-20%)=13.6%、从B公司购进乙产品R=1500元(r=10%);B公司从C公司购入丙产品R=3000元(r=8%)、从A公司购进甲产品R=4000元(r=-8%);C公司从A公司购入甲产品R=2000元r=-25%,r=1-(1-13.6%)(1+25%)=-8%、从A公司购入乙产品R=2000元r=25%,r=1-(1-10%)(1-25%)=32.5%。 (3)本期对外销售内部存货的情况: 对企业集团外部销售情况:A公司销售丙产品500元;B公司销售丙产品3000元;C公司销售甲产品1000元、乙产品2000元。 对企业集团内部其他企业销售情况:A公司售给C公司甲产品2500元、乙产品1500元;B公司售给A公司甲产品2000元。 (4)期末内部存货结存情况:A公司期末无内部存货;B公司有甲产品R=2000元(r=-10%)、甲产品R=2000元(r=-8%);C公司有乙产品R=1000元(r=5%)、甲产品1000元(r=-8%)。 (5)期初(即上期期末)内部存货的可变现净值是其账面余额的85%,期末内部存货的可变现净值是其账面余额的95%;期末存货计价采用后进先出法。 (6)以上r表示某一次内购内销的销售毛利率,r表示经过多次内购内销后的总销售毛利率,它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r=1-(1-r1)•(1-r2)•••(1-rn) 其中,r1、r2、••• rn 分别代表第1次至第n次的内部销售毛利率,r代表经过n次内部销售后、总的内部销售毛利率。 要求:采用综合抵销法编制该企业集团内部存货交易及跌价准备的抵销分录。 (一)综合抵销法 第一步、假设期初内部存货(即上期转入的内部存货),本期全部对外销售。内部交易抵销分录:期初内部存货中包含的内部销售损益P0=50010%+2000(-10%)+10005%=-100元根据上例中的资料(1)计算 借:期初未分配利润 -100 贷:主营业务成本 -100 跌价准备抵销分录: 对上期期末该存货而言,已提准备E0=500(1-85%)+2000(1-85%)+1000(1-85%)=525元,应有准备F0=500(1-10%)-50085%+2000(1+10%)-200085%+1000(1-5%)-100085%=625元,应补提的前期准备H0=625-525=100元 借:期初未分配利润 100 贷:主营业务成本 100 第二步、假设本期购进的内部存货,本期全部对外销售。 内部交易抵销分录:本期购进内部存货的内部销售额 R=2500+1500+3000+4000+2000+2000=15000元根据上例中资料(2)计算 借:主营业务收入 15000 贷:主营业务成本 15000 不作跌价准备抵销分录。 第三步、根据本期期末内部存货的实际情况,对前两步假设进行调整。 内部交易调整分录: 期末内部存货中包含的内部销售损益P1=2000(-10%)+2000(-8%)+10005%+1000(-8%)=-390元。根据上例中资料(4)计算借:主营业务成本 -390 贷:存货 -390 跌价准备调整分录:对期末内部存货中上期转入的部分甲产品2000元(r=-10%)和乙产品1000元(r=5%)而言,已提准备E1=2000(1-85%)+1000(1-85%)=450元,应有准备F1=2000(1+10%)-200085%+1000(1-5%)-100085%=600元,应补提的前期准备H1=600-450=150元。对本期期末全部内部存货而言,已提准备A=2000(1-95%)+2000(1-95%)+1000(1-95%)+1000(1-95%)=300元;应有准备B=2000(1+10%)-200095%+2000(1+8%)-200095%+ 1000(1-5%)-100095%+1000(1+8%)-100095%=690元;应补提的全部准备M=690-300=390元,其中:应补提的前期准备H1=150元,应补提的本期准备K=390-150=240元 借:主营业务成本 150贷:存货跌价准备 150 借:管理费用 240 贷:存货跌价准备 240 对整个企业集团而言,上例还可以采用分析抵销法编制抵销分录(本文篇幅所限,不再详述),而且综合抵销法和分析抵销法的抵销结果完全一致。 (二)在会计实务中综合抵销法所需数据的收集和计算 1各企业设置有关账户、收集有关数据的结果如下:(为了节省篇幅,同一总账科目下的不同明细账集中在一起,各企业的相同账户集中在一起) 内部存货明细账摘要 收入 发出 结存金额 销售毛利率(%) 内部损益额 金额 销售毛利率(%) 内部损益额 金额 销售毛利率(%) 内部损益额 合计 期末内部存货中上期转入 合计 期末内部存货中上期转入 合计 期末内部存货中上期转入 合计 期末内部存货中上期转入 合计 期末内部存货中上期转入 合计 期末内部存货中上期转入 A公司(丙产品)期初结存 500 500 10 10 50 50 本期销售 500 500 10 10 50 50 期末结存 0 0 0 0 A公司(甲产品)期初结存 0 0 0 0 从B公司购入 2500 13.6 340 出售给C公司 2500 13.6 340 期末结存 0 0 0 0 A公司(乙产品)期初结存 0 0 0 0 从B公司购进 1500 10 150 出售给C公司 1500 10 150 期末结存 0 0 0 0 B公司(甲产品)期初结存 2000 2000 -10 -10 -200 -200 从A公司购入 4000 -8 -320 出售给A公司 2000 -8 -160 期末结存 2000; 2000 2000 -10; -8 -10 -200; -160 -200 B公司(丙产品)期初结存 0 0 0 0 从C公司购进 3000 8 240 对集团外出售 3000 8 240 期末结存 0 0 0 0 C公司(乙产品)期初结存 1000 1000 5 5 50 50 从A公司购进 2000 32.5 650 对集团外出售 2000 32.5 650 期末结存 1000 1000 5 5 50 50 C公司(甲产品)期初结存 0 0 0 0 从A公司购进 2000 -8 -160 对集团外销售 1000 -8 -80 期末结存 1000 0 -8 0 -80 0 内部存货总账 年 凭证号 摘要 借方 贷方 余额月 日 金额 内部销售损益额 金额 内部销售损益额 金额 内部销售损益额A公司:期初结存 500 50 本期购进 4000 490 本期发出 4500 540 期末结存 0 0 B公司:期初结存 2000 -200 本期购进 7000 -80 本期发出 5000 80 期末结存 4000 -360 C公司:期初结存 1000 50 本期购进 4000 490 本期发出 3000 570 期末结存 2000 -30 内部存货跌价准备明细账 年 凭证号 摘要 借方 贷方 余额 应提准备月 日 合计 上期转入存货上期计提准备 合计 上期转入存货上期计提准备 A公司(丙产品)期初余额 75 25 期末余额 0 0 0 0A公司(甲产品)期初余额 0 0 期末余额 0 0 0 0A公司(乙产品)期初余额 0 0 期末余额 0 0 0 0B公司(甲产品)期初余额 300 500 期末余额 200 300 560 500B公司(丙产品)期初余额 0 0 期末余额 0 0 0 0C公司(乙产品)期初余额 150 100 期末余额 50 150 0 100C公司(甲产品)期初余额 0 0 期末余额 50 0 130 0内部存货跌价准备二级账 年 凭证号 摘要 借方 贷方 余额 应提准备月 日 合计 上期转入存货上期计提准备 合计 上期转入存货上期计提准备 A公司:期初余额 75 25 期末余额 0 0 0 0B公司:期初余额 300 500 期末余额 200 300 560 500C公司:期初余额 150 100 期末余额 100 150 130 100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账(内部主营业务收入) 年 凭证号 摘要 借方 贷方 余额月 日 A公司:出售甲产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广东省廉江市实验学校高中政治 1.1 神奇的货币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2说课稿(必修1)
- 6.1.1 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 说课稿-2023-2024学年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 13猫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统编版
- 2025年初中教师(生物学科)教材教法考试测试卷及答案(共三套)
- 2025年四级按摩师考试试卷【附答案】
- 2025年全国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安全管理人员考试练习题库【附答案】
- 初中科学考试真题试卷
- 《听一听》活动探究(教案)一年级上册科学青岛版
- 2025-2026年北京高考英语综合模拟强化练习4【含详细答案】
- 2025年酿酒师职业技能资格知识考试题与答案
- 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创新创业课程)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2020年上海市中考英语试卷(含答案)
- 村级卫生室院感管理要求
- 员工自愿不交社保协议书模板(5篇)
- OECD税收协定范本中英对照文本
- 浙教版九上科学前三章难题易错题精选题(含答案)
- Unit 1 Reading and Thinking 教学设计-高中英语人教版(2019)必修第三册
- 仪表安装规范以及验收
- 《观潮》课件.ppt2
- 人教版(PEP)小学英语_3~6年级_单词表(带有音标)
- 地下连续墙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北京17号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