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生态功能区划三级区特征一览表.doc_第1页
四川省生态功能区划三级区特征一览表.doc_第2页
四川省生态功能区划三级区特征一览表.doc_第3页
四川省生态功能区划三级区特征一览表.doc_第4页
四川省生态功能区划三级区特征一览表.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川省生态功能区划三级区特征一览表 2004年8月生态区生态亚区生态功能区所在区域与面积典型生态系统主要生态问题生态环境敏感性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生态建设与发展方向四川盆地亚热带农林生态区l成都平原城市-农业生态亚区1-1平原北部城市-农业生态功能区在四川盆地西部偏北。跨绵阳、德阳、成都市的10个县级行政区。面积0.71万km2农田、城市和河流生态系统森林数量少,结构简单;农村面源污染,垦殖过度,土壤退化,耕地质量下降,干旱洪涝灾害频繁。土壤侵蚀中度敏感,生境轻度敏感,水环境污染高度敏感,酸雨轻度敏感。城市及农业发展,水环境污染控制。 发挥中心城市辐射作用,改善人居环境和投资环境。以小流域建设为重点,提高农田生态系统的自身调节能力,以中心城市为重点带动周边地区实施生态建设。防治农村面源污染和地表径流水质污染。1-2平原中部城市与都江堰灌区农业生态功能区在四川盆地西部成都市辖区内。面积0.59万km2城市、农田和河流生态系统人口密度大,耕地资源馈缺,垦殖过度;农村面源污染,地表径流水质污染较为严重。森林覆盖率低。土壤侵蚀轻度敏感,生境轻度敏感,环境污染极敏感,酸雨轻度敏感。城市及灌溉农业发展,水源涵养及水文调蓄,环境污染控制。发挥大城市辐射作用,建设城市网络,推进城乡一体化和城市生态园林化,不断改善人居环境和投资环境。充分利用历史文化财富,开发人文景观资源,大力发展旅游观光业及相关产业链。城市郊区发展现代生态农业经济;加强基本农田的保护和建设。本区严格控制农村面源污染和水环境污染及空气环境污染。1-3平原南部城市-农业与水污染控制生态功能区在四川盆地西部,跨成都、眉山、乐山市的14个县级行政区。面积0.6万km2农田、城市、常绿阔叶林和河流生态系统人口密度大,耕地垦殖过度;森林覆盖率低、结构不合理;农村面源污染;地表径流水质污染严重;洪涝灾害频繁。土壤侵蚀中度敏感,生境中度敏感,水环境污染极敏感,酸雨中度敏感。城市及农业发展,水环境污染控制。发挥中心城市辐射作用,改善人居环境和投资环境。保护耕地,促进农业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开发景观资源,发展旅游观光业及相关产业链。防治农村面源污染和地表径流水质污染。2盆中丘陵农林复合生态亚区2-1盆北深丘农林与土壤保持生态功能区在四川盆地北部,跨广元、巴中、达州市的11个县级行政区。面积0.98万km2农田、城市、森林生态系统水土流失较严重,易发生滑坡,生物多样性及森林资源保护有待加强。土壤侵蚀高度敏感,野生动物生境中度敏感。农业及林业发展,土壤保持。发掘历史文化财富,开发人文景观资源,发展旅游观光业及相关产业链。维护森林生态系统和农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改善水土流失现状;发展中药材产业,做好野生资源保护工作。2-2渠江流域城镇与农林生态功能区在四川盆地东部,跨巴中、达州、广安、南充市的13个县级行政区。面积1.3万km2农田和水生态系统耕地垦殖过度,农村面源污染,森林覆盖率低,水土流失面广。土壤侵蚀中度敏感,水环境污染高度敏感,酸雨轻度敏感。城镇与农林业发展,水环境污染控制,洪水调蓄。发挥中心城市辐射作用,改善人居环境和投资环境。完善水利和水保设施;本区适宜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旅游业,注意发掘红色人文景观资源,限制建设污染转移性项目,防止产业开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或不利影响。2-3嘉陵江中下游城镇与水污染控制生态功能区在四川盆地中部,跨广元、南充、广安和绵阳市的15个县级行政区。面积1.6万km2农田、城市和水生态系统森林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人口密度较大,耕地垦殖过度,农村面源污染,地表径流水质污染严重。土壤侵蚀中度敏感,水环境污染极敏感,酸雨轻度敏感。城镇与农业发展,水环境污染控制,洪水调蓄。发挥中心城市辐射作用,改善人居环境和投资环境。加强水利设施建设,植树造林,增加保水功能;发展桑蚕养殖及其加工业,做好产业结构调整规划;加强环境保护管理,严防资源开发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防治农村面源污染和地表径流水质污染2-4涪江中下游城镇-农业生态功能区在四川盆地中西部,跨绵阳、德阳、遂宁、资阳市的12个县级行政区。面积1.45万km2农田、城市和水生态系统森林覆盖率低,水土流失,耕地垦殖过度,农村面源污染,旱灾频发。土壤侵蚀中度敏感,水环境污染高度敏感,酸雨轻度敏感。城镇与农业发展,水环境污染控制,洪水调蓄。发挥中心城市辐射作用,发展生态农业经济;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和建设,完善水利设施,实施科学耕作法,培育替代产业。发展农业、养殖业及以农副产品为主要原料的工业。防治农村面源污染和地表径流水质污染。2-5沱江中下游城镇-农业及水污染控制生态功能区在四川盆地中部偏西南,跨成都、德阳、资阳、眉山、内江、自贡、泸州、宜宾市的22个县级行政区。面积1.85万km2农田、城市和水生态系统森林覆盖率低,人口密度较大,耕地垦殖过度,农村面源污染,地表径流水质污染严重。土壤侵蚀中度敏感,水环境污染极敏感,酸雨轻度敏感。城镇与农业发展,水环境污染控制。发挥中心城市辐射作用,发展生态农业经济;发展农业、养殖业,以及以农副产品为主要原料的工业,适度发展轻纺工业和化工,防治农村面源污染和地表径流水质污染。2-6岷江下游农业与水污染控制生态功能区在四川盆地西南部,跨眉山、乐山、内江、自贡、宜宾市的7个县级行政区。面积0.58万km2农田、河流生态系统耕地垦殖过度,农村面源污染,地表径流水质污染严重。土壤侵蚀中度敏感,野生动物生境中度敏感,水环境污染极敏感,酸雨轻度敏感。农业发展,水环境污染控制,生物多样性维持。科学、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发展特色农业,防止各种开发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破坏。防治农村面源污染和地表径流水质污染。2-7长江上游城市与水污染控制生态功能区在四川盆地南部,跨宜宾、泸州、自贡市的14个县级行政区。面积1.08万km2农田、城市和水生态系统人口密度较大,垦殖过度,农村面源污染,地表径流水质污染较严重。土壤侵蚀中度敏感,野生动物生境高度敏感,环境污染极敏感,酸雨中度敏感。城镇与农业发展,环境污染控制,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维持,土壤保持。发挥中心城市辐射作用,发展生态农业经济;加强基本农田的保护和建设;依靠区位优势,发展物流产业。发展农业、交通运输业、能源工业和自然、人文景观旅游业,严格控制水环境污染、大气环境污染和酸雨污染。3盆北秦巴山地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生态亚区3-1米仓山水源涵养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功能区在四川东北部边缘,跨广元、巴中市的6个县级行政区。面积0.88万km2农田和森林生态系统荒山荒坡面积较大,水源涵养能力下降,多洪灾,水土流失严重。土壤侵蚀极敏感,野生动物生境极敏感。农林业发展,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维持,土壤保持。发挥山区优势,发展用材林和林副特产品,发展黄牛、山羊等草食牲畜饲养业;规范和严格管理矿产资源的开发,保护森林植被;防止矿产开发和农林业开发对生态环境和生态系统的不利影响。3-2大巴山水源涵养与土壤保持生态功能区在四川东北部边缘,跨巴中、达州市的3个县级行政区。面积0.65万km2森林和农田生态系统森林分布不均,水源涵养能力差,水土流失严重。土壤侵蚀极敏感,野生动物生境高度敏感。水源涵养,土壤保持,生物多样性维护,农林业发展。保护森林植被和水土保持,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和人文景观资源,发展特色农业,发展生态产业,培育替代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等。4盆东平行岭谷农林复合生态亚区4-1三峡库区华蓥山农林与土壤保持生态功能区在四川东部边缘,跨达州、广安市的9个县级行政区。面积0.91万km2农田和森林生态系统水土流失严重,局部地方出现石漠化,农村面源污染。土壤侵蚀高度敏感,野生动物生境高度敏感,水环境污染中度敏感,酸雨轻度敏感,石漠化中度敏感。农林业发展,土壤保持,生物多样性保护。保护珍稀动、植物的栖息地;恢复植被,提高森林覆盖率,减轻水土流失,防止喀斯特地貌区石漠化。合理开发矿产资源和自然及人文景观资源。5盆南山地常绿阔叶林生态亚区5-1筠连-珙县农林与土壤保持生态功能区在四川南部边缘,涉及宜宾市的6个县。面积0.51万km2农田和森林生态系统植被水源涵养和耕地保水保土能力差,水土流失较严重。土壤侵蚀高度敏感,野生动物生境高度敏感,水环境污染中度敏感,酸雨不敏感,石漠化中度敏感。农林业发展,土壤保持,生物多样性保护。保护森林植被;发展生态农业经济,加强基本农田的保护和建设,防治水土流失。发展农业、农副产品加工业和旅游业,规范和严格管理矿产资源的开发,严格控制环境污染。5-2古蔺-叙永农林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功能区在四川南部边缘,涉及泸州市的古蔺县全部和叙永县大部分。面积0.55万km2农田和森林生态系统植被水源涵养和耕地保水保土能力差,水土流失较为严重。易发生旱涝灾害土壤侵蚀高度敏感,野生动物生境高度敏感,水环境污染中度敏感,酸雨不敏感,石漠化中度敏感。农林业发展,土壤保持,生物多样性保护。保护森林植被;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和建设,完善水利和水保设施,防治水土流失,发展生态产业,引导公众参与生态保护。发展自然、人文景观旅游业,规范和严格管理矿产资源的开发,严格控制环境污染。6盆西山地常绿阔叶林生态亚区6-1龙门山北段农林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功能区在四川盆周西北部,跨阿坝州及广元、绵阳市的6个县级行政区。面积1.3万km2森林和农田生态系统森林砍伐过度,野生动物栖息地和资源减少,森林涵养水源能力减弱,泥石流高发区土壤侵蚀极敏感,野生动物生境极敏感,水环境污染中度敏感。农林业发展,土壤保持,生物多样性保护。实施天然林禁伐,保护生物多样性;尽快恢复已受破坏的森林植被,提高保水固土能力。发展经济林木,种植地方特色食用菌和林业副产物,建立中药材原料生产基地。6-2龙门山南段林业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功能区在四川盆周西部,跨阿坝州及绵阳、成都、德阳市的8个县级行政区。面积0.66万km2森林生态系统森林砍伐过度,野生动物栖息地和资源减少,水源涵养能力减弱,洪水、冰雹、地震、泥石流高发区土壤侵蚀极敏感,野生动物生境极敏感,水环境污染中度敏感。林业发展,土壤保持,生物多样性保护,水源涵养。封山育林,保护天然林资源、动植物资源;建立中药材原料生产基地;大力发展生态旅游,规范和严格管理水电业及耗能产业。6-3邛崃山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在四川盆周西部,跨雅安、成都市的10个县级行政区。面积0.92万km2森林和农田生态系统森林砍伐过度,野生动物栖息地和资源减少,水源涵养能力减弱,多暴雨、滑坡、泥石流、地震频繁发生区土壤侵蚀极敏感,野生动物生境极敏感,水环境污染中度敏感,酸雨中度敏感。农林业发展,土壤保持,生物多样性保护,水源涵养。保护森林植被和生物多样性;调整区域产业结构,发展生态产业和特色产业,建立中药材原料生产基地;科学、合理开发利用各种旅游资源,规范和严格管理水电业及耗能产业。6-4峨眉山-大风顶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功能区在四川盆周西南部,跨雅安、眉山、乐山、宜宾市及凉山州的16个县级行政区。面积1.3万km2山地森林、草甸、农田及城市生态系统山地植被分布不均,耕地保水能力差,水土流失较严重;滑坡、崩塌、泥石流等较高发生区;个别地方滥挖乱采矿产资源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土壤侵蚀极敏感,野生动物生境极敏感,水环境污染高度敏感,酸雨中度敏感,沙漠化轻度敏感。农林业发展,土壤保持,生物多样性保护,水源涵养,水环境污染控制。保护森林植被和生物多样性;加强基本农田的保护和建设,严格执行退耕还林政策;规划适当的薪炭林、用材林和经济林用地;建立中药材原料生产基地;发展旅游业和第三产业,科学合理开发自然资源,防止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污染和不利影响。川西南横断山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针叶林生态区1川西南横断山地半干旱、半湿润暗针叶林生态亚区1-1木里林牧业与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在四川西南部边缘,跨凉山、甘孜州的6个县级行政区。面积2.6万km2森林和草地生态系统水土流失严重土壤侵蚀极敏感,野生动物生境极敏感,沙漠化轻度敏感。林牧业发展,土壤保持,生物多样性保护,水源涵养。建设具有水源涵养良好功能的森林生态系统,建立自然保护区和生物多样性重点保护区域。发展农牧业和旅游业,规范和严格管理水电业。1-2盐源盆地农牧业生态功能区在四川西南部边缘,在凉山州盐源县境内。面积0.37万km2森林生态系统、农业生态系统水土流失严重土壤侵蚀高度敏感,野生动物生境中度敏感。农牧业发展,土壤保持。巩固和发展水土保持林和水源涵养林,防治污染和治理水土流失,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生态农业和特色农业,防止产业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破坏。2川西南横断山地偏干性常绿阔叶林生态亚区2-1石棉-甘洛矿产-农业与土壤保持生态功能区在四川西南部,跨凉山州及雅安、乐山市的5个县级行政区。面积0.86万km2山地森林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山地灾害频发,森林过伐,土壤侵蚀,森林结构简单,病虫害多,滥挖乱采矿产资源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土壤侵蚀极敏感,野生动物生境高度敏感,水环境污染中度敏感,酸雨中度敏感。矿产资源开发,农林牧业发展,土壤保持,生物多样性保护,水源涵养。保护森林植被和生物多样性;采取生物与工程措施,治理水土流失;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生态经济;规范和严格管理矿产和水力资源开发,整治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污染。2-2凉山山原农牧业与土壤保持生态功能区在四川西南部,涉及凉山州的7个县。面积1.1万km2农田生态系统和山地森林、草甸生态系统水土流失,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山地灾害频发,个别地方有土壤沙化现象土壤侵蚀极敏感,野生动物生境极敏感,沙漠化轻度敏感。农林牧业发展,土壤保持,生物多样性保护,水源涵养。保护森林植被和生物多样性;发展特色农业、养殖业及相关产业链,规范和严格管理矿产和水力资源开发,整治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污染。2-3安宁河流域城镇-农业生态功能区在四川西南部,跨凉山州和攀枝花市的7个县级行政区。面积1.2万km2农田、城市、森林和水生态系统外来入侵生物紫茎泽兰的蔓延,已成为重要生态环境问题;滑坡、泥石流等山地灾害频发,土壤侵蚀严重,农村面源污染。土壤侵蚀极敏感,野生动物生境高度敏感,水环境污染高度敏感,酸雨轻度敏感,沙漠化轻度敏感。城镇及农业发展,水环境污染控制,土壤保持,生物多样性保护。保护森林植被;防止有害生物入侵。发展特色农业和花卉产业,建立优质农产品基地。建立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河谷生态系统。充分开发利用自然和人文景观等旅游观光资源;发展第三产业。防治农业面源污染,严格控制水环境污染和大气环境污染。3金沙江下游干热河谷稀树灌丛草地生态亚区3-1攀西矿产-水力资源开发与土壤保持生态功能区在四川西南部,跨凉山州和攀枝花市的12个县级行政区。面积1.69万km2农田、城市、干热河谷灌丛草地和河流生态系统外来物种紫茎泽兰的入侵与蔓延,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山地灾害频发,水土流失严重,存在着土地退化和裸岩化现象土壤侵蚀极敏感,野生动物生境极敏感,水环境污染高度敏感,酸雨轻度敏感,沙漠化中度敏感。矿产资源开发,水力资源开发,农林牧业发展,水环境污染控制,土壤保持,生物多样性保护。保护植被;防止有害生物入侵。利用独特的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农业、冶金工业、水电业和旅游业,建立优质农产品基地。注意防止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或不利影响,减少入江泥沙量,防治农业面源污染,严格控制水环境污染、大气环境污染。川西高原横断山区寒温带-温带针叶林生态区1岷山邛崃山云杉冷杉林高山草甸生态亚区1-1白龙江源区自然景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功能区在四川北部边缘,涉及阿坝州的九寨沟县和若尔盖县。面积0.9万km2森林和水生态系统易发生滑坡、泥石流,土壤水蚀和冻融蚀较严重。土壤侵蚀中度敏感,野生动物生境极敏感,水环境污染敏感,沙漠化轻度敏感。林牧业发展,自然景观资源开发,生物多样性保护,水源涵养。保护森林植被和生物多样性;合理开发自然景观资源,发展旅游业。区域内不适宜发展严重破坏生态环境及自然景观的开发建设项目。1-2岷江上游藏羌人文景观与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在四川北部,涉及阿坝州的5个县。面积2.0万km2森林和河流生态系统森林过伐,水源涵养、水土保持能力降低,雪线上移,干旱河谷扩大,泥石流、滑坡、崩塌、污染加重,水电梯级开发对岷江上游区域生态存在不利影响土壤侵蚀极敏感,野生动物生境极敏感,水环境污染中度敏感,沙漠化轻度敏感。林牧业发展,人文景观资源开发,土壤保持,生物多样性保护,水源涵养。保护森林植被和生物多样性。开发藏羌人文景观资源,发展生态旅游。规范和严格管理水电业发展。不得建设对生态环境污染和破坏较为严重的开发建设项目。1-3大渡河上游土壤保持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功能区 在四川西北部,跨阿坝和甘孜州的7个县。面积2.4万km2森林、草地和河流生态系统森林资源曾遭到严重破坏,水源涵养功能受到威胁;易发生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土壤侵蚀极敏感,野生动物生境极敏感,沙漠化轻度敏感。林牧业发展,水源涵养,土壤保持,生物多样性保护。保护森林植被和生物多样性;发展旅游等特色产业,不宜发展对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破坏严重的开发项目2大雪山沙鲁里山云杉冷杉林高山灌丛草甸生态亚区2-1贡嘎山区冰川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功能区在四川西部,跨甘孜州和雅安市的4个县。面积0.74万km2山地森林生态系统高山雪线呈升高趋势,区域极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土壤侵蚀较严重。土壤侵蚀极敏感,野生动物生境极敏感。水源涵养,土壤保持,生物多样性保护。保护天然林资源及冰川等自然生态系统;加强区域山地灾害的综合整治,减少水土流失;建立和提高生态保护的监控能力,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堤下,规范发展旅游业,规范和严格管理水电业及矿产业。2-2雅砻江林牧业与土壤保持生态功能区在四川西部,跨甘孜州和凉山州的9个县。面积3.0万km2森林、草地和河流生态系统泥石流、滑坡易发区;草地过牧,存在荒漠化现象。 土壤侵蚀高度敏感,野生动物生境高度敏感,沙漠化中度敏感。林牧业发展,水源涵养,土壤保持,生物多样性保护。保护森林植被和生物多样性;逐步提高区域河谷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合理发展林牧业,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2-3沙鲁里山丘原牧业生态功能区在四川西部,涉及甘孜州的8个县。面积3.7万km2草甸生态系统和森林生态系统草场超载过牧严重,呈退化趋势,初级生产力下降,导致区域生态系统失衡;湿地退化;存在荒漠化现象。土壤侵蚀高度敏感,野生动物生境极敏感,沙漠化中度敏感。牧业发展,水源涵养,土壤保持,生物多样性保护。保护生物多样性;加强草场基本建设,改良牧草,建立人工饲草基地,防止草场退化、沙化;保护林草植被,防止自然和旅游资源开发以及畜牧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或不利影响2-4金沙江上游牧业与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在四川西部边缘,涉及甘孜州的5个县。面积1.5万km2森林、草地和河流生态系统草场超载过牧严重,存在荒漠化现象;易发生泥石流和滑坡,水土流失严重,泥沙入江量大土壤侵蚀极敏感,野生动物生境高度敏感,沙漠化高度敏感。牧业发展,水源涵养,土壤保持,沙漠化控制,生物多样性保护。保护森林植被和生物多样性;加强水土流失和山地灾害的治理;科学发展牧业,加强草场基本建设,改良牧草,建立人工饲草基地,防止草场退化、沙化;规范和严格管理水电、矿产业。川西高原江河源区高寒草甸生态区1四川黄河水系高寒草甸沼泽生态亚区1-1若尔盖牧业及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在四川北部边缘,涉及阿坝州的4个县。面积1.62万km2湿地生态系统和草地生态系统草场畜牧过载,沼泽与草地退化,草地生产能力下降,沙化严重,生物多样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