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徽省淮南市2017-2018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钱理创班)满分:100分 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共12题,每题4分,共48分;其中1-8题为单项选择题;9-12题为不定项选择题)1关于物理学研究中使用的主要方法,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A. 用质点代替有质量的物体,应用的是模型法B. 用实验探究加速度、力和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时,应用了控制变量法C. 利用速度-时间图象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时,使用了微元法D. 伽利略在利用理想实验探究力和运动的关系时,使用的是实验法2如图所示,在建筑装修中,工人用质量为m的磨石对斜壁进行打磨,当对磨石加竖直向上的推力F时,磨石恰好能沿斜壁向上匀速运动,已知磨石与斜壁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则磨石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A. Fsin B. (F+mg)cos C. (F-mg)sin D. (F-mg)cos 3如图,小球A置于固定在水平面上的光滑半圆柱体上,小球B用水平轻弹簧拉着系于竖直板上,两小球A.B通过光滑滑轮O用轻质细线相连,两球均处于静止状态,已知B球质量为m,O点在半圆柱体圆心O1的正上方,OA与竖直方向成30角,OA长度与半圆柱体半径相等,OB与竖直方向成45角,现将轻质细线剪断的瞬间,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球B的加速度为 B. 球A的加速度为gC. 球A的加速度为 D. 球A的加速度为g/24如图甲所示为学校操场上一质量不计的竖直滑竿,滑竿上端固定,下端悬空。为了研究学生沿竿的下滑情况,在竿顶部装有一拉力传感器,可显示竿顶端所受拉力的大小。现有一质量为50kg的学生(可视为质点)从上端由静止开始滑下,3s末滑到竿底时速度恰好为零。以学生开始下滑时刻为计时起点,传感器显示的拉力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取g=10m/s2,则 ( )A. 该学生下滑过程中的最大速度是3m/sB. 该学生下滑过程中的最大速度是6m/sC. 滑杆的长度是6mD. 滑杆的长度是3m5. 光滑的水平地面上有三块木块A、B、C,质量均为m、A、B之间用轻质细绳连接。现用一水平恒力F作用在A上,三者开始一起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此时A、B间细绳的拉力为T、B、C间摩擦力为f。运动过程中把一块橡皮泥粘在木块A上,系统仍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且B、C之间始终没有相对滑动。稳定后,T和f的变化情况是( )A. T变大,f变小B. T变大,f应大C. T变小,f变小D. T变小,f变大6一斜劈静止于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在其斜面上放一滑块m,若给m一向下的初速度V0 ,则m正好保持匀速下滑,如图所示,现在m下滑的过程中再加一个作用力,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在m上加一竖直向下的力F1,则m将保持匀速运动,M对地有水平向右的静摩擦力的作用B. 在m上加一个沿斜面向下的力F2,则m将做加速运动,M对地有水平向左的静摩擦力的作用C. 在m上加一个水平向右的力F3,则m将做减速运动,在m停止前M对地有向右的静摩擦力的作用D. 无论在m上加什么方向的力,在m停止前M对地都无静摩擦力的作用7有一物体置于光滑水平面上,今使物体以加速度a1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一段时间后物体的加速度大小变为a2,方向与a1相反。经两倍时间物体又回到出发点。则a1与a2之比为( )A.1:1 B. 4:5 C. 1:4 D.3:48.两个质量均为m的相同的物块叠放压在一个轻弹簧上面,处于静止状态,弹簧劲度系数为k,t=0时刻,给A物体一个竖直向上的作用力F ,使得物体以0.5g的加速度匀加速上升A. A、B分离前合外力大小与时间的平方t2成线性关系B. 分离时弹簧处于原长状态C. 在时刻AB分离D. 分离时B的速度为9如图所示,竖直杆OB顶端有光滑轻质滑轮,轻质杆OA自重不计,可绕O点自由转动,OA=OB当绳缓慢放下,使AOB由0逐渐增大到180的过程中(不包括0和18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绳上的拉力先逐渐增大后逐渐减小B. 杆上的压力先逐渐减小后逐渐增大C. 绳上的拉力越来越大,但不超过2GD. 杆上的压力大小始终等于G10如图所示,质量为m2的物体2放在正沿平直轨道向右行驶的车厢底板上,并用竖直细绳通过光滑定滑轮连接质量为m1的物体1,与物体1相连接的绳与竖直方向成角,则() A. 车厢的加速度为gsinB. 绳对物体1的拉力为C. 底板对物体2的支持力为(m2m1)gD. 物体2所受底板的摩擦力为11.历史上有些科学家曾把在相等位移内速度变化相等的单向直线运动称为“匀变速直线运动”(现称“另类匀变速直线运动”),“另类加速度”定义为,其中和分别表示某段位移内的初速度和末速度,表示物体做加速运动,表示物体做减速运动。而现在物理学中加速度的定义式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A不变,则a也不变B.若且保持不变,则a逐渐变大C.若A不变,则物体在中间位置处的速度为D.若A不变,则物体在中间位置处的速度为12.如图,一滑块随传送带一起顺时针匀速转动。当滑块运动到中间某个位置时,由于某种原因,传送带突然原速率反向转动,则滑块在传送带上运动的整个过程中,其对地速度v1及相对传送带的速度v2随时间变化关系图象可能为A. B. C. D. 二、实验题(共2题,共计18分;其中13题6分,14题12分)13. 橡皮筋也像弹簧一样,在弹性限度内伸长量x与弹力F成正比,即F=kx,k的值与橡皮筋的原长L、横截面积S有关,理论与实验都证明,其中Y是由材料决定的常数,材料力学中称之为杨氏模量(1)在国际单位中,杨氏模量Y的单位应为( )A、N B、m C、N/m D、(2)某同学通过实验测得该橡皮筋的一些数据,做出了外力F与伸长量x之间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求得该橡皮筋的劲度系数k=_ N/m(3)如图所示图线后面部分明显偏离直线,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_14某实验小组利用图示的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1)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_ (填字母代号)A.将长木板的一端垫起适当的高度,撤去纸带以及砝码和砝码桶,轻推小车,观察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B.将长木板水平放置,让小车连着已经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给打点计时器通电,调节m的大小,使小车在砝码和砝码桶的牵引下运动,从打出的纸带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C.将长木板的一端垫起适当的高度,让小车连着已经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撤去砝码和砝码桶,先轻推小车,然后给打点计时器通电,从打出的纸带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D.将长木板的一端垫起适当的高度,让小车连着已经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撤去砝码和砝码桶,给打点计时器通电,轻推小车,从打出的纸带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2)实验中,为了使细线对小车的拉力等于小车所受的合外力,除了上述平衡摩擦力之外,还需要进行的一项操作是_(3)甲、乙两同学在同一实验室,各取一套图示的装置放在水平桌面上,木块上均不放砝码,在没有平衡摩擦力的情况下,研究加速度a与拉力F的关系,分别得到图中甲、乙两条直线设甲、乙用的木块质量分别为m甲、m乙,甲、乙用的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甲、乙,由图可知,m甲 _ m乙 ,甲 _ 乙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4)为了减少实验误差,某小组对上述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装,如图所示,改装时带滑轮的长木板和弹簧测力计均水平固定在用改装后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时,一定要进行的操作是()A.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打出一条纸带,同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B.改变砂和砂桶质量,打出几条纸带C.用天平测出砂和砂桶的质量D.为了减小误差,实验中一定要保证砂和砂桶的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为横坐标,以加速度a为纵坐标,画出的aF图线如图所示,已知图线的斜率为k,则小车的质量为_三、计算题(共3题,总计34分;其中15题10分,16题10分,17题14分)15如图所示,在与水平方向成53的斜向上拉力F作用下,质量为10kg的小物块从静止开始沿水平地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2s运动的距离为3m,随即撤掉F,小物块运动一段距离后停止。已知物块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025,sin53=08,cos53=06,g=10m/s2。求:53F(1)物块运动的最大速度;(2)F的大小;(3)撤去F后,物块还能运动的距离x16. 一光滑斜面固定在水平地面上,质量m=1kg的物体在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恒力F作用下,从A点由静止开始运动,到达B点时立即撤去拉力F此后,物体到达C点时速度为零每隔02s通过速度传感器测得物体的瞬时速度,下表给出了部分测量数据(),试求(1)斜面的倾角;(2)恒力F的大小;(3)t=16s时物体的瞬时速度。17. 如图所示,现有一块表面水平的木板,被放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它的右端与墙之间有一段距离,其长度L为008m。另有一小物块以2m/s 的初速度v0从木板的左端滑上它已知木板和小物块的质量均为1kg,小物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01,木板足够长使得在以后的运动过程中小物块始终不与墙接触,木板与墙碰后木板以原速率反弹,碰撞时间极短可忽略,取g=10m/s2。求:(1)木板第一次与墙碰撞时的速度;(2)从小物块滑上木板到二者达到共同速度时,木板与墙碰撞的次数和所用的时间;(3)达到共同速度时木板右端与墙之间的距离2020届高一期中考试物理答案(钱创)123456789101112DCDCCDBCCDBDBCABC13.(1)D(2)(3)超出弹性限度14【答案】(1)D(2)调节长木板一端滑轮的高度,使细线与长木板平行(3)小于,大于(4)AB ;15【答案】(1)3m/s(2)5N(3)18m【解析】:(1)v=at代入数据得v=3m/s设物块所受支持力为,所受摩擦力为,受力如图所示,由牛顿第二定律得又联立解得 F=5N(3) 0-v2=2ax解得:x=18m16. 【答案】(1)(2)11N(3)69m/s【解析】(1)经分析可知,当时,物体已通过B点因此减速过程加速度大小,解得(2),解得(3)设第一阶段运动的时间为,在B点时有,可见的时刻处在第二运动阶段,由逆向思维可得17. 【答案】(1)(2)2;18s(3)006m【解析】(1)物块滑上木板后,在摩擦力作用下,木板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运动,设木板加速度为a,经历时间T后与墙第一次碰撞,碰撞时的速度为则,解得,联立解得,(2)在物块与木板两者达到共同速度前,在每两次碰撞之间,木板受到物块对它的摩擦力作用而做加速度恒定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因而木板与墙相碰后将返回至初态,所用时间也为T设在物块与木板两者达到共同速度v前木板共经历n次碰撞,则有:式中t是碰撞n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公路管理概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 路桥工程测量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旅游地理学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心理健康评估与干预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文化历史与人文精神的课程考试试卷及答案
- 2025年心理治疗与咨询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职业道德与法律问题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法学专业基础理论考试试卷及答案
- 环保服装设计总结
- 2025年口译和笔译专业考试题及答案
- 2025网络安全协议合同
- 混凝土考试试题及答案
- 初中历史明清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 广东2025年广东省生物制品与药物研究所招聘12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北京西城区五年级(下)期末英语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上半年发展对象题库(含答案)
- 《古埃及文明》课件
- 历届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汇编
- 输血管理制度
- 国企笔试招聘题目
- 医院培训课件:《西门子Syngo.via工作站的临床应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