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6年高考自然灾害与防治知识点总结一、自然灾害分布、成因与防御的答题方法1.自然灾害的分布分析角度答题方法空间分布集中分布在地区,由向减少(或增加)时间分布主要发生在季节,季节多发,季节较少2.自然灾害成因(自然原因、人为原因两个角度)分析角度答题方法自然原因地形复杂,地质构造运动频繁;季风气候,降水变率大;气候异常(久旱或持续性降水)人为原因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加剧了灾害的发生,如毁林开荒、围湖造田等3.防灾措施分析角度答题方法非工程措施加强灾害的宣传教育,树立减灾、防灾意识;建立健全法规体系;加强对灾害的监测和预报;建立灾害应急机制,提高应急救援能力等工程措施修建各种减灾防灾工程,如在河流沿岸建防洪大堤、建防护林、实施护坡工程等部分自然灾害的防御措施:我国在实践中总结出的减灾防灾模式是:对付灾害应当采取“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的方针。 “防-抗-救”的含义即“预防”、“抗灾”、“救灾和重建”。下列防御措施对自然灾害应该是通用的:1.防灾: 加强灾害的研究,建立灾情监测网络及预警系统。加强防灾减灾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防灾减灾意识。2.抗灾: 加强灾害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开展减灾工程的建设,提高灾区的承灾能力。3.救灾和重建:建立健全救灾指挥机构,编制突发性灾害应急预案。建立机动完善的救援体系。建立健全全社会的灾害保险工作,积极组织灾后重建工作。(一)地震(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的防御:加强地震的科学研究,建立地震监测网络及预警系统加强地震灾害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防灾、减灾意识。加强地震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 开展地震减灾工程的建设,提高灾区的承灾能力建立健全救灾指挥机构,编制突发性地震灾害应急预案建立机动完善的救援体系建立健全全社会的灾害保险工作,积极组织灾后重建工作。(二)台风、寒潮、沙尘暴、风暴潮等的气象灾害防御: 加强台风灾害的科学研究,建立灾情监测网络及预警系统加强台风灾害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防灾、减灾意识。加强气象灾害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开展减灾工程的建设,提高灾区的承灾能力建立健全救灾指挥机构,编制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建立机动完善的救援体系建立健全全社会的灾害保险工作,积极组织灾后重建工作。(三)蝗灾.鼠灾等的生物灾害防御:加强蝗灾的科学研究,建立灾情监测网络及预警系统加强蝗灾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防灾、减灾意识。加强蝗灾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开展减灾工程的建设,提高灾区的承灾能力建立健全抢险救灾指挥机构,编制突发性蝗灾应急预案建立机动完善的救援体系建立健全的灾害保险工作,积极组织灾后重建工作。二、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类型及区域分布灾害种类区域分布原因旱灾黄淮海平原、东北平原为多发区季节降水和年际降水的时空分布不均洪涝长江中下游平原、黄淮海平原为多发区受夏季风强弱的影响大,锋面雨带进退快慢的影响台风东南沿海地区为多发区濒临西北太平洋低温冷害东北地区为多发区纬度高、气温低、接近冬季风源地地震东南沿海、华北、西北、西南为多发区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滑坡、泥石流西南地区为多发区地形崎岖,地质构造复杂,降水多,强度大三、自然灾害的分类按照成因可以分为:地质灾害、气象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等一、地质灾害:1地震 (1)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2)形成原因:位于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动剧烈(地壳运动活跃)。(3)危害:建筑物破坏;地面破坏;交通线中断;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等;诱发次生灾害严重。(4)次生灾害:火山喷发、海啸、滑坡、泥石流、崩塌等(5)造成重大人员和财产损失的原因可能有:震级大,破坏性大;震中附近城市分布多,人口集中;浅源地震;地面建筑的抗震能力差;发生的时间可能在夜间;震区交通不便;诱发其他灾害等。(6)减轻灾害的措施:积极开展防灾、减灾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和减灾意识;建立灾害监测预报体系;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提高建筑物的抗震强度;加强国际合作等;建立灾害应急机制,提高应急救援能力。2.火山(1)火山可分为死火山、休眠火山和活火山三类。死火山是指那些保留火山形态和物质、但在人类历史时期和现今从未活动过的火山,这类火山在世界上的分布最广泛;休眠火山是指人类历史时期有过活动、但现今处于“休眠”状态的火山,休眠火山随着地壳的变动会突然喷发;活火山则是指那些现今仍在活动的火山。目前,世界上的活火山约有500余座。(2)火山评价从灾害的角度看,火山喷发有哪些危害?易导致酸雨形成(喷发物中有二氧化硫)会摧毁农田、村庄,甚至城市(庞贝城)岩浆会引发火灾等影响交通、人体健康(火山烟尘)(冰岛南部的艾雅法拉火山)火山喷发引发地震 有利影响?火山喷发:火山灰是天然肥料,利于发展农业;火山活动活跃区地热能资源丰富,有利于电力工业(如中美洲的萨尔瓦多利用10座间歇性的火山热能建造发电站);带来金刚石、硫磺等大量矿藏,为发展工业的重要原料;形成独特火山地貌,以及喷发不很剧烈的火山,均是优质旅游资源(如五大连池、夏威夷群岛上的熔岩瀑布)。火山喷发过程中形成的各类岩石,有利于为建筑业提供材料。例题: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2011年1月26日,日本九州南部的雾岛山新燃岳火山喷发,激起的火山灰冲到3000米的高空,能见度降到500米左右,对周边地区产生了极大影响。材料二东亚局部区域图。(1)此次火山喷发虽然规模较大,但对中国国内航空运输影响较小,试分析其原因。(2)请评价火山喷发给人类带来的影响。3滑坡、泥石流的原因、治理措施原因:自然因素:降水(雨量、时长、强度);地形坡度;植被;岩石破碎(地震、工程建设、板块、断层) ;地震;流水冲刷人为因素:破坏植被(乱砍乱伐;陡坡开荒;开山挖石;开矿)措施:加固陡坡;禁止乱砍乱伐;禁止陡坡开荒;大力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制定法律法规;提高环保(灾害)意识例题:图片所示自然灾害名称是滑坡,这种灾害产生的自然原因主要有哪些?【答案】滑坡岩体或土体的性质,内部结构以及外表形态,暴雨、地下水活动、地震、河流冲刷等。(其余合理说法也可,答出4点即可)4、崩 塌:是指较陡的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的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崩落、滚动堆积在坡脚的地质现象。 例题:图示意某年贵州羊昌瓦寨崩塌灾害。读图,完成下列要求。说明贵阳羊昌瓦寨崩塌发生的原因及应采取的防范措施。(10 分)【答案】原因:山高坡陡,岩层多断裂发育;水从岩石的节理或裂缝处溶蚀,使岩石失去稳定性;农业 生产和公路工程等人类活动,破坏山体稳定性。(合理即可,4 分)。 防范措施:加强区域地质灾害的检测和预警;加强监督和管理,减少对地质地貌的破坏;对崩塌体及已 经破坏的岩层进行工程加固;陡坡山地退耕还林、还草。(任意答三点,6 分)5. 地面沉降地面沉降又称为地面下沉或地陷。它是在人类工程经济活动影响下,由于地下松散地层固结压缩,导致地壳表面标高降低的一种局部的下降运动(或工程地质现象)。危害:毁坏建筑物;不利于建设事业;海水倒灌二、气象灾害1、洪涝洪水多发生于有人类活动的区域,对人类的生产、生活造成巨大危害,其具体原因、危害如下表:类型洪水涝渍成因特大地表径流不能被江河、湖库容纳,水位上涨而泛滥洼地积水不能及时排除形成条件以降水为主要补给的河流汛期,流量大,水位高蒸发弱,排水不畅,地势低洼我国洪涝类型形成因素时间分布空间分布暴雨洪涝(最主要)锋面雨带和热带气旋引发暴雨夏季最集中东部季风区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和东南沿海台风登陆频繁地区融冰洪涝夏季高温,高山冰川大量融化盛 夏西北的山区融雪洪涝冬季降雪偏多,春季气温异常回升春季东北和西北的山区的河谷平原冰凌洪涝冰凌阻塞较狭窄的河道秋末初春宁夏平原和黄河下游山东境内洪涝危害:淹没工厂和农田、造成农作物减产;影响交通;造成建筑物倒塌;使生命、财产遭受重大损失;引发瘟疫。自 然 原 因人 为 原 因洪灾的成因气候降水丰富且集中,多暴雨;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灾害损失大地形地势平坦,排水不畅;防范意识和措施差水文水系支流众多,干支流汛期未错开,河道弯曲,入海河道少,地上河,凌汛等山区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剧,导致平原河段泥沙淤积,河床抬升海潮潮汐、风暴潮的顶托围湖造田、填湖造陆抗御措施(山区)兴修水库;营造上中游防护林;退耕还林;(平原)加固大堤;退田还湖;裁弯取直;兴建分洪、蓄洪区;清淤疏浚河道;开挖入海新河;(城市)加强排水系统建设(农村)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社会措施)加强监测和预报;建立应急机制;加强土地管理;实行防洪保险等。【方法技巧】不同河段的防洪措施:上游治理原则:调蓄洪水、保持水土做法是修建水库、植树造林、退耕还林;中游治理原则:分洪、蓄洪做法是退田还湖、修建分洪、蓄洪工程;下游治理原则:泄洪、束洪其做法是加固大堤、清淤疏浚河道、裁弯取直、开挖入海新河修建水库及分洪 蓄洪工程,加固大堤,疏浚河道等(任选两点,每点1分,不超过2分)山区退耕还林,(2分,未点出山区二字也可)湖区退田还湖 (2分,未点出湖区二字也可)城市完善排水系统(或排涝系统,或完善道排建设,未点出城市二字也可,2分)农村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或农田基础水利设施建设,提到农田(或农村)水利即可得分,2分)以法治水,(或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洪涝灾害监测预警(或预报)和应急体系建设,参加水灾保险(社会管理措施任选两点,每点1分,不超过2分,其他社会管理措施言之有理也可)(六个角度总分不超过10分,)例题:夏季风的强弱、推进位置及停留时间,直接影响我国东部地区的降水和水旱灾害,夏季风的前沿就是影响我国的锋面雨带的位置,读图回答问题。(1)结合图中资料,指出1986年江淮地区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并说明判断理由。(2)针对该种自然灾害应采取什么工程性的措施加以防御?2、旱灾(1)成因: 自然原因:降水不足(根本原因)、蒸发旺盛; 人为原因:生产、生活用水量大;农业结构不合理;水污染、浪费水严重;水利工程供水能力差;水土资源配合欠佳 (2)危害:危害农业;生活、生产用水困难;局部地区的供电紧张;造成社会动荡。 (3)次生灾害:森林火灾、虫灾等(4)分布:全球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以及降水变率大的地区(季风气候区)(非洲是世界旱灾最严重的地区) 举例:2010年西南地区持续干旱,旱情不断加重。试分析此次旱灾的成因? (自然原因)全球气候变暖、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 使极端天气多发,降水异常偏少;气温较往年偏高,蒸发旺盛;地形崎岖,土层浅薄,地表水存留时间短;多为石灰岩分布区,地表水易渗漏; (人为原因):水利设施缺乏、老化和损坏严重;水污染和水浪费严重;植被破坏严重 此次旱灾造成的影响有哪些?(农业受灾面积广;春耕困难;农作物价格上涨;电力紧张;生产、生活用水困难;生态环境恶化)(5)防御干旱灾害的措施:重视干旱灾害的预报,合理开发地下水;人工增雨;加强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治理水污染,污水资源化;提高公民的节水意识;发展节水农业(改良灌溉技术;调整农业结构;培育耐旱作物;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技术和利用效率;保护植被;植树造林 (6)我国的旱灾华北、东北地区春旱:夏季风还未到,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长江中下游地区伏旱:夏季风北移,副高控制长江流域西南地区的冬春连旱2009年10月台风“鲇鱼”过后,广东省降雨严重偏少。2010年刚刚过去的3月,广东的降雨量比常年同期偏少六成,4月雨水仍将明显偏少,西南大旱已经蔓延到广东(图18)。截至3月30日,中国耕地受旱面积1.16亿亩,其中作物受旱9068万亩,重旱2851万亩,干枯1515万亩,待播耕地缺水缺墒2526万亩;有2425万人、1584万头牲畜因旱饮水困难。(1)说明广东省2010年春旱的原因,并从我国的气候特征试分析广东3、4月降水少的原因。(6分) (2)简述旱灾造成的危害。(4分)3台风灾害(1)台风的形成:在热带洋面上热带气旋强烈发展。(2)形成条件热力条件 :较高海洋温度水汽:蒸发旺盛,水汽充沛动力条件:水平方向上受地转偏向力作用, 垂直方向上空辐合上升(3)时空分布(4)影响我国的台风路径:西移路径、西北路径(夏季)、转向路径。(5)危害:狂风、特大暴雨、风暴潮易产生洪涝;影响海洋运输;破坏农业及交通、通信设施;造成生命、财产损失等(6)有利:带来大量淡水,缓解旱情;促进了全球热量平衡;增加了捕鱼量;(7)台风防御措施:加强监测和预报;制定防灾应急预案;修建避难场所;加强防灾教育和培训;建设沿海防护林体系和堤防工程。例题:2011年6月22日,5号台风“米雷”在菲律宾以东洋面生成,并向西北移动,据此回答有关问题。(1)6月25日6月26日A气象观测站观测到的风速和风向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台风对我国的影响。(3)从地理环境整体性角度,简述台风灾害与滑坡、泥石流灾害的关系。【答案】11(1)风向:由西北风转为西南风;风速:风速逐渐减小。(2)不利影响:狂风、暴雨、风暴潮。有利影响:缓解旱情,缓解酷暑。(3)台风灾害会带来强降水,降水进入岩土体内,降低了原有岩土的稳定性,导致坡体失稳形成滑坡;台风灾害会带来强降水,引起山区斜坡上或沟谷中松散碎屑物质沿沟谷流动,形成泥石流。4、寒潮 (1)概念:指大规模强冷空气迅速入侵的现象。常伴有剧烈的降温、大风、暴雪和霜冻天气(天气系统为快行冷锋,中国气象局规定,当冷空气过境后,凡气温在24小时内下降10C以上,并且在这一天内,其最低气温又在5C以下的就称之为寒潮) (2)分布:发生季节冬半年(其中秋末和初春的寒潮对农业的危害更大)多发地区欧洲、西伯利亚、中国、北美 (3)危害:威胁农牧业生产(农作物受冻害、破坏牧场 、农牧业基础设施遭受破坏);阻碍交通运输,中断通信和输电线路;居民出行和生活受影响,危害人类健康。有利影响:可带来降雪,改善土壤墒情;减少病虫害; 带来风力资源地形对冷空气活动的影响: (1)当地形的走向与冷空气移动方向垂直时可以阻挡冷空气的前行,从而削弱了冷空气的影响,如我国的阴山、秦岭、南岭就起到了这样的作用。 (2)当地形的走向与冷空气移动方向平行时可以形成冷空气的前行通道,进而加剧冷空气的移动,如北美中部为纵贯南北的大平原,是北冰洋强冷空气南下的通道;又如河西走廊为西北东南走向对西路寒潮或沙尘暴产生“狭管效应”。 (3)地形对冷空气也有涉引作用,如青藏高原对冬季风的阻挡,使冬季风绕行进入我国中东部地区。 我国有哪些地区不易受到寒潮的侵袭,为什么?滇南、青藏高原 地势高,北部高大地形阻挡四川、重庆地区 盆地地形,四周高山阻挡海南、台湾一带 离寒潮的源地远,又有山岭的重重阻挡(4)入侵我国的寒潮源地 (5)防御措施:加强寒潮的监测和预报;采取防冻害的措施;提前为农作物、畜群等做好防寒准备。5、沙尘暴 (1)产生的原因自然原因:冷锋天气影响;气候干旱,降水少;春季大风日数多;地表植被稀少。人为原因: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开垦;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2)治理措施制定草场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管理;控制载畜量;营造“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还牧;建设人工草场;推广轮牧;禁止采伐等。(3)沙尘暴的有利影响:促进了黄土高原的形成;提供凝结核,利于成云致雨;送入大海利于海洋生物的生长;凝结核呈碱性,缓解酸雨现象;形成“阳伞效应”,抑制全球变暖。例题:西藏平均海拔4 000米以上,是青藏高原的主体部分,常年受高空西风急流(盛行于西风带对流层上层或平流层中一股强气流)的影响,也是我国沙尘暴的主要发生区域。下图为西藏沙尘暴年均日数等值线分布图。指出西藏沙尘暴年均日数的空间分布规律,并分析其自然原因。【解析】依据图中等值线可知,自东南向西北数值逐渐增加。沙尘暴的发生与风速大小、地表沙尘多少等有关,而风速大小受材料中的西风急流影响,同时地形还对风速有阻碍作用;地表沙尘多少与气候干旱程度、地表植被状况有关。结合西藏自然地理环境回答即可。【答案】分布规律:沙尘暴年均日数大致自东南向西北增加。原因:常年受西风急流影响,大风日数频繁;自东南向西北离沙尘源地越来越近;自东南向西北年降水量越来越少,气候越来越干旱;自东南向西北植被越来越稀疏;较之于东南部,西北部地势较为平坦,大风过境,更易起风沙。(任答四点)三、海洋灾害1、风暴潮 (1)概念:由热带气旋或温带气旋、冷锋等形成的狂风引起海岸的滔天巨浪。(2)类型和分布 热带风暴潮温带风暴潮发生季节夏秋季节春秋季节分布地区热带气旋影响的沿岸地区 (如:孟加拉湾、墨西哥湾、西北太平洋)温带气旋影响的沿岸地区 (如:欧洲北海沿岸、美国东北海岸、 我国北方沿海) (3)影响风暴潮危害的因素:天气系统热带或温带气旋;海岸形态三角形(或喇叭形),口大内小;迎岸风盛行风顺潮流方向推高潮水位; 河流流量大,入海口河水顶托抬高潮位地形陆上地势低平,海底浅;人类活动沿海红树林、珊瑚礁、海堤的破坏 ;人口、城市集中,经济发达 ,受灾损失大(4)减灾对策:加强风暴潮预报和监测,提高公众防灾与减灾意识,建设沿海防护林体系和海岸防护(或堤防)工程。例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风暴潮是海水水位上升的一种现象,它与吹向岸的西南季风和活跃在夏季的飓风呈正相关的关系。孟加拉湾是世界上风暴潮的多发区之一,也是风暴潮的重灾区。材料二孟加拉湾飓风路径图。(1)推测孟加拉湾风暴潮的多发季节。(2)从地形、河流、气候、海岸形状、社会经济情况等方面,分析孟加拉湾风暴潮灾害严重的主要原因。【答案】 (1)北半球夏季(510月)。(2)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河流众多,径流量大;热带季风气候,雨季(汛期)加重风暴潮灾害;海岸呈喇叭口形;城市密集,人口众多。(任答4点即可)2、海啸、咸潮、赤潮、水华(1)咸潮(又称咸潮上溯、盐水入侵),是一种天然水文现象。当淡水河流量不足,令海水倒灌,咸淡水混合造成上游河道水体变咸,即形成咸潮。 咸潮一般发生于冬季或干旱的季节,即每年十月至翌年三月之间出现在河海交汇处。(2)水华和赤潮时空分布特点及变化:水华主要分布在内陆湖泊区,部分河段也有发生;赤潮主要发生在海湾地区,尤其南方海湾地区更易发生。主要发生在热量充足的夏秋季节。变化:目前我国赤潮的发展趋势是赤潮范围扩大,持续时间增长,赤潮种类增多,赤潮发生从明显的季节性转向全年化。成因及形成条件:纬度较低,水温高;静水、静风环境;海域封闭;沿岸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排入海洋中工业生活污水多;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化肥农药;海洋开发程度快,养殖规模扩大,污染养殖水域。治理措施:建设污水处理设备,达标排放,治理水污染;解决水产养殖的自身污染,减缓水体的富营养化;发展生态农业,减少化肥的使用;使用无磷洗涤剂四、生物灾害虫灾:使农作物减产甚至死亡,林木枯死,灭虫费用高,威胁人类粮食安全治理措施:1.农业防治:兴修水利,做到旱涝无灾;在荒滩坑荒种植,改变蝗虫的栖息环境,减少蝗灾发生环境的面积;植树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戒毒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过关检测试卷及答案详解(名师系列)
- 含油果作物籽油品牌国际化战略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汽车驾驶培训辅助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科技前沿趋势与预测直播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笔记本电脑折叠式设计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演出经纪人之《演出经纪实务》题型+答案(考点题)带答案详解(轻巧夺冠)
- 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练习题及答案详解一套
- 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强化训练模考卷含答案详解【夺分金卷】
- 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考前冲刺模拟题库附参考答案详解【研优卷】
- GB/T 33339-2025全钒液流电池系统测试方法
- 反邪教宣传知识课件
- 退林还耕工程合同协议书
- 探讨跨界融合创新在智能数字服装设计中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 面料培训资料
- 2025秋三年级上册语文上课课件 9 犟龟
- 国家保密培训课件
- 工商业光伏施工总承包合同
- 参考儿科急危重症抢救预案及流程
- 高铁司机长时间专注心理调节专题报告
- 关于医院“十五五”发展规划(2026-2030)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