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原发性高血压137例的体会.doc_第1页
中医治疗原发性高血压137例的体会.doc_第2页
中医治疗原发性高血压137例的体会.doc_第3页
中医治疗原发性高血压137例的体会.doc_第4页
中医治疗原发性高血压137例的体会.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治疗原发性高血压137例的体会【摘要】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是高血压病中发病率最高, 危害最大的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37例患者皆属原发性高血压病症的临床治疗。全部使用纯中药治疗。结果:治愈47例(34.3%)、显效52例(38.0%)、有效32例(23.33%),总有效率为95.6%。 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是高血压病中发病率最高, 危害最大的心血管疾病,在中医临床工作中必须积极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关键词】 高血压;中医治疗;中草药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therapy for primary hypertension. Methods: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data of 137 primary hypertension cases with TCM therapy. Results: The total efficacy was 95.6%, and the cure rate was high. Conclusion: Incidence of primary hypertension is high, and it needs effective therapy. TCM treatment has satisfactory therapeutic value.KEY WORDS Primar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al therapy高血压病是指舒张压经常超过90 mmHg,收缩压超过140 mmHg就是高血压。这里谈的是原发性高血压,也就是高血压病,不包括继发性高血压。我院自2005年11月2008年6月应用中药对137例高血压患者进行了重点观察与治疗。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137例患者皆符合原发性高血压的诊断,均为门诊患者。其中男性61例,女性76例。年龄最小31岁,最大64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12年。1.2 治疗方法137例患者全部使用纯中药治疗。采用先汤剂、后成药的方法,15 d为1个疗程,待血压正常或达到临界血压时改服中成药,继续治疗12个疗程后停药。1.3 辨证论治参照实用中医内科学1及临床高血压病学2辨证分型标准,根据高血压病相关症状,属于中医学“眩晕”“头痛”“痰湿”“肝火”等范畴,将高血压病分为心肾失交型、肾损肝阳上亢型、肝肾阴虚型、阴虚阳亢型、心脾两虚型、冲任失调型等六个症型。并以三地汤、健脾祛湿汤为基本方,临床处方再针对不同的证型随证加减2。1.3.1 心肾失交 主证:形体消瘦,头晕眼花,心烦耳鸣,记忆力减退,腰酸腿软,失眠盗汗,精神不振,舌红少苔乏津,脉弦细数。治宜补养肝肾,交通心肾。方用太子参25 g 、麦冬12 g 、山萸肉12 g 、丹皮10 g 、生地25 g 、女贞子25 g 、旱莲草25 g 、 夜交藤30 g3。1.3.2 肾损肝阳上亢 主证:头晕目眩,耳鸣,心悸,手足乏力,腰酸,舌红少津,脉细弦。治宜滋阴平肝。方用熟地15 g、 山萸肉9 g、山药9 g、 茯苓9 g、丹皮9 g、泽泻9 g、枸杞子9 g、桑寄生9 g、钩藤9 g、生石决15 g3。1.3.3 肝肾阴虚 主证:眩晕耳鸣,咽干目涩,腰膝酸软,遗精乏力,舌红少苔,脉弦细数。治宜滋补肝肾,方用三地汤加龟板20 g、山萸肉12 g、女贞子12 g、元参12 g、当归10 g。1.3.4 阴虚阳亢 主证:眩晕,面赤,口渴,失眠多梦,心烦急躁,舌红,苔黄厚腻,脉弦长有力。治宜清脑熄风,滋阴潜阳。方用紫石英15 g、灵磁石18 g、桑枝18 g、生地18 g、桑叶10 g、菖蒲5 g、白薇5 g、蝉蜕5 g、白蒺藜9 g、牛膝9 g、 菊花9 g、地龙6 g、炒远志6 g3。1.3.5 心脾两虚 主证:时发眩晕,心悸不宁,夜寐多梦,肢抖,记忆力减退,口干食减,舌淡,脉细弱。治宜健脾养心。方用生芪12 g 、太子参12 g、白术12 g、当归9 g、 白芍6 g、 麦冬9 g、 枣仁9 g、茯神9 g、远志4.5 g、知母9 g、 陈皮9 g、甘草6 g3。1.3.6 冲任失调 主证:妇女月经来潮时或更年期前后出现头痛、眩晕、心烦失眠,周身不适,脉弦细。治宜调理冲任,方用二仙汤加减。仙茅10 g、仙灵脾10 g、巴戟肉10 g、当归10 g、知母10 g、丹皮10 g、黄连10 g、白芍15 g、牛膝15 g、钩藤15 g、茯苓15 g、丹参15 g、炙甘草15 g。1.4 疗效标准治愈:临床症状消失,血压恢复正常。显效:临床症状部分消失或明显好转,血压明显降低。有效:临床症状部分改善,血压有所降低。无效 :临床症状无改善,血压无明显降低。2 结果137例患者治疗时间最短者1个疗程(15 d),最长3个疗程。治愈47例,占34.3%;显效52例,占38.0%;有效32例,占23.33%;无效6例,占4.4%。总有效率为95.6%。证型与治疗结果见表1。表1 证型与治疗结果3 讨论3.1 原发性高血压发病因素(1)遗传的内在因素。(2)环境与职业因素。(3)精神神经因素。(4)内分泌及肾素因素。(5)水钠的,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探讨。在临床观察高血压病人,与以上因素互为因果。而肝肾阴虚、肝阳上亢是高血压病的主要病机,对此,笔者自拟三地汤滋阴清热,平肝息风,凉血活血为其主治法和基本方,临证处方时根据不同证型再随证加减,治疗过程中要始终着眼于调整机体阴阳平衡,而不是单纯降低血压,待人体阴阳平衡,气血畅达,脏腑功能协调时,血压自可下降,恢复正常。3.2 进行早期治疗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绝大部分人早期没有任何不适反应,只有极少部分人有轻度的临床症状,很容易导致疏忽而放弃治疗。随着时间的推移,高血压将慢慢影响病人的心、脑、肾等重要脏器,如再不及时治疗,高血压对内脏器官的损害将逐渐升级,所以应早日发现,早作治疗,以延缓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从而减少冠心病、动脉硬化、充血性心力衰竭、肾脏疾病,脑中风的危险性和并发症,并争取使靶器官的病理改变逆转。应用中药治疗高血压病,方中少量使用活血药,能调节人体微循环,有改善和促进心、脑、肾血液供应的作用,对提高治疗效果和减少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具有积极的作用。在对患者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还要向它们进行如何预防血压升高的健康教育,调动患者的积极性,努力消除导致血压升高的条件与环境,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重视日常生活调摄高血压患者病程长,并发症多。改善饮食结构,清淡饮食;控制体重,防止肥胖;少饮酒;戒烟等。患者如能认真做到以上几点,则可稳定血压,巩固疗效。还要注意做到:保持心情舒畅,情绪乐观,避免精神刺激和紧张、焦虑的心理。43.3 中药治疗时应注意个体化我们在运用中药治疗高血压时,应在中医辩证施治理论的指导下,根据病程、病情和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辩证施治,合理用药,才能达到较快的消除临床症状和降低血压的目的,中医治疗针对性强,能充分照顾到每个患者的个体差异,降压平稳,疗效显著,并能兼顾到次要症状,血压波动小,不存在大起大落的优点5。但该病毕竟属慢性病,病程长,治疗获效后尚须坚持服药调治。以期获得较好的远期疗效才是治疗的最终目的。【参考文献】 1 方药中.实用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410.2 刘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