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创意产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路径探究以安徽省为例程惠英.pdf_第1页
文化创意产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路径探究以安徽省为例程惠英.pdf_第2页
文化创意产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路径探究以安徽省为例程惠英.pdf_第3页
文化创意产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路径探究以安徽省为例程惠英.pdf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经 济 论 坛 EconomicForum May. 2016 Gen.550 No.05 2016年5月 总第550期第05期 2014 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 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指 出,要推进我国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等高端、新型 服务产业与制造业全方位、深层次、宽领域的融合 发展。安徽作为制造业大省,正面临着“速度换挡 期、结构调整期和动力更新期” ,以文化创意产业 引领制造业转型升级,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增强 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实现“安徽制造”向“安徽智 造”转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安徽文化创意产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中存 在的问题 近年来,安徽文化创意产业迅速发展,科大讯 飞、芜湖奇瑞等企业越来越注重文化创意与制造业 的融合发展。但与国内先进省市相比,安徽尚未突 破创意产业发展的瓶颈,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深度 不够,广度不足。 (一)思维认识角度不清,融合发展缺乏引力 目前,安徽大多数企业对文化创意产业与制造 业融合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制造企业的主要精力集 中在生产和营销上,对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业关注 不够,缺乏把创意转化为多元产品、实现多次价值 增值的意识。中小型制造企业对创意设计的认识仅 停留在产品的外形包装等方面,而对创意设计提升 产品性能、结构和附加值的功能认识不足。即使一 些已意识到文化创意重要性的制造企业对设计、咨 询等创意的投入也较少。重技术轻创意、重功能轻 设计,使得安徽文化创意产业与制造业融合还处于 起步阶段。 (二)创新能力不足,融合发展缺乏动力 1.产业创新能力弱。安徽文化创意产业的自主 创新能力严重不足,缺乏3D制作和图形处理等核 心技术,缺乏内涵深刻、技术先进的精品和具有国 际影响力的文化创意品牌,文化产业的总体技术含 量不高。2013年,安徽文化产业法人单位专利授 权量占全省专利授权总量的比重仅为8.2,知识 产权发明专利授权量仅占0.7%。中小企业资金、 信息、业务渠道等要素匮乏,难以在研发上投入较 多的资金,从而限制了企业的创新能力。 2.产品缺乏创意。工业产品只有赋予了文化的 内涵才能让消费者体验出差异性产品的魅力。安徽 文化创意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缺乏题材、功能、 材料、工艺等方面的创新开发;对优秀文化资源所 蕴含的历史、文化、经济等价值还缺乏深层次的挖 掘、利用和创新;对文化的创意尚停留于简单的复 制与模仿,浮躁的、表面化的形象设计对产品进行 包装推广,文化产品创意不足,地域民族文化特色 不鲜明,缺乏竞争力。 (三)聚集程度不高,融合发展缺乏拉力 目前,安徽制造业集中度较低、龙头企业较 少,缺乏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型企业。长期以 文化创意产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路径探究 以安徽省为例 文/程惠英 【摘要】以文化创意产业引领制造业转型升级,是发达国家和地区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和成功 经验。文章以安徽为例,全面剖析文化创意产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现状,提出以观念革新引领融合,以 集聚发展支撑融合,以市场主体深化融合,以平台载体促进融合,以财税政策支持融合,以人才优化助推 融合,以政策环境保障融合,为加快文化创意产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提供参考。 【关 键 词】文化创意;制造业;融合发展;路径 【基金项目】 安徽省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研究项目(A2015039) “安徽文化创意产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研究” 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 作者简介 】程惠英,安徽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 研究方向: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 27 来,安徽制造企业主要依赖低成本优势和价格优 势,采用仿造和改进的方式制造产品,而跨国公司 则垄断了企业的产品设计和品牌营销等环节,造成 对本土文化创意企业的挤压。截至2013年底,全 省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业骨干单位仅占全省文化创 意和设计服务业法人单位的1.1(135家) ,文化 创意和设计服务业务收入过亿元的仅有 18 家企 业,文化创意企业“小” “散” “弱” ,对制造业的 服务能力明显不足。从产业链融合角度看,还没有 形成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 文化创意企业,大多数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企业缺 乏对产品性能、结构的设计创新能力,产品低端 化,导致产业链融合受阻,企业尚未形成聚集效 应。 (四)政策支持不够,融合发展缺乏推力 虽然安徽各地已经出台了推进产业发展的相关 文件和规定,但现有政策分散,缺乏系统性。文化 创意项目的申报手续繁琐,政府对企业在资金、税 收等方面的支持力度不够,不利于文化创意企业与 制造业融合发展。财政扶持资金对研发补贴不足, 缺乏对从创意、制作到发行、销售的一体化的支 持。制造企业购买文化创意的产品所发生的费用不 能做进项税额抵扣增值税,影响了制造业企业设计 外包的积极性。 (五)人才支撑不足,融合发展缺乏活力 安徽文化创意人才匮乏,创意、策划、营销等 高层次和复合型专业人才缺乏,人才总量不够、结 构不优、素质不高的现状与产业融合发展的需要不 相适应。目前,安徽创意企业中的产品开发、设 计、制作者,其专业大都集中在数字动画、计算机 信息管理、软件工程、电脑艺术设计、数学与应用 数学、美术学等专业,与文化创意的契合度不高, 文化创意企业面临着人才匮乏与需求、专业要求高 和从业者素质低的双重矛盾,这就对员工培训提出 了较高要求。但教育、培训中的课程和专业设置不 符合创意企业发展需求,针对性差,内容缺乏新 意,理论与实践脱节,造成“学”不能用, “研” 不能“产” 。有些创意企业反映,部分院校毕业的 动漫专业毕业生仅能承担动漫流水线上画工的工 作,与创意企业的要求相差甚远。 (六)体制机制不畅,融合发展缺乏合力 当前,创意设计和制造业分属于不同部门管 理,发改委、工信、财政、文化、科技等部门各管 一块,这种多头管理的行政管理体制造成各个部门 各自为政,信息资源“碎片化” ,市场被行政割裂, 信息、资本、人才和品牌等资源难以有效整合,造 成部门之间协调难度大,阻碍了产业间的融合与协 调,创意产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最后一公里” 难以打通,难以形成合力。 二、推进安徽文化创意产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 的路径选择 (一)以观念更新引领融合 1.加强观念引领。推进文化创意产业与制造业 融合发展,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冲破一切阻 碍融合发展的思维惯性和路径依赖,汇集起融合发 展的强大正能量。一是要树立融合发展理念。要确 立系统思维,建立融合信心,充分认识文化创意产 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是推动两个产业转型升级、提 质增效的重要抓手。二是树立集成思维观念。文化 创意产业与制造业具有天然的耦合性,融合发展既 有经济效益又有社会效益,是一个优势互补、相得 益彰、互惠共赢的过程。三是树立一体化思维观 念。实现两个产业基础资源、生产要素、产业链各 个环节的有效融合,摒弃分离式思维,实现理念、 市场、载体的共享融通,形成一体化的发展规划、 管理体制、组织结构和政策体系,协同推进文化创 意产业与制造业的融合发展。 2.加强顶层设计。文化创意不是单纯的外观设 计,而是有更多的文化元素的参与。安徽要实现文 化创意产业与制造业的融合发展,需要加强顶层设 计,全面梳理全省的文化创意资源,制定安徽文 化创意产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规划 ,作为推进文 化创意产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重要指导,推动全 省文化创意从产品设计向融合技术、品牌、商业、 生态、人文、智能、信息、新工艺、新装备等高端 综合服务转变。 (二)以聚集发展支撑融合 产业集群是文化创意产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 有效组织形式。要发挥安徽中国宣纸股份有限公 司、科大讯飞、芜湖奇瑞股份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 的示范带动作用,积极打造集“策划、设计、生 产、展示、销售”于一体的集约化、规模化、品牌 化的文化产业园区和文化产业链条,共享聚集效 益。加快蚌埠市申报国家级文化创意示范园区的步 伐,实现园区创建零的突破。建立产学研产业载 体,充分挖掘安徽三国文化、徽州文化、包公文 化、巢湖文化等地方文化资源,充分利用安庆黄梅 戏文化、九华山佛教文化、铜陵青铜文化等特色文 化资源,融入现代元素,提高基于新技术、新工 艺、新装备、新材料、新需求的设计应用与研究能 28 力,沿着文化资源文化要素文化产业资本文 化产品文化衍生产品的路径,实现文化产业链的 延伸和服务模式升级。依托芜湖安南汽车文化创意 产业园、合肥文化创意产业园、铜官府铜工业文化 产业园、古井酒文化博览园等示范园区,加强汽 车、家用电器、铜产品、礼仪休闲用品等产品的功 能、结构、外观等设计能力,围绕核心创意形成产 业集群。 (三)以市场主体深化融合 跨行业、跨主体、跨地区的大型企业集团对于 改善产业关联度,提高产业集中度,实现规模经济 具有重要意义。安徽应通过兼并、联合、重组、参 股等形式,支持较大规模文化企业进一步做大做 强,合理重组、科学配置和优化文化产业资本、人 才、技术等要素,提升竞争力。加大精品的创作力 度,倾力打造地域特色浓郁、影响力巨大、知名度 高的创意文化品牌。大力发展民营文化企业,加大 对中小文化创意企业在融资、税收和政府采购等方 面的扶持力度,大力支持创意设计、广告设计等专 业化工作室发展,引导中小文化创意企业向“专、 精、特、新”方向发展。树立融合发展的标杆企 业,将融合发展成功案例和经验向全社会推广,带 动文化创意产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 (四)以平台载体促进融合 采取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协同开发、开放 服务等方式共建文化创意产业信息共享平台,创意 设计企业与制造企业共享信息发布、知识产权保 护、市场秩序规范、企业创新支撑等信息。通过举 办创意设计博览会和相关赛事,激发企业和个人设 计创新和产业联动的热情。在“合芜蚌”自主创新 试验区打造集产业技术研发、创新要素交易、创新 成果转化、创新中介服务、创新资源共享五大功能 为一体的科技创新创业公共服务平台,使其成为全 省企业技术需求信息和创新成果发布的“总枢 纽” 、创意信息资源的“总后台” 、科技中介服务团 队的“集聚地” ,打通需求技术创新产业 发展的通道,缩短需求传导链条。 (五)以财税政策支持融合 1.加大财税支持力度。借鉴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的经验,结合文化创意产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客 观要求,设立文化创意产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专项 基金,采用担保和贴息等方式,吸引社会资金投入 文化创意产业与制造业的融合。对于有较好市场前 景和社会效益的中小文化创意及设计服务企业,要 重点落实信贷、贴息、直接资助、奖励、政府采购 等优惠措施。建议建立创业保险基金和创业风险基 金,提高文化创意人员的创新积极性,减少研发人 员创业失败的风险。 2.创新多样化的金融产品。探索风险补偿、知 识产权抵押贷款、中小企业集合票据、倾斜性贷 款、组合担保、第四方介入融资、小企业集合债权 基金、批量授信等融资模式,支持文化创意企业的 发展。 3.建议发行“创新券” 。 “创新券”由政府免费 向中小创意企业发放,中小企业利用“创新券”购 买研发创意、技术研发、培训、知识产权法律诊断 等服务,引导中小企业加大创意创新投入,形成 “乘数效应” 。 (六)以人才优化助推融合 文化创意产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需要人才支 持,尤其需要深谙中国文化精髓和时代精神及时尚 元素的创作者、洞悉世界科技前沿信息的专家、熟 练运用先进技术手段的高技能人才、精通市场经济 规律并具有现代管理理念的经营管理人才。当前, 要改变文化创意产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中高端人才 缺乏、整体素质不高、后备人才不足的现状,从战 略高度不断完善人才引进、培养、使用和奖惩机 制。 1.创新人才引进方式。采取灵活多样的引进方 式,建立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实施人才居住证制度 和柔性流动方式,吸引国内外经验丰富、业务精通 的创意人才来安徽创业、兼职、合作,以提升创意 人才的整体素质。同时,健全人才激励机制,实行 技术入股、创意人员持股、股票期权等新型分配方 式,对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才给予一定奖励,创造引 进和留住人才的良好氛围。要广泛搜集全球文化创 意高端人才信息,建立人才档案,特别要引进一批 具有世界眼光、战略思维、创新精神的高层次文化 创意高端人才。 2.创新人才培养方式。鼓励设计人才“走出 去”参加各级各类赛事和会展,通过技艺、理念的 交流和碰撞,进一步开拓创新思路、提升作品水 平。鼓励企业与高等院校加强沟通与交流,依托中 国科技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安徽工程 设计院等高校、设计机构和科研单位合作建立创意 人才基地。应用最新国际工业设计教材,加强理工 学科与人文、管理学科的交叉融合,培养一批既懂 文化和设计,又懂经营和管理的宽口径复合型创意 人才。启动文化创意梯队建设,举办区域性文化创 意相关大赛,发掘当地民间潜在艺术人才,在中小 29 学生中开展各类“文化创意设计”活动。借鉴广东 经验,建立“安徽文化职业学院” ,打造文化创意 产业孵化基地、文化从业人员职业技能训练中心, 鼓励年轻人特别是大学生创办文化企业,大力培养 本土文化创意人才。 3.加强岗位职业培训。建立多层次的人才培训 体系和科学的人力资源开发利用体系,加强岗位职 业培训,全面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职业培训市 场化,提升人才队伍的专业水平和整体素质。形成 工业设计师、策划咨询师评定体系,设立创意产业 与制造业融合的国家奖励制度。聘请回国探亲的外 籍华人工程师、退休专家为企业传授最新、最直接 的知识和经验,从市场、技术、管理、理念、方 法、逻辑、发展方向等方面整体提高安徽文化创意 企业和制造企业与国际市场的对接能力。加强对核 心人才、重点领域专业人才、高技能人才和国际化 人才的培训,提供具有针对性的学习深造、国际交 流等机会。 (七)以体制机制保障融合 1.建立部门协作机制。促进产业融合必须突破 条块分割的管理壁垒,通过建立文化创意产业与制 造业融合的联席会议制度,形成跨部门的联动协调 机制,以协调和解决产业融合发展中出现的摩擦, 实现无缝对接。 2.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创意产业是依靠智 力和创意进行创作、生产、加工、销售,并运用知 识产权保护其经营与持续发展的创新型产业。能否 对创意成果进行有效保护,能否让创新者最大限度 地获得创新回报,已成为企业影响创新的重要因 素。安徽应推进企业创新与知识产权能力建设协同 发展,加强自有知识产权创造和转化。提高企业和 社会公众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鼓励创作者个人、 创意企业及时申请、注册自主创新成果。政府应健 全创意产业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完善创意产业的知 识产权保护政策,通过知识产权评审、知识产权档 案、技术管理计划来实施合同约束,运用法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