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的政治思想.ppt_第1页
中世纪的政治思想.ppt_第2页
中世纪的政治思想.ppt_第3页
中世纪的政治思想.ppt_第4页
中世纪的政治思想.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世纪的政治思想,西方政治思想史,基督教何以一统天下,基督教一统天下是一个逐步的过程:即使是所谓“国教”也必定为世俗政权(帝国)所牢牢控制。 世俗政权的衰落:罗马帝国内忧外患,政治中心转移;入侵的野蛮人文明水平低下,组织能力极弱;教会组织的完善与发展,教士垄断知识与教育,组织性强。 封建主义格局下,很少出现持续而强大的世俗政权,所谓“神圣罗马帝国”也是极为弱小;相反,基督教会成为封建关系的中流砥柱与国际关系的中枢。 普遍迷信,人民生活水平低下,基督教成为唯一精神寄托和生活支柱,教会凭借圣事特权垄断从出生到死亡的一切生活程式。 教皇以“绝罚”(开除教籍)支配世俗统治者(停止圣事、解除封建关系)。,西欧中世纪的封建主义,君主专制主义的特征: 君主独裁,不存在对君主的掣肘势力; 宗教势力服从于世俗政权,或者政教合一; 官僚政治:统一的税收和司法体系; 军队(常备军)。 东方各帝国、罗马帝国、拜占廷帝国、奥斯曼帝国 中国秦汉以来的政制属于典型的君主专制主义,与封建没有多大关系。 冯天瑜:封建考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封建主义/封建制度 典型的封建制度一般不具备这样的条件,皇帝或国王往往无法驾驭贵族;并受到宗教势力的极大制约; 政教分离,力量大致平衡; 领主一般无权干预附庸领地的行政、司法事务; 一般不设常备军。 直到近代之初才有所谓封建专制之说,但这时封建制度已经趋于瓦解。,封建概论,学术界对封建主义的理解大致有两种进路:一种是马克思主义的,从生产方式(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角度来理解;另外一种则是指西欧中世纪特有的社会经济政治形态。 封建主义一般被理解为是概括领主、陪臣和封地三者关系的词语。笼统地讲,封建主义所表述的是一种领主和附庸(陪臣)的制度。 “在这种制度里,统治的权力被看成是属于任何采邑拥有者的一种财产权。领主和附庸的关系是一种相互承担义务的契约关系。” “政治权力被视为个人的所有物而且被许多领主以分散的状态享有”。 一种“由个别私人在或大或小的领土范围内,在或高或低的程度上,代表或行使公共权力的制度。”,西欧的封建化从日尔曼人入主西欧即已开始,经历了数百年的时间。在大部分地区,于11-12世纪达到全盛,而后开始走向衰落;到14-15世纪,封建主义趋于解体。 封建关系在中世纪西欧各国家呈现出不同的特色,而且随着社会的变化在不同的时期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封建制度的核心是领主与附庸间的关系。整个国家形成由领主与附庸层层依附的封建主义关系网络。由于那个时代西欧处于混乱无序的状态,国王没有能力维护国内最基本的社会秩序,贵族们趁机获得王室的授权,使其能够世袭,或在领地上行使司法和行政职能;或得到王室的特许,免除其领地上的各种义务。于是,每个领地都成为领主的独立王国,他们在自己的领地上垄断司法、行政权力。,国王在形式上是封建国家的首脑,也是全体封建主的最高“封主”。国王把大部分土地通过“采邑”形式分封给宗教的和世俗的大封建主公爵和伯爵;大封建主把土地留下一部分,其余的土地分给中等封建主男爵和子爵,他们占有几个或几十个庄园;中等封建主也把土地留下一部分,其余的再分封给小封建主骑土。严格说来,骑士是封建阶梯中最低的等级。 在封建等级制度中,每人对其上级来说是附庸、陪臣,而对其下级来说则是封主。此外,高级教职(主教、修道院院长等)也被纳入封建制度体系。 西欧社会所有的人,都被笼罩在这种封建关系的网络中,每一个人都是处于特定的等级地位的人,享有特定的权利和承担特定的义务。中世纪社会是严格的等级社会,等级特权是其突出特征。,“契约型”社会,领主与附庸的关系是以契约为基础、由封建习惯和法律来保障的权利与义务关系。附庸必须宣誓效忠于领主,成为领主的人,任何时候不得背叛领主。当领主有战事时,需承担为领主服兵役的义务。而领主有义务保护附庸,公正地裁判他们间的诉讼等。双方权利义务并不平等,但双方同等地受契约的约束,如有一方不履行义务,另一方可诉诸法律,或解除自己的义务。 这种经过法律固化了的契约关系是中世纪政治关系的公理。尽管契约双方在地位上并不完全相等,但是契约关系的相互性是公理的主要内容:如果契约中的一方违反契约,另一方的义务随之解除。“撤回忠诚表明了在欧洲政治、社会和法律发展中的一个基本点。有关反抗权的整个观念就是这种存在于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之间、高贵者和低贱者之间的契约概念所固有的。”,中世纪的王权与代议制,中世纪的王权 (1)源于上帝,上帝授权 (2)通过教皇的中介(教皇或大主教加冕)和/或 (3)人民的中介(贵族和人民选举或同意) (4)按照习惯从适当的家族中产生(合法的血统) 尽管王权合法性的三个来源(神意的授命、世袭继承的惯例和贤人及人民的选举)在中世纪早期还是十分模糊甚至彼此之间相互冲突的概念,但是它们已经成为国王具有权威的必要条件。 中世纪的代议制 早期日尔曼人的民主观念;后期的(议会)等级君主制 梁启超:“贵族政治虽平民政治之蟊贼,然亦君主专制之悍敌也。试征诸西史,国民议会之制度殆无不由贵族起。”(中国专制政治进化史论),中世纪社会政治结构的多元性及其对政治观念的影响,国家组织与社会政治结构的多元性,精神上的统一的基督教世界 神圣罗马帝国、王国、教皇国、公国、伯爵领地、主教领地、独立城市、修道院 近代民族国家的三个要素:主权、人民、土地并不存在; 复合的法律体系:王室法、封建法、商人法、庄园法、教会法; “中世纪的国家本质上是一种个人的联系”。 王室、贵族、教会三足鼎立;王权与教权的斗争构成中世纪政治生活的主旋律。 参见教材74页以次。,人的二重性与二元化权力体系,一仆二主格局,教权,王权,教徒或臣民,政教关系的三种模式,王权压制教权 教权压制王权 教权与王权分离与并立,教权,王权,教权,王权,教权,王权,中世纪政教制约关系,王权与教权的斗争:“理论”依据,“在上有权柄的,人人当顺服他。 因为没有权柄不是出于神的。凡掌权的都是神所命的,所以抗拒掌权的,就是抗拒神的命。他不是空空的没有佩剑。他是上帝的佣人,是伸冤的,刑罚那作恶的,所以你们必须顺服,不但是因为刑罚, 也是因为良心。”(圣经罗马书,第13章) 耶稣对认出他是基督的彼得说:“我要把我的教会建造在这磐石上,我要把天国的钥匙给你,凡你在地上所捆绑的,在天上也要捆绑;凡你在地上所释放的,在天上也要释放。” (圣经马太福音,第16章) “上帝的物归上帝,恺撒的物归恺撒”。,中世纪的政教争斗与自由的成长,教会自由宗教自由个人自由 如果没有中世纪宗教自治和宗教自由信念的“残存物”,“则关于个人私生活和自由的现代思想就几乎是无法理解的了”。(萨拜因:政治学说史) “正是两大权力之间的这种冲突,有效地防止了个人遭受完全奴役的危险。如果西方人民成功地使自己避免了东方停滞的神权政体,那全赖教会与国家的长期竞争,最终植根于这样一个事实,即教会与国家都是独立自足的机构,事实上构成了两种分离独立的国家。”(拉吉罗:欧洲自由主义史,第18页) “两种政治权威同时并存,显然也是因素之一。这一点,对于欧洲政治之不能流为绝对专制主义,对于维护一定程度的学术自由,对于议会制度的逐渐发达,甚至对于革命运动中敢於砍掉国王的头,都是有影响的。因为两头政治下最底层的人也许确实捞不到什么好处,体面人物却可以靠这抵挡那,可以钻空子,不至于像中国那样获罪于君,无所逃也,只好延颈就戮。”(顾准:希腊思想、基督教和中国的史官文化) 在路德维希的庇护下,奥卡姆撰文反击,指控教皇约翰二十二世为异端。据说,奥卡姆曾对路德维希说“你用剑保护我,我用笔保护你。”,言辞的力量:中世纪法权虚构对西方政治思想的影响,中世纪是热衷于法权虚构的年代。(罗素) 君士坦丁赠礼伪伊西多尔教令集 “日月论”、“双剑论” 精神的力量(言辞的力量)、法权虚构(而不仅仅是纯粹的实力角逐) 对法治传统的强化 对权力的驯化,宪政思想 中世纪的宪政与法治传统,中世纪的政治思想遗产,乌尔曼指出,在政治思想史方面,“在不止一个领域里,现今时代是中世纪政治思想史的直接继承者和后裔”。他指出,“特别是在政治制度方面,比如君主制、议会、法律、法院,相当清楚地展现了它们的中世纪血统,但或许更重要的还有,中世纪也发展了使这些制度得以形成并保存至今的理念。我们现今关于主权、民主、政治权威、政治责任、服从的义务、合法命令、正义等诸多理念,与它们在中世纪的样子没有太大的差别。” 中世纪在政治思想方面实现的最重大转变,是政治哲学思考或研究主题的转换。在古典时代,政治思考的主题是国家(城邦)权力的起源、归属和如何使用的问题,其核心是权力的归属问题,即国家权力应该由谁来掌握。具体体现是,古典时代的思想家一般都将对政体问题的研究置于突出的地位。但是,中世纪在基督教神学信仰的影响下,人们对政治问题的讨论重点转向政治权力的性质和范围问题,即国家权力属于什么样的权力,其权力界限何在?沿着中世纪开创的这个方向,产生了近代的人权与宪政思想,产生了一整套作为现代政治思想主流的自由主义理念。,古典时代的平等观也出现了变化。古典时代讲平等是以人的公开的不平等身份为前提的,所谓的平等是在平等的人中实行平等,在不平等的人中则赤裸裸地主张不平等。从斯多葛派开始,出现了普遍的人格平等思想,基督教吸收了斯多葛派平等思想并将其进一步予以强化,它确立了一个大前提,即所有人在上帝面前都是平等的。从此以后,平等问题演变成是什么意义上的平等,在何种范围上的平等。正是这个意义上的平等的讨论一直延续到当代社会。 古典时代的自由思想属于政治自由,但中世纪开始,基督教将一种新的自由观带给西方社会,即从消极意义上理解的内在自由、精神自由、信仰自由和宗教自由。这种对自由的理解与古典时代的自由完全不同,它将自由设定为一个特殊的领域,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