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治疗甲状腺乳头状腺癌的体会.doc_第1页
外科治疗甲状腺乳头状腺癌的体会.doc_第2页
外科治疗甲状腺乳头状腺癌的体会.doc_第3页
外科治疗甲状腺乳头状腺癌的体会.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外科治疗甲状腺乳头状腺癌的体会 摘要目的:探讨研究外科治疗甲状腺乳头状腺癌的方法和相应的措施。方法:回顾本院治疗的甲状腺乳头状腺癌54例的外科治疗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患者手术效果均良好,3例采用传统颈淋巴结清除术的患者出现颈部不对称和轻度活动功能障碍外,其余患者均无头颈部静脉回流障碍或活动功能障碍,无喉返神经或甲状旁腺损伤。结论:对术前或术中未见淋巴结转移者,现在不主张做预防性颈淋巴结清除。 关键词甲状腺;乳头状腺癌;外科治疗 甲状腺乳头状腺癌(papillaryadenocarcinomaofthyroid)占甲状腺癌的50%60%,分化好,恶性度低,生长慢,主要转移至颈部淋巴结,术后存活时间长。患者多为年轻女性,其主要治疗方法是手术加甲状腺素片辅助治疗。我科20022007年对54例不同病情的患者采用不同的术式进行手术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治疗体会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本组54例中,男13例,女41例。年龄2452岁,平均42岁。术前均经B超和针刺细胞学或术中快速冷冻切片病理证实甲状腺乳头状腺癌,术后经石蜡包埋切片病理证实术前诊断。40例癌肿位于甲状腺一侧,术前和术中未见颈淋巴结肿大,给予患侧叶和峡部切除、对侧叶大部切除,不做预防性颈淋巴结清除。11例癌肿位于甲状腺一侧叶内,术前和术中见颈淋巴结转移肿大,其中,7例转移的颈淋巴结与颈内静脉、胸锁乳突肌和副神经无浸润性粘连,给予患侧叶和峡部切除、对侧叶大部切除,同时给予保留胸锁乳突肌、颈内静脉和副神经的改良式颈淋巴结清扫术;另外4例转移的颈淋巴结与颈内静脉浸润粘连,给予切除颈内静脉的颈淋巴结清扫术。3例癌肿位于双侧腺叶内,颈淋巴结与颈内静脉浸润粘连,给予甲状腺两叶和峡部囊内切除,并行传统的切除颈内静脉、胸锁乳突肌及副神经的颈淋巴结清扫术。以上患者中有5例术中发现癌肿与胸骨甲状肌浸润粘连,给予患侧胸骨甲状肌和胸骨舌骨肌一并切除。术中如果发现切除组织中可疑为甲状旁腺者,可取出,放在生理盐水中,如果下沉则可能为旁腺,可以将胸锁乳突肌钝性分开将旁腺种植其中,术后给予甲状腺素片120mg/d口服。 2结果 该组患者手术效果均良好,除采用传统颈淋巴结清除术的3例患者出现颈部不对称和轻度活动功能障碍外,其余患者均无头颈部静脉回流障碍或活动功能障碍,无喉返神经、甲状旁腺损伤。 3讨论 3.1手术方法 传统的颈淋巴结清除要求切除颈内静脉、胸锁乳突肌和副神经。一方面造成颈部外观不对称而影响美观;另一方面切除了颈内静脉,影响头颈部静脉回流,切除胸锁乳突肌使头不能向患侧侧屈,同时不能向健侧回旋,副神经支配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其损伤可导致斜方肌瘫痪、同侧肩胛骨下垂。由于甲状腺乳头状腺癌恶性程度较低,一般为单发病灶,多无包膜,主要转移至颈部淋巴结,因此对术前或术中未见淋巴结转移者,现在不主张做预防性颈淋巴结清除。现认为颈淋巴结有无转移并不影响病人的预后和生存,清除了未受癌肿浸润的淋巴结反而破坏了淋巴的正常防线1。由于甲状腺乳头状腺癌多无包膜,故凡侵及胸骨甲状肌者应将胸骨甲状肌和胸骨舌骨肌同时切除。对有颈部淋巴结转移者,只要未侵及颈内静脉和胸锁乳突肌,应行保留颈内静脉、胸锁乳突肌和副神经,而清除颈前、颈后三角肌中的淋巴组织和脂肪组织的改良颈淋巴结清除术。该类患者应长期随访,发现颈淋巴结转移随时做局部清除仍可达到良好的疗效。 3.2术后并发症的防治 3.2.1术后出血预防甲状腺位于颈深筋膜的一个封闭间隙内。组织血运丰富,术后容易渗血、渗液并在局部占据空间,或由于创腔压力升高刺激颈动脉窦使血压下降、心跳骤停2。术后出血可以造成血肿压迫气管至呼吸困难、窒息,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为防止出血,我们采取以下做法:术前常规应用碘剂,这样可以减少甲状腺肿胀充血,使腺体缩小变硬,从而有利于手术的操作进行。处理甲状腺上极时应暴露清楚,尽量直视下进行,多用钝性分离,贴紧上极缝扎血管,然后再切断贯穿结扎,防止结扎线脱落。切除甲状腺,多保留腺体背侧包膜,内翻缝合填压残面,这样可以减少渗血。切断和分离肌肉时应彻底止血,术毕常规放软胶管引流。切口引流是观察术后出血的关键性措施。多用胶管剪开各半约5cm,放入创面处从切口下方另戳口引出3。 3.2.2防止神经损伤喉上神经损伤,主要系结扎切断甲状腺上动、静脉时离腺体上极较远,未能仔细分离、动作粗糙、并连周围组织大束结扎所引起。鉴于此,在处理甲状腺上动脉时,要仔细分离周围组织,动作轻柔,靠上极腺体结扎血管。喉返神经损伤的预防,手术操作要稳准轻柔,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时在甲状腺背面包膜内结扎甲状腺下动脉分支即可达到目的,这样不易伤及喉返神经。 参考文献 1贾冠杰.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的外科治疗要点J.实用外科杂志,1991,11: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