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平县非物质文化保护工作报告.doc_第1页
黎平县非物质文化保护工作报告.doc_第2页
黎平县非物质文化保护工作报告.doc_第3页
黎平县非物质文化保护工作报告.doc_第4页
黎平县非物质文化保护工作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黎平县非物质文化保护工作报告非物质文化,是指各民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范围包括:口头传统,以及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传统表演艺术(含戏曲、音乐、舞蹈、曲艺、杂技等);民俗活动、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保护和利用好非物质文化,是全面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切实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体现。非物质文化是民族精神文化的重要标识,内含着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承载着一个民族或群体的文化生命密码。一、基本情况黔东南州是一个拥有33个民族的民族自治州,是全国拥有少数民族最多的民族地区之一。黎平县位于该州东南部,黔湘桂三省交界山区,地处云贵高原东南边缘地带。全县总面积4441平方公里,聚居侗、苗、瑶等14个民族,总人口 51万人,其中侗、苗、瑶、壮等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 84 ,侗族人口35 万人,占 70,占全国侗族总人口的12.3%,是全国侗族人口聚居最多的县,历史和地理上均处于侗族聚集的中心,是典型的侗族大县、文化富县。黔东南苗、侗、汉、布依、水、瑶、壮、土家民族等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缔造了深蕴的民族文化,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这些遗产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是联系民族情感的纽带和维系国家统一的基础。二、黎平县非物质文化传承情况黎平侗民间文化浓郁,源远流长。早在新石器时代,黎平就有人类活动,宋代始有建置,明永乐十一年设黎平府,曾是黔湘桂毗邻区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现存的翘街古城即是繁华历史的见证。黎平既是侗族文化发祥地之一,也是侗族文化原生态保留最完整地区之一。黎平侗族历史源远流长,民族风情浓郁、丰富多彩。这里不仅是唱响海内外名满天下的侗族大歌和侗戏的发源地,而且是侗族鼓楼、花桥这一世界建筑艺术瑰宝的发祥地。有侗族鼓楼之宗述洞独柱鼓楼、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地坪风雨桥、中国和挪威联合建设的堂安侗族生态博物馆、全国最大的侗寨肇兴鼓楼群、中国首座侗族民间人文生态博物馆等。黎平所处的自然环境、社会结构、经济状况和精神生活仍然保存在一种比较完整的人与自然和谐的文化生态之中。生活在这里的侗族人民,在漫长的发展进程中,逐渐形成本民族独特灿烂的文化,其中包括文学艺术、音乐、舞蹈、民族建筑、民族工艺、风情民俗等。主要表现形式有以鼓楼、花桥等为代表的侗族建筑技艺,以侗族大歌为代表的侗族音乐,以侗族鼓楼文化艺术节、芦笙节、月也等节日为代表的节庆活动,以侗戏为代表的戏曲艺术。如侗族大歌,作为原生态的侗族文化经典,她不仅构成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也承载着侗族文化渊源的基因。按照区域版块可分为:肇兴侗族风情文化原生区、岩洞侗族大歌原生区、茅贡侗戏文化原生区、洪州琵琶歌原生区、尚重琵琶歌原生区。在这些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家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有侗族大歌、侗戏、侗族琵琶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有侗款、侗族“月也”习俗、琵琶、侗族鼓楼、花桥营造技艺、侗族萨文化(以上项目已被省人民政府推荐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候选项目)、侗族摔跤、侗族河边腔、侗族蓝蓝靛靛染工艺、九洞侗族服饰、侗族婚俗等。除上述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另外还有古朴的服饰文化、独特的婚丧嫁娶、多彩的风俗习惯以及具有浓厚地域特色的饮食文化、银饰制作技艺和宗教信仰、稻作文化等等。三、保护情况侗族优秀文化遗产构成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承载着侗族文化渊源的基因,和其他优秀民族文化遗产一样面临越来越多的冲击,正处于濒危状态,她们犹如一个影子,随时都可能消亡。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邓敏文研究员等人多年的实地考察:目前侗族大歌流行区主要集中在贵州省黎平县南部地区和与之接壤的从江县北部地区,总面积不到1000平方公里,流行区总人口不足10万,而且正逐年减少。随着现代文化交流的加速,侗族大歌以及侗族其他优秀文化遗产一样面临越来越多的冲击,正处于濒危状态。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指导下,该县上下全力以赴,做好抢救与保护工作。(一)积极贯彻宣传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意见、贵州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条例,全县各族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意识得到加强。2002年7月30日,贵州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条例经省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后,县乡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积极对贵州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条例进行了宣传,全县各族群众对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意识得到加强。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意见(国办发200518号)出台后,组织各级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宣传,通过采取各种有效宣传措施,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意见深入人心,各族群众加深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的重要意义的认识,提高了广大干部群众对非物质文化的保护的意识和积极主动性。(二)建立健全组织机构,成立保护领导小组,从组织上保证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得以顺利进行。相继成立了“黎平县侗族大歌保护领导小组”、侗族大歌申报人类口头及非物质文化领导小组、肇兴侗族民间文化保护区实施领导小组、侗族文化进课堂工作领导小组等。(三)积极加强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一步丰富了民族文化底蕴1、多方筹措资金,保证经费投入。为做好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在财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先后拨出600多万元,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工作,实施肇兴侗族民间文化保护区民间文化保护工作,主办黎平中国侗族鼓楼艺术节,引导、扶持民间办节,进行文化普查以及侗族文化的挖掘、整理、出版和宣传,对全文化传承人进行命名、实施侗族文化进课堂等工作。2、积极申报各项文化名录,争取通过国家权威机构对侗族非物质文化的认可来提高侗民族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从而有利于开展保护工作。先后积极启动并实施侗族大歌申报人类口头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有3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8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报肇兴侗族文化保护区为“国家首批10个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试点项目”,申报各级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目前,已有肇兴、岩洞、地扪、双江、龙额、洪州、尚重等7个被省文化厅分别命名为鼓楼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侗族大歌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侗戏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侗族摔跤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侗族河歌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洪州琵琶歌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尚重琵琶歌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其中,肇兴鼓楼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地扪侗戏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今年已被省厅推荐到文化部作为国家级艺术之乡申报项目;将肇兴申报为全国历史名镇名村已获得通过。黎平六洞侗族鼓楼、花桥和肇兴、堂安、纪堂、纪伦、厦格、成格、登江、地扪、述洞等九个侗族村寨已被国家文物局批准为世界文化遗产预备清单。同时,我县还有13个民族村寨被州人民政府命名为重点民族文化保护村寨。3、建立侗族大歌保护试点基地。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支持下,争取得到了美国福特基金的支助,在岩洞镇建立侗族大歌保护试点基地,恢复或新建老、中、青、少大歌演唱队并开展群众性的学歌和赛歌活动,逢年过节为当地群众演唱,使该镇所属各侗族村寨逐步建立起大歌文化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以试点基地为引导,提高当地群众、相关部门、相关官员对侗族大歌文化的保护意识,凝聚各方力量,调动各方资源,共同参与到抢救、保护、继承和发展侗族大歌行动中来,并以此带动整个大歌流行区域的学歌、唱歌和赛歌活动,逐步实现或恢复村村有歌队、寨寨有歌声的原生环境。4、基本完成了肇兴侗族民间文化保护区侗族文化普查工作。2006年开始到今年6月,组织相关人员深入肇兴侗族民间文化保护区内,对保护区的侗族文化开展文化普查,初步了解和掌握了保护区内侗族传统文化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状况、生存环境、保护现状及存在问题。5、开展传承人、民族文化村寨命名,确认高龄民间艺人工作。2005年,县人民政府下发了黎平县人民政府关于命名吴仁恒等167位同志为民族民间歌师戏师及工艺师的决定,并根据省人事厅关于开展民间艺人资质申报工作的有关要求,完成了民间艺人资质申报工作。共有陆文礼、陆海安等56名艺人参加了申报初、中、高各级资格申报获得了通过。6、初步建立侗族文化保护机制,使侗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走上法制化之路。为加强对侗族大歌及非物质文化的保护,一是先后出台了黎平县实施旅游开发战略中对侗族文化保护的实施意见、黎平县民族村寨保护暂行办法等地方性法规,使侗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并采取有效方式,保护侗族民间艺人。2005年下发了黎府办发(2005)25号文件关于在全县开展民间侗族歌师、戏师及工艺师评选和命名工作的通知,落实了著名歌师及优秀歌手奖励、命名政策,使侗族大歌的学习和演唱活动逐步走上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的正常轨道,使优秀歌手和著名歌师在群众性的演唱活动中不断涌现并受到尊重。二是开展经常性的民间赛歌活动。从2005年开始,在肇兴侗寨开展群众性的赛歌活动,目前已开展了两次,以后每年开展一至两次。三是实施民族文化走进中小学校课堂,使民族文化走正规教育之路。2000年始,在肇兴小学、黎平县城关四小、岩洞中学、岩洞小学等分别建立侗族大歌人才培训示范基地,将侗族大歌教育纳入学校音乐教育体系之中。通过学校教育,使侗族青少年普遍接受侗族大歌的教育,参与侗族大歌的演唱,使他们成侗族大歌的传承人。这项工作的实施,极大地促进了侗族非物质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工作。2003年底,岩洞中学侗族大歌队参加全省中学生文艺汇演一举夺得第一名,并代表贵州省中学生参加2005年初在北京举行的全国中学生文艺汇演夺得二等奖;2004年8月,侗族童声合唱团首次参加在昆明举办的第三届中国童声合唱节,夺得金奖,同时还获得了五个单项奖;2006年,黎平侗族大歌童声合唱团参加了在厦门举办的第四届国际合唱节比赛,获得了无伴奏民谣组别金奖,说明实施的侗族大歌走进中小学课堂教学,是保护与传承侗族大歌的有效措施。今年人代会通过了将侗族文化进入课堂的决议,在全县全面实施侗族文化进入课堂。目前,由县教育局、县民宗局、县文体广播电视局等职能单位编写的侗族文化知识读本教材已通过审定出版,今年秋季已在全县中小学全面实施。7、充分利用节日展示和保护非物质文化,增强侗民族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提高侗民族自觉对侗族大歌等侗族非物质文化的保护。通过政府引导、民众参与,社会支持的办法办好民族节日,促进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成功举办了三届黎平中国侗族鼓楼文化艺术节,举办了一次苗侗民歌大赛,举办了黎平机场通航大型文艺晚会,在肇兴侗族民间文化保护区内恢复了芦笙节,扶持举办社节、六月六、泥人节、祭祖节等节日活动。这些民族节日活动的举办,极大地促进了侗族人民自觉参与保护本民族文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8、引进生态博物馆理念加强对侗族文化遗产保护。目前已建立了堂安侗族生态博物馆、地扪侗族生态博物馆。通过建设生态博物馆,使侗族文化的保护走可持续之路,使侗族文化得到有效保存。(四)积极开展民族文化进课堂教学。一是坚持开办“双语”教学。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坚持在岩洞镇岩洞小学、永从乡三龙小学等学校开办侗汉双语文教学,双语教学为侗族边远落后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为全县“普六”和“普九”工作奠定积极基础。二是在坚持开办双语文教学的基础上,从1999年起,开始探索民族文化进课堂教育教学。县委、政府2000年首先在城关四小举办一个艺术初中班,县职中开办一个旅游班。每年从各乡镇选招60名侗族小学毕业生。艺术班除上好普通初中文化课外,另加开了舞蹈基础、侗族歌曲、声乐、器乐、侗族简史、旅游知识、普通话等课程。并聘请了侗族学专家、歌师、戏师及工匠艺人为他们上课,民族文化进课堂正试实施。2000年后,全县各乡镇各村校纷纷开办民族文化特色班,民族文化进课堂,开办民族文化课形成各中小学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为深入贯彻省教育厅、省民委关于在我省各类学校开展民族民间文化教育的实施意见,成立了民族民间文化进课堂领导小组,出台了黎平县民族民间文化进课堂的实施意见,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全面推行了民族民间文化进课堂教学。2005年,县教育局和县民宗局投资50余万元完成了全县中、小学民族文化进课堂教材一至四册的编撰工作,并交付相关部门招标印刷出版经积极推行民族民间文化进课堂教学。同时,组织8名中小学教师到贵州民族学院专门进行培训,选派1名教师到中央民族学院进行培训,切实加强了民族民间文化进课堂教学师资培训。通过坚持开展“双语”教学,全面推行民族文化进课堂工作,民族文化进课堂教学取得喜人成绩,2004年2月,岩洞镇学生艺术团赴北京参加全国第一届中小学艺艺术展演获二等奖;同年4月,岩洞镇学生艺术团在全省首届中小学艺术展演中获一等奖;8月参加中国第三届合唱节获金奖、指挥奖、辅导奖、组织奖;2005年8月,黎平县教师合唱团代表贵州赴珠海参加全国教师合唱节获特别奖;2006年7月,第四届世界合唱节在夏门举办,由岩洞民小、四小、口江小学等学校组建的侗族大歌合唱团代表亚洲参加比赛,一举获得金奖,为国家和侗族地区争得了荣誉。(五)加强民族文化研究,民族文化研究取得积极成绩。几年来,该县对侗、苗、瑶等民族的社会、历史、政治、经济、军事、教育、宗教、哲学、伦理、语言、音乐、民间文学、文物古籍等方面进行了大量调查,搜集和整理、民族文化取得了喜人的成果。尤其是在研究侗族音乐方面,研究得相当细致,搜集整理出版了大量资料,为州、省及国家研究侗族音乐提供典型素材,为黎平宣传侗族大歌走向世界奠定了基础。侗族大歌、鼓楼、花桥、萨岁(女神)等研究工作引起了海内外专家学者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同时,培养出了一大批侗学研究人才,为弘扬和保护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发展黎平经济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96年成功地举办了省侗学会和黎平社会经济讨论会、成功地举办2001中国侗族稻作与祭祀国际学术研讨会,尤其是2002年举办的中国少数民族音乐会第九届年会暨黎平侗族大歌保护工作会议的召开,使侗族文化由研究工作走向保护工作,将黎平侗族文化研究工作推进了新的旅程。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第九届年会期间,与中国少数民族音乐会、贵州省音乐协会合编了侗族大歌研究五十年。侗族大歌研究五十年是侗族音乐研究的权威著作,在音乐界及侗族地区有极大的影响。在文人文学艺术研究工作方面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如石干成的新作的走进肇兴、月地歌谣,余达忠的走向和谐、返朴归真、侗族生育文化、侗族民居等等。通过近几年的工作,该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较好的保护,逐步达到增强侗族人民对本民族文化价值的认同,增强了他们的对侗文化保护的自信心,壮大文化传承人队伍,形成侗族民间文化自我良性循环发展,建立良好的保护管理机制的目的,使侗族文化成为凝聚民心、团结、安定、建立和谐社会的纽带。四、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利用情况1、以鼓楼文化为品牌,实施文化强县战略。鼓楼是侗寨的标志。黎平是鼓楼的发源地,是鼓楼群落的发祥地,是名符其实的鼓楼圣地。为把鼓楼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实施经济战略转移,实现旅游兴县富民目标。县委、政府明确“侗族文化与生态旅游县”发展定位,分别于2000、2002、2007年10月年举办第一、二届、三届黎平中国侗族鼓楼文化艺术节,获得巨大成功,侗族鼓楼精湛的建筑艺术、侗族鼓楼文化的精深广博,加深了海内外朋友对侗族的认识与了解,提升了侗族在世界民族之林的影响力,提高了黎平对外知名度,起到凝聚民族力量、振奋民族精神、加强民族团结的巨大作用。鼓楼文化艺术节的成功举办,既是侗族风情大展演,鼓楼文化大展示,是县委、政府对侗民族物质的和非物质的文化采取的抢救性保护的重要措施。2、以肇兴、堂安等典型民族村寨为龙头,启动侗族文化深层次开发。为加强对民族村寨保护与开发工作的领导,以肇兴、堂安等重点民族村寨为侗族文化生态保护开发的“样板”,根据“保护文化、消除贫困、发展经济”的指导思想,按照“重点突破,非均衡推进,以点带面,全面发展民族民间文化”的工作思路,以开发促保护,启动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与开发的新模式,为全县进一步发挥民族民间文化,发展旅游经济、壮大县域经济积累经验。通过几年努力,目前,贵州世纪风华旅游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与县人民政府签订合同,先期投资500万元,开发肇兴,其他重点民族村寨招商项目正在进行,力争开发利用工作获得更大更快的发展。五、存在的困难和问题1、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需进一步加强重视。侗族文化是弱势文化,在现代文化进程不断加快、外来文化不断冲击的情况下,保护工作面临着严峻考验。受经济和外来文化及思想观念的影响,民族民间族文化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侗族解放前没有自己的文字,侗族文化尤其是侗族大歌等珍贵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靠心传口授,极易变异和失传。由于经济的发展和人类的不断进化,加之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以及我国加入世贸组织,走世界经济一体化,外来经济文化和各种思潮的不断渗入侗族地区,侗族文化的变异、损毁、消失和流失的速度日益严重,侗族文化的搜集、研究、传承、保护工作步履艰难。2、保护资金严重不足,民族文化展演等工作不能正常开展。经费紧缺,保护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任重而重远。县财政十分薄弱,2006年财政总收入只是670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1822元,而地方财政开支赤字较大。光凭本级财政实力,根本无法全面保护日益消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3、民族文化进课堂缺乏系统科学的管理体制。民族文化进课堂首先缺乏经费保障,省、州、县未有专门的经费,无钱难办事。二是师资教师从哪里来?怎样上课?怎样管理和考核?未有统一的规定;三是用什么教材、教具?培养学生哪些能力、学生怎样学?怎样考试?没有明确;许多问题都值得研究。4、民族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存在诸多矛盾,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与旅游资源开发存在对立矛盾,保护难免与开发发生冲突。因缺乏完善的管理机制,一方面,加强开发,原汁原味的传统文化就会受影响变异、流失,优秀知识产权受侵害;部分村民因生活困难而把自己珍贵的民族民间工艺品出卖,造成珍贵民间工艺品流失。另一方面,加强传统文化保护,必然限制旅游资源开发,影响旅游兴州战略的进程。5、民族文化研究进展滞后,研究工作人员呈断代现状。研究民族文化虽是件光荣的历史任务,由于缺乏人才队伍,进行研究民族文化工作的人员少,且研究民族文化是件投入大,回报少的工作,以致于年轻人从事研究民族文化人员少,呈现断代现状。六、非物质文化合理利用及传承发展理论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文化事项,它也要尊重事物的发展规律。不论是开发还是保护,只要违背了事物的发展规律,也总会变得不切合实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518号)提出了“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方针,同时明确指出:“正确处理保护和利用的关系,紧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真实性和整体性,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合理利用,防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误解、歪曲和滥用。”“合理利用、传承发展”这给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工作提出了一个基本方针,在这个大方针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之间的矛盾也似乎并非不可调和。适度的保护与合理的开发会相辅相成的促进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但在适度保护与合理开发的过程中还有一些要点值得注意:1、不能将开发置于保护的对立面上。要走出保护与开发“非黑即白”的二元论怪圈,保护可以是为了开发而保护,开发也可以是为了保护而开发。不能盲目的将开发置于保护的对立面上,单纯为了保护而禁止开发或为了开发而拒绝保护。开发者要有效利用保护者的工作成果,依照文化传统进行传承性的开发,而保护者则应当针对开发者的工作给出有效建议,以便开发工作在合理的范围内进行。2、可以利用遗产开发当代文化产品但要与遗产加以区分。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来源于民间,来源于生活并非为表演和旅游而设计,在需要进行商业演出和旅游开发时就难免会对遗产的部分内容进行变更,比如为了增强视觉效果在民间戏剧中加入声光电元素,为了增强音响效果在民间音乐中加入新式乐器的伴奏,为了提高制作效率在民间手工艺制作过程中加入现代工艺等等,经过这样的变更原本非为商业演出和旅游开发需要的文化遗产,就成为了一种既具有全新形式,又带有遗产元素,适合商业演出和旅游开发的当代文化创意产品。为了经济开发需要而利用传统文化遗产开发当代文化创意产品是应当给予支持的,因为它一方面带动了经济增长,另一方面也扩大了遗产的社会影响。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当代文化创意产品应当在推广时与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区分,让当代创意产品的受众对于其改动内容有明确的认识,防止对于遗产的误解。3、要允许遗产的自然发展但不能人为干预其发展。如前所述,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活态的遗产,需要由传承人代代相传,随着时代的变迁,随着传承人所生活的社会不断发展,遗产也会随着时代发生变化。比如在部分传统的苗族村落,火把节中的火把早已被工业文明的手电所取代;又比如在部分原来生产力落后民族地区,随着先进生产工具,人们已经在一些传统手工艺使用原来没有的电动工具。这些都是遗产的自然发展,是社会变革的必然结果。对此遗产工作者要持一种相对宽容的态度,不能过度的干预。但是文化遗产的自然发展也要尊重自然归律,不能人为的“拔苗助长”加速其变化,防止“邦子演员穿上歌剧演出服”的闹剧重演,防止对于遗产的歪曲。4、通过科学记录的方式保护遗产的现状并努力保护遗产的活态传承。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来源于生产力不发达的民族地区和农村,当今在这些地方正发生着快速的社会变革。在社会变革中人们思考的往往不是如何保护文化遗产,而是如何摆脱落后文化的束缚。当他们有朝一日过上他们盼望的“幸福生活”时,他们会发现他们的传统文化已经消逝,一些与时代发展“不适应”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消亡。面对这种情况遗产工作者不可能人为的阻碍社会变革,让遗产的传承人选择他们不愿接受的生活。我们应该做的是积极的通过多媒体的科学记录方式保护对于遗产记忆,通过收集与遗产有关的作品、工具保护遗产的现状,并通过改善传承人生活状态努力保护遗产的活态传承。尽可能真实的保持文化遗产的原貌,让后人更加真切的了解遗产的全貌,防止以后可能发生的对于遗产的滥用。一面是具有悠久历史又现实岌岌可危的文物建筑,另一面是生活在近乎是危房的文物建筑中渴望改变生活又经济拮据的居民,面对这一对矛盾,因为我们的一些城市管理者没有做出正确的选择,一些文物建筑永远的离开了我们,一些曾经的文化名城正在变成与西方大都市面貌相仿的“水泥森林”。面对这一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再也不能走文物保护、旧城保护的老路,要从开始就做好规划。 1949年解放军解放北平之前,曾向古建专家梁思成先生求教,让他在北京城地图中划出一些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建筑,人民解放军会对把这些建筑视为雷池禁区一样绝不加以破坏,在战争中对这些建筑的所在区域宁可增强伤亡,也要用步枪、用手榴弹去打,决不使用炮击。58年后的今天,这个故事被人们传为佳话。而我们今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也要拿出58年前梁思成先生的气度为我们国家文化建设标出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雷池禁区。而我们的领导干部也应当拿出58年前人民解放军的风骨,宁可花费更大的成本,也绝不破坏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愧对历史,愧对祖先。七、具体建议一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在省州的正确领导下,进一步做好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认定和登记工作,全面了解和掌握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状况、生存环境、保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及时向社会公布普查结果。二要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抓紧制定全省及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明确保护范围,提出长远目标和近期工作任务。三要抢救珍贵非物质文化遗产。采取有效措施,抓紧征集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和资料,完善征集和保管制度。鼓励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可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