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深科技创新大走廊发展现状及政府规划研究.pptx_第1页
广深科技创新大走廊发展现状及政府规划研究.pptx_第2页
广深科技创新大走廊发展现状及政府规划研究.pptx_第3页
广深科技创新大走廊发展现状及政府规划研究.pptx_第4页
广深科技创新大走廊发展现状及政府规划研究.ppt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发展现状及政府规划,2017年12月,目,录,CONTENTS,目,录,CONTENTS,成立背景1,知识经济时代,创新走廊正日益成为科技创新要素及产业集聚的新空间组织方式,旧金山湾区 距离:614公里(核心段长48公里) 涉及城市:旧金山、圣何塞、洛杉矶 人口规模:392万(核心段) GDP总量:3799亿美元(核心段) 主导产业:信息技术、生物科技、国防与航空航天,美国波士顿地区 距离:90公里 涉及城市:波士顿 人口规模:447万 GDP总量:3526亿美元 主导产业:信息技术、电子通讯、宇航国防、生物工程、金融服务,东京-横滨-筑波创新带 距离:110公里 涉及城市:东京、横滨、筑波 人口规模:1700万 GDP总量:12000亿美元 主导产业:航运商贸、石油化工、电器机械、科技研发、国际交流,广深科技创新走廊 距离:约180公里 涉及城市:广州、深圳、东莞 人口规模:3366万 GDP总量:7012亿美元 主导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智能装备、新能源汽车,成立背景2,湾区时代,创新走廊的发展对湾区整体的发展有一定的带动引领作用,美国硅谷 (机构知识外溢) 依托大学等科技创新机构知识外溢形成; 强调大学等创新机构为众多中小企业提供的技术培训服务。,美国波士顿 (龙头企业、科技园) 与城区的有一定的距离,由功能独立、等级明确的园区组成; 不同的园区之间,呈现专业化分工小企业集群。,东京-横滨-筑波创新带 (科研、城市、产业相互促进) 以主力型科研机构为主体,承担区域科技创新的主体功能; 未能与产业很好结合,创新转化活力不足。,成立背景3,广深科技创新走廊的提出意在通过广深莞的龙头带动作用,实现湾区经济的协同发展,2014年初 深圳明确提出联手周边城市共同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构建区域协同发展新优势。随后将粤港澳大湾区构想上报国家发改委及规划司领导。,2015年3月 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提出要“深化与港澳台合作,打造粤港澳大湾区”。,2017年3月5日 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推动内地与港澳深化合作,研究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发挥港澳独特优势,提升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地位与功能。,2016年3月 国家发改委将 “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和跨省区重大合作平台建设” 列入国家“十三五”规划,强调要“携手港澳共同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世界级城市群” 。,2017年6月 首届粤港澳大湾区论坛在香港召开。,2017年7月 深化粤港澳合作,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签署。,2017年5月 广东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要完善区域协同创新体制机制,打造广深科技创新走廊。,2017年9月 广东省政府出台广深科技创新走廊规划,意在发挥深圳、广州龙头带动作用,沿广深轴线形成高度发达的创新经济带,辐射带动全省创新发展。,走廊概况,广深科技创新走廊长约180公里,涉及广州、深圳、东莞三大城市,涉及城市:广州、深圳、东莞 占地面积:11836平方公里 走廊范围:北起广佛交界处,经广州主城区、东莞松山湖、深圳主城区,南至深圳大鹏,沿广深高速、广深沿江高速、珠三环高速东段、惠莞深城际、广九铁路等复合型交通要道所形成 走廊长度:约180公里,目,录,CONTENTS,走廊城市介绍-广州市,广州为广东省省会城市,广东省政治、经济、科技、教育和文化中心,综合实力较为突出,土地面积:占地7374平方公里 行政区划:共11个行政区划(2015年划定),其中天河区、越秀区、荔湾区、海珠区以及白云区南部为广州市核心区域 GDP情况:2016年GDP达到19805.4亿元,位居全国第4位 三产构成:1.22:30.22:68.56 支柱产业:汽车、石油化工、电子、软件和信息安全等 知名企业:广汽、富士康、网易、唯品会、UC等 高等教育: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等高校,高等院校数量全国第二 城市竞争力:全球第15位,全国第5位,广州第2位,走廊城市介绍-广州市,广州经济增长平稳,经济实力较为突出,近五年,广州GDP一直保持稳定增长,2016年GDP总量达到19805亿元,增长率达8.2%,总量位居全国第四,低于北京、上海、深圳。,2012-2016年广州工业增加值(单位:亿元),2016年广州工业增加值达5369亿元,保持平稳增长。规上企业工业总产值达19556亿元,位居全国第六,低于上海、苏州、天津、深圳和重庆。,2012-2016年广州GDP情况(单位:亿元),走廊城市介绍-广州市,到2020年形成54321的千亿级工业体系,5千亿级,4千亿级,3千亿级,2千亿级,1千亿级,汽车产业: 到2020年达5000亿元,自主品牌整车年生产能力达70万辆,电子信息产业: 重点抓好平板显示、集成电路、移动通信设备生产项目建设,培育壮大软件服务 ,到2020年达4200亿元,石化产业: 重点优化石化产业链,做精炼油产业,做强精细化工制造业,到2020年达3300亿元,先进装备: 成为新的支柱产业。到2020年先进装备制造业产值达2300亿元,打造电气机械、通用专用设备两个千亿级产业,产业规划,重点布局,五大支柱,五大战新,汽车 电子信息 石油化工 先进装备 都市工业,新一代信息技术 生物与健康 新材料与高端装备制造 新能源汽车、新能源与节能环保 时尚创意,走廊城市介绍-广州市,广州重点支柱产业介绍,走廊城市介绍-深圳市,深圳市是中国改革开放后第一个经济特区,中国四大一线城市之一,土地面积:占地1997平方公里 行政区划:共8个行政区和2个新区,其中福田、南山、罗湖为深圳市的核心区域 GDP情况:2016年GDP达到20078.6亿元,位居全国第3位 三产构成:0.03:39.5:60.46 支柱产业:高新技术、金融、现代物流、文化创新等 知名企业:平安、华为、腾讯、华大基因、中兴、大疆等 高等教育:清华大学研究生院、北京大学研究生院、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等 城市竞争力:全球第6位,全国第3位,广州第1位,走廊城市介绍-深圳市,深圳市经济增长态势良好,近五年,深圳市GDP一直保持较好的增长态势,2016年GDP达20078.6亿元,首次超越广州,成为全国第三。,2012-2016年深圳GDP情况(单位:亿元),2012-2016年深圳工业增加值(单位:亿元),2016年深圳工业增加值达到7190亿元,规上工业企业总产值位居全国第四,仅次于上海、苏州、天津。,走廊城市介绍-深圳市,深圳产业正在形成以四大支柱产业为核心,以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为补继的梯次布局,高新技术产业 金融业 现代物流业 文化产业,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文化创意产业 互联网产业 新能源产业 新材料产业 节能环保产业 生物产业,生命健康产业 海洋产业 军工产业 机器人、可穿戴设备、智能装备产业 航空航天产业,总规模12522.3亿 占GDP比重64.2% 增加值增长速度5.0%,总规模7847.7亿 占GDP比重40.3% 增加值增长速度10.6%,总规模超1026亿 占GDP比重5.3%,走廊城市介绍-深圳市,深圳四大支柱产业概况,走廊城市介绍-东莞市,东莞是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基地之一,土地面积:占地2465平方公里 行政区划:下辖4街道,28个镇,划分为六大片区 GDP情况:2016年GDP达到6936亿元,位居全国第22位 三产构成:0.3:46.5:53.2 支柱产业:电子信息制造业、电气机械及设备制造业、纺织、食品、造纸及纸制品业等 知名企业:华为手机、生益科技、东莞航天电子、东莞三星视界、台达电子等 城市竞争力:全球第154位,全国第10位,广州第3位,走廊城市介绍-东莞市,东莞近几年经济增长相对稳定,近五年,东莞GDP保持稳定增长,2016年GDP达到6936亿元,增速8%。,2012-2016年东莞GDP情况(单位:亿元),2012-2016年东莞工业增加值(单位:亿元),2016年东莞工业增加值达到2878.2亿元,同比增长7%。,走廊城市介绍-东莞市,东莞已经形成五大支柱产业和四大特色产业的结构布局,五大支柱产业,四大特色产业,电子信息制造业 电气机械及设备制造业 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 食品饮料加工制造业 造纸及纸制品业,玩具及文体用品制造业 家具制造业 化工制造业 包装印刷业,实现产业增加值1952.2亿元 占GDP28.1% 增加值增长速度8.5%,实现产业增加值281.5亿元 占GDP4.1% 增加值增长速度0.3%,走廊城市介绍-东莞市,东莞五大支柱产业概况,对标分析-基础指标,广州、深圳、东莞三市和北京、上海基础指标对比,1、广州、深圳、东莞三市对比 基础指标方面,深圳在GDP、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人均GDP等指标上优于广州、东莞; 广州在常住人口数量、固定资产投入方面优于深圳、东莞。 2、三市和北京、上海对比 综合来看,三个城市和北京、上海在GDP总量、常住人口数量、固定资产投入上还存在差距; 深圳在规上工业增加值、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人口密度、人均GDP方面优于北京、上海。,对标分析-科研指标,广州、深圳、东莞三市和北京、上海科研指标对比,1、广州、深圳、东莞三市对比 深圳在科技研发投入方面的力度明显优于广州、东莞; 广州在基础研发实力上,即一流大学、院士拥有数量上优势比较明显。 2、三市和北京、上海对比 综合来看广州、深圳、东莞和北京、上海在科技研发方面与北京、上海存在较大差距,不管研发投入、一流大学拥有量、院士拥有量,北京均优于广、深、莞三市总和。,对标分析-创新指标,广州、深圳、东莞三市和北京、上海创新指标对比,1、广州、深圳、东莞三市对比 深圳在专利授权量、高新技术企业、独角兽企业拥有量上优势明显; 广州在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优于深圳、东莞。 2、三市和北京、上海对比 综合来看广州、深圳、东莞和北京存在较大差距;北京不管是在专利授权量、高新技术企业、独角兽企业、国家实验室方面具备绝对优势; 深圳、广州在科技企业创新孵化方面优于北京、上海。,目,录,CONTENTS,战略定位,全球科技产业技术创新策源地,全国科技体制改革先行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主要承载区,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发展目标,三步走,2020年:科技产业创新能力领先全国,2050年:国际一流科技产业创新中心,2030年: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产业创新中心,1,2,3,R&D/GDP超过3.5% 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62%以上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超过53% 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55件 若干重点产业进入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打造中国“硅谷”,成为与美国硅谷、波士顿地区相媲美的全球创新高地 R&D/GDP超过4% 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65%以上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超过75% 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70件 成为引领世界创新的新引擎,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走廊,形成全球顶尖创新人才向往的魅力人居环境 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科技创新能力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空间格局-一廊联动,双擎引领,强化广州、深圳中心城市的创新引领作用,实现联动发展,广州: 发挥高校、科研院所集聚的优势,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创新中心城市和国际科技创新枢纽。 深圳: 发挥高新技术企业集聚、市场化程度高的优势,加快建设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创新先行区。 东莞: 发挥制造企业和工业园区集聚的优势,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制造基地、国家级粤港澳台创新创业基地、华南科技成果转化中心。,空间格局-十核驱动,十大核心创新平台规划建设用地总面积约243平方公里,东莞,广州,深圳,广州大学城-国际创新城 广州中新知识城 广州科技城 广州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深圳空港新城 深圳高新区 深圳坂雪岗科技城 深圳国际生物谷,东莞松山湖 东莞滨海湾新区,空间格局-多节点,初步选择37个创新节点,突出特色,分别发展为创新研发型节点、创新制造型节点和创新服务型节点,东莞,广州,深圳,拟发展13个节点,国际生物岛园区、天河智慧城、中大国际创新谷和南中轴创新带园区、国际健康城、天河公园智谷片区、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核心区、黄埔云埔片区、增城太平洋夏埔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