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考研教育学复习计划和时间安排.doc_第1页
2016考研教育学复习计划和时间安排.doc_第2页
2016考研教育学复习计划和时间安排.doc_第3页
2016考研教育学复习计划和时间安排.doc_第4页
2016考研教育学复习计划和时间安排.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6考研教育学复习计划及时间安排内容导读:教育学自从被列为统考专业后,近些年来,受到众多同学的“青睐”,报考教育学的考生人数逐年上升。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课作为统考专业之一,应该如何来复习呢?教育学作为一种理论学科,专业基础包括:教育学原理、教育心理学、中外教育史和教育研究方法四部分。很多考生可能认为只要在考前几个月突击背诵一下就可以了,但是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的,教育学虽然大部分是理论性的知识,但是它本身学科有着很强的学科理论体系,参考书目也很多,所以只有制定一个合理的全面的备考进度计划,按照计划复习的考生才有可能获得较高的学习效率,最终取得满意的成绩。专业课复习资料一、考试资料的选择教育学的参考书目很多,考试的内容难以在具体的书中找到答案,尤其是教育学原理,但有一些基本的教材,一般是本学科创始人、及另学科有突破性发展的重要人物的著作,这些学科重要人物所著的基本原理通常能够帮助你建起一个学科构架,理清整体脉络。之后的复习只要填充、完善你的知识体系就可以了。(一)本专业参考书目教育学原理:1.教育学基础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7第一版2.当代教育学袁振国,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6第三版3.教育学王道俊、王汉澜,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2第三版(选读)教育史:4.中国教育史孙培青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9第二版5.外国教育史教程吴式颖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8第一版教育心理学:6.当代教育心理学刘儒德陈琦,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第二版教育研究方法7.教育研究方法裴娣娜 ,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或2001第12次印刷(二)本专业重要著作:(主要是准备复试时参考书目和一些本专业必读书目)1.课程与教学论钟启泉、张华,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0.11第一版2.课程论钟启泉主编全国十二所重点示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12第一版3.教学论裴娣娜主编全国十二所重点示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8第一版4.教育社会学徐瑞,刘慧珍,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第一版5.西方哲学史张志伟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第一版6.课程社会学吴永军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0第一版7.课程社会学研究吴康宁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第一版8.教学论稿王策三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第一版二、必需的备考资料:除了上面所列的参考书目以外,提示在第二阶段的复习开始,备考资料将会增加,如凯程的教育学宝典和题库。到第三阶段还要准备一些历年真题,进行练习演练,寻找自己的弱点和不足,认清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点,进行攻破。报考学校的指定书目(必备);历年真题;所报考学校出题老师的课堂笔记或自己编写的教材;其他辅导教材或经典教材。专业课复习思路一、 以制定的教材为基础,要认真阅读掌握所制定书目的内容看书时,应脚踏实地,不能放松基础知识,尤其是第一遍复习时。在有时间和精力的条件下,争取阅读相关层次不同版本的教材,以扩大知识面,加深自己的理解能力。在阅读参考书目时,应该有所侧重,对于好理解的科目,比如说教育学基础可以快速阅读,大体了解一下知识框架就可以了,而对于像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尤其是教育心理学应重在理解甚至有意识的进行一下记忆,这里的记忆并不是要你系统全面的掌握,而是大概记忆一些关键人物、关键专业定义和专业名词。同时,再次阶段可以做一些笔记,这样有助于在脑中构建学科框架,便于记忆。二、以考试大纲为主,系统掌握专业知识,理清学科思路和框架,分清重难点,并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知识点。三、要研究历年的试题,找出考题的大致范围,结合考试题目,选择难易程度、知识面相符的复习资料。专业课复习方法首先,选择一本难度适宜、内容全面、与考试相关度最大的教材作为主要复习教材。开始时可以把书较详细地看一遍,熟悉内容。第二步,结合考试题目的深度,把每章每节仔细研读,再把每个问题弄清楚,并强化理解和记忆,把教材吃透。第三步,通读不同版本、比较优秀的同类教材。不同版本的教科书着重点各不相同。第四步,建立自己的理解框架,把一门学科的理论内容融进自己的框架里。学会自己阐述你所选择这门学科的基本原理。在复习重要明白要记住,“熟能生巧”的道理。如果你拿起题目不知道怎么做,或者觉得很模糊,那就是你对知识不够熟悉,你还需要回头多看几遍书。对于重点要在理解的基础上重点记忆,并且要经常复习,熟练掌握,达到能熟练应用的程度。遇到难点则需要做到逐渐攻破,彻底掌握。专业课整体复习计划第一轮复习(5月5日-6月30日)时间安排:在3月6月间。时间要求:每天花在专业课上的时间应不少于4个小时,尽量找时间看复习专业课。看复习专业课时时要根据自己的心情,如果心很静能专心投入进去,这时建议看一些需要深入理解记忆的书,如当代教育心理学和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至于教育学基础类的书,由于比较好懂,可以进度快些,把握其知识框架最重要。还有由于专业课是下午考,所以可以安排2:00-5:00固定性的看专业课,当然,也可以不这样,到接近考试时再训练也可以。注意事项:1.看书之前最好要浏览一下历年真题或以前的考试大纲,了解以前考过的题目,老师出题总是有规律可循的,这样在看书的时候才能更有针对性。2.把学校指定教材看至少看两遍,有条件听课的要去听听目标院校导师的课;条件不允许的话,去听自己学校开设的相关课程也可,特别是本科没学过考试科目的同学更加应该去听。复习目标或需要达到的效果:对各门课程有个系统性的了解,弄清每本书的章节分布情况,内在逻辑结构,重点章节所在等。下面以大纲的目录为例介绍一下这四个部分的复习时间和重难点章节。例如:教育学原理:教育学原理的考点比较新比较乱,书本中可能找不到具体的答案,且有些东西每本书的提法也不一样,所以,提示尽量结合几本一起看,还有就是要认真地看大纲,梳理清楚知识框架,进行撒网式捕捞,不要落掉一个知识点。时间安排:5月5日到6月5日,共30天。5月5日-5月7日:第一章,教育学概述5月8日-5月10日:第二章,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5月11日-5月13日:第三章,教育与社会发展(次重点)5月14日-5月116日:第四章,教育与人的发展(次重点)5月17日-5月19日:第五章,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重点)5月20日-5月22日:第六章,教育制度(次重点)5月23日-5月25日:第七章,课程(重点)5月26日-5月28日:第八章,教学(重点)5月29日-5月31日:第九章,德育(重点)6月1日-6月3日:第十章,教师与学生(次重点)中外教育史这门课系统性较强,但是知识点很多,尤其是中国教育史,有些知识点很零散,在考试中占的比例也很大,希望学生能认真复习。时间安排:5月5日-5月9日:第一章,中国古代教育(次重点)5月10日-5月14日:第二章,中国近代教育(重点)5月15日-5月19日:第三章,中国现代教育(重点)5月20日-5月24日:第四章,外国古代教育(次重点)5月25日-5月29日:第五章,外国近代教育(重点)5月30日-6月3日:第六章,外国现代教育(重点)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是一门很重要的理论学科,虽然它与教育研究方法共占100分,但是它包括一些重要的学习与心理学理论,无论对学生自身的学习,还是以后的教育实践都具有重要的作用。第一轮复习(6月)6月5日: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6月6日:第二章,心理发展与教育6月7日-6月9日:第三章,学习及其理论解释(重点)6月10日-6月12日:第四章,学习动机(重点)6月13日-6月15日:第五章,知识的建构(次重点)6月16日-6月18日:第六章,技能的形成(重点)6月19日-6月21日:第七章,学习策略及其教学(重点)6月22日-6月24日:第八章,问题解决能力与创造性的培养(重点)6月25日-6月27日:第九章,社会规范学习与品德发展(重点)特别提示具有到每本参考书的时间安排:5月5号到6月5号,教育学原理的两本书每天各一章;教育史的书(两本任选一本)每天一章;教育心理学的书籍,在5月5号到6月5号之间可以选择在心静的时间看,无具体要求,能看多少是多少。从6月6号到6月底,每天至少一章,要精读,在此期间如果有时间可以再浏览一遍教育学原理和教育史的书。从6月下旬开始,估计许多同学都要开始准备期末考试了,所以在准备期末考试之前做好把教育心理学看完。这个阶段不安排具体的计划,若应付期末考有余力的话可以看看教育研究方法。7、8月份会有各公共科的强化辅导班,所以建议这两个月在主攻公共课的同时,要尽量抽时间看看以前的考试大纲,尽量早点涉入大纲的第一遍的复习、记忆和研读,有必要时可以做些笔记,有助于加深印象和树立框架。第二轮复习(9月到10月)时间安排:第二轮复习是在9月10月。对于教育学来说,这一阶段,主要是对大纲进行复习的时间。复习方法:1. 复习大纲时,建议几个版本的结合看,相互补充,把最佳答案整理在笔记本上。这样做的好处是:加深印象,并且对知识更加系统的理解。变厚书为薄书,书上很多明显不会考的内容就可以略去,以后背的时候基本上就可以不用课本了。2. 在复习大纲时,如果遇到难以理解,记忆模糊的知识点,可以再回去查找参考书目,帮助理解。3. 另一个重要工作就是把历年真题及其答案分科目整理出来。记下考试题目,该题出现的考试年份,属于书上的哪一章节等详细,这些考过的题目只需把答案整理出来稍微看看不需要背,这时一些辅导机构的真题作用很大。这里可能用到好多真题,本科学生的课件,别的辅导资料,能用上的资料都要用上。4. 在复习大纲时可以用水彩笔标出重点、重点词组,尽量多感官参与记忆。特别提示第二轮复习的目标是综合理解整理提高。十一期间一般会有些专业课的班,前面复习自我感觉不太好的学生可以去上,如果不是特别没有把握,还是要坚持自己看书,毕竟上课耗时间精力太多。学到这个时候,相信大家都会有了适合自己的一套方法,而且对自己的薄弱点都会了解得比较清楚,所以这个计划只是个建议性的,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来做调整。第三轮复习(11月到12月)时间安排:第三轮复习11月12月。复习方法:根据自己整理的知识框架或看到知识点的标题,能记起主要的内容再背一遍大纲,这一遍要有重点,背过的简单看一下就行,没记过的保证背过,查漏补缺;背自己从书上抄下来的东西和真题答案,背个两三遍。很多东西能够融会贯通,理解更加深刻。并且几门课程内容有很多是重复的,所以背了这门,另外一门就不用背了。复习到这个阶段,提示考生要注意有的部分有的知识点类似,如教育学原理和教育心理学,这时要进行对比记忆,不要弄混。争取背两到三遍,闭上书要能回答出要点,甚至要做到能扩展开来。第四轮复习时间安排:考试前半个月复习方法:剩下最后冲刺的时间,这个时候需要重点复习,带有压题性质,每门课列出1020个重点题来重点背。另外就是查漏补缺,看看哪些章节还没掌握好,再仔细复习一下。教育学综合不是很难的,好好看看大纲就可以了。只要把书看上一两遍遍,再把大纲背完两三遍,应该没问题了。复习过程中需要考生注意的一些问题1.公共课不能偏废考生往往把一腔热情放在专业课上,无意中就偏废了公共课,等发觉时间紧迫的时候,回头一看基础课落下一大截,这就大大影响冲刺阶段复习效果及考试的信心。公共课要有一定把握,才可能跨专业考研,否则到关键时刻就会感到分身乏术。所以在主攻专业课时,公共课也不能放松。我们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合理的分配一下时间。譬如利用零碎的时间去复习英语的单词。政治也一样,最好报一个秋季班,几个月下来,有老师领着复习要比自己摸索更有效率,大致的知识脉络也会清晰一些。每天分别花两到三个小时在英语政治上,只要坚持就会看到成果。2.全力复习 坚持到底复习最后阶段有两件事要做:一是要尝试研究历年试题,自己划重点;二是为考试做准备,掌握专业答题习惯。考试的时候一定要自信,要相信自己的付出、要肯定自己的成绩。考研要付出不懈的努力,要要有更坚定的信念。天道酬勤,你的努力一定会有相应的回报,衷心祝愿大家实现自己的愿望。曾经有人说过“有些事情,你努力了不一定成功,但是你不努力一定不能成功。”考研也是如此。希望考生能从中获得启示与动力。3.对于专业课的复习应注意以下两点:第一,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