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缆线路维护手册.doc_第1页
光缆线路维护手册.doc_第2页
光缆线路维护手册.doc_第3页
光缆线路维护手册.doc_第4页
光缆线路维护手册.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 基础知识要求第一节 力学的基础知识1. 力的三要素及表示力的常用方法。力的三要素是指力的 大小、方向、作用点.范例1:将钢板尺的一端用夹子固定在桌边,先后在钢板尺的另一端和中间某一位置,悬挂相同的钩码,可以看到钢板尺所产生的形变不同。悬挂点距离固定端越远钢板尺产生的弯曲形变越大。用扳手拧螺母,手握在把的A点比B点省力(图1102)。实验表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有关。范例2:力的作用点在实际中的运用2. 物体受力情况分析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是解决力学问题的关键.受力分析的方法和步骤是: 明确研究对象,即明确分析哪个物体的受力情况; 隔离研究对象,将研究对象从周围物体中隔离出来,并分析周围有哪些物体对研究对象施加力的作用; 分析受力顺序是:先重力,后弹力和摩擦力.电杆拉线受力情况分析。范例3:范例4:3. 力的合成与分解。力的合成遵循平行四边形法则第二节 光学的基本知识及光通信基础1、光通信系统的基本构成。(1)光发信机光收信机是实现光/电转换的光端机。 它由光检测器和光放大器组成。其功能是将光纤或光缆传输来的光信号,经光检测器转变为电信号,然后,再将这微弱的电信号经放大电路放大到足够的电平,送到接收端的电端汲去。 (2)光纤或光缆光纤或光缆构成光的传输通路。其功能是将发信端发出的已调光信号,经过光纤或光缆的远距离传输后,耦合到收信端的光检测器上去,完成传送信息任务。 (3)中继器中继器由光检测器、光源和判决再生电路组成。它的作用有两个:一个是补偿光信号在光纤中传输时受到的衰减;另一个是对波形失真的脉冲近行政性。 (4)光纤连接器、耦合器等无源器件由于光纤或光缆的长度受光纤拉制工艺和光缆施工条件的限制,且光纤的拉制长度也是有限度的(如1Km)。因此一条光纤线路可能存在多根光纤相连接的问题。于是,光纤间的连接、光纤与光端机的连接及耦合,对光纤连接器、耦合器等无源器件的使用是必不可少的。2、管杆线路基础材料(1)、电杆规格 杆稍15CM,高度:7米,重量400公斤 杆稍15CM,高度:8米,重量459公斤 杆稍15CM,高度:10米,重量584公斤、(2)镀锌钢绞线 钢绞线及股数,7/2.2,公称截面积(mm2)26,拉断力(kg)(120kg/mm2)2930 钢绞线及股数,7/2.6,公称截面积(mm2)37,拉断力(kg)(120kg/mm2)4100 钢绞线及股数,7/3.0,公称截面积(mm2)50,拉断力(kg)(120kg/mm2)5460(3)夹板三眼双槽夹板三眼单槽夹板(4)抱箍、D124D144D164D184D124D144D164D184吊线抱箍拉线抱箍(5)付环、挂钩、隔电子、地锚棒、U形钢绞线卡子3股5股7股螺栓地锚棒:180012mm150012mm180016mm210016mm240018mm付环8.0mm10mm 1.1、光缆材料挂钩U形钢绞线卡子地锚隔电子 实例:一公里架空材料的使用量1公里新建移动杆路用铁件材料序号物资名称、型号及规格 单位数量备注11.5mm铁线公斤0.223.0mm铁线公斤834.0mm铁线公斤5每增加地线棒(1条7米)加1公斤48#钢线卡粒20510#钢线卡粒206五股衬环个20716*1800拉线地锚条2816*2100拉线地锚条4925X450型钢地锚条特殊地形用1016*1500mm地线棒条31125mm光缆挂钩只200012大号蛋型隔电子个1.2137/2.2镀锌钢绞线公斤230147/2.6镀锌钢绞线公斤2515D144双吊线抱箍(含川钉)付16D164双吊线抱箍(含川钉)付1817D184双吊线抱箍(含川钉)付18D144拉线抱箍(含川钉)付19D164拉线抱箍(含川钉)付7山区线路小于一公里一般需增加2-3个20三眼双槽夹板付5有辅助吊线另增加(如200米/4个)21三眼单槽夹板付18有辅助吊线另增加(如200米/10个)22十字光缆预留架付2按光缆长度计算(如2公里3个架、3公里6个架)2360mm钢管(3米/根)条按设每处引上光缆一条计算2412mm彭胀螺钉个如1公里墙挂光缆120个25辅助吊线扁铁套如200米辅助吊线5套26三线交叉保护管米15一般按过电力线一处2米2728*32mm聚乙烯塑料管米按直埋及引上光缆长度28拉线警示管条按设计算每过路一条2920mm波纹管米5301.2型铁芯皮扎线米30如飞线架空杆路没有光缆挂钩100米需60米31直埋过公路80钢管米按设计算32终端角铁块如1百米墙挂光缆5个33白底漆KG1.234黑喷漆中瓶1.535150X6M镀锌钢管条按设计算水泥电杆条20直埋标石直埋标石(6)直埋光缆材料(7)管道光缆材料硅芯管硅芯管硅芯管的规格(mm)序号规格外径壁厚160/50605.0250/42504.0346/38464.0440/33403.5534/28343.0632/26323.0 梅花管:规格尺寸:五孔梅花管(型号:32五孔梅花管、28五孔梅花管)七孔梅花管(型号:32七孔梅花管)。 实壁管:实壁管规格尺寸(mm)序号标称直径外径允许偏差最小内径1110/1000.4972100/900.388375/650.365463/540.354550/410.341 波纹管:波纹管规格尺寸(mm)序号标称直径外径允许偏差最小内径1110/1000.4-0.7972100/900.3-0.688375/650.3-0.565463/540.3-0.454550/410.3-0.341(8)、光纤(缆)活动连接器 1、实现光纤(缆)之间活动连接的无源器件。结构:套管结构、双锥结构 我国用得最多得是FC系列的连 接器,还有SC、ST型连接器。 FC型连接器:用螺纹连接,外部零件用金属材料制作,我国电信网采用的主要品种; SC型连接器:日本NTT研制,它的插针、套筒与FC完全一样。外壳采用工程塑料制作,采用矩形结构,便于密集安装,并可直接插拨。 ST型连接器:AT&T开发,采用带键的卡口式锁紧机构,确保连接时准确对中。 不同型号插头互相连接的转换器:FC/SC、FC/ST、SC/ST 不同种类的变换器:ST/FC、FC/SC、FC/ST、SC/ST、ST/SC 2、光纤活动连接器的用途活动连接器一般用于下述位置:光端机到光配接箱之间采用光纤跳线;在光配线箱内采用法兰盘将光端机来的跳线与引出光缆相连的尾纤连通;各种光测试仪一般将光跳线一端头固定在测试口上另一端与测试点连接;光端机内部采用尾纤与法兰盘相连以引出引入光信号;光发射机内部,激光器输出尾纤通过法兰盘与系统主干尾纤相连;光分路器的输入、输出尾纤与法兰盘的活动连接。 第二节、专业知识要求1、光纤光缆的构造、种类、性能及光传播的一般知识A、光缆的结构(1)中心(束)管式:松套光纤无绞合直放在光缆中心位置。对光缆弯曲来讲,光纤处于最有利物理位置。光缆生产简单,所能容纳的光纤芯数少。(2)层绞式:紧套光纤或松套光纤螺旋绞合在中心加强构件上。光缆生产相对复杂,所能容纳的纤芯数多。(3)骨架式:一次涂覆或二次涂覆光纤,放入骨架槽中,构成骨架式光缆。光缆生产最复杂。B、护套 作用:使缆芯不受外界的机械的、热的、化学侵蚀,以及外界潮气的影响。 种类:聚乙烯护套(Y)、铝聚乙烯粘接护套(A)、钢聚乙烯粘接护套(S)。缆芯(4)、铠装层当光缆需增加额外的抗拉强度和耐侧压强度时,需在光缆护套上加铠装。有皱纹钢带纵包铠装、镀锌钢带绕包铠装和钢丝绕包铠装。护套铠装层2、光缆的规格型号根据YD/T 908-2000光缆型号命名方法的规定,由光缆的型号代号和光纤的规格两部分构成,中间用一短线放开。 光缆型号是由:分类、加强构件、派生形状(特性)、护层和外护层5个部分组成。(1)分类代号及意义: GY-通信用室(野)外光缆; GR-通信用软光缆; GJ-通信用室(局)内光缆; GS-通信设备内光缆; GH-通信用海底光缆; GT-通信用特殊光缆。(2)加强构件的代号及意义: 无符号-金属加强构件; F-非金属加强构件。(3)派生特征的代号及其意义: B-扁平式结构; C-自承式结构; D-光纤带结构G-骨架槽结构; J-光纤紧套被覆结构; S-松套结构; T-填充式结构; X-中心束管结构; Z-阻燃。(4)护层的代号及其意义 Y-聚乙烯护层; V-聚氯乙稀护层; U-聚氨酯护层; A-铝、聚乙烯粘结护层; L-铝护套; G-钢护套; Q-铅护套; S-钢、铝、聚乙烯综合护套。(5)外护层的代号及意义 指铠装层及铠装层外边的外被层,代号及意义如下表:GYXTW金属加强构件、中心管填充式、夹带钢丝的钢聚乙烯粘结护层通信用室外光缆,适用于管道及架空敷设。GYXTW53金属加强构件、中心管填充式、夹带钢丝的钢聚乙烯粘结护套、纵包皱纹钢带铠装聚乙烯护层通信用室外光缆,适用于直埋敷设。GYTA金属加强构件、松套层绞填充式、铝聚乙烯粘结护套通信用室外光缆,适用于管道及架空敷设。GYTS金属加强构件、松套层绞填充式、钢聚乙烯粘结护套通信用室外光缆,适用于管道及架空敷设。GYTY53金属加强构件、松套层绞填充式、聚乙烯护套、纵包皱纹钢带铠装、聚乙烯套通信用室外光缆,适用于直埋敷设。GYTA53金属加强构件、松套层绞填充式、铝聚乙烯粘结护套、纵包皱纹钢带铠装、聚乙烯套通信用室外光缆,适用于直埋敷设。GYTA33金属加强构件、松套层绞填充式、铝聚乙烯粘结护套、单细圆钢丝铠装、聚乙烯套通信用室外光缆,适用于直埋及水下敷设。GYFTY非金属加强构件、松套层绞填充式、聚乙烯护套通信用室外光缆,适用于管道及架空敷设,主要用于有强电磁危害的场合。GYXTC8S金属加强构件、中心管填充式、8字型自承式、钢聚乙烯粘结护套通信用室外光缆,适用于自承式架空敷设。GYTC8S金属加强构商撞?SPAN class=GramE绞填充式、8字型自承式、钢聚乙烯粘结护套通信用室外光缆,适用于自承式架空敷设。ADSSPE非金属加强构件、松套层绞填充式、圆型自承式、纺纶加强聚乙烯护套通信用室外光缆,适用于高压铁塔自承式架空敷设。MGTJSV金属加强构件、松套层绞填充式、钢聚乙烯粘结护套、聚氯乙烯外护套煤矿用阻燃通信光缆,适用于煤矿井下敷设。GJFJV非金属加强构件、紧套光纤、聚氯乙烯护套室内通信光缆,主要用于大楼及室内敷设或做光缆跳线使用。3、光纤基础(1)、光纤的结构光纤由两种不同折射率的玻璃材料拉制而成。多模纤芯的标称直径为50m或62.5m,单模光纤纤芯的标称模称直径为910m。纤芯的折射率比包层的折射率稍高,损耗比包层低, 光能量主要在纤芯内传输。包层为光的传输提供反射面和光隔离。纤芯(n1)包层(n2)(2)、光纤的导光原理光纤利用光波的全反射原理,将光波限制在纤芯中向前传播OO包层纤芯n1 n2n1n2光源发出的光射线进入光纤纤芯以后,并不是所有的光射线都能向前传输的,符合全反射的光射线才能向前传输。1) 光纤的分类光纤是光导纤维(OF:Optical Fiber)的简称。但光通信系统中常常将 Optical Fibe(光纤)又简化为 Fiber,例如:光纤放大器(Fiber Amplifier)或光纤干线(Fiber Backbone)等等。光纤实际是指由透明材料作成的纤芯和在它周围采用比纤芯的折射率稍低的材料作成的包层所被覆,并将射入纤芯的光信号,经包层界面反射,使光信号在纤芯中传播前进的媒体。光纤的分类主要是从工作波长、折射率分布、传输模式、原材料和制造方法上作一归纳的,兹将各种分类举例如下。 工作波长:紫外光纤、可观光纤、近红外光纤、红外光纤(0.85pm、1.3pm、1.55pm)。 折射率分布:阶跃(SI)型、近阶跃型、渐变(GI)型、其它(如三角型、W型、凹陷型等)。 传输模式:单模光纤(含偏振保持光纤、非偏振保持光纤)、多模光纤。 按ITU-T建议分:G.651(渐变型多模光纤)、常规单模光纤(G.652A和G.652B) 、低水峰单模光纤(G.652C、G.652D) 、G.653(色散位移光纤)、G.654(1550nm性能最佳光纤)、G.655光纤(非零色散位移光纤)、未来导向光纤G.656、弯曲损耗不敏感的单模光纤G.657A和G.657B。 原材料:石英玻璃、多成分玻璃、塑料、复合材料(如塑料包层、液体纤芯等)、红外材料等。按被覆材料还可分为无机材料(碳等)、金属材料(铜、镍等)和塑料等。 制造方法:预塑有汽相轴向沉积(VAD)、化学汽相沉积(CVD)等,拉丝法有管律法(Rod intube)和双坩锅法等。2) 石英光纤是以二氧化硅(SiO2)为主要原料,并按不同的掺杂量,来控制纤芯和包层的折射率分布的光纤。石英(玻璃)系列光纤,具有低耗、宽带的特点,现在已广泛应用于有线电视和通信系统。 单模光纤这是指在工作波长中,只能传输一个传播模式的光纤,通常简称为单模光纤(SMF:Single ModeFiber)。目前,在有线电视和光通信中,是应用最广泛的光纤。由于,光纤的纤芯很细(约10pm)而且折射率呈阶跃状分布,当归一化频率V参数2.4时,理论上,只能形成单模传输。另外,SMF没有多模色散,不仅传输频带较多模光纤更宽,再加上SMF的材料色散和结构色散的相加抵消,其合成特性恰好形成零色散的特性,使传输频带更加拓宽。SMF中,因掺杂物不同与制造方式的差别有许多类型。凹陷型包层光纤(DePr-essed Clad Fiber),其包层形成两重结构,邻近纤芯的包层,较外倒包层的折射率还低。另外,有匹配型包层光纤,其包层折射率呈均匀分布。 多模光纤将光纤按工作彼长以其传播可能的模式为多个模式的光纤称作多模光纤(MMF:MUlti ModeFiber)。纤芯直径为50pm,由于传输模式可达几百个,与SMF相比传输带宽主要受模式色散支配。在历史上曾用于有线电视和通信系统的短距离传输。自从出现SMF光纤后,似乎形成历史产品。但实际上,由于MMF较SMF的芯径大且与LED等光源结合容易,在众多LAN中更有优势。所以,在短距离通信领域中MMF仍在重新受到重视。MMF按折射率分布进行分类时,有:渐变(GI)型和阶跃(SI)型两种。GI型的折射率以纤芯中心为最高,沿向包层徐徐降低。从几何光学角度来看,在纤芯中前进的光束呈现以蛇行状传播。由于,光的各个路径所需时间大致相同。所以,传输容量较SI型大。SI型MMF光纤的折射率分布,纤芯折射率的分布是相同的,但与包层的界面呈阶梯状。由于SI型光波在光纤中的反射前进过程中,产生各个光路径的时差,致使射出光波失真,色激较大。其结果是传输带宽变窄,目前SI型MMF应用较少。 色散使移光纤单模光纤的工作波长在1.3Pm时,模场直径约9Pm,其传输损耗约0.3dBkm。此时,零色散波长恰好在1.3pm处。石英光纤中,从原材料上看1.55pm段的传输损耗最小(约0.2dBkm)。由于现在已经实用的掺铒光纤放大器(EDFA)是工作在1.55pm波段的,如果在此波段也能实现零色散,就更有利于应用1.55Pm波段的长距离传输。于是,巧妙地利用光纤材料中的石英材料色散与纤芯结构色散的合成抵消特性,就可使原在1.3Pm段的零色散,移位到1.55pm段也构成零色散。因此,被命名为色散位移光纤(DSF:DispersionShifted Fiber)。加大结构色散的方法,主要是在纤芯的折射率分布性能进行改善。在光通信的长距离传输中,光纤色散为零是重要的,但不是唯一的。其它性能还有损耗小、接续容易、成缆化或工作中的特性变化小(包括弯曲、拉伸和环境变化影响)。DSF就是在设计中,综合考虑这些因素。 色散平坦光纤色散移位光纤(DSF)是将单模光纤设计零色散位于1.55pm波段的光纤。而色散平坦光纤(DFF:Dispersion Flattened Fiber)却是将从1.3Pm到1.55pm的较宽波段的色散,都能作到很低,几乎达到零色散的光纤称作DFF。由于DFF要作到1.3pm1.55pm范围的色散都减少。就需要对光纤的折射率分布进行复杂的设计。不过这种光纤对于波分复用(WDM)的线路却是很适宜的。由于DFF光纤的工艺比较复杂,费用较贵。今后随着产量的增加,价格也会降低。 色散平坦光纤色散补偿光纤对于采用单模光纤的干线系统,由于多数是利用1.3pm波段色散为零的光纤构成的。可是,现在损耗最小的1.55pm,由于EDFA的实用化,如果能在1.3pm零色散的光纤上也能令1.55pm波长工作,将是非常有益的。因为,在1.3Pm零色散的光纤中,1.55Pm波段的色散约有16pskmnm之多。如果在此光纤线路中,插入一段与此色散符号相反的光纤,就可使整个光线路的色散为零。为此目的所用的是光纤则称作色散补偿光纤(DCF:DisPersion Compe-nsation Fiber)。DCF与标准的1.3pm零色散光纤相比,纤芯直径更细,而且折射率差也较大。DCF也是WDM光线路的重要组成部分。3) 光纤的传输损耗特性(1)光纤传输特性光纤传输特性主要是指损耗特性和带宽特性(即色散特性),其特性的好坏直接影响光纤通信的中继距离和传输速率(或传输容量),因此它是设计光缆传输系统的基本出发点。(2) 光纤的损耗特性光波在光纤传输过程中,其强度逐渐减弱,光纤对光波产生的衰减作用称为光纤损耗。系统中的光纤传输线产生损耗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光纤本身的损耗,另一方面是由于成缆、敷设以及作为系统传输线所引起的附加损耗。这些损耗包括吸收损耗、瑞利散射损耗、因波导结构不完善引起的散射损耗、弯曲损耗、微弯损耗、接续损耗以及光纤与光源或光检测器之间的耦合损耗。光纤损耗是以光波在光纤中传播时,每单位长度上的衰减量表示的,通常以dB/km为单位。如图3-17所示,图中A、B两点相距L km,设A点的光输入功率为Pi, B点的光输出功率为Po,则A、B两点之间的光衰减量为 吸收损耗吸收损耗意味着光波在光纤传输过程中,有一部分光能量转变为热能。 瑞利散射损耗当光波照射到比光波长还要小的随机不均匀微粒时,光波将向四面八方散射,人们把这一物理现象以发现此现象的物理学家的名字命名,称为瑞利散射。在光纤中,因瑞利散射引起的光波衰减称为瑞利散射损耗。 因结构不完善引起的散射损耗这种散射损耗是由于光纤结构的缺陷产生的。 弯曲损耗这是因光纤弯曲产生的损耗。 微弯损耗在成缆过程中,光纤的轴线发生随机的微小变化,称为微弯。由微弯引起的损耗称为微弯损耗。这是另一种附加的辐射损耗。 接续损耗两根光纤接续时,因两光纤纤芯轴线未对准或纤芯间有间隙等因素造成的损耗为光纤接续损耗。 衰减:表明了光纤对光能的传输损耗,是对光纤质量评定和确定光纤通信系统中继距离的重要依据。 产生衰减的原因:光吸收、光散射。 常用光纤平均衰减: G.652光纤(B1)1310nm波长: 衰减平均值0.36 dB/km1550nm波长: 衰减平均值0.22 dB/km1490nm波长:衰减平均值0.3 dB/km G.655光纤(B4)1550nm波长: 衰减平均值0.22 dB/km4、光缆敷设的方式、技术规范(1)大体施工程序、施工内容1) 路由复测目的:确定光缆敷设的具体路由位置、丈量地面的准确距离、为光缆配盘、敷设和明确保护地段等提供必要的依据。定线测距打标桩画线绘图登记2) 单盘检验工作内容:对运达现场的光缆及连接器材的规格、程式、数量进行核对、清点、外观检查和光电主要特性的测量。不可忽视的工作:光缆长度的检查L=l(1p)L为光缆长度、l为测得得光纤长度、p为纤/缆换算系数。 光缆配盘 光缆敷设 光缆接续与安装 光缆成端 光缆线路测量 光缆线路防护 光缆线路维护3) 光缆配盘目的:为了合理使用光缆,减少光缆接头和降低光缆接头损耗,达到节省光缆和提高光缆通信工程质量得目的。要求:a.根据路由条件选配满足设计规定的不同程式、规格的光缆。各项传输指标满足系统设计要求。b.同一中继段内尽量选用同一厂家、整盘光缆配置。c.光缆接头点位置的选择。d.光缆端别的配置。e.光缆的预留长度。配盘方法:(1)计算敷设长度 L=L管L埋L架L水L为中继段光缆敷设总长L管为管道光缆敷设长度(实际长度加上预留长度)L埋为直埋光缆敷设长度(地面丈量长度加上预留长度)L架为架空光缆敷设长度(地面丈量长度加上预留长度)L水为水底光缆敷设长度注:在接头圆圈内标注接头类型和接头序号 在横线上标注光缆敷设方式 标明地面长度、光缆长度,并标明标桩或标石号(2)、光缆敷设1) 需特别注意的问题 拉力:光纤表面可能有裂痕,这种裂痕在受到应力时会扩大而使光纤断裂。出厂光纤经筛选后具有一定的抗应变能力,但当光缆长期处于受载状态时(如垂直敷设)则光纤就会应疲乏而最后发生断裂。 制造长度:应当尽量加大光缆制造长度,以便减少光纤的接头,减少接头损耗。 光纤的保护:由于不均匀的侧压和温度变化等原因,可能使光纤产生微弯而增加光损耗, 因此必须予以保护。2) 架空杆路测量安装 架空杆路测量 立电杆1、为了确保架空光缆线路的安全、稳定、可靠,一般要求杆路离开水渠10m以外,离开县道、省道20m以外,离开国道、高速公路和铁路50m以外,当与其他通信杆路平行靠近时,一般应保证有10m的有效间距,一些特殊地段可适当调整。电杆与其他建筑物的最小净距见表1.4.2-1:电杆与其它建筑物间的最小水平净距表1.4.2-1序号建筑物名称最小水平净距(m)备注1铁路(距最近的钢轨)地面杆高的4/32公路(距公路路肩)地面杆高或满足公路部门的要求3人行道(距边石)0.5m或根据城建部门批准位置4消火栓1.0m5通信杆、广播杆、低压电力杆地面杆高的4/3电杆与电杆的距离6地下管线(上下水管、煤气管等)1.0m电杆与地下管线平行的距离7地下管线(电信管道、直埋电缆)0.75m电杆与它们平行时的距离8房屋建筑(距建筑物边缘)2.0m9市区树木1.25m10郊区、农村树木2.0m2、使用的电杆均采用通信用预应力混凝土电杆,基本杆高为7m,梢径为150mm。遇到山区特殊地段、跨越障碍或跨越铁路、公路、农村机耕道路时,可以根据实际地形选用6m、8m、9m、10m等杆高,遇到局部山顶短段抬杆确实困难的情况,可用1505mm钢管替代水泥电杆。严禁将飞线的跨越杆当作角杆使用。杆高选配必须符合架空光缆线路最低线条及跨越其它建筑物的最小垂直净距标准、和架空电缆交越其他电气设施的最小垂直净距要求,见表1.4.2-23。在一些局部地区,还应满足公路、铁路、航运部门的特殊要求。架空光缆最低线条跨越其它建筑物的最小垂直净距表1.4.2-2序号其它建筑物名称最小垂直距离(m)备注1距铁路轨面7.5缆线最低点至轨面2距公路、市区主要道路路面5.5公路转弯处应为倾斜的最高点3沿街坊小巷架设距地面5.04距一般道路路面5.5包括农村机耕道、农用车道等5距通航河流航帆顶点1.0在最高水位时最高桅杆顶6距不通航河流顶点2.0在最高水位时及漂浮物上7距房屋屋顶2.0跨越房顶2.0m、跨越屋脊0.6m8距树枝顶1.5市区树木2.5m9高农作物地段3.5最低缆线与农作物、农机的最高点间的净距,应不小于0.6m10与其它通信线交越间距0.6一方最低缆线与另一方最高缆线11其它一般地形距地面3.3个别特殊山坡容许不小于2.5m架空光缆交越其他电力设施的最小垂直净距表表1.4.2-3序号电力线路电压最小垂直净距(m)说明电力线有防雷装置电力线无防雷装置110kV以下电力线2.04.0最高缆线到电力线条235110kV电力线3.05.0最高缆线到电力线条3110154 kV电力线4.06.0最高缆线到电力线条4154220kV电力线4.06.0最高缆线到电力线条5供电线接户线0.6最高缆线到电力线条6霓虹灯及其铁架1.6最高缆线到电力线条3、架空杆路的基本杆距为50m,一些特殊地段可适当调整。由于地形或障碍物的原因如跨河等档距较长时,应按长杆档加辅助吊线或架空飞线处理。4、水泥电杆埋深应按标准要求执行,见电杆洞深表1.4.2-4: 水泥电杆洞深表 表1.4.2-4 土质分类杆长(m)普通土硬土水田、湿地石质6.01.21.01.30.87.01.31.21.41.08.01.51.41.61.29.01.61.51.71.410.01.71.61.81.612.02.12.02.22.0注1、表中石质电杆洞深偏差应小于3cm,其他土质电杆洞深偏差应小于5cm。注2、杆洞回土要求分层夯实,杆根培土一般应高于地面510cm,在郊区杆根培土应高于地面1015cm。注3、对于不足40cm的浅表土石质地段,除去表土层,电杆洞深按石质要求深度。5、安装在水洼地、鱼塘、水流易冲刷的低洼地段的电杆,应做石护墩加固。 拉线安装1、拉线材料采用镀锌钢绞线。拉线的距高比宜为1。拉线上把、中把的扎固应符合规范要求。拉线上把采用卡固法(U型卡子),如下图做法:拉线中把采用3.0铁线缠扎法,缠扎规格见表1.4.2-5。拉线中把终端规格 (单位:mm) 表1.4.2-5类别拉线程式缠物品种首节间隔未节全长钢绞线留长另缠法7/2.23.0铁线100约3301006001007/2.63.0铁线150约2801006001007/3.03.0铁线150约230150600100中把缠扎示意图2、拉线地锚埋深必须符合标准要求,地锚钢柄出土长度为600mm,见下图。拉线地锚坑深度要求见表1.4.2-6。拉线与地锚配合表见表1.4.2-7。拉线地锚坑深度表 表1.4.2-6 土质分类拉线程式普通土硬土水田、湿地石质7/2.21.31.21.41.07/2.61.41.31.51.17/3.01.51.41.61.2拉线程式与地锚配合表 表1.4.2-7拉线程式地锚程式拉线盘程式衬环(单条拉线)7/2.2162100mm500300150五股7/2.6202400mm600400150五股7/3.0202400mm800400200七股3、直线段内每隔8根电杆装设一处双方拉(防风拉线),每隔32根杆设一处四方拉(防凌拉线),双方拉和四方拉的侧拉线均采用7/2.2程式,四方拉的顺拉线采用7/2.6程式,角杆拉线和终端拉线一般也为7/2.6程式。4、直线段内每30根杆设一处泄力装置,一般应选择在四方拉线杆上,利用四方拉线的顺拉线作泄力拉线。5、杆路坡度变化超过1/5杆距时,仰角杆要求往上坡方向设一条7/2.6拉线。6、角杆拉线安装在内角平分线上,位于线条合力的反侧。侧面拉线装设在线路两侧与线路垂直,顺线拉装设在顺线路方向的中心线上。安装在街道路边的拉线应采用红白警示套管保护。双方拉、四方拉在电杆上的装设位置如下图所示: 架空吊线1、广西属于轻负荷区,一般情况下,吊线选用7/2.2镀锌钢绞线,采用抱箍夹板安装在电杆上,吊线抱箍在电杆上的安装位置一般距杆梢60cm,特殊情况下应大于25cm。吊线在线路各电杆上的位置,宜与地面等距。作吊线用的镀锌钢绞线,其中的钢丝应无接头,钢绞线截面拉力强度不低于1370N/mm2。吊线的垂度应符合规范要求。2、吊线在终端杆及角深大于15m的角杆应做终结。直线段每30档吊线要求做假终结,安装泄力拉线。跨越公路的吊线应安装夜光警示管。3、吊线的坡度变化不应超过杆距的5,当坡度变化超过标准杆距5时,吊线应安装俯角、仰角的辅助装置;当转角角深大于5m时,要求做内角或外角辅助装置。4、吊线接续采用夹板法,且要求吊线每1km用蛋型隔电子作电气断开。在架空飞线档内,所有吊线必须整条架设,不允许接续使用。5、架空杆路接地:设计要求架空光缆线路对电杆、拉线和吊线均应安装防雷接地线。特别要求角杆、终端杆、过山顶的电杆、架空进入基站/机房的前5根电杆必须接地。与电力线平行的架空线路每200m做一次接地;对于所有架空线路要求至少保证每1km做一次接地。拉线式避雷线连接示意图、吊线接地安装示意图见下图: 拉线式避雷线连接示意图 吊线接地安装示意图 所有吊线终端均使用双槽夹板(7/2.2和7/2.6吊线用1块,7/3.0吊线用2个甲板)见下图,拉线上把用 U型卡子(其中7/3.0吊线用2个甲板) , 拉线铁柄的出土长度为30-60 . 在每个有拉线的电杆将避雷线、吊线与拉线接地连通;吊线截断使用隔电子处吊线利用4.0铁线入地.吊线吊线的走向从出局为准,在路的外侧,如果杆路跨越道路,吊线方向不变(始终在杆路的一侧),每张图纸所标注的杆面程式,是从图纸的左右看.辅助吊线 档距在100米以上必须做辅助吊线,档距在150米(含150米)下时,主吊线与辅助吊线的间距为40厘米, 大于150米时主吊线与辅助吊线的间距为50厘米, 辅助吊线距杆梢40 。主辅吊线采用303镀锌扁铁及三眼单槽甲板连接,每隔30米做一处连接,见TY-06.光缆保护 每隔5根电杆做一次杆弯预留, 光缆下垂25-30,并用塑料软管保护。见TY-01.接地电阻根据各地土质情况应符合表1.4.2-8要求。如接地电阻达不到标准时,改用50505mm角钢接地体及添加降阻剂措施。架空光缆吊线接地电阻表表1.4.2-8土壤电阻率(.m)100及以下101300301500501以上土质普通土砂粘土砂土石质地接地电阻()203035456、架空飞线对于架设正、辅吊线比较困难、受地形等外界影响较大的飞线可采用其它等效的方法。架空飞线的跨越杆高度应满足最高水位、现场地理环境及安装垂度的要求。根据规定,终端杆与跨越杆之间的距离,应为跨越杆地面高度的22.5倍,如终端杆与跨越杆竖立地点地面高度差在2m以上,则两者间的距离应为两杆杆顶高度差的2.54倍,跨越杆和终端杆间不应设立任何电杆。并且严禁将跨越杆当角杆使用。终端杆和跨越杆根部应垫以水泥底盘,其中跨越杆的埋深部分需浇灌#110混凝土,根据地形情况,如土质松软易冲刷还需增设石护墩保护,以保证跨越杆的稳定性。7、悬挂吊线因广西地形特点,部分基站都建设在陡峭山顶上,坡度均大于60,有的甚至大于80,垂直高度大于150米,此时,光缆不宜采用通常的架空或直埋的规范建设方式。实践中一般采用悬挂方式安装光缆,即悬挂吊线绑扎光缆的方式。在山下的终端杆到山顶架设悬挂吊线,光缆捆扎在该吊线上。悬挂吊线的程式采用7/3.0镀锌钢绞线,并要求山顶杆和山下终端杆均安装四方拉线。(3)、架空敷设光缆技术要求架空敷设光缆一般采用挂钩方式安装,施工必须符合规范要求。(1)光缆挂钩在吊线上安装的标准间距为50cm。在一些杆路起伏较大的地段,为防止光缆挂钩走位脱落,应采用捆扎方式。在大跨度架空飞线上安装的光缆应采用缠绕法敷设光缆。(2)光缆与其它建筑物的间隔距离应符合规范要求,见表1.4.2-13。当光缆与电力线垂直、斜向交越或平行靠近时,采用电力防护板保护光缆线路,电力防护板长度应超过交越宽度两端各2m。光缆跨越公路以及农村通行车辆的道路时均应套夜光警示管。光缆与建筑物、树木等隔距较近时,用塑料子管保护。光缆经过电杆或靠近并有可能磨蹭光缆的各种障碍物时,应对光缆采用2030塑料软管或螺纹软管保护。光缆引上采用80钢管内套28/34塑料子管保护。墙壁吊线方式敷设光缆,光缆与其他管线的最小间距见下表1.4.3:吊线式墙壁光缆与其他管线的最小间距表 表1.4.3管线名称平行净距(mm)交越净距(mm)备注避雷线接地引线1000300绝缘引线时为50工作保护地线5020电力线15050给水管15020压缩空气管15020无包封热力管500500包封热力管300300煤气管30020(3)光缆布放前应进行单盘测试和配盘,施工中不得随意砍段光缆,并按设计要求的A、B端方向进行敷设。配盘时严禁将光缆接头配置安装在跨越道路、铁路或河流的跨越档内。(4)光缆敷设后应平直、无扭转弯、无机械损伤。光缆在敷设安装过程,应严格控制牵引张力和曲率半径要求。敷设安装时,光缆弯曲的曲率半径应大于光缆外径的20倍,光缆安装固定后曲率半径应不小于光缆外径的10倍。(5)的部分光缆段落是利用已建架空杆路敷设,一般可直接在原吊线上复挂光缆,当原吊线上的光缆在2条以上时,则需在原杆路上新设吊线敷设光缆。(4)引上光缆的安装负荷区钢绞线程式杆距(m)光缆重量(kg/m) 轻负荷区7/2.2钢绞线452.1601.5801.0中负荷区7/2.2钢绞线451.8501.5601.0重负荷区7/2.2钢绞线351.5451.0500.6 重负荷区7/2.6钢绞线302.5451.5501.0(5)、管道路由选择(1)管道路由应结合管道规划综合考虑,以增加管网的适用性和灵活性。应避免在未规划定型和建设不稳定的道路上修建管道。(2)本工程管道原则上选择在人行道上,穿越公路快车道时需要考虑增加增加管道抗压强度。(3)管道应平行于道路中心线或建筑红线。不宜建筑在埋深较大的其它管线附近。管道与其他地下管线及建筑物间的最小净距(管道外壁之间)应符合表1.5.1的规定。管道与其它地下管线及建筑物间的最小净距表 表1.5.1其他地下管线及建筑物名称平行净距(m)交叉净距(m)已有建筑物2.0规划建筑物红线1.5给水管D300mm 0.50.15300D 500mm1.0D500mm 1.5污水、排水管1.0注(1)0.15注(2)热力管1.00.25煤气管压力300kPa1.00.3注(3)300kPa压力800kPa2.0电力电缆35kV以下0.50.5注(4)35kV以上2.0高压铁塔基础边35kV2.5其他通信电缆或通信管道0.50.25绿 化乔木1.5灌木1.0地上杆柱0.51.0马路边石边缘1.0铁路钢轨(或坡脚)2.0涵洞、沟渠(基础底)0.5电车轨底、铁路轨底1.0注(1):主干排水管后敷设时,其施工沟边与管道间的水平净距不宜小于1.5m;注(2):当管道在排水管下部穿越时,净距不宜小于0.4m,通信管道应作包封;注(3):在交越处2m范围内,煤气管不应做接合装置和附属设备,如上述情况不能避免时,通信管道应作包封2m;注(4):如电力电缆加保护管时,净距可减至0.15m。(6)新建管道建设1、考虑光缆制造长度和光缆布放状态时的最大允许拉力相适应,及以及线路分支引出的需要,市区内的管道在直线段最大段长应尽量控制在180米内;弯管道的段长应小于此值,且曲率半径应不小于36米。2、一般管道坡度一般为34,不得小于2.5。管道坡度可利用地势获得。人/手孔内两侧管道的管孔标高应相对接近,错口程度控制在50cm以内。3、管道的埋深应符合标准规定见表1.5.2,进入人孔处的管道底部距人孔底板面及管道顶部距人孔内上覆顶面的净距不得小于0.3m。引上钢管应在人孔的上覆下2040cm范围内。路面至管顶的最小深度表 表1.5.2类别人行道、绿化带下(米)车行道下(米)水泥管、塑料管0.50.7钢管0.20.4备注1、不能满足最小深度要求的应加保护措施2、考虑下列情况时,应对管道埋深作相应调整:城市规划对今后道路扩建、改建后路面高程有变动情况时;与其他地下管线交越时的间距应符合规定时;冻土层深度与地下水位高度对管道有影响时。4、正常情况下,塑料管和钢管不需包封。但当塑料管道埋深达不到规定要求时,应采用#100混凝土包封,一般包封厚度为80mm;当穿过支线道路时,应用#150以上的混凝土包封,包封厚度一般为100mm。而穿越主干道路、快车道或承载负荷大的道路时,则应增加抗压强度,考虑更换相适应的管材,如钢管等。5、人/手孔建筑根据本工程管道建设的实际情况,管道的人/手孔原则上采用通信行业标准通信电缆配线管道图集中的砖砌手孔。一般1管梅花管道配置SK2手孔;24管梅花管道配置SK3手孔。特殊地点应考虑设置人孔,如进出局的局前井。人/手孔应建混凝土基础,当遇到土壤松软或地下水位较高时,还应增设渣石地基或采用钢筋混凝土基础。井盖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