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第九册 总目标及1-4单元教材分析,主 讲 人:房山区良乡第三小学 周生利 指导教师:房山区教师进修学校 赵成会,第三学段课程标准和九册总目标,一、九册总目标识字与写字,二、九册总目标阅读,二、九册总目标阅读,二、九册总目标阅读,二、九册总目标阅读,难点,篇的训练:,顺序游览顺序 感情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表达方法 1、环境描写的作用 2、结尾的作用 3、借物喻人的写法 4、通过想象抒发感情 5、抓住环境动作神态语言描写刻画人物 6、抓次要人物的情感线衬托人物形象 7、感受题目的作用,二、九册总目标阅读,重点,主要内容1.写景状物的文章抓住不同方面进行串联。 2.写人写事的文章抓住描写的事件进行归纳。 3.从题目抓主要内容。 分部分 写人:抓不同事件。 状物:抓不同方面。 写事:抓起因经过结果。,二、九册总目标阅读,逗号:表示一句话中间的停顿。 顿号:表示句中并列的词或词组之间的停顿。,三、 九册教材编写体例,本册教材分为8个单元,共选编了32篇课文,其中16篇精读,16篇略读,还有8次语文实践活动。课后选编了6篇选读课文和6个语文趣味活动,书后附有生字表和认读字表。,三、九册教材编写体例,除写人、写事、写景、状物的文章外,还包括:现代诗、古诗、 寓言、古文、神话、说明文。文体丰富。,三、九册教材编写体例,8个单元的编排主题也各有侧重点。 第一单元:祖国他人铭记心中 第二单元:祖国江山美不胜收 第三单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第四单元: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第五单元:我们的生活充满爱 第六单元:科普知识伴我成长 第七单元:辛勤创业良好品德 第八单元:爱国主义革命传统,九册一至四单元教材分析,第 一 单 元,单元重点要求: 1 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有 感情地朗读。 2 了解事件梗概(课文主要内容)。 3 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 4 就课文内容或其中某个问题发表看法。 5 练习用修改符号修改一段话。 6 口语交际:介绍北京的一种特色工艺品或小吃。 7 习作:令我感动的一件事。,1 我们爱你,中国 一 重点要求: 1 了解诗歌的内容。即“是从哪几方 面歌颂伟大祖国的?” 2 有感情朗读,背诵14小节。 3 理解并积累词语的意思。,二 教学建议 1 认真准备,收集资料。 2 注意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引导学生用比较简洁的语言归纳、概括每小节的主要内容。如:,这首诗歌是从哪几方面歌颂伟大祖国的? 第1小节是从哪方面歌颂祖国的? 第2小节主要歌颂了祖国( )。,3 引导学生把凝练、抽象的诗歌语言形象化、 具体化。 边读边展开联想、想象。 利用图片、录像等帮助学生增加感性认识。 请了解情况的学生做介绍。,4 多种形式的朗读贯穿教学始终。 5 体会写法。 (1)先从六方面介绍,再进一步抒发情感。 (2)选择最具代表性(最具特点)的事物。 (3)语言凝练,感情浓烈。,2 拐 杖 一 教材特点,1 老题材写出了新意。 第一,“新”在故事中的几个误会。 误会1:小姑娘以为“我”腿有残疾, 为“我”让座。 误会2:“我”以为小姑娘认为“我”怀了 孕或是看错了人。 误会3:下车时,“我”拄着拐杖装瘸,让 小姑娘继续认为“我”是残疾人。,第二,“新”在几处“出人意料”。 1 小姑娘给“我”这样的正常人让座。 2 为了保护小姑娘的爱心,“我”提前 三站下车。 3 为了保护小姑娘的爱心,“我”下车 装瘸。 4 再次上车时把拐杖提得高高的。,第三,“新”在立意上。 “三新”:选材新、立意新、角度新。,2 叙述事件与心理描写紧密结合。 3 全文以拐杖为线索。,二 重点要求。 1 了解故事梗概,说说主要内容。 2 理解小姑娘关爱他人的品质,理解“我” 的做法和感受,体会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 的美好情感。 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 围绕“我”的做法,写一段阅读体会。,三 教学建议 1 抓小姑娘的表现,体会其品质。,2 理解 “我”的做法和感受,体会人与人之间相 互理解的美好情感。 (1)抓“我”心理活动及变化,体会“我”的感受。 疑惑恍然大悟不安 (2)抓“我”的动作及变化,体会“我”为什么这样 做。 拿拄提,3 关于写阅读感受。,(1)要先审题,弄懂题目要求。 (2)结合课文理解两个“为什么”。 为什么一拐一拐地走出车门? 为什么把拐杖提得高高的,快速上了下一趟车? (3)写感受的思路: 先通过这两个细节谈自己对作者的看法、评价, 再扩展到“我们应该怎样做”。,4 增加一个讨论题: “让座”原本是个很俗的写作材料,课文为 什么写得不俗?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语文实践活动 1,第三、四题,学习使用修改符号。 1 复习学过的6种修改符号。 5册第6单元:删去、增加、修改(更换) 6册第3单元:词语移到指定位置、 前后词语互换位置、原字词保留。 2 读第三题:认识两种修改符号。 3 做第四题:先自己修改,再交流订正。,介绍具有北京特色的工艺品或小吃:,1 要提前布置任务,选择内容。 2 收集、选择材料。 3 重点要求:说清楚,说明白。 4 创设交际情境。 “向家乡来的亲友介绍” “以导游的身份向游客介绍” 5 交际性: (1)提问解说。 (2)评议说得怎样。,习作:一件令自己感动的事,重点要求: 1 写清楚事情的经过,重点部分写具体。 2 要写出自己的感受、想法、心情等,表 现出自己的“感动”。 3 写后修改。 拐杖北京老人森林警察三篇课文都是很好的范本,三篇课文的教学要和本次习作相结合。,第 二 单 元 单元重点任务:,1 描写景物要抓住景物的特点。 2 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 3 口语交际:介绍家乡一处风景名胜或一个独具特色 的农家小院。 4 习作: (1)片段:仿照 “孔隙”写法,把一个意思写具体。 (2)大作文:按照参观或游览顺序写一篇作文。 5 其他。 (1)顿号和逗号的用法,给人物对话加标点。 (2)易读错字正音、形近字的辨析、根据意思写成 语、摘录指定语句等。,5 记金华的双龙洞,一 关于理解“孔隙”的特点和写法。 1 孔隙的特点:狭窄、低矮。 2 是怎样写出孔隙特点的? “通过写船窄表现了孔隙狭窄的特点”。 (借写乙物写出甲物的特点) “通过写感受写出了孔隙低矮的特点”。 (通过写感受写出事物的特点),二 关于仿写一段话。,1 重点要求:把一个意思写具体。 2 可使用“孔隙”一段的一种或两种方法。 3 不局限于课后的两个内容。如: 天气真热呀! 风(雨)真大呀! 车上人真多呀!,6 颐 和 园,一 重点任务 1 知道课文写了哪些重要景点。 2 理解课文的写作顺序和说明的方法。 3 体会逗号与顿号的不同用法。 4 背诵第7自然段。 5 积累词语。,二 教学建议 1 关于课文的写作顺序。 (1)全文按“总述分述总述”的顺序写。 (2)第二部分(分述)按照不同内容介绍。,2 关于理解文章的写法。 (1)抓住重点景点介绍。 (2)运用“数字说明”、“举例说明”等方法。 (3)说明与描写结合。,语文实践活动 2,第四题,给一段话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1 注意有的地方答案不唯一。 2 抓重点:一是顿号用法,二是人物语言描 写中冒号、引号用法。 3 难点:提示语在中间时,“某某说”的后 面用逗号。,习作: 记一次参观(或游览)活动,1 重点要求: (1)按参观或游览的顺序写(交代清楚顺序)。 (2)重点内容(景物)写具体些,非重点内容(景 物)写简略些。 2 注意描写自己的感受、想法。 记金华的双龙洞的教学要与本次习作相结合。,第 三 单 元,一 阅读课文的重点要求 1 懂得人与动物要和谐相处,体会生活的乐趣。 2 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体会表达效果。 “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 词句的意思,体会表达效果。” 3 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1)抓住要点,语言简练,语句通顺。 (2)逐步掌握基本方法。 段意串联法:把各部分主要内容连起来, 归纳为文章主要内容。 (3)视课文特点,渗透或交给其他方法。 取主舍次、利用重点语句、题目扩展。,(4)以说为主,适当动笔,注意难度。 (5)用实例和比较的方法帮学生体会、修改。,4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1)多读课文。 (2)抓住重点语句体会。 (3)重视有感情朗读。 (4)联系时代背景和相关资料。 二 作文 1 小作文:写一段话,介绍一种小动物,写出它的某一特点。 2 大作文:我发现 。,9 猫,一 抓住大猫古怪、小猫活泼淘气的特点。 1 形象具体地理解大猫古怪的特点。 2 体会大猫的古怪,要注意整体性。 老实贪玩尽职 温柔可亲一声不出 胆小勇猛 3 小猫的特点要抓得准确。 活泼、淘气(或调皮、生气勃勃) 4 体会小猫的特点要多读体会,减少逐句分析。,二 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 1 既要抓重点语句,又要从字里行间体会。 2 体会拟人写法的作用。 3 重视有感情朗读。,三 展示归纳课文主要内容的过程。 第一步:说说每部分主要内容,出示答案。 第二步:把两部分答案连起来。 第三步:修改(增、删、改)。 四 关于写一段话。 1 要写这种动物内在的某个特点。 2 可写成几个自然段,可写成一个较长的自然 段。不少于200字为宜。,五 注意正音。,1“的确是啊!” 读作“ra”。 2“它若是不高兴啊,” 读作“na”。,10 爱的奇迹,一 课文特点 1 具体描写主要人物的动作、神态和“我”的心 理活动。 2 第一人称的写法使人感到真实而亲切。 3 环境描写突出人物特点。 二 重点要求 1 知道比利是个有同情心、有爱心的孩子;树立 保护动物、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 2 理解课题的意思。 3 体会“我”的思想感情。 4 体会第1自然段的作用。,三 教学建议,(一) 关于理解人物特点。 第一、要抓描写比利动作、神态的语句。 揣摩比利的心理活动。 第二、抓描写“我”的语句,体会“我”的 情感。 第三、要引导学生读中想象。,(二) 对“爱的奇迹”的理解。,1 “爱的奇迹”指什么? 指比利双手捧水喂小鹿,挽救小鹿生命这件事。 2 为什么说这是“爱的奇迹”? 事情发生在严重干旱、人畜饮水困难之时。 孩子年龄小,坚持时间长。 含有母亲对儿子的赞赏和自豪感。,语文实践活动 3,半命题作文:我发现 1 读懂习作要求。 (1)强调是本人的真实生活经历,用第一人称。 (2)自己以前不知道的,经过观察、思考、实验、 探索等,看到、找到或明白了的现象或规律。 2 启发学生回忆生活,选择材料。 3 把发现的经过写清楚、写具体。 4 注意描写自己的心情、感受。,第 四 单 元,一 阅读的重点要求。 1 借助注释、工具书,理解诗句的意思,想像诗 歌描绘的情境。 2 借助注释、工具书,阅读浅显的文言文,了解 故事梗概,理解内容。 3 阅读京剧唱词,初步了解京剧,受到京剧艺术 的熏陶。 4 积累优美的句段,能够背诵京剧赤桑镇唱 词选段,背诵默写四首古诗。 二 综合实践活动走近京剧。,13 古诗四首,一 古诗教学的重点要求 1 理解诗句的意思,掌握重点字的意思。 2 想像每首诗描绘的景象,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 感情。 3 背诵、默写。 二 教学建议 1 朗读贯穿始终。 2 关于理解诗句的意思。 (1)尽可能通过看注释、查字典等手段理解。,(2)不要抄、背译文。 (3)有的诗句可以有不同的理解。 例: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3 引导想像。 4 落实背诵、默写要求。 5 体会作者的情感应手段多样。 第一,多朗读。 第二,从所想像的画面中体会。 第三,抓住重点词语品味。 第四,联系时代背景和作者的生活状况。 6 引导学生通过比较理解、欣赏。,14 京剧赤桑镇选段,一 重点要求 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包拯的思想感情和 他秉公执法、不徇私情的美德。 2 能正确写出指定的句子的意思。 3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三 教学建议 1 教学步骤: (1)了解剧情。 (2)自学生字,自读课文,说说课文大意。 (3)提出不懂的问题,交流解决。,(4)有感情朗读,体会(说说)包拯的心情。 (5)讨论:从这段唱词可以看出包拯是怎样的人? (6)背诵课文。,2 关于朗读。 (1)把握住情感基调。 充满真情,言辞恳切。 (2)把握好停顿。,语文实践活动 4,第二题:读读下面的词语,想想它们有什么特点,再写出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木竹材刨切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桥梁施工安全防护设施验收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橡胶硫化设备安全操作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酶制剂提取工三级安全教育(班组级)考核试卷及答案
- 园林工程技术试题及答案
- 2025-2026学年赣美版(2024)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体验先民生活》教学设计
- 银行支付结算试题及答案
- 银行运营管理岗位考试题及答案
- 银行英语考试题型及答案
- 银行信用度测试题及答案
- 次氯酸钠培训
- 腰椎间盘突出伴神经根病
- 幼儿园孩子受伤赔偿协议书范文
- 合肥市肥东县大学生乡村医生专项计划招聘考试真题
- 林地恢复协议书(2篇)
- 2024年哈尔滨卫生系统考试真题
- 非结核分枝杆菌病诊断与治疗指南(2020年版)解读课件
- 内部控制手册
- 护理分层培训考核分析问题总结
- 研学大赛理论模拟试题二附有答案
- 红火蚁监测和防控技术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