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热固性保温复合板建筑内保温系统应用技术要点Technical point for thermosetting insulation composite plate on building interior insulation system前 言建筑内保温系统具有安全性较高、维护成本低、使用寿命长、不受建筑高度以及外立面设计风格限制以及更适合间歇式采暖空调工况下的节能等优势。同时,为防止和减少火灾危害,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高建筑内保温工程的使用安全性,推广应用具有良好消防性能和保温性能的新型建筑材料是建筑节能技术发展的需要。为了深入贯彻落实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的通知(渝府办发2013237号)以及关于进一步加强建筑保温隔热材料应用管理的通知(渝建发201344号)等文件要求,规范技术要点,确保工程质量,由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组织重庆市绿色建筑技术促进中心等单位在广泛调研分析的基础上,参考现有相关标准,结合工程应用实际,制订了本技术要点。该技术要点共由基本规定、性能要求、设计要点、施工要点和验收要求共5部分组成,该技术要点依据国家、行业技术标准与规定,针对热固性保温复合板产品特性,从材料、设计、施工和验收等方面对其提出了相应的技术要求,严格执行新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确保内保温工程防火安全和质量有重要作用,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该技术要点的实施,对推动建筑保温系统的应用具有积极作用。本技术要点由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负责管理,由重庆市绿色建筑技术促进中心负责具体技术内容解释。主要起草人:丁小猷 廖袖锋 赵本坤 何丹 徐惦耕 李怀玉 张智强 周光 邹时畅 江腾 杨东 王聪 周川 伍华 张梅 王忠祥 目录1 基本规定12 性能要求22.1 系统性能22.2 组成材料23 设计要点63.1 一般规定63.2 系统构造74 施工要点10 4.1 一般规定104.2 施工工序及要点115 验收要求145.1 一般规定145.2 主控项目155.3 一般项目165.4 验收资料161 基本规定1.0.1 本技术要点所指热固性保温复合板建筑内保温系统(以下简称“内保温系统”),是由热固性保温复合板、胶粘剂、锚栓、嵌缝材料、接缝带和饰面层等组成,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采用一定的组合方法进行安装施工,固定于外墙基层墙体内侧和屋面结构层下侧的非承重保温构造。1.0.2 本技术要点所指热固性保温复合板(以下简称“保温复合板”),是以燃烧性能为B1级的聚异氰尿酸脂硬泡塑料(PIR)板和硬质酚醛泡沫塑料(PF)板为保温层材料,单侧复合纸面石膏板、无石棉硅酸钙板或无石棉纤维水泥平板,在工厂预制成型,具有保温、隔热和防护功能的板状制品。1.0.3 本技术要点适用于重庆市范围内新建、改建和扩建的民用建筑及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内保温工程的设计、施工及验收。1.0.4 内保温系统的组成材料应彼此相容,应由系统产品供应商配套提供。1.0.5 内保温工程质量控制的基本要求应符合外墙内保温工程技术规程JGJ 261的规定。1.0.6 内保温工程的防火设计应符合现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和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 50222的规定。1.0.7 内保温工程除应符合本技术要点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行业和重庆市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 性能要求2.1 系统性能2.1.1 内保温系统的性能应符合表2.1.1的规定。表2.1.1 内保温系统性能指标项目性能指标试验方法纸面石膏面层无石棉硅酸钙板面层无石棉纤维水泥平板面层耐久性无可见裂缝、剥落现象GB/T 30593 系统拉伸粘结强度/MPa0.0350.10GB/T 30593 吸水量*/(kg/m2)系统在水中浸泡1h后的吸水量不大于1.0JGJ 144热阻/(m2 K)/W应符合设计要求GB/T 30593 不透水性*面板内侧2h不透水 JGJ 144防护层水蒸气渗透阻*应符合设计要求JGJ 144* 用于厨房、卫生间等潮湿环境时,要求此指标2.2 组成材料2.2.1 保温复合板1 保温复合板的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表2.2.1-1规定。 表2.2.1-1 保温复合板尺寸允许偏差 单位:mm项目允许偏差试验方法长度-3.00GB/T 6432宽度-3.00厚度2.0对角线差4.0板面平整度4.02 保温复合板保温层不允许有负偏差。3 保温复合板面板公称厚度不得小于10.0mm,且应平整、无夹杂物、颜色均匀,不应有影响使用的可见缺陷、如起泡、裂口、变形等。4 保温复合板的性能应符合表2.2.1-2的规定。表2.2.1-2 保温复合板的主要性能指标项目性能指标试验方法纸面石膏面层无石棉硅酸钙板面层无石棉纤维水泥平板面层抗弯荷载/N宽度方向160长度方向400G(板材重量)GB/T 9775拉伸粘结强度/MPa0.035且纸面石膏与保温板界面破坏0.10且保温板破坏GB/T 30593抗冲击性/次10GB/T30593面板收缩率/%-0.06GB/T 7019甲醛释放量(干燥器法)/mg/L1.5GB 18580天然放射性核素限量IRa1.0GB 6566Ir1.0注: 当纸面石膏板的断面荷载、无石棉硅酸钙板及无石棉纤维水泥平板的抗折强度满足国家现行有关产品标准时,可不做保温复合板的抗弯荷载试验。2.2.2 保温复合板用保温材料采用聚异氰尿酸脂硬泡塑料(PIR)和硬质酚醛泡沫塑料(PF)的性能应符合表2.2.2的规定。表2.2.2 保温材料的性能指标项目性能指标试验方法PIR板PF板密度/kg/m335454560GB/T 6343导热系数/W/mK0.0240.034GB/T 10294垂直于板面方向的抗拉强度/MPa0.10JGJ 144续表2.2.2压缩强度/MPa0.150.15GB/T 8813尺寸稳定性(702,48h)1.51.5GB/T8811甲醛释放量(干燥器法)/(mg/L)1.5GB 18580燃烧性能/级不低于B1GB/T 8626和GB/T 20284燃烧性能附加分级/级产烟量不低于s1GB/T 20284燃烧滴落物/微粒不低于d0GB/T 8626和GB/T 20284产烟毒性不低于t1GB/T 20285氧指数/%30GB/T 2406.22.2.3 胶粘剂的性能应符合表2.2.3的规定。表2.2.3 胶粘剂性能指标项目性能指标试验方法拉伸粘结强度/MPa原强度0.6(与水泥砂浆)GBT 30593耐水*浸水2d,干燥2h0.3(与水泥砂浆)浸水2d,干燥7d0.6(与水泥砂浆)拉伸粘结强度/MPa原强度0.10,破坏发生在保温板中(与复合板)耐水*浸水2d,干燥2h0.06(与复合板)浸水2d,干燥7d0.10(与复合板)可操作时间/h1.5-4.0 *用于厨房、卫生间等潮湿环境时,要求此指标2.2.4 锚固件的塑料膨胀套管应采用聚酰胺、聚乙烯或聚丙烯制成,且不得使用回收的再生材料,螺钉应采用材质为不锈钢或经过表面防腐处理的碳素钢制成,应采用凸缘锚栓,其主要性能应符合表2.2.4的规定。表2.2.4 锚栓主要性能指标项目性能指标试验方法单个锚栓抗拉承载力标准值/KN(C25混凝土基层)0.3JG 149锚栓直径/mm8游标卡尺测量锚栓长度/mm80或1002.2.5 耐碱玻纤网的性能应符合表2.2.5的规定。表2.2.5 耐碱玻纤网性能指标项目单位性能指标试验方法标准单位面积质量g/m2160GB/T 9914.3耐碱拉伸断裂强力(经、纬向)N/50 mm1000GB/T 7689.5耐碱断裂强度保留率(经、纬向)%75GB/T 20102氧化锆含量%14.50.8JC 935氧化钛含量%6.00.5涂塑量g/m220GB/T 9914.22.2.6 保温复合板面板应符合下列规定:1 纸面石膏板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纸面石膏板GB/T 9775的规定。2 无石棉纤维水泥板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纤维水泥平板 第一部分:无石棉纤维水泥板JC/T 412.1的规定。3 无石棉硅酸钙板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纤维增强硅酸钙板 第一部分:无石棉硅酸钙板JC/T564.1的规定。2.2.7 腻子、嵌缝材料、接缝带、隔气层材料的性能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3 设计要点3.1 一般规定3.1.1 内保温系统工程的热工和节能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 内保温系统平均传热系数应符合国家、重庆市现行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规定。2 外墙热桥部位内表面温度不应低于室内空气在设计温度、湿度条件下的露点温度,必要时应进行保温处理。3 内保温复合墙体和屋面板内部有可能出现冷凝时,应进行冷凝受潮验算,必要时应设置隔汽层。4 保温层材料热工参数应符合表3.1.1-4的规定:表3.1.1-4 保温层材料热工参数类别应用部位导热系数CW/(m.K)蓄热系数SCW/(m2.K)修正系数a聚异氰尿酸脂硬泡塑料(PIR)外墙内侧、屋面内侧0.0240.291.10硬质酚醛泡沫塑料(PF)外墙内侧、屋面内侧0.0340.411.153.1.2 内保温工程砌体外墙或框架填充外墙,在混凝土构件外露时,应进行结露验算,必要时在其外侧面加强保温处理。3.1.3 内保温工程宜在墙体易裂部位及屋面板、楼板交接部位采取抗裂构造措施。3.1.4 内保温各构造层组成材料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1 厨房、卫生间等潮湿环境严禁使用普通的纸面石膏板,应使用耐水纸面石膏板、无石棉纤维水泥板或无石棉硅酸钙板;2 有防火要求的部位采用纸面石膏板时,应选用防火纸面石膏板;3 厨房、卫生间等潮湿环境应使用耐水型腻子;4 在有空腔结构的基层上,应采用专用锚栓锚固。3.1.5 内保温工程基层墙体应采用水泥抹灰砂浆整体找平,抹灰工程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装修装饰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210的规定。3.1.6 在内保温复合墙体上安装设备、管道或悬挂重物时,其支承的埋件应固定在基层墙体上,并应做密封设计。3.1.7 内保温基层墙体应具有防水能力。3.2 系统构造3.2.1 外墙内保温系统的基本构造应符合表3.2.1的规定。表3.2.1 外墙内保温系统的基本构造基层找平层系统基本构造构造示意图粘结层保温复合板饰面层保温层面板混凝土墙、砌体墙水泥抹灰砂浆胶粘剂+锚栓PF板、PIR板纸面石膏板、无石棉纤维水泥平板、无石棉硅酸钙板腻子层+涂料或墙纸或面砖3.2.2 屋面内保温系统基本构造应符合表3.2.2的规定。表3.2.2 屋面内保温系统的基本构造基层找平层系统基本构造构造示意图粘结层保温复合板饰面层保温层面板钢筋混凝土屋面水泥抹灰砂浆胶粘剂+锚栓PF板、PIR板纸面石膏板、无石棉纤维水泥平板、无石棉硅酸钙板腻子层+涂料或墙纸3.2.3 保温复合板应采用以粘锚结合的方式与基层可靠连接,应符合下列规定:1 粘贴保温复合板前,应对其底面做界面处理。2 保温复合板与基层之间采用框点法粘贴,粘贴面积应符合表3.2.3的要求。3.2.3 框点法粘贴面积使用部位粘贴面积墙体涂料30%面砖40%屋面50%3.2.4 内保温系统采用的锚栓应符合下列规定:1 锚栓进入基层的有效锚固深度不应小于25mm,基层为加气混凝土砌块时,锚栓的有效锚固深度不应小于50mm。 2 墙面内保温系统用锚栓每平方米应不少于2个,屋面内保温系统用锚栓每平方米应不少于3个。3.2.5 内保温系统接缝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1 板间接缝和阴角宜采用接缝带,可采用嵌缝膏(或柔性勾缝腻子)粘贴牢固,阴角接缝构造大样图如图3.3.5-1所示。3.2.5-1 阴角2 阳角可采用护角,采用嵌缝膏(柔性勾缝腻子)满粘牢固,阳角接缝构造大样图如图3.3.5-2所示。3.2.5-2 阳角3 保温复合板之间的接缝不得位于门窗洞口四角处,且距洞口四角不得小于300mm,如图3.3.5-3所示。3.2.5-3 门窗洞口四角处保温复合板接缝示意图3.2.6 保温复合板底部需离房间地面建筑最终完成面不小于20mm,待保温复合板安装完毕后用胶粘剂填实。3.2.7 厨房、卫生间墙面的防水构造应设置在保温系统的外侧,以保证保温复合板的整体防水效果。3.2.8 墙面铺贴面砖,铺贴墙面砖的最大高度不应大于3.6m,墙面砖厚度不得大于8mm,单位面积重量不应大于20kg/m2且应采用专用的面砖胶粘剂。3.2.9 内保温工程门窗洞口的内侧应做保温处理,保温材料可选用轻质抹灰砂浆。4 施工要点4.1 一般规定4.1.1 内保温系统工程应按照经审查合格的设计文件和经审查批准的施工方案施工,并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施工前应对施工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和必要的操作培训。4.1.2 内保温系统工程施工应在下列项目质量验收合格后进行:1 找平层施工完毕,施工质量经验收合格。2 外门窗框应安装完毕,门窗框、凸窗需按保温设计要求预留出保温层厚度。3 电气工程、水暖及装饰工程的管线、管卡、挂件、接线盒等预埋件,应留出位置或预埋完毕,并完成暗管线的穿带线工作。4 墙体缺陷(穿墙套管、脚手架眼、管线槽等)已采取填平补强措施处理。4.1.3 材料进场时,应有产品合格证、检验试验报告等质量证明文件,并应按照规定进行见证抽样、复验,合格后方可使用。4.1.4 内保温系统工程施工现场应采取可靠的防火安全措施,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 施工作业区域,严禁明火作业。2 施工现场灭火器的配置和消防给水系统,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GB 50720的规定。3 对材料的存放和保护,应采取符合消防要求的措施。4 施工用照明灯高温设备靠近保温材料时,应采取可靠的防火措施。5 当施工电器线路采取暗敷设时,应敷设在不燃烧体结构内,且其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30mm;当采用明敷设时,应穿金属管、阻燃套管或封闭式阻燃线槽。4.1.5 内保温系统工程施工期间以及完工后24h内,基层墙体、屋面及环境空气最低温度不得低于0,且平均温度不应低于5。4.1.6 内保温系统工程施工应严格遵守安全施工相关规定,符合现行劳动保护法律、法规:1 按规范搭设操作平台,施工用脚手架安装安全检验合格,必要的施工机具和劳防用品安全、可靠,并经检验和合格。2 楼层周边、门窗洞口和预留孔洞部位必须设置安全护栏和安全网或其它防止坠落的防护措施。4.1.7 大面积施工前,应在现场采用相同材料、构造做法和工艺制作样板,经有关各方确认后方可进行施工。4.2 施工工序及要点4.2.1 保温复合板施工工序应按图4.2.1所示流程进行: 基层检查基层处理弹线定位、切板配制、刮抹胶粘剂安装保温复合板锚固安装接缝处理打磨平整细部处理成品保护、验收图4.2.1 保温复合板施工工序4.2.2 基层应坚实、平整、干燥、洁净。施工前,应按设计和施工方案的要求对基层进行检查和找平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1 当采用水泥砂浆找平,找平层与基层应粘结牢固;找平层垂直度和平整度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210的规定。2 基层与找平层之间,应按规定选择适宜的界面砂浆。4.2.3 弹线定位及切板应符合下列规定:1 根据实际尺寸并结合线路接线盒、洞口尺寸和位置,从一端开始向另一端进行排板,做到合理、省材、安全。2 结合实际现状,以实际控制点(粘结层厚度保温复合板厚度)在屋面、墙面上弹出参照定位线,通过控制粘结层厚度(在5mm内)来调整垂直度和平整度。3 切板:根据尺寸排板切割相应大小的保温复合板,控制好门窗框、线盒、开关部位保温复合板的切割。不平切割边需用打磨器将其打磨平整,基层墙体阳角和阴角处的保温复合板须做切边处理。4.2.4 配制胶粘剂应按下列规定进行:1 应严格按供应商提供的配合比和制作工艺在现场进行配制。2 单次配制量不宜过多,应视现场环境气温条件控制在2h内(或按产品说明书中的规定)使用完。3 按点框法粘结,保温复合板与基层的粘结面积应符合本技术要点3.2.3条的规定。4.2.5 保温复合板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1 及时将涂好胶粘剂的保温复合板从一端开始,按控制线顺序安装,板与板之间高差不应超过2mm,板间拼缝和接缝应严密、平整。2 立即用2m靠尺和托线板检查,贴紧挤压均匀,清除板边溢出的胶粘剂。以顶部及地面所弹参照线为准,使用橡皮锤敲击打夯保温复合板表面(注意防止破坏面板),确保保温复合板安装到位,调整板面的平整度和垂直度。3 当墙体高度超过保温复合板长边时,应待下层保温复合板的粘贴材料硬化后(8h)再进行上层保温复合板的墙体安装。4 墙面安装保温复合板底部要离房间地面建筑最终完成面高20mm,用保温复合板边角料撑垫,起防水、防潮作用,待保温复合板安装完毕后用胶粘剂填实。4.2.6 内保温系统锚栓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1 安装锚栓的数量、位置和基层内有效深度应满足本技术要点第3.2.4条的规定。2 锚栓件的安装使用电锤(橡皮锤)安装,防止破坏保温复合板。4.2.7 内保温系统接缝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1 待保温复合板粘贴完毕且胶粘剂硬化后(约8h),检查拼缝和接缝板间的平整度,清洁板缝的污染物后,进行接缝处理。2 按产品说明书的规定拌制嵌缝膏,以30min内用完为宜,超过可操作时间严禁再加水使用。3 批刮第一层嵌缝膏:将嵌缝膏批刮在板缝内,填满、压实,并同时批刮在缝两侧保温复合板上,宽度自板边起不少于30mm,抹刮平整。4 以接缝纸带毛面为粘贴面,接缝纸带中线和保温复合板板缝中线重合,压入第一层嵌缝膏中,并抹刮压实,接缝纸带应平整,中间不能有气泡。5 批刮第二层嵌缝膏。6 阴阳角接缝,采用接缝纸带中线对折后,按接缝工艺处理。4.2.8 待嵌缝膏完全干燥凝固后,用120#砂纸打磨平整,保证墙面整体平整,阴阳角、孔洞顺直。4.2.9 细部构造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1 根据线盒、开关、洞口等位置,算准尺寸,用开孔锯开孔,禁止安装好后再进行开洞打眼。2 洞口四周应满刮宽50mm,厚20mm胶粘剂,填充密实。4.2.10 成品保护应符合以下规定:1 不得在墙上进行电焊、气焊操作,不得用重物碰撞、挤靠墙壁。2 施工用水和设备试水等,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墙面受潮和污染。3 人员易碰撞的部位应设置保护措施。5 验收要求5.1 一般规定5.1.1 内保温系统工程的验收应符合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411、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210和重庆市居住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DB 50-069、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DBJ 50-070的相关规定。5.1.2 内保温系统工程应对下列部位或内容进行隐蔽工程验收,并应有详细的文字记录和必要的图像资料:1 保温复合板附着的基层及其表面处理;2 保温复合板的粘结或固定;3 锚栓安装;4 墙体热桥部位(门窗洞口、凸窗四周)处理;5 板缝及构造节点处理;6 隔气层的铺设。5.1.3 内保温系统工程检验批的划分应符合下列规定:1 按相同材料、工艺和构造做法,每5001000面积划分为一个检验批,不足500也为一个检验批,每个检验批每100应至少抽检一处,每处不得少于10;2 检验批的划分也可根据方便施工与验收的原则,由施工单位与监理(建设)单位共同商定。5.1.4 内保温系统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合格,应符合下列规定:1 检验批应按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验收;2 主控项目应全部合格;3 一般项目应合格,当采用计数检验时,至少应有90以上的检查点合格,且其余检查点不得有严重缺陷;4 应具有完整的施工操作依据和质量验收记录。5.2 主控项目5.2.1 内保温系统工程及主要组成材料性能应符合本技术要点的规定。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查报告、进场复验报告以及核查质量证明文件。检查数量:按进场批次,每批随机抽取3个试样进行检查;质量证明文件应按其出厂检验批进行核查。5.2.2 内保温系统工程主要组成材料进场时,应提供产品品种、规格、性能等有效的型式检验报告,并按表5.2.2规定对材料进行现场抽样复验。 表5.2.2 内保温工程主要组成材料的复验项目组成材料复验项目保温复合板拉伸粘结强度、抗冲击性保温材料导热系数、密度、抗压强度或压缩强度、燃烧性能胶粘剂与保温板拉伸粘结强度原强度锚栓单个锚栓抗拉承载力标准值检验方法:随机抽样送检,核查复验报告检查数量:同一厂家同一品种的产品,当单位工程建筑面积在20000以下时各抽查不少于3次;当单位工程建筑面积在20000以上时各抽查不少于6次。5.2.3 内保温系统工程施工前应按照设计和施工方案的要求对基层进行处理,处理后的基层应符合保温层施工方案的要求。检查方法:对照设计和施工方案观察检查;核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检查数量:全数检查。5.2.4 内保温系统工程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 保温材料厚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不得有负偏差;2 保温材料与基层及各构造层之间的粘结或连接必须牢固。粘结强度和连接方式应符合设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云南省自然资源厅下属事业单位真题
- 2024年苏州城市学院辅导员考试真题
- 班级行为规范的建立与实施计划
- 2024年宁波财经学院辅导员考试真题
- 2024年江西省广播电视局下属事业单位真题
- 公司并购与风险管理试题及答案
- 2024年四川文理学院选调工作人员笔试真题
- 2024年三明市尤溪县招聘教师笔试真题
- 战略管理中的外部性风险识别与应对方法试题及答案
- 2024年佛山市南海区事业单位招聘笔试真题
- DBJT45-007-2012 广西壮族自治区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基础技术规程
- 2025年河北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工业互联网集成应用参考试题库(含答案)
- 电大《法理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 国家保密培训课件
-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汇编(2025版)
- 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内容
- 2017年高考数学试卷(文)(北京)(空白卷)
- 酒店用电安全知识培训
- 数字化管理师复习测试卷附答案
- 2025年软件资格考试电子商务设计师(中级)(基础知识、应用技术)合卷试卷与参考答案
- 【MOOC】大学生健康教育与自卫防身-山东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