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评价检测(一).ppt_第1页
单元评价检测(一).ppt_第2页
单元评价检测(一).ppt_第3页
单元评价检测(一).ppt_第4页
单元评价检测(一).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 (90分钟 100分),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一泓(hn) 萦绕(yn) 涟漪(lin y) 嘟嘟哝哝(d) B.惹动(r) 稠密(chu) 墩子(dn) 分道扬镳(bio) C.惬意(qi) 枝虬(z) 嗤笑(ch) 迥然相异(jin) D.铭刻(mn) 阴晦(hu) 喷薄(b) 万籁俱寂(li) 【解析】选C。“虬”应读“qi”。,2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循声而去 引我暇想 小心翼翼 万鹤藏云 B瘦骨嶙峋 玲珑剔透 不记其数 浮想连翩 C身不由己 欲近故远 繁花似锦 如愿以偿 D驰名中外 消声匿迹 生意盎然 翩翩飞舞 【解析】选C。A项中“暇”应为“遐”、“鹤”应为“壑”;B项中“记”应为“计”、“连”应为“联”;D项中“消”应为“销”。,3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潺潺:拟声词,形容溪水、泉水等流动的声音。 涟漪:细小的波纹。 颤动:短促而频繁的振动。 干涸:(河道、池塘等)没有水了。 B簌簌:拟声词,形容风吹叶子等的声音。 迹地:林业上指采伐后还没重新种树的土地。 惬意:称心,满意。 地壳:由岩石构成的地球外壳。,C分道扬镳:指分道而行。比喻各奔前程,各干其事。 萦绕:缠绕回旋。 攒聚:紧紧地聚拢在一起。 心往神驰:心神都飞向那里。形容一心向往。 D拾级:逐步登阶。 鱼贯:把鱼贯串起来。 登峰造极:比喻达到顶峰。 殷勤:热情而周到。 【解析】选D。“鱼贯”应是“像游鱼一样一个挨一个地接连着(走)”。,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 ) A.通过成功举办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我国的国际地位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B.今年两会上强调,有关部门必须加强监管,才能杜绝食品安全问题不再发生。 C.事实告诉我们,是否有创新理念是一个民族强大的关键。 D.“天宫一号”科研人员有敢于钻研、英勇无畏的精神是值得学习的。 【解析】选A。B.否定不当,去掉“不再”;C.前后不一致,去掉“是否”;D.语意混淆,去掉“有”。,5下列对文学常识叙述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鼎湖山听泉是一篇情景交融的叙事散文佳品,在所绘之景中抒情寓理,给人以启迪。它的作者是当代散文家谢大光。 B普里什文是苏联作家,1907年他发表处女作林中小溪一举成名。 C飞红滴翠记黄山是当代散文家、小说家柯蓝为25集电视连续剧话说长江中的黄山部分写的解说词。,D画山绣水文题是互文手法,文中描绘了桂林的美丽景观。作者是著名作家杨朔。三千里江山荔枝蜜是他的代表作。 【解析】选D。A项中应是“抒情散文或游记散文”;B项中处女作应是在鸟不受惊的地方;C项中应为“电视旅游风光片”。,6按原文填空。(5分) (1)那清脆如弹拨者,_。 (2)愿将腰下剑,_。(李白塞下曲) (3)月黑雁飞高,_。(卢纶塞下曲) (4)_,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5)竹外桃花三两枝,_。(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6)李白的塞下曲六首(其一)中,与“枕戈待旦”意境相似的诗句是:_,_。,答案:(1)是石缝间漏下的滴泉 (2)直为斩楼兰 (3)单于夜遁逃 (4)羌笛何须怨杨柳 (5)春江水暖鸭先知 (6)晓战随金鼓 宵眠抱玉鞍,7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5分) 第六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1417周岁人群对课外书的选择偏好主要集中在文学类上,这一比例占到了58.5%;其次喜欢的课外书类别依次是历史类、科普类和心理类,选择比例均大约在20%左右。对于学生阅读课外书,66.0%的学校老师和74.3%的家长表示赞成,另有9.6%的学校老师和6.6%的家长因担心耽误学习而反对学生阅读课外书。,(1)上述材料中有一个病句,请找出并作修改,把正确的句子直接写在下面横线上。(1分) 正确的句子:_ 答案:选择比例均在20%左右。,(2)在你阅读过的课外书中,对你影响最大的是哪一本书?请简要介绍其主要内容 ,并谈谈你的理由。(2分) 对你影响最大的是 主要内容:_ 理由:_,答案(示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书中主要介绍了主人公保尔积极投身到工作中,后来由于阴冷潮湿,腿不能动,他曾痛苦过,但他很快挺了过来,又积极投身到文学创作中,给人们送去精神上的营养。 这本书让我明白了,不论做什么事,遇到多大的挫折,只要我们有信心、有毅力,认真积极地对待,不向命运屈服,就一定能战胜困难,走向胜利。,(3)针对材料中反对学生阅读课外书的学校老师或家长,请联系你阅读名著等课外书籍的收获,谈谈你的观点和依据。(2分) 答:_,答案(示例):名著等课外书籍知识面广,内容丰富,富含人生哲理,阅读这些书籍能够使我们拓宽视野,活跃思维,启迪智慧,陶冶情操,懂得更多做人的道理,应该多读。我以前写作文,时常感到无内容可说,有时想表达的意思也找不到恰当的词来概括。这一年多的时间,我利用课余时间读了不少的课外书籍,作文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许多地区的风土人情也知道了不少。,二、阅读品悟(40分)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812题。(14分) 自从古人写了一句“桂林山水甲天下”的诗,多有把它当做品评山水的论断。殊不知原诗只是着力烘衬桂林山水的妙处,并非要褒贬天下山水。本来天下山水各有各的特殊风致,桂林山水那种清奇峭拔的神态,自然是人间少有的。,尤其是从桂林到阳朔,160里漓江水路,满眼画山绣水,更是大自然的千古杰作。瞧瞧那漓水,碧绿碧绿的,绿得像最醇的青梅名酒,看一眼也叫人心醉。再瞧瞧那沿江攒聚的怪石奇峰,峰峰都是瘦骨嶙峋的,却又那样玲珑剔透,千奇百怪,有的像大象在江边饮水,有的像天马腾空欲飞,随着你的想像,可以变幻成各种各样神奇的物件。这种奇景,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诗人画师,想要用诗句、用彩笔描绘出来,到底谁又能描绘得出那山水的精髓?,凭着我一支钝笔,更无法替山水传神,原谅我不在这方面多费笔墨。有点东西却特别触动我的心灵。我也算游历过不少名山大川,却从来没见过一座山,这样凝结着劳动人民的生活感情;没见过一条水,这样泛滥着劳动人民的智慧的想像。只有桂林山水。,8杨朔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是古人的诗句,你认为正确吗?为什么?(3分) 答:_ 答案:正确。“桂林山水甲天下”是清代金武祥游桂林山岩的诗句。,10摘抄一个比喻句,并分析其作用。(4分) 答:_ 答案(示例):“再瞧瞧那沿江攒聚的怪石奇峰,峰峰都是瘦骨嶙峋的,却又那样玲珑剔透,千奇百怪,有的像大象在江边饮水,有的像天马腾空欲飞,随着你的想像,可以变幻成各种各样神奇的物件。”生动形象地再现出了桂林怪石奇峰的形状。,11“泛滥”与“表现、洋溢、充满”三个词相比,哪一个更恰当些? 为什么? (3分) 答:_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词语意义的辨析。回答时首先要结合上下文来看,看是否用法一致;其次,看本句中搭配是否合理,修饰是否恰当。 答案:“泛滥”要恰当些,一是与前面的“凝结”相照应,形象生动;二是“泛滥”准确地形容了水的状态。,12画线句中两个“没见过”和“只有”矛盾吗? (2分) 答:_ 答案:从字面上看是矛盾的,但是作者在这里强调桂林山水独特的精髓,因此不矛盾。,13文章首尾都出现了人们对秃梧桐表示惋惜的话,简要分析其作用。(3分) 答:_ 答案:两个作用:一是说明人们对秃梧桐的存活越来越没信心,显示秃梧桐的艰难;二是在结构上有前后照应的作用。,14本文是以什么为线索组织材料的? (3分) 答:_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把握线索的能力。回答时一般从物线、感情线、时间线、空间线等来考虑。 答案:以不同季节的变化为线索。,15文中第 段写了其他的树和花,试分析其对表现文章中心的作用。(2分) 答:_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写作方法的分辨能力。文章重点写的是秃梧桐,但却还写了与此相关的其他的树和花在秋日的枯萎惨淡,目的是从侧面衬托秃梧桐的兀立。 答案:两个作用:一是衬托作用;二是深化文章中心的作用。,16文章结尾“但是,我知道有落在土里的桐子”这句话的含意是什么?(3分) 答:_ 答案:留下了种子,孕育了生机,即使秃梧桐死了,它的种子也会将它的生命延续下去。,17从秃梧桐的身上,你得到了什么启示?(2分) 答:_ 答案(示例):生命力是顽强的。不向命运屈服,这本身就是一种美。,18.文中“粮坊会馆,藏在远离闹市的过河之畔,是我的家乡亳州古商埠的见证”一句,突出了粮坊会馆的什么特点?(2分) 答:_ 【解析】此题考查对句子所表现出的特点的概括。可从“远离闹市”和“古商埠的见证”这两个短语来考虑。 答案:僻静、历史悠久。,19.文中画线的句子中,“商业的性质”指的是什么?“文化的氛围”又指的是什么?(2分) 答:_ 【解析】此题考查对句子中词语的理解。“商业的性质”指的是买卖东西;“文化的氛围”指的是人的精神生活提高。 答案:“商业的性质”指的是买卖粮食的地方;“文化的氛围”指的是会馆里的说书的、品茶的、饮酒的,谈吐文雅。,20.“看到一壶群杯的景象,总会想起老夫子讲学时摆起的道场”一句中的“老夫子”指谁?请你写出一句他讲学的内容。(2分) 答:_ 答案:孔子。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21文中“暖水瓶里的水已经被圈养过,没有了开水的烈,是受奴役的水,有的只是怨愤,而不是张扬”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3分) 答:_ 【解析】此句中把暖水瓶中的水与开水二者进行了比较,主要突出了新烧开的水更适合泡茶。 答案:对比。通过把暖水瓶中的水和开水特点的对比,突出了新烧开的水更适合泡茶。,22为什么说“真正的茶客不用鼻,不用嘴,单靠一双耳朵,就能听出茶里的门道来”?(2分) 答:_ 【解析】此题考查对信息的搜集能力。回答时,应找寻有关真正的茶客耳朵具备的超乎常人能力的句子。 答案:因为真正的茶客“听能入茶神”。能听出好茶被冲泡的水声清越、铿锵,劣质茶被冲泡的水声沉闷、纷乱。,23.文中作者“听”到了哪些内容?(2分) 答:_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听到的内容不仅仅是茶中所独具的。 答案:听到了说大鼓书的老艺人唱三国;听到了茶座中人与人之间的雅语;听到了泡茶后,茶的醒来和滔滔不绝的布道;听到了花戏楼里的钟声。,三、写作(40分) 24.鼎湖山有美景,林中小溪是美景,飞红滴翠记黄山说美景,画山绣水描美景,“鸟巢”刻美景,世博园呈美景,亚运村写美景江山如画,祖国到处是美景。请结合你的一次生活体验,以“这里风景如画”为题,写一篇内容具体、富有真情实感的游记。 要求:安排顺序合理。以叙述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并且适当地议论抒情。不少于600字。,【写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