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数学经验发展表.doc_第1页
幼儿数学经验发展表.doc_第2页
幼儿数学经验发展表.doc_第3页
幼儿数学经验发展表.doc_第4页
幼儿数学经验发展表.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幼儿数学经验发展表一、数与运算内容关键经验学习与发展路径3-4岁4-5岁5-6岁数数数数用来确定集合的数量一个集合中的物体必须且只能点数一次点数的最后一个词来命名集合的总数(儿童数数的形式有唱数、点数、目测数、按群数数)1能进行20以内的唱数。2.通过点数说出5以内物体的数量。3.能目测3以内物体的数量。4.根据所出示物体的数量从一堆物体中拿出数量相等的物体。(5个以内)1能进行50以内的唱数。2.能进行10以内倒着数、接着往下数。3.通过点数说出10以内物体的数量.4. 目测5以内的数群1能进行100以内的唱数。(1个1个往下数和10个10个唱数到100)2.不受物体摆放形式的影响,通过点数能说出20以内物体的数量。3.按群计数,如用2个2个或5个5个数的方法正确计数20以内的物体。数字的意义指明总数(基数)说明序列中的顺序(序数)给集合中的元素命名,如电话号码(命名数)共享的衡量标准,如日历、时钟上的数(参照数)1认识5以内的数字。2.运用符号或图画表示5以内数量。1理解10以内基数的含义,会按物取数和按数取物。2. 运用符号或图画表示10以内数量。3.指出一排物体(10个以内)中任意一个物体是第几个。4.理解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数字符号所表达的意义,如电话号码、门牌号码等。1用书面数字符号正确表示10以内的数量。2.认识10以内的单数、双数。3.理解日常生活中数字符号所表达的不同意义,如年月日,钟表上的时间、温度计、钱币等。集合数量的比较两个或者多个集合之间可以进行数量比较,得出较少、较多或更多1.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5以内两组物体的多少和一样多1.能进行10以内数量的比较,知道哪个多?哪个少?或者一样多。2.在数量比较中,能不受物体大小、颜色、形状及排列位置、等影响。1.理解数量是不会随形状和排列的变化而改变,在数量守恒基础上准确比较20以内数量多少。2.知道10以内相邻数之间大1小1的关系。数运算理解一个集合添加物体会变大,拿走物体会变小。一定数量的物体可以分成几个部分,这几个部分又可以合成一个整体一定数量的物体(整体)可以被分成几个相等的部分1.借助实物或情境理解10以内集合的数量变化。2进行5以内数的分解与组合。1进行10以内数的分解与组合.2.用算式来表示生活中遇到的数量变化和加减问题,3.对一定数量的物体进行等分,如二等分和四等分。幼儿数学经验发展表二、模式与规律内容关键经验学习与发展路径3-4岁4-5岁5-6岁模式与规律模式是按照一定的规则排成的序列,包括重复及递增规律等。同一模式可以用不同方式表现,不同形式中可以发现相同的模式。(模式能力包括识别、复制、扩展、创造及转换。创造一种新的模式比扩展原有模式难;扩展原有模式又比复制原有模式难;创造、扩展和复制模式都比仅仅识别模式难)1能按物体的一个特征进行分组或归并,在有规律排列的物体中识别AB、AABB、ABC的排序规律。2能在穿木珠、贴花片及物品排列时按AB、AABB、ABC的规律进行复制和扩展。1在有规律排列的物体中识别AAB、ABB、AABBCC等相对复杂的排序规律。2. 能用“一个两个”的方式说出模式的核心单元。3能对AAB、ABB、AABBCC等相对复杂的模式进行填空、复制和扩展。4会自创简单的规律进行排序。1观察并会找出有规律排列的物体中多重的特征区别,并对已排列的模式,尝试多种较简洁的语言进行介绍和交流。2在有规律排列的物体中识别ABA、ABBC、AABC、ABCC、ABAC、ACBC等复杂的排序规律以及递增(递减)等特殊排序模式。3能按ABA、ABBC、AABC、ABCC、ABAC、ACBC等复杂模式复制排序,并会把物品按排序模式卡片提供的条件进行转换。4能按照递增(递减)的规律进行排序。5能运用不同的方式和材料(图画、实物或动作等)来表现和创造出有规律的模式排列。幼儿数学经验发展表三、图形与空间内容关键经验学习与发展路径3-4岁4-5岁5-6岁位置与方向数学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地描述物体与方位之间的关系。(例:往前10米有一棵树)描述位置和方向往往是相对的。1.正确区分上下、前后、里外的方位。2.会按上下、前后、里外的方位指令行动。1.区分远近、中间、旁边的方位。2. 会按远近、中间、旁边的方位指令行动。3.会用简单的方位语言描述位置,如金鱼缸在桌上。1.以自身为中心区分左右的方位。2.学习用方位语言描述简单的路径。如教室出门右拐,再往前走就是食堂。图形对图形特征的分析比较可以帮助我们对图形进行定义和分类。图形可以组合分割成新的图形。立体图形的表面是平面图形1.认识并区分圆形、方形和三角形。2.在提供一种几何形状轮廓图的情况下,用至少3块几何形状拼版拼出这个简单图形。3.用不同的图形组合成一个新的图形。1.认识并区分长方形、椭圆形、半圆形、梯形,能辨认改变方位后的简单图形,如三角形、图形等。2.借助几何形状组合范例图,用拼版拼出这个组合图形。3.在提供一种几何形状轮廓图的情况下,用至少5块几何形状拼版拼出这个简单图形。1.认识并区分球体、正方体、长方体和圆柱体,并能多视角地判断出上述形体。2.认识并找出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如圆形和圆柱体。3.能用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小几何图形拼成一个大几何图形。4.能对图形进行等分,如二等分、四等分。视觉图像与空间推理从不同角度看物体,它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大脑可以形成并操作空间关系的视觉图像。(如把打乱的卡片拼成完整的图案)对称是生活中许多图形的一个基本特征。1.能完成4-6片拼图。2.能在水平或垂直方向上搭建积木。1.能完成6-9片拼图。2.尝试拼搭简单的镜像式对称图形,如蝴蝶。3. 能同时在水平或垂直方向上搭建积木。1. 尝试拼搭简单的辐射式对称图形,如五角星。2.有目的地将2-3个积木组拼成一个更复杂的实物模型。如将搭建好的桥梁、房子和树木拼成一座城堡。3.知道从自己的角度和他人的角度看到的物体可能不一样,如能分辨出从不同与自己的角度拍摄的同一物体的照片。4.在简单示意图中指出特定实物所对应的符号。如在房间示意图中找到房间中某一事物所对应的位置。幼儿数学经验发展表四、比较与测量内容关键经验学习与发展路径3-4岁4-5岁5-6岁比较与测量物体之间的比较可以是直接的比较,而当无法进行直接比较时,则可使用测量工具进行间接比较。我们可以对同一物体的不同属性特征进行测量。如一个杯子可以测量其高度、装水量以及周长。测量必须是均等的。计量单位的大小必须相等,且必须是不间断的或没有重叠的,测量必须从物体的顶端开始。测量单位的大小与测量出的单位数量之间是一种反向的关系,测量单位越小,测量的物体包含的单位数量就越多。1. 会用直接比较的方法判断两个物体的大小、长短、高矮。2. 会在比较的4个物体中按照量的差异特征(如大小、长短、高矮)进行排序。 1会用直接比较的方法判断两个物体的粗细、轻重、厚薄、宽窄等。2.会在比较的6个物体中按照量的差异特征(如粗细、轻重、厚薄、宽窄)进行排序。 1会在比较的8个物体中按照量的差异特征(如粗细、轻重、厚薄、宽窄)进行排序。2.在比较过程中体验量的相对性,如铅笔比水彩笔长,比筷子短。3在比较的过程中体验量的守恒 ,如碗里的谁倒进长杯子后水量不变。4.能用生活中的物体作为工具进行简单的测量,如绳子、小棒等。5.会用间接比较的方法测量物体的容积和面积,如用杯子测测两个水桶里的哪个多哪个少。6.理解并体验测量单位的大小和测量出的结果数量之间的反向关系。幼儿数学经验发展表五、分类与统计内容关键经验学习与发展路径3-4岁4-5岁5-6岁分类可以根据物体的属性对集合进行分类,如颜色、大小、形状、种类等。同一组物体可以按不同的属性进行分类。比如一组物体可以按颜色分类,也可以按大小分类。1.根据物体的某一外部属性进行匹配。 2按照一种特征(颜色、大小、形状、种类)给物体分类。1 按功用给生活中的物体分类,如给文具与玩具分类。2. 从不同角度给同样的物体进行分类。3按一种特征给物体进行肯定与否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