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E联合RFA治疗肝细胞癌对肝功能的影响.doc_第1页
TAE联合RFA治疗肝细胞癌对肝功能的影响.doc_第2页
TAE联合RFA治疗肝细胞癌对肝功能的影响.doc_第3页
TAE联合RFA治疗肝细胞癌对肝功能的影响.doc_第4页
TAE联合RFA治疗肝细胞癌对肝功能的影响.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TAE联合RFA治疗肝细胞癌对肝功能的影响 作者:蔡炜 袁洪新 赵辉 赵苏鸣 黄健 成建萍 谢阳桂【摘要】 目的:探讨TAE联合RFA治疗HCC对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64例HCC病例,其中单纯TAE治疗组43例, RFA联合TAE治疗组21例,比较2种治疗方法对肝功能的影响。结果:RFA联合TAE治疗组与单纯TAE治疗组对肝功能观测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总胆红素(TBIL)的影响中,RFA联合TAE治疗组对肝功能影响似稍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AE联合RFA治疗HCC与单纯TAE治疗相比并未见明显加重肝功能的损害,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 肝细胞肝癌;射频消融(RFA);肝动脉栓塞(TAE) 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和经肝动脉栓塞(transcatheter hepatic arterial embolization,TAE)均是肝细胞肝癌(HCC)微创手术治疗的首选方法之一。近年来,采用RFA联合TAE治疗HCC国内外研究均取得良好治疗效果13,本文对在我院接受微创治疗的部分HCC病例肝功能变化进行对比观察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64例HCC病例中男49例,女15例;年龄2065岁,平均48.36.1岁,均取自我科2003年1月2007年12月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单纯TAE治疗组43例,其中Child A级31例,Child B级12例; TAE联合RFA治疗组21例,其中Child A级17例,Child B级4例。入选标准:经病理细胞学诊断为HCC,或符合2001年全国肝癌学术会议修订的原发性肝癌临床诊断标准4,预计生存时间超过3个月,Child分级AB,卡氏评分70。排除标准:全身情况差;合并患有心、脑、肺、肾等系统器质性疾病;1月内接受过外科手术、化疗、放疗、微波、超声刀或经动脉介入栓塞(TAE)等治疗。 1.2 治疗方法 (1) TAE:采用改良Seldinger技术经皮股动脉穿刺插管,在DSA下行腹腔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造影,明确肿瘤的血供情况后,将4F或5F导管超选择插管至肿瘤的供血动脉,依次注入氟尿嘧啶1000 mg、顺铂4060 mg、吡柔吡星5060 mg或羟基喜树碱4050 mg,后两药部分加碘化油1020 ml行化学栓塞,酌情予明胶海绵条12根行近端血管栓塞;(2) RFA:通常在TAE治疗后12周行射频消融治疗。使用我院引进美国RADIONICS公司生产的第3代冷循环超能射频肿瘤治疗仪(Cool-tip RF System),功率200 W,频率480 kHz,采用冷循环射频脉冲发送方式。在彩超扫描引导定位下选择穿刺点和进针方向,当消融电极穿刺针穿到肿瘤组织的针尖外露肿瘤组织0.5 cm时,在计算机直接控制下开始消融治疗,根据肿瘤的大小、数目及彩超显示瘤体有无血供的情况,调整消融电极针的位置,可行多次多靶点消融治疗,每次治疗时间控制在1015 min,整个消融治疗的范围应超过病变区延伸至正常组织12 cm。 1.3 监测指标 选择对急性肝细胞损害非常敏感且检测方便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总胆红素(TBIL)作为观测指标。在治疗前、治疗后3天、治疗后2周,分别检测空腹ALT、TBIL作动态观察。参照WHO不良反应事件分级标准,对肝功能损害进行分级(转氨酶或总胆红素 :0度 01.25 N;度 1.262.5 N;度 2.65 N;度5.110 N;度10 N ;N为正常值)。 1.4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采用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所有病例均在治疗后3天出现度以上的肝功能损害,其中ALT均高于正常值2.610倍,而TBIL正常或高于正常值1.265倍。术后2周复查肝功能,部分病例转氨酶或胆红素明显下降,部分仍存在度以上肝功能损害,Child B级的患者肝功能恢复缓慢,见表1。4种情况中,接受TAE联合RFA治疗组,术后2周度以上肝功能损害病例均较单纯TAE治疗组多,反映TAE联合RFA治疗组肝功能恢复较慢。但各组数据经2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3 讨 论 我国HCC大多发生于乙肝病毒(HBV)或丙肝病毒(HCV)感染后的肝硬化基础上5,6,往往合并有不同程度的慢性活动性肝炎和肝硬化,肝功能代偿能力较差。所以,我们选择治疗的方法和途径,患者是否能够耐受,是否会导致患者住院时间延长,住院费用增加,甚至导致肝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是我们在治疗前不得不考虑的问题。由于TAE是肝癌化学性消融治疗的首选方法,RFA是物理性消融治疗的首选方法,两者都可能对肝功能造成损伤713,将两者联合起来进行序贯治疗的方法,探讨其是否会加重肝脏损害导致不良后果是非常有必要的。 虽然TAE和RFA治疗各自都可能对肝功能造成一定损害,但是本研究发现将两者联合治疗与单独TAE治疗相比较而言,并未明显加重肝脏损伤。我们认为其可能原因有:病例选择方面多选择肝功能Child分级在A、B级的病例,和肝硬化程度较轻病例,肝功能储备情况良好;选择病例肝脏肿瘤多集中在肝脏1叶,在经过TAE治疗栓塞肿瘤供血动脉后,使肝内血流重分布,增加了健侧肝叶的血流供应,促使健侧肝叶代偿性增生,进一步改善了肝功能储备;肿瘤侧支循环再建立一般在TAE治疗后46周7,14,而我们TAE治疗后12周时肿瘤血管栓塞满意,因而此时行RFA治疗新的肿瘤血管尚未建立,肝癌的血供减少,RFA治疗过程中的热量随血流的散发减少,缩短了治疗时间,减少了RFA对肝脏的损害。 本研究还发现,在术后2周肝功能检测中,ALT在Child B级病例TAE治疗组和TAE联合RFA治疗组分别有91.7和100未恢复,而Child A级病例分别有41.9和58.8未恢复;TBIL在Child B级病例TAE治疗组和TAE联合RFA治疗组分别有41.7和50未恢复,而Child A级病例分别有30.8和33.3未恢复。从中显示不同Child级别对肝功能影响差异明显,由于数据量较小,未做进一步统计学分析。提示我们在采用TAE联合RFA治疗HCC时,应考虑到患者的肝功能以及是否合并肝硬化等情况对预后的影响,肝功能储备好以及无肝硬化的患者恢复较快,预后好。【参考文献】 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和经肝动脉栓塞(transcatheter hepatic arterial embolization,TAE)均是肝细胞肝癌(HCC)微创手术治疗的首选方法之一。近年来,采用RFA联合TAE治疗HCC国内外研究均取得良好治疗效果13,本文对在我院接受微创治疗的部分HCC病例肝功能变化进行对比观察研究,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64例HCC病例中男49例,女15例;年龄2065岁,平均48.36.1岁,均取自我科2003年1月2007年12月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单纯TAE治疗组43例,其中Child A级31例,Child B级12例; TAE联合RFA治疗组21例,其中Child A级17例,Child B级4例。入选标准:经病理细胞学诊断为HCC,或符合2001年全国肝癌学术会议修订的原发性肝癌临床诊断标准4,预计生存时间超过3个月,Child分级AB,卡氏评分70。排除标准:全身情况差;合并患有心、脑、肺、肾等系统器质性疾病;1月内接受过外科手术、化疗、放疗、微波、超声刀或经动脉介入栓塞(TAE)等治疗。1.2 治疗方法 (1) TAE:采用改良Seldinger技术经皮股动脉穿刺插管,在DSA下行腹腔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造影,明确肿瘤的血供情况后,将4F或5F导管超选择插管至肿瘤的供血动脉,依次注入氟尿嘧啶1000 mg、顺铂4060 mg、吡柔吡星5060 mg或羟基喜树碱4050 mg,后两药部分加碘化油1020 ml行化学栓塞,酌情予明胶海绵条12根行近端血管栓塞;(2) RFA:通常在TAE治疗后12周行射频消融治疗。使用我院引进美国RADIONICS公司生产的第3代冷循环超能射频肿瘤治疗仪(Cool-tip RF System),功率200 W,频率480 kHz,采用冷循环射频脉冲发送方式。在彩超扫描引导定位下选择穿刺点和进针方向,当消融电极穿刺针穿到肿瘤组织的针尖外露肿瘤组织0.5 cm时,在计算机直接控制下开始消融治疗,根据肿瘤的大小、数目及彩超显示瘤体有无血供的情况,调整消融电极针的位置,可行多次多靶点消融治疗,每次治疗时间控制在1015 min,整个消融治疗的范围应超过病变区延伸至正常组织12 cm。1.3 监测指标 选择对急性肝细胞损害非常敏感且检测方便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总胆红素(TBIL)作为观测指标。在治疗前、治疗后3天、治疗后2周,分别检测空腹ALT、TBIL作动态观察。参照WHO不良反应事件分级标准,对肝功能损害进行分级(转氨酶或总胆红素 :0度 01.25 N;度 1.262.5 N;度 2.65 N;度5.110 N;度10 N ;N为正常值)。1.4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采用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结 果所有病例均在治疗后3天出现度以上的肝功能损害,其中ALT均高于正常值2.610倍,而TBIL正常或高于正常值1.265倍。术后2周复查肝功能,部分病例转氨酶或胆红素明显下降,部分仍存在度以上肝功能损害,Child B级的患者肝功能恢复缓慢,见表1。4种情况中,接受TAE联合RFA治疗组,术后2周度以上肝功能损害病例均较单纯TAE治疗组多,反映TAE联合RFA治疗组肝功能恢复较慢。但各组数据经2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3 讨 论我国HCC大多发生于乙肝病毒(HBV)或丙肝病毒(HCV)感染后的肝硬化基础上5,6,往往合并有不同程度的慢性活动性肝炎和肝硬化,肝功能代偿能力较差。所以,我们选择治疗的方法和途径,患者是否能够耐受,是否会导致患者住院时间延长,住院费用增加,甚至导致肝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是我们在治疗前不得不考虑的问题。由于TAE是肝癌化学性消融治疗的首选方法,RFA是物理性消融治疗的首选方法,两者都可能对肝功能造成损伤713,将两者联合起来进行序贯治疗的方法,探讨其是否会加重肝脏损害导致不良后果是非常有必要的。虽然TAE和RFA治疗各自都可能对肝功能造成一定损害,但是本研究发现将两者联合治疗与单独TAE治疗相比较而言,并未明显加重肝脏损伤。我们认为其可能原因有:病例选择方面多选择肝功能Child分级在A、B级的病例,和肝硬化程度较轻病例,肝功能储备情况良好;选择病例肝脏肿瘤多集中在肝脏1叶,在经过TAE治疗栓塞肿瘤供血动脉后,使肝内血流重分布,增加了健侧肝叶的血流供应,促使健侧肝叶代偿性增生,进一步改善了肝功能储备;肿瘤侧支循环再建立一般在TAE治疗后46周7,14,而我们TAE治疗后12周时肿瘤血管栓塞满意,因而此时行RFA治疗新的肿瘤血管尚未建立,肝癌的血供减少,RFA治疗过程中的热量随血流的散发减少,缩短了治疗时间,减少了RFA对肝脏的损害。本研究还发现,在术后2周肝功能检测中,ALT在Child B级病例TAE治疗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