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肝病实脾”的理论在治疗慢性肝炎中的应用【关键词】 慢性肝炎;中医治疗慢性肝炎多因病毒性肝炎失治或误治,反复发作,逐步演变而成。其临床特点是症状比较复杂,病程长,疗效慢。少数慢肝病人可发展成肝硬化,临床上慢性肝炎与早期肝硬化的症状有时兼而有之。“肝病实脾”是中医防病治病的一个重要治则,近年被运用于慢性肝炎的治疗,证明有指导意义。1 肝病实脾的理论基础 慢性肝炎系现代医学之病名。祖国医学虽无此病名,但对其症状、病机、治法、方药等,可于“黄疸”、“胁痛”、“痞积”等门中求之。 慢性肝炎常表现为病情缠绵,时常反复,两胁痛,以右侧为甚,胸闷噫气,纳谷不香,脘痞腹胀,大便或溏,神疲寐少,腰胫痠楚,头目眩晕,口苦乏味,舌苔多腻,脉弦而细等等,大部份属于消化系统症状。从整体观念看,常波及全身。 素问藏气法时论说:“肝病者,二胁下痛引少腹”;难经五十六难说:“肝之积名曰肥气,在左胁下如覆杯脾之积名曰痞气,在胃脘,覆大如盘。久不愈,令人四肢不收,以黄疸,饮食不为肌肤。”这些文献,值得我们参考。 肝为刚脏,体阴而用阳,主疏泄而喜条达,主藏血而调节血量,供应周身,其经布两胁,又开窍于目。毒邪外袭,七情内伤都可导致肝脏正常生理功能失调而现病态。肝郁气滞,经气不利,常见两胁痞满。气滞日久,血瘀肝络,便现两胁隐痛。气机失畅,三焦失利,故胸闷脘痞腹胀诸恙丛生。肝木克土,侵害中焦,胃气上逆,则噫气泛 ,嘿嘿不欲饮食。脾失健运,则见口淡便溏。气郁化火上炎,可见口苦咽干目眩。湿邪稽留,热毒内盛,湿热胶结,是以病情反复难解。病情愈久,火热伤阴愈甚,故后期还可见到肝阴不足或肝肾阴亏之象。至于神疲体倦,下肢痠软,乃因肝为“罢极之本”之故,与消化转输吸收功能低下,筋脉失养有关。 慢性肝炎症状虽较为复杂,但关键在于肝之失疏、脾之失运、气之失行、血之失调。因此治疗以疏肝健脾,理气调血为本;然而又要疏而不燥,补而不腻,行而不耗,以防太过之弊。同时,如有湿热毒邪者,应视其孰轻孰重而兼施清热、解毒、利湿等法。 难经七十七难提出“肝病实脾”之说。张仲景在金匮要略第一条把“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列为“上工治未病”的举例。这一理论对后世医家注意兼治他脏的治疗法则起着积极的指导作用。 “肝病实脾”是针对肝病及脾这个病理变化而言。理论基础出于祖国医学的五行学说。在五行相克的关系中,有一条为木克土;意谓肝属木,脾属土,肝气横逆则克犯脾土中焦。素问玉机真藏论:“五脏受气于其所生,传之于其所胜肝受气于心,传之于脾。”“肝病及脾”是祖国医学对疾病发展变化的认识论之一。 素问六节藏象论指出:“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禀之本,营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出入者也”。脾之功能主消化水谷,吸收输送营养,包含着西医的消化系统的功能。 肝病通过实脾,使病人保持正常的食欲,良好的消化与吸收,让机体有足够的抗病能力,战胜病邪,恢复健康。这不但使“脾王不受邪”,而且要达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之目的,正是中医治病整体观念的具体体现。就慢性肝炎来说,其发生和发展,与机体免疫功能低下,特别是T淋巴细胞的功能不全有关。免疫功能是机体防护机能之一,亦属人体之正气。正气何来?李东垣在脾胃论里说:“正气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气无所伤,而后能滋养元气。”脾胃的主要功能是腐熟水谷,转输精微,人体正气的物质基础是水谷精微,所以正气与脾胃有着直接的利害关系。他又指出:“脾胃一伤,五乱互作”,“诸病从脾而生”。故实脾者,实即补脾益胃之谓也。且慢性肝炎患者,多叠进苦寒之剂,尤易伤胃,胃纳不振,拒不受药,药效不显。只有使病人脾胃强健,能消、能化、能食,方可为治疗肝病提供基本条件。因此,“肝病实脾”不但是一个防止肝病发展变化的积极措施,也是一个治疗肝病的一个重要治则。2 “肝病实脾”在治疗慢性肝病中的几点体会2.1 慢性活动性肝炎以治肝为主,实脾为辅慢性活动性肝炎,病程日久,呈现慢性炎症和纤维的肝脏损害,肝细胞损害严重,肝功能明显异常。临床上出肝病及脾一系列症候,但肝病的症状较为突出,湿热邪毒较甚,应治肝为主,佐以实脾。这样做,可收健脾仰肝之效。.2 慢性迁延性肝炎以实脾为主,治肝为辅慢性迁延性肝炎的肝组织可呈轻度纤维化,肝细胞损害和功能异常不显著。T淋巴细胞功能多有降低,以致不能有效地清除病毒,使病情迁延不愈。临床上易出现类似消化与神经系统方面的症状,可表现为肝病及脾的症候,而湿热邪毒不十分突出。应以实脾为主,治肝次之。脾胃健运,五脏六腑得以供养,机体自然充盛,肝木也就能安和。.3 实脾的方药在祖国医药学中,实脾的方药很多。现将临床上较为常用而疗效较著者,略举几种如下:(1)四君子汤:四君子汤出自和剂局方,功能健脾养胃益气,大补后天生化之源,为历代医家习用之方。方中党参补中益气,和脾胃;茯苓健脾助运,治脾虚便溏;白术补脾益气燥湿,强胃消痞,增进食欲,本草求真称其“为脾脏补气第一要药也”;甘草味甘入脾,和中缓急,“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可见甘既能实脾,又能治肝;但慢性肝炎由于湿盛而实满者,甘草应少用,防湿滞、气壅、痞增。四君子汤为肝病实脾的首选方剂,其它如异功散,六君子汤、参苓白术散、补中盖气汤等等,皆可随证选用。(2)黄芪:本草正义谓:“黄芪具春令升发之性,味甘气温色黄,皆得和中之正,故能补益中土 ,温养脾胃,凡中气不振,脾土虚弱,清气下陷者最宜”。现代药理研究证明:黄芪能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非特异性免疫作用,促进体液免疫,提高免疫球蛋白的含量,能改善细胞营养,促进蛋白质合成与能量代谢,使食欲增进,全身情况改善,具有抗消化性溃疡及保肝作用。因此,这是一味肝病实脾的良药,但对于慢性肝炎气滞、重浊、腹胀较甚者,应少用轻用。以上二种,一属补方,一属补药,对补脾实脾有显效。此外,消导之品,能消谷物,化积滞,强胃以壮脾,同样能达到实脾之目的。以上二种,可先选用。(3)鸡内金:鸡内金功能健胃助消化,善于消食磨积,又助健运而止腹泻。医学衷中参西录誉其“为消化瘀积之要药不但能消化脾胃之积,无论脏腑何处有积,鸡内金皆能消之,是以男子痃癖,女子牴瘕,久久服之皆能治愈。慢性肝炎属肝脏有积,或气或血,鸡内金善实脾强胃,又治肝消积,诚为一药治二脏之佳品。(4)山楂:山楂入脾、胃、肝经,功能理脾胃,促进消化,以治肉积尤效,又能化瘀开郁行结,且其味酸,能治肝病。张仲景有“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明训。慢肝患者,消化油腻之力薄弱,以山楂入药,肝脾兼顾,殊为适宜。张锡纯说:“山楂,味至酸微甘性平。皮赤肉红黄,故善入血分为化瘀血之要药。能除痃癖、 瘕。若以甘药佐之,化瘀血而不伤新血,开郁气而不伤正气,其性尤和平也。”(5)促进乙肝表面抗原(HBsAg)转阴的药物:临床资料证明,在慢性肝炎反复活动,不易痊愈的病人中,检测其乙肝表抗,阳性率较高;在正常人中也有不少所谓HbsAg阳性的“健康携带者”。如何使肝炎抗原转阴,是防治慢性肝炎的一个课题。笔者以乌梅1530克,虎杖根30克(一日量),煎汤加糖适量口服,二周为一疗程。治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河南省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联合考试化学试卷
- 施工方案编辑软件(3篇)
- 冬日头条活动策划方案(3篇)
- 写化学名称题目及答案
- 小学最难24点题目及答案
- 一个人在家作文400字(12篇)
- 文学经典传承:古诗文教学方案
- 市场渠道合作合同规范
- 《新编商务应用文写作》教学参考汇 李奕轩 模块1-9 商务应用文写作基础-大学生实文书
- 体会中考的作文600字7篇
- (2025)公共基础知识考试试题附及答案
- 中国五矿笔试题库及答案
- 2024年1月高考真题浙江卷英语试题(真题+答案)
- T/CCMA 0147-2023异型吊篮安装、使用和拆卸安全技术规程
- DB31/T 375-2022柑橘栽培技术规范
- 2025年茶叶加工工职业技能竞赛参考试题库500题(含答案)
-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课后思考题答案
- 内蒙古交通集团招聘储备人员真题2024
- 2025重庆对外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招聘1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税务师考试个人所得税试题及答案
- 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班会课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