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联疗法治疗40例慢性胃炎患者疗效分析.doc_第1页
三联疗法治疗40例慢性胃炎患者疗效分析.doc_第2页
三联疗法治疗40例慢性胃炎患者疗效分析.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联疗法治疗40例慢性胃炎患者疗效分析慢性胃炎是临床常见疾病,作者平时在临床实践中应用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的三联疗法治疗慢性胃炎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入选标准年龄22-66岁,病程1-6年,治疗前4周均未使用过抗生素、铋剂、H2受体阻滞剂、质子泵抑制剂、激素和非甾体类抗炎药等药物治疗;所有病例治疗前1周内均经胃镜及病理检查确诊为浅表性胃炎或慢性糜烂性胃炎(非萎缩性胃炎),病理均未提示胃黏膜萎缩、肠化生及不典型增生者;本次就诊前均未经过系统的抗Hp治疗;治疗前1周内血、尿常规,肝、肾功能检查结果均未见异常者;所有病例均不伴有其他胃肠道疾患及胃肠道手术史,无其他严重脏器疾病,无妊娠、药物过敏史,无神经系统及造血系统疾病。 1.2给药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就诊及住院治疗患者40例,服用奥美拉唑+阿莫西林+甲硝唑组,奥美拉唑20mg+阿莫西林1000mg+克拉霉素500mg,2次/d。疗程均为7d,服药时间均为早餐前0.5h-1h和晚上临睡前,适量(100-150ml)温开水送服,勿与食物同服。 1.3观察指标:停药后第1天行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检查。停药4周后复查电子胃镜+病理检查,并行快速尿素酶试验及14C呼气试验。电子胃镜操作由有经验的高年资的消化科医师负责。 2结果 2.1慢性糜烂性胃炎转归情况40例慢性糜烂性胃炎愈合率分别为90%。 2.2不良反应治疗过程中部分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纳差、消化不良、恶心、呕吐、腹泻、皮肤瘙痒、皮疹、头痛等不良反应。但均能耐受此类不良反应,无因不良反应而退出。服药后肝功能异常者停药4周后复查肝功能,结果均未见异常。 3讨论 Hp是诱发人类胃癌的元凶,全球已超过50%的人感染了Hp1-3,这种严峻的形势迫使国内外消化系统的专家、学者对Hp的感染越来越重视。Hp常用的检测方法有快速尿素酶试验和14C尿素呼气试验。Hp的感染可持续数十年,甚至终生,故对于存在Hp感染的患者行根除治疗是势在必行的。近年来大部分加用抗生素构成三联疗法提高Hp根除率,现在多主张联合用药。以质子泵抑制剂为基础的短程三联疗法是国内外最常用的方案。PPI强烈抑制胃酸分泌,并使胃Hp产生较大且持久的升高。质子泵抑制剂被公认为是治疗酸相关性疾病的首选药物。阿莫西林是治疗Hp感染的唯一的-内酰胺类抗生素,通过抑制肽聚糖代谢的终末阶段而杀死细菌,具有选择性高,毒性低的特点,且Hp对阿莫西林耐药较少。克拉霉素属于半合成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可通过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而发挥抗菌作用,存在胃酸抑制剂时可根除Hp,其与奥美拉唑联用可使奥美拉唑的半衰期延长,并且胃黏膜及胃组织中自身浓度也增高。 在根除Hp感染过程中,甲硝唑的耐药率高达10%-70%4-5,而克拉霉素耐药性少,笔者认为“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三联疗法Hp根除率高,疗效肯定,且药物不良反应低,患者耐受性好,适合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吴云林.消化内科进展.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91-93. 2郭涛,钱家鸣.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的炎症反应和胃酸分泌.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04,13(2):200. 3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分会.第三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若干问题共识报告(2007,江西庐山).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08,13(1):73-74. 4张林,王江滨.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失败原因分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