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芍倍注射术治疗静脉曲张型混合痔的临床观察.doc_第1页
中药芍倍注射术治疗静脉曲张型混合痔的临床观察.doc_第2页
中药芍倍注射术治疗静脉曲张型混合痔的临床观察.doc_第3页
中药芍倍注射术治疗静脉曲张型混合痔的临床观察.doc_第4页
中药芍倍注射术治疗静脉曲张型混合痔的临床观察.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药芍倍注射术治疗静脉曲张型混合痔的临床观察【摘要】 目的:观察中药芍倍注射术治疗静脉曲张型混合痔(卫生部推广的“十年百项”适宜技术)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探讨选择优良术式,评价临床推广应用价值。方法:将399例静脉曲张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00例,对照组199例。治疗组行中药芍倍注射术,对照组行外剥内扎术。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临床体征、痊愈时间、并发症、后遗症、手术时间、安全性等。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治愈率分别为97%、96.48%,均未发现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症状、体征、痊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且,且无后遗症发生,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手术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中药芍倍注射术治疗静脉曲张型混合痔具有疗程短、疼痛轻、出血少、并发症少、无后遗症等优点,其临床疗效满意、安全可靠、操作简便、经济实用,值得基层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关键词】 静脉曲张型混合痔 中药芍倍注射术 外剥内扎术 对比观察 我科自2006年5月至2007年11月,运用中药芍倍注射术治疗静脉曲张型混合痔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选择1 诊断标准:间歇性便时肛门部出血,表现为大便带血、染血、滴血或射血;肛门部有异物感,伴有坠胀不适和疼痛,大便或劳累后,有囊性肿块脱出肛门外,能自行复位或需手法复位或不能复位;肛门镜窥见齿线上红色囊性肿块,常见于3、7、11点位,表面粘膜充血、糜烂或有纤维化病变。排除标准:血栓型、炎型、结缔组织型混合痔者;合并肛瘘、肛周脓肿、直肠恶性肿瘤或肠道感染者;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及肝肾功能异常者。 1.2 一般资料 观察病例399例均为门诊患者,依就诊顺序奇偶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00例,男112例,女88例;年龄1690岁,平均45.213.6岁;病程245年,平均9.92.7年;病性属中医辨证血热淤滞型者170例,环状混合痔嵌顿水肿无血栓形成者131例;病位在3点位者161例,7点位者157例,11点位者154例,其他点位者39例;兼直肠粘膜松弛者72例。对照组199例,男118例,女81例;年龄1780岁,平均43.312.1岁;病程341年,平均8.72.5年;病性属中医辨证血热淤滞型者163例,环状混合痔嵌顿水肿无血栓形成者137例;病位在3点位者93例,7点位者157例,11点位者154例,其他点位者38例;兼直肠粘膜松弛者62例。2组性别、年龄、病程、病性、病位、兼夹证等经统计学处理,2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中药芍倍注射术)2 患者截石位,常规铺巾消毒肛管直肠下部。痔核区注射:肛门镜下暴露痔核,于3、7、11及其他点位痔核表面中心隆起部位分别斜刺进针,遇肌性抵抗感后退针并缓慢注射中药芍倍注射液国药准字Z20030126号,和力达(信阳)药业生产与0.25%盐酸布比卡因注射液1:1稀释液,每点位痔核注射量35ml,以其均匀、饱满、充盈、表面粘膜颜色呈粉红色为度。痔核下区注射:在齿状线5mm范围内点状注射1020ml。直肠粘膜松弛者,在松弛粘膜下点状注射,每点注射35ml。查无活动性出血,退出肛门镜,肛内不置油纱及加压包扎。术后每日以中药六黄生肌膏换药至痊愈。 2.2 对照组(外剥内扎术)3 患者截石位,常规铺巾消毒肛管直肠下部。“V”形切剥外痔:用12.5cm止血钳钳夹内痔,并用另一止血钳提起对应部位的外痔组织,以组织剪在外痔下端行“V”形切口,剥离曲张静脉团至齿线上0.30.5cm处。“8”字形缝扎内外痔:在游离至齿线上的外痔残端和内痔基底部置15cm弯止血钳夹持痔核,再以“7”号丝线作“8”形贯穿缝扎内外痔,剪除痔核残端。查无活动性出血,肛管和外痔创口置油纱加压包扎。术后每日以中药六黄生肌膏换药至痊愈。 3 观察指标和方法 3.1 观察症状体征积分 观察时间窗为术前、术后当天及术后第1、4、10、14天,每窗口时间各观察记录1次。症状体征分级及记分标准见表1。表1 症状体征分级及记分标准表 3.2 观察便血、肛门肿胀、痔核脱出、痔核体积大小、痔核表面粘膜改变等症状体征痊愈时间。 3.3 观察手术时间及术后原发性出血、疼痛、坠胀、尿潴留、脱落期继发出血、创缘水肿、肛周皮赘、肛门硬结狭窄等并发症、后遗症发生情况。 3.4 观察安全性 术前当天和术后第10天后分别作血、尿、大便常规、肝功能(ALT)、肾功能(BUN、Cr)、心电图检查,观察各项指标变化情况。 3.5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显著的检验标准。 4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4.1 疗效标准1 临床痊愈:症状与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症候积分较治疗前减少95%,相关理化检查恢复正常或基本正常。显效:症状与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症候积分较治疗前减少70%,相关理化检查明显改善。有效:症状与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症候积分较治疗前减少30%,相关理化检查有相应好转。无效:症状与体征未见好转,症候积分较治疗前减少不足30%,相关理化检查无改善。疗效指数=(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症状体征痊愈时间为症状消失、痔核完全萎缩或脱落、痔核表面粘膜完全修复时间。术后并发症判定标准:原发和继发性出血为大便时滴血以上者;疼痛和坠胀为需口服去痛片以上者;尿潴留为需口服利尿药以上者;创缘水肿、肛周皮赘、肛门硬结狭窄按临床常规判定。 4.2 治疗结果 4.2.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临床治愈194例,临床治愈率97%,显效6例,总有效率100%;对照组临床治愈192例,临床治愈率96.48%,显效7例,总有效率100%。2组临床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 4.2.2 2组症状体征痊愈时间比较,见表2。2组症状体征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组便血、肛门肿胀症状、痊愈时间非常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但对照组痔核脱出症状痊愈时间优于治疗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3、7、11及其他点位痔核萎缩时间及痔核表面粘膜修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的痔核脱落和粘膜修复时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表2 2组症状体征痊愈时间比较表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P0.05。与治疗组比较P0.05。 4.2.3 2组术后并发症和后遗症比较,见表3。2组比较,治疗组术后疼痛、原发性出血、尿潴留、脱落期继发性出血、创缘水肿、肛周皮赘等并发症发生率非常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无硬结、狭窄等后遗症发生,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表3 2组术后并发症和后遗症比较表(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 4.2.4 2组手术时间比较 治疗组平均手术时间为(10.100.98)分钟,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为(25.252.46)分钟,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 4.2.5 2组安全性比较 2组治疗前后分别作血尿大便常规、肾功能、心电图检查,结果显示上述指标未见有明显变化,均未发现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 5 讨论 临床上痔约占肛肠疾病的87.25%4,静脉曲张型混合痔是其主要疑难证型,其病理改变为直肠下端和肛门局部的静脉迂曲扩张形成静脉瘤样的团块5,中医学认为其病机为筋脉松懈、气血淤滞5。治疗上主要采用手术和注射疗法,国内手术疗法常采用外剥内扎术2,但因其局部组织剥离损伤所产生的并发症和后遗症令许多患者不愿接受。注射疗法使用常规硬化剂后亦易致痔核硬结坏死、肛门直肠狭窄、大出血等不良反应2。芍倍注射液针对痔的病机,选用具有收敛固涩、活血化瘀、凉血止血功效的中药提纯精制而成5,药效学研究证实其无硬化剂所导致的硬化、坏死等弊端,因而被卫生部列为“十年百项”适用技术推广项目,但自2004年推广以来应用范围仍较局限。本研究旨在观察中药芍倍注射术治疗静脉曲张型混合痔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探讨选择优良治疗术式,评价临床推广应用价值。观察结果表明中药芍倍注射术和外剥内扎术治疗静脉曲张型混合痔临床治愈率分别为97%、96.48%,且对患者血尿大便常规、肾功能、心电图等均未发现有明显影响,同时中药芍倍注射术还具有以下优点:疗程较短:中药芍倍注射术除痔核脱出症状痊愈时间较对照组较长之外,其余的便血、肛门肿胀等主要临床症状痊愈时间、痔核萎缩时间和痔核表面粘膜修复时间均较外剥内扎术缩短约5天以上。疼痛轻微:中药芍倍注射术只作痔核注射,无手术创口,术后肛内不置油纱加压包扎等,与外剥内扎术的“V”形切开外痔皮肤、剥离皮下静脉丛、游离外痔残端至齿线上与内痔同扎、缝合皮肤、肛内置油纱加压止血及术后缝线牵拉切割等,使术后疼痛明显减轻。出血少:中药芍倍注射术只作痔核注射,加之该药具有显著的止血和凝血功效5,因而原发性出血少;且术后痔核软化萎缩,没有外剥内扎术后的痔核脱落病理改变及继发性出血。并发症少:中药芍倍注射术无手术创伤,无肛内置油纱加压,避免了创伤刺激和临近器官压迫,顺畅了淋巴液回流,明显减少了尿潴留、创缘水肿、肛周皮赘等并发症的发生。无后遗症:中药芍倍注射液作用机理是通过引起痔核组织发生非炎症性的蛋白凝固样变性、裂解、毛细血管新生而使痔核软化萎缩,整个过程不发生明显的炎症,痔核表面粘膜组织保留不被破坏,也无肉芽组织及瘢痕形成,同时还有较强的抑菌消炎以及收敛固脱、活血化瘀作用,因而无局部硬化坏死、肛门直肠狭窄等并发症发生。操作简便:中药芍倍注射术每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较外剥内扎术缩短20分钟以上。综上所述,中药芍倍注射术治疗静脉曲张型混合痔具有疗程短、疼痛轻、出血少、并发症少、无后遗症等优点,其临床疗效满意、安全可靠、操作简便、经济实用,值得基层临床广泛推广应用。【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第一辑,1993:1401432 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