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所致肝损害32例.doc_第1页
中药所致肝损害32例.doc_第2页
中药所致肝损害32例.doc_第3页
中药所致肝损害32例.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药所致肝损害32例【关键词】 肝损害1997年1月2005年2月我科收治中药所致肝损害共计32例,现将病例小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诊断标准 (1)给予药剂后,大约于14周内出现肝损害表现,但也可于数月后才出现肝病的表现。少数的潜伏期可更长。(2)初发的症状可有发热、皮疹、瘙痒等。(3)周围血液嗜酸粒细胞大于6%。(4)有肝内胆汁淤积或肝实质细胞损害的病理和临床特点。(5)巨噬细胞或淋巴细胞转化试验阳性。(6)HBsAg、抗-HBc、抗HAV-IgM、抗HCV、HDV、和抗HGV阴性。(7)偶然再次给药后可发生肝损害。如有:(1)加上(2)(7)条中的任何2条,即可考虑为药物所致的药物性肝病。本组均符合上述诊断标准。1.2 一般资料 32例患者中,男17例,女15例,年龄2874岁,平均43.4岁。 1.3 中药治疗疾病的种类 骨质增生11例,白癜风5例,类风湿性关节炎5例,乳腺增生4例,肥胖4例,银屑病3例。 1.4 服药后出现肝损害时间 2周以内3例,24周18例,48周8例,8周以上3例。 1.5 临床表现 尿黄32例,乏力31例,纳差28例,上腹不适17例,发热14例,皮肤瘙痒12例,呕吐9例,皮疹7例。1.6 实验室检查 ALT441250u/L,平均126u/L;AST411450u/L,平均164u/L;ALP120280u/L,平均156u/L;GGT581100u/L,平均247u/L;TBIL19.6407mol/L,平均87.6mol/L;DBIL5.8297mol/L,平均52.3mol/L。所有病例肝炎病原学均阴性。肝穿肝组织病理检查11例,均提示药物性肝损害。 1.7 服中药种类 复方中药汤剂23例,中成药9例。 1.8 转归 经入院后保肝、降酶、退黄等治疗,治愈好转29例,无效自动出院1例,死亡2例(年龄在70岁以上,最后发展成重症肝炎)。 2 讨论 肝脏在药物代谢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许多药物在肝内经过生物转化(氧化、还原、水解、结合反应)而清除。这些药物本身或其代谢产物可引起肝脏损害 1 。最近,美国医学会杂志公布的一份材料表明:药物引起的肝病或肝损伤在药物不良反应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2 。许多人片面认为中药较西药安全,无副作用,可近年报道表明,中药引起的肝损害不少见 3 。有报道,中药引起的肝损害占全部药物性肝损害的30% 4 ,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治疗骨关节病、肾脏疾病和皮肤病的中药最易引起肝损害。壮骨关节丸 5方剂中至少发现有2种成分可以造成试验动物的肝损害。本文中32例中药所致的肝损害中,主要集中在治疗关节、皮肤、乳腺增生以及减肥方面。这就提示我们使用中药治疗上述疾病时,一定要定期化验肝功能。 药物性肝病重在预防,每个患者在药物治疗期间,特别是在用新药治疗时,要注意监测各种毒副反应如恶心、乏力、纳差、腹胀、尿黄等,应定期化验肝功能,一旦出现肝功能异常应立即停药,给予保肝、降酶、退黄治疗,强地松龙对药物性肝炎疗效是肯定的,它可减少肝内毛细胆管的炎症。通过综合治疗,大多数患者的预后是良好的。 参考文献 1 李健,程乡普,崔静,等.36例药物性肝病的临床分析.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00,9:216. 2 姚光弼.药物性肝病.中华消化杂志,1999,19:339-342. 3 王希海,黄光照.中草药引起中毒性肝病的病理变化.临床肝胆病杂志,1997,13:126-129. 4 钱又宏,姚光弼.药物性肝病的病因和临床表现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