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临床观察.doc_第1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临床观察.doc_第2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临床观察.doc_第3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临床观察.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临床观察【关键词】 慢性胆囊炎/中西医结合疗法;疏肝解郁汤/治疗应用;抗生素慢性胆囊炎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和生存质量。目前,西医主要采取以消炎对症、手术等治疗方法,而单独应用抗生素往往并不能终止病情的发展而获得满意的效果1,但结合中医药治疗慢性胆囊炎却具有降低复发率、减少毒副作用等优势。因此,我们运用疏肝解郁汤加减与西药联合治疗慢性胆囊炎,并在减轻症状,促进病情恢复等方面取得显著疗效,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 选择80例慢性胆囊炎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两组分别在性别、年龄、病程及慢性胆囊炎分型等方面经统计学分析后,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2 治疗方法2.1 对照组 限制脂类饮食,服用去氧胆酸,联合应用足量广谱抗生素加甲硝唑。2.2 治疗组 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疏肝解郁汤:香附10 g,柴胡10 g,党参20 g,白术15 g,黄芩15 g,金钱草10 g,郁金15 g,茯苓20 g,陈皮20 g,半夏10 g,川芎15 g,栀子10 g,川楝子30 g,延胡索15 g,甘草15 g,大黄(后下)5 g。每日1剂,分2次温服。3 疗效观察3.1 观察方法及指标 治疗前后记录主要临床症状、舌质、舌苔、脉象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等。3.2 疗效标准2 治愈:临床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B超检查胆囊大小及壁厚正常;显效:临床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B超检查胆囊大小及壁厚明显改善;有效:临床症状和体征大部分消失,B超检查胆囊大小及壁厚有改善;无效:临床症状和体征无明显缓解,B超检查胆囊仍增大、壁厚、毛糙。3.3 两组综合疗效比较 见表1。表1 两组综合疗效比较(略)4 讨论 西医认为,慢性胆囊炎的病理改变主要为炎症、结石等的反复刺激,导致胆囊壁有不同程度的炎性细胞浸润,纤维组织增生,囊壁增厚,并与周围组织粘连,故为慢性炎症的表现。中医认为,慢性胆囊炎的发生多由情志不遂,肝气郁结,横逆犯脾;或劳累过度损伤脾气;嗜食膏粱厚味,壅滞中焦;以及感寒受邪,直中太阴,脾气受伐;或忧虑过度伤脾,脾伤则湿聚酿热;或是湿热交蒸,郁阻胆腑;或是蛔厥犯逆,邪浊留滞,均可导致胆腑通降下行失常,胆汁瘀滞不畅,又影响中焦脾胃功能,日久化源匮乏,脉络瘀阻,而产生慢性胆囊炎的一系列临床表现3-6。而临床观察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胆囊炎可取得显著疗效,并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抗炎治疗慢性胆囊炎。【参考文献】 1王有德.急性胆系感染的诊断与治疗J.吉林医学,1994,15(5):260.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定发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191.3刘亦选,陈镜合.中医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11.4危北海.中医脾胃学说应用研究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3:5.5郭谦享.论胆囊炎胆石病的中医辨治J.陕西中医函授,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