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293例服降压药情况调查.doc_第1页
农村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293例服降压药情况调查.doc_第2页
农村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293例服降压药情况调查.doc_第3页
农村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293例服降压药情况调查.doc_第4页
农村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293例服降压药情况调查.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村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293例服降压药情况调查 脑梗死是高血压病的最常见并发症,要减少脑梗死的发生就得良好地控制血压的值以及血压的昼夜节律。清晨血压急剧上升现象称“血压晨峰”。许多研究证实脑梗死与高血压晨峰有关,控制高血压晨峰有利于减少脑梗死的发生,控制高血压晨峰与服药方法密切相关。作者对293例来自农村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服降压药状况作调查分析,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2001年3月至2005年12月,来自农村的住院高血压病合并脑梗死患者293例,其中男203例,女90例,年龄5981岁,平均(658岁),均符合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的诊断标准。入院时记录患者入院前是否服降压药,如服用降压药则记录每天第一次服药时间。每位患者均在入院后7d内在服用降压药之前进行一次(24h)动态血压检查。动态血压仪测量左上臂血压,每半小时测量一次。起床后2h内的平均收缩压与夜间睡眠时包括最低值在内1h的平均收缩压的差值30mmHg为高血压晨峰。2 结果 293例中254例入院前已服用降压药(占86.7%),39例(占13.3%)因不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压而从未服用降压药。入院前服用降压药的254例患者中,全部选用中短效降压药,包括卡托普利片、复方利血平片、复方罗布麻片、普通心痛定片、国产心痛定控释片、珍菊降压片、复方卡托普利片,其中220例(占86.6)患者联合两种以上的降压药,没有一例选用每天服一次的昂贵的长效制剂。每天首次服药时间均在早餐之后,约7时30分8时,或更迟,所有患者均认为餐后服药对胃刺激小,所有未根据医嘱起床后尽早服降压药。293例患者均进行了动态血压检查,发现85.3%(250例)的患者存在高血压晨峰。3 讨论 高血压病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脑梗死,脑梗死致残率高,给社会和家庭造成很大的负担。要减少脑梗死的发生,必须提高高血压的知晓率、服药率和控制率。控制高血压包括两层意思:降低血压的数值达正常范围和恢复正常的昼夜节律。要达到控制高血压的目的,需要终生服药,而降压药的价格是患者选择药物的决定因素。长效降压药比中短效降压药更有利于平稳的控制24h的血压。但农村居民受经济条件的限制,不太可能终生服用昂贵的每天一次的长效降压药,往往购买便宜的中短效降压药,每天需服药23次。由于生活习惯和缺乏药学知识,服药间隔时间有长有短。又由于顾及药物的胃肠反应,他们习惯每餐后服药。这样就造成白天服药间隔远远短于夜间,加上每天首次服药时间太迟,不能控制高血压晨峰。高血压晨峰一般出现在上午6时8时,本组患者在7时30分8时或更迟的时间服降压药,等药物起效时高血压晨峰已过。文献报道,高血压晨峰与高血压患者是否出现合并症密切相关,血压晨峰高反应患者发生脑卒中的危险是低反应者的3倍,血压波动增大损害血管内皮功能,激活或同时并存神经激素系统亢进,如交感活性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活性增强,导致血小板激活、血黏度增高、纤维蛋白溶解活性降低,容易诱发动脉血栓形成。康凯等报道高血压合并脑梗死组85%出现晨峰,而单纯高血压组55%出现晨峰(P<0.01),高血压晨峰发生的时间段与高血压并发的出血性、缺血性卒中、心脏性卒死、心肌梗死的好发时段相吻合。所以,控制高血压晨峰是减少高血压病并发脑梗死的方法之一。 在目前农村居民的现有经济条件下,在不太可能选用昂贵的长效降压药的前提下,由于半衰期短,睡前或晚餐后服用的中短效降压药已不能控制高血压晨峰,控制高血压晨峰最可行的办法就是在起床后立即服用降压药,这样的话,高血压晨峰来到时,降压药也就开始起到降压作用了。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广大基层医务工作者长期坚持正确的指导和宣传。对于高血压患者,医生提供价格合适的有效的药物加上正确的宣教才是一个完整的治疗方案。遗憾的是现行学术交流都在推荐新的昂贵的长效降压药,几乎听不到关于如何服用传统的中短效降压药的话题。这不利于广大医务工作者掌握正确的指导方法,也与我国大多数高血压病脑梗死的患者生活在农村相脱离,因为目前农村高血压病人还吃不起昂贵的长效降压药。至于患者担心药物的胃肠反应,其实降压药很少发生胃肠反应,患者的担心是多余的,这也需要医生给予正确的引导。本组13.3%的患者在发生脑梗死之前不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压,也从未服药。我省今年开始实行的每两年一次免费的农民健康体检对改变这一现状将会有很大的帮助。【参考文献】 1 危玲,龙云,刘建新. 从中医时间医学探讨高血压患者服药方法.中国中医急诊, 2004,13(6):373374.2 Kario G,Pickering TG,Umeda Y, et al. Moring surge in lood pressure as a predictor of silent and clinical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in elderly hypertensives:a prospective study. Circulation, 2003,107:14011406.3 Gosse P, lasserre R, Minifie C, et al. Blood pressure on risig. Hypertens, 2004,22:11131118.4 康凯,曹珍菊,赵旭明,等. 高血压病合并脑梗死的动态血压特点. 河北医学, 2003,9(10):9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