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新课标高考生物总复习配套课件:选修3-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ppt_第1页
2014届新课标高考生物总复习配套课件:选修3-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ppt_第2页
2014届新课标高考生物总复习配套课件:选修3-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ppt_第3页
2014届新课标高考生物总复习配套课件:选修3-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ppt_第4页
2014届新课标高考生物总复习配套课件:选修3-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4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一、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二、生物技术的伦理问题,三、禁止生物武器,(教师资源备选题库) 1下列哪项不是转基因食物潜在的安全隐患( ) A转基因植物有可能合成出对人体有直接毒性或潜在毒性的蛋白质 B转基因植物合成的某些新的蛋白质有可能成为某些人的过敏原 C某些转基因生物可以合成白细胞介素-2,进入人体增强相应细胞的免疫力 D某些基因足以使植物体内某些代谢途径发生变化,导致转基因农作物营养成分的改变,解析:转基因生物可引发食物安全性问题的主要理由如下:对食物的安全性检测不够;出现滞后效应;出现新的过敏原;营养成分改变等。因此A、B、D三项都属于转基因食物潜在的安全隐患,C项是转基因技术在制药方面的应用。 答案:C,2为解决不孕夫妇的生育问题而诞生的试管婴儿与设计试管婴儿的区别是( ) A前者根据愿望设计婴儿性别 B前者在操作过程中需要对基因进行检测 C后者可以根据需要取用婴儿的造血干细胞 D后者可以根据需要取用婴儿的器官,解析:通过试管婴儿技术帮助不孕夫妇孕育胎儿并顺利出生,符合人类的伦理道德。但如果同时设计胎儿性别,则是违背伦理道德的,会造成严重的社会后果。试管婴儿技术不需要检测基因。为了给已有的孩子治病而设计试管婴儿,在胚胎植入母体前需要进行遗传学诊断,以确定这个胚胎是否符合要求,符合要求的胚胎被植入母体并生出婴儿,取其某些细胞如造血干细胞用于治疗是多数人能够接受的,如果取其器官用于治疗则是决不允许的,这无异于谋杀。 答案:C,3如图表示一种转基因鼠的培育过程,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过程中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是胚胎干细胞 B转基因细胞导入的部位应该是内细胞团 C该项技术不会引起伦理、道德、安全性等方面的问题 D转基因鼠通过自由交配后可以获得纯种转基因鼠 解析:转基因鼠中的外来基因有可能会在近缘物种之间通过杂交而传播,从而引起生物的安全性问题。 答案:C,4下列有关试管婴儿和克隆动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试管婴儿和克隆动物的诞生原理是不相同的 B试管婴儿的培育依赖体外受精技术、胚胎体外培养、胚胎移植等相关技术 C克隆动物的诞生说明高度分化的细胞的细胞核经过一定的技术处理可恢复到类似于受精卵时期的功能 D从科学上讲,动物克隆技术已经成熟;从伦理上讲,人的克隆会在伦理上冲击家庭,解析:试管婴儿诞生的基础是有性生殖,克隆动物诞生的原理是无性生殖,故两者的诞生原理是不相同的。从科学上讲,动物克隆技术尚未成熟;从伦理上讲,人的克隆将极大地冲击社会的基本组织单位家庭,将直接在文明和道德规范上威胁人类社会。 答案:D,5对番茄的研究发现,害虫损伤番茄的叶片后,叶上的细胞壁能释放一种类激素因子,这种物质通过细胞组织扩散到茎和其他叶片上,启动了蛋白酶抑制剂的基因,开始高效合成蛋白酶抑制剂,并在茎叶中迅速积累,以对付害虫的再次侵袭。蛋白酶抑制剂对害虫的消化酶有抑制作用,因此害虫取食后,就会因无法消化食物而被杀死。人们尝试着将蛋白酶抑制剂基因导入玉米,让玉米获得与番茄相似的抗虫性状,以对付异常猖獗的玉米螟(一种玉米害虫)。试分析以下问题: (1)番茄的蛋白酶抑制剂可能是在茎叶细胞的_ 中合成的。 (2)将番茄的蛋白酶抑制剂基因导入玉米体内,使玉米形成新的性状,这种变异属于_。,(3)能抗玉米螟的抗虫玉米的生态效果显著,有人认为抗虫玉米就是无虫玉米,不必防治害虫,你是否赞成这种说法? 说明理由。 _。 (4)有人对食用这种转基因玉米的安全性感到担忧。你认为这种担忧有必要吗?试以学过的知识进行简要的分析说明。 _。 解析:在生物体的各种成分中,蛋白质的功能最多,大多数的酶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它是在核糖体中合成的。将番茄的蛋白酶抑制剂基因导入到玉米体内,属于基因工程范畴,它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对于抗虫玉米只是用基因工程转入特定的基因,并不是对任何害虫均有作用,另外随着变异和选择的进行,变异的害虫个体会越来越适应环境,故也要防治害虫。对于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问题,是一个开放性的题目,可以根据教材中的观点给出支持自己观点的论据即可。 答案:(1)核糖体 (2)基因重组 (3)不赞成。因为转基因玉米能抵抗玉米螟,但并不能抵抗所有的害虫 (4)(答案不唯一)如:有必要。这种转基因玉米果实中可能含有蛋白酶抑制剂,食用后可能抑制人体消化酶的活性,使人无法对食物进行消化而出现病患;无必要。因为人与害虫消化酶的结构存在差异,玉米的蛋白酶抑制剂对害虫的消化酶有抑制作用,但对人可能无影响;无必要。人类食用的通常是煮熟后的玉米食品,玉米蛋白质酶抑制剂在高温下已经破坏,因此不会对人的消化造成影响,考点一 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辨析,特别提醒 (1)生物安全是指现代生物技术的研究、开发、应用以及转基因生物的跨国转移可能会对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构成潜在的风险与威胁。 (2)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的安全性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导入的外源基因及其产物对受体生物是否有不利影响; 有关转基因生物释放或使用带来的生态学上的安全性; 转基因生物在食品、饲料和其他消费领域的安全性。,1(2013年扬州调研)多年来,每天的食品中含60%80%的转基因成分,许多美国人竟一无所知。 (1)一向挑剔、苛刻的美国人对转基因食品的这种漠视态度,反映了转基因食品在安全性方面是_。 (2)科学家对转基因食品可能带给人类健康和环境方面的风险表示关注和担忧,可能原因是什么?_。 (3)转基因食品或转基因生物武器都要应用DNA重组技术,该技术的基本工具是什么?_ _。,(4)生物武器是一种大规模的杀伤性武器,它与常规武器相比有许多特点:_,_,_。 (5)1998年6月27日,中美两国元首在关于禁止生物武器公约议定书的联合声明中,重申在任何情况下_、_、_生物武器。 解析:转基因生物存在的潜在风险是生物入侵、破坏原来的生态平衡、引起过敏反应、疾病流行等,因此人们对它的安全性还存在着质疑。 答案:(1)相对安全的 (2)转基因生物存在的潜在风险:如生物入侵、破坏原来的生态平衡、引起过敏反应、疾病流行等 (3)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载体 (4)传染性强 污染面广 难以防治 (5)不发展 不生产 不储存,考点二 生物技术的伦理问题 1克隆技术引发的伦理问题,2.设计试管婴儿引发的伦理问题,3.基因检测引发的伦理问题 (1)基因检测的优点:通过基因检测可以及早采取预防措施,及早治疗,达到挽救患者生命的目的。 (2)基因检测引发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问题:目前人类对基因结构及基因间相互作用尚缺乏足够的认识,通过基因检测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是很困难的,基因检测结果会给受检测者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个人基因资讯的泄漏会造成基因歧视。 解决办法:对于基因歧视现象,可通过正确的知识传播、伦理道德教育和立法手段解决。,4治疗性克隆与生殖性克隆的区别与联系,5.区分试管婴儿技术与设计试管婴儿技术,2克隆羊“多利”的问世,很快在全世界引发了一场大讨论,其中关于“治疗性克隆”的问题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如图所示为人类“治疗性克隆”的大概过程,请据图作答:,(1)过程A表示_,它是目前实现体细胞克隆的关键技术,该技术的主要操作是应用患者的体细胞作为核供体,由_细胞提供细胞质,进行人工重组。 (2)经过程B得到的结构中,是未分化的细胞,因而这些细胞被认为是胚胎干细胞。在体外培养条件下,胚胎干细胞具有增殖能力并保持_状态。 (3)“治疗性克隆”的结果说明_。 相同的胚胎干细胞,“克隆”的结果各种各样,如有的是神经细胞,有的是血细胞,有的是肌肉细胞,究其本质原因是_ _的结果。,(4)对于“治疗性克隆”仍然存在许多争论,有一男子患有白血病,经医生利用其出生时保留的脐带血进行治疗后康复,你认为这种做法符合伦理道德吗?为什么? 解析:(1)从图中可以看出,A是细胞核移植的过程。 (2)胚胎干细胞在体外培养的时候,能保持未分化的状态。 (3)在现有的条件下,动物细胞的全能性不能得到表达,但是动物细胞核的全能性可以表达出来;在此过程中,基因进行了选择性表达。 (4)我国禁止生殖性克隆人,但不反对治疗性克隆,治疗性克隆符合伦理道德,特别是用脐带血进行治疗(并非使用胚胎)更符合伦理道德。,答案:(1)细胞核移植 (次级)卵(母) (2)未分化 (3)高度分化的体细胞核的全能性可以表达 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4)符合,因为脐带血不是来自于胚胎,其中的造血干细胞属于成体干细胞(或脐带血是身外之物,属于废物利用,符合伦理道德)。,类型一 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 例1 (2013年浙江五校联考)下列关于转基因生物与环境安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重组的微生物在降解污染物的过程中可能产生二次污染 B种植抗虫棉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对环境没有任何负面影响 C如果转基因花粉中有毒蛋白或过敏蛋白,可能会通过食物链传递到人体内 D转基因生物所带来的环境安全问题是可以解决的,解析 抗虫棉固然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但外源基因可能通过花粉逸散到近缘的其他植物,从而造成基因污染。 答案 B,类型二 理性对待转基因技术 例2 基因工程等生物高科技的广泛应用,引发了许多关于科技与伦理的争论。有人欢呼,科学技术的发展将改变一切;有人惊呼,它将引发道德危机。对此,我们应持的正确态度是( ) 摒弃现有的道德规范,推动科技发展 发挥道德规范的作用,限制负面效应 科技的发展必须以现有道德规范为准则 调整现有道德规范,适应科技发展 A B C D,解析 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科技的发展改善了人类的生活条件,解决了许多疑难问题。另一方面如果运用不当,将会出现一系列社会问题,道德、伦理等。面对这一问题,我们应采取的措施是限制其负面效应,适当调整现有的道德规范,以适应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需要。本题通过一些社会的焦点和热点问题,考查学生对这些问题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要求学生能正确地认识科学技术发展带来的双面影响。 答案 D,类型三 转基因生物的伦理问题 例3 供体器官的短缺和排斥反应是制约器官移植的两个重要问题,而治疗性克隆可以解决这些问题。下图是治疗性克隆的过程图解。 请回答下列问题:,(1)正常情况下,去核的卵细胞取自女性卵巢排卵后在输卵管中的_期的卵母细胞。 (2)重组细胞发育的过程中,细胞开始分化发生在_期。 (3)治疗性克隆所用到的技术名称是_,要想获得基因型完全相同的两个胚胎,可采用_技术。 (4)已知患者是红绿色盲的女性,图中提供卵细胞的为完全正常的年轻女性。移植器官后,该患者所生育子代患红绿色盲的情况是_。 (5)我国禁止生殖性克隆,但不反对治疗性克隆的研究,请你谈谈为什么要反对克隆人? (6)请你结合图中信息举一实例说明干细胞在临床治疗上的应用 _。,解析 (1)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时,去核的卵细胞应当选用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卵母细胞。(2)桑椹胚进一步发育,逐渐发育成囊胚,细胞开始出现分化。(3)治疗性克隆是通过将患者的健康细胞的细胞核移植,经培养形成所需要的组织器官。(4)红绿色盲是由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红绿色盲女性经器官移植后,仍然是红绿色盲,她所生孩子中男孩都是红绿色盲,女孩不一定患红绿色盲(其父患红绿色盲,则女孩患红绿色盲,其父正常则女孩也正常)。(5)克隆技术尚不成熟,克隆人很可能孕育出有严重生理缺陷的孩子,还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