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博维配伍络德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65例观察.doc_第1页
安博维配伍络德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65例观察.doc_第2页
安博维配伍络德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65例观察.doc_第3页
安博维配伍络德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65例观察.doc_第4页
安博维配伍络德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65例观察.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博维配伍络德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65例观察【摘要】 目的:探索安博维配伍络德对慢性缺血性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26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者均在常规抗心衰治疗的基础上均加用安博维和络德治疗。治疗前、开始后3 a、5 a进行超声心动图监测射血分数(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室间隔厚度(IVS)、左室后壁厚度(LVPW),左房内径。结果:5年后心功能均明显改善,但慢性缺血性心肌病组(慢缺心组)病死率和反复住院率、房颤发生率显著低于扩张性心肌病组(扩心组)。结论:安博维配合络德能显著改善慢性缺血性心肌病并心力衰竭的病死率,再住院率。 【关键词】 缺血性心肌病;心肌重构;电重构1 资料方法1.1 临床资料我院2001年5月至2007年4月收住的所有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者,均符合1995年WHO/ISFC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心功能级级,住院患者126例(均未使用过受体阻滞剂及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其中男93例,女33例;平均年龄(56.811.6)岁,心力衰竭的平均病程(10.43.0)个月。慢性缺血性心肌病组(慢缺心组)65例均行冠状动脉造影,其中22例行PCI手术;男性48例,女性17例,年龄51岁57岁,平均年龄(57.010.0)岁,心功能分级级18例,级47例;扩张性心肌病组(扩心组)61例,其中男45例,女16例,年龄20岁72岁,平均年龄(5210.3)岁,心功能级15例,级46例;两组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1.2 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采用利尿剂、洋地黄、硝酸酯制剂,安博维150 mg,1次/d,抗心力衰竭,当血流动力学稳定,干体重稳定后,开始应用络德,2.5 mg,2次/d,住院调整能耐受出院(最大剂量20 mg/d)定期门诊随访。并观察5 a内反复住院及死亡情况。1.3 彩色多普勒检查采用美国LogiQ500pro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量左室舒张期末内径(LVDD),舒张末室间隔厚度(IVS)和左房内径(LA),右室内径(RVDD),左室后壁厚度(LVPW)。患者平卧或左侧卧位,以左室长轴或心脏四腔切面取样计算心功能。1.4 统计学处理本组数据以s表示,两组治疗前后和组间比较采用双样本t检验和单因数方差分析。2 结果2.1 治疗前后两组心功能改善情况比较见表1。表1 治疗前后两组心功能改善情况EF比较(略)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P<0.01。2.2 两组均治疗5年后,心脑血管事件发生和再次住院情况比较 见表2。表2 心脑血管事件发生和再住院情况比较(略)注:两组比较P<0.05。2.3 两组治疗前后心脏结构变化见表3。表3 两组治疗前后心脏结构变化(略)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P<0.01。3 讨论 慢性缺血性心肌病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血流动力学因素及内分泌因素的改变,引发心肌的重构,使心腔扩张,心功能不全,最终表现为恶性心律失常、泵衰竭、心性猝死。充血性心力衰竭时,因射血量的减少,动脉系统缺血引起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活性增高,使心肌收缩力增强,心率加快,使射血量增加,临床症状得以改善,然而血管紧张素及儿茶酚胺的异常增高可使心肌和血管平滑肌的异常增殖,甚至可引起心肌细胞的凋亡;近来研究表明受体阻滞制剂能明显改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1。卡维地洛是一种新的受体阻滞制剂,可以同时阻断1、2和受体,具有降低心率、增加心肌的储备力,扩张血管和拮抗儿茶酚胺的多重效应,因而可以显著降低心肌耗氧量,增加心输出量。此外,卡维地洛所具有的抗氧化、清除自由基及增加NO的血浆浓度的特性也是其他受体阻滞制剂所没有的24。安博维(呃贝沙坦)是血管紧张素Ag受体AT1亚型的拮抗剂,其作用机制是阻断了Ag与分布在心脏、血管平滑肌上的AT1受体相结合因而能扩张动脉,降低心脏前负荷;增加肾排量,减轻水钠潴留;并可抑制心肌和血管平滑肌的异常增殖,防止心肌细胞和冠状动脉的损伤,可显著降低心力衰竭的病死率,同时又无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抑制缓激肽分解的作用,因而克服了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可引起干咳和血管性水肿等不良反应57。 本研究证明联合应用安博维及卡维地洛使扩张性心肌病和缺血性心肌病的心功能均有改善,但5年来的慢性缺血性心肌病组的病死率、反复住院率明显减少,而扩张性心肌病组则明显高于缺血性心肌病组;其可能的原因是前者心肌间质纤维化程度明显高于后者,使得其心胸比的缩小明显少于后者。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也都明显下降,但扩张性心肌病组的房颤发生率要明显高于缺血性心肌病组;说明安博维配合卡维地洛治疗慢性缺血性心肌病能显著改善心肌的机械及电重构,再次住院率和病死率明显下降,生活质量提高,疗效确切。【参考文献】 1Kautzanner J, Mali KM.QT interval dispersion and its clinical utilityJ. Pacing Clin Electrophysiol,1997,20(10pt2):2658.2Basu S,Senior R.Beneficial effects of intravenous and placebocontrolled,randomizedtrialJCirculation,1997,96(2):183.3Brunvand H,Kvitting PM.Carvedollol protects against lethal reperfusion injury through antiadrenergic mechanismsJ. Journal Cardiovasular Pharmacology,1996,28(4):409.4Yue TL,Chen HY.Carvedilola newvasodilator and beta adrenoveptor antagonist,is an antioxidant and free radical scavengerJ.J Pharmcal Exp Ther,1992,263(2):97.5Crozier J,Karm H. Losartan in heart failure henodynamic effects adtolerabilityJ. Circulation,1995,91(7):691.6Pitt B,Segal R.Randomized trial of losartan versus captopril in patients over 65 with heart failureJ.Lancent,1997,349(8):742.7Kabour A,Hengar JR.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